第七讲 整数的分拆
帮助他人的名言-陈梦园
第七讲 整数的分拆
整数分拆是数论中一个既古老又活跃的问题.把自然数n分成为不计
顺序的若干个自然数之和
n=n
1
+n
2
+„+n
m
(n
1
≥n<
br>2
≥„≥n
m
≥1)的一种表示法,叫做n的一种
分拆.对被加项及项
数m加以一些限制条件,就得到某种特殊类型的分拆.
早在中世纪,就有关于特殊的整数分拆问题的研究
.1742年德国的哥德巴
赫提出“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质数的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下面我
们通过一些例题,简单介绍
有关整数分拆的基本知识.
一、整数分拆中的计数问题
例1
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把6表示为若干个自然数之和?
解:根据分拆的项数分别讨论如下:
①把6分拆成一个自然数之和只有1种方式;
②把6分拆成两个自然数之和有3种方式
6=5+1=4+2=3+3;
③把6分拆成3个自然数之和有3种方式
6=4+1+1=3+2+1=2+2+2;
④把6分拆成4个自然数之和有2种方式
6=3+1+1+1=2+2+1+1;
⑤把6分拆成5个自然数之和只有1种方式
6=2+1+1+1+1;
⑥把6分拆成6个自然数之和只有1种方式
6=1+1+1+1+1+1.因此,把6分拆成若干个自然数之和共有
1+3+3+2+1+1=11种不同的方法.
说明:本例是不加限制条件的分拆,称为无限制分拆,它是一类重要
的分拆.
例2
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把1994表示为两个自然数之和?
解法1:采用有限穷举法并考虑到加法交换律:
1994=1993+1=1+1993
=1992+2=2+1992
=„
=998+996=996+998
=997+997
因此,一共有997种方法可以把1994写成两个自然数之和.
解法2:构造加法算式:
于是,只须考虑从上式右边的1993个加号“+”中每次确定一个,并
把
其前、后的1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一种分拆方法;再考虑到加法交换
律,因此共有997种不同的分拆
方式.
说明:应用本例的解法,可以得到一般性结论:把自然数n≥2表示
为两个自然数
之和,一共有k种不同的方式,其中
例3 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把100表示为(有
顺序的)3个自然数之和?
(例如,把3+5+92与5+3+92看作为100的不同的表示法)
分析 本题仍可运用例1的解法2中的处理办法.
解:构造加法算式
于是,考虑从上式右边的99个加号“+”中每次选定两个,并把它们
所隔
开的前、中、后三段的1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一种分拆方法.因此,
把100表示为3个自然数之和有
种不同的方式.
说明:本例可以推广为一般性结论:“把自然数n≥3表示为(有顺
序<
br>科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10题).
例4 用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凑成一元钱,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凑法?
(第二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第二试第4题)
分析 用1
分、2分和5分硬币凑成一元钱与用2分和5分硬币凑成
不超过一元钱的凑法数是一样的.于是,本题转
化为:“有2分硬币50
个,5分硬币20个,凑成不超过一元钱的不同凑法有多少种?
解:按5分硬币的个数分21类计数;
假若5分硬币有20个,显然只有一种凑法;
假若5分硬币有19个,则2分硬币的币值不超过100-5×19=5(分),
于是2分硬币可取0个
、1个、或 2个,即有3种不同的凑法;
假若5分硬币有18个,则2分硬币的币值不超过10
0-5×18=10(分),
于是2分硬币可取0个、1个、2个、3个、4个、或5个,即有6种不同
的凑法;
„如此继续下去,可以得到不同的凑法共有:
1+3+6+8+11+13+16+18+21+„+48+51
=5×(1+3+6+8)+4×(10+20+30+40)+51
=90+400+51
=541(种).
说明:本例实际上是求三元一次不定方程x+2y+5z=100的非负整数解
的组数.
上述例2、例3、例4都是有限制条件的特殊的整数分拆问题.
二、整数分拆中的最值问题
在国内外的数学竞赛试题中经常出现与整数分拆有关的最大值或最
小值的问题.
例5
试把14分拆为两个自然数之和,使它们的乘积最大.
解:由例2可知,把14分拆成两个自然数之和,共有7种不同的方
式.对每一种分拆计算相应的乘积:
14=1+13,1×13=13;
14=2+12,2×12=24;
14=3+11,3×11=33;
14=4+10,4×10=40;
14=5+9,5×9=45;
14=6+8,6×8=48;
14=7+7,7×7=49.
因此,当把14分拆为两个7之和的时候,乘积(7×7=49)最大.
说明:本例可以推广为一
般性结论:“把自然数n≥2分拆为两个自
然数a与b(a≥b)之和,使其积a×b取最大值的条件是
a=b或a-b=1
(a>b)”.事实上,假设a-b=1+m(其中m是一个自然数),显然n=a
+b=(a-1)+(b+1),而有(a-1)×(b+1)=a×b+a-b-1=a×b
+m>a×b.
换句话说,假设n=a+b且a-b>1,那么乘积a×b不是最大的.这样,
例6 试把14分拆为3个自然数之和,使它们的乘积最大.
分析 由例
5的说明可知,假设n=a+b+c(a≥b≥c)且a-c>1时,
乘积a×b×c不是最大的.换句
话说,若n=a+b+c(a≥b≥c),当a、b、
c中的任意两数相等或差为1时,乘积a×b×c
取最大值.
解:因为14=3×4+2,由分析可知:当a=b=5且c=4时,乘积a×b×c=5×5×4=100为最大值.
说明:本题可以推广为一般结论:把自然数n≥3分拆为3个自然数
a、
下面我们再研究一个难度更大的拆数问题.
问题:给定一个自然数N,把它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使它们的积
最大.
这个问题与前
面研究的两个拆数问题的不同点是:问题中没有规定把
N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这也正是这题的难点,使
分拆的种类要增加许多.
我们仍旧走实验-观察-
归纳结论这条路.先选择较小的自然数5开始实验.
并把数据列表以便比较.
实验表1:
结果:5拆成2+3时,其积6最大.
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的实验结果是
按把5拆分数的个数多少,由多到
少的次序进行的.再注意,当被拆数n>3时(这里n=5),为了使
拆分数
的乘积最大,拆分数中不能有1.因为当n>3,n=1+(n-1)=2+(n-2),
且2×(n-2)>1×(n-1).
结果:7拆分成2+2+3时.其积12最大.
注意,分拆数中有4时,总可把4再分拆成2与2之和而不改变分拆
的乘积.
实验结果4:8拆分成2+3+3时,其积最大.
实验结果5:9拆分成3+3+3时,其积最大.
实验结果6:10拆分成3+3+2+2时,其积最大.
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要使拆分数的乘积最大,拆分数都由2与3组成,
其形式有三种:
①自然数=(若干个3的和);
②自然数=(若干个3的和)+2;
③自然数=(若干个3的和)+2+2.
因此,我们得到结论:把一个自然数N拆分成若干个自然
数的和,只
有当这些分拆数由2或3组成,其中2最多为2个时,这些分拆数的乘积
最大.(因
为2+2+2=3+3,2×2×2<3×3,所以分拆数中2的个数不能多
于2个.)
例 分别拆分1993、1994、2001三个数,使分拆后的积最大.
解:∵1993=664×3+1.
∵1994=664×3+2
∴1994分拆成(664个3的和)+2时,其积最大.
∵2001=667×3∴2001分拆成(667个3的和)时,其积最大.
我们以上采用的“实验-观察-归纳总结”方法,在数学上叫做不完全
归纳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讲
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
于没有公式之前怎么去找出公式.不完全归纳法正是人们寻找公式
的重要
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有时会不正确,所以所得结论还需要
严格证明.这一
步工作要等到学习了中学的课程才能进行.
习题七
1.两个十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的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
数?
2.计算:
3.计算:9999×2222+3333×3334.
4.在周长为18,边长为整数的长方形中,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的长和
宽各是多少?
5.
用6米长的篱笆材料在围墙角修建如下图所示的鸡圈.问鸡圈的长
与宽分别是多少时,鸡圈的面积最大?
6.把17、18两个自然数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并分别求这些分拆
的自然数的乘积的最大值.
习题七解答
1.解:1111111111×9999999999
因此,这两个十位数的乘积中有10个数字是奇数.
2.1.
3.33330000.
4.长为5,宽为4.
5.当鸡圈的长=宽=3米时,鸡圈的面积最大.
6.17分拆成3+3+3+3+3+2时,其乘积最大,最大值是3
×2=486.
18分拆成6个3的和时,其积最大,最大值是3=729.
6
5
习题七
1.两个十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的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
数?
2.计算:
3.计算:9999×2222+3333×3334.
4.在周长为18,边长为整数的长方形中,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的长和
宽各是多少?
5.
用6米长的篱笆材料在围墙角修建如下图所示的鸡圈.问鸡圈的长
与宽分别是多少时,鸡圈的面积最大?
6.把17、18两个自然数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并分别求这些分拆
的自然数的乘积的最大值.
习题七解答
1.解:1111111111×9999999999
因此,这两个十位数的乘积中有10个数字是奇数.
2.1.
3.33330000.
4.长为5,宽为4.
5.当鸡圈的长=宽=3米时,鸡圈的面积最大.
6.17分拆成3+3+3+3+3+2时,其乘积最大,最大值是3
×2=486.
18分拆成6个3的和时,其积最大,最大值是3=729.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