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儿歌电子琴简谱-元旦主持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一、北师大版教材的总特点
1.金色的诱惑
2.金色的钥匙
“金钥匙”非常重视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四年级上学期明确总结了必须养成“每天阅读、边阅读边记笔记、查阅工具书帮??
3.金色的积淀
4.金色的前程
完成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整体推进
是北师大版教材的宗旨。仍以
“民族之花”这一单元为例,在了解了少数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体
会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的同时,学生理解、感悟、评价的能力在
稳步提升;学生在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掌
握了品词析句的方法、概括内
容的方法、摘录自读笔记的方法,达到了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在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的同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个个这
样的文化单元,引领着他们在阅读情
感体验的过程中收获着知识,
学会了方法,培养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人生观。
二、解读主要内容
准确把握学段目标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
本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单元分析(以第九单元为例)
三、准确把握学段目标
四、本册教材学习目标:
(一)认识210个汉字,正确书写180
个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
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生进入四年级,已经认识了常用汉
字
2300个左右,已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并且学会了使用工具书,
能够独立识字。本册教材要求学生
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独立识字。
(二)阅读教学
1.阅读要求提高——引导学会独立阅读;
2.自读篇目增多——引导学会选择阅读;
3.课文内涵加深——引导学会独立思考;
(三)习作教学:
2.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
3.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
开始练习写真实的作文,提出好作文的标准——
有根有据(真实);
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
(结构清楚)。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
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掌握在四次左右。
①活动不能规模太小或太大,太小太大都不能体现综合性。
③简化程序,防止形式化。
④就地取材。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
p>
又如“生活中的负数”这一单元,教材从学生每天接触的天气温
度变化情况着手,通
过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引入负数的概念。然后
借助“海拨高度”、“收支情况”等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
理解负
数的意义。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题材,因此,能减
少他们学习的障碍,也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
教材中创设了大
量的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探索活动可以分为两
种形式:一种是结合单元的学习,安排的探索活动;另一
种是专题探
索活动;如“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探索与发现(二)乘法
结合律和交
换律”、“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等。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本册教材针对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第一,对答案唯一
的问题继续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本册教材的乘
法与除法的两大单元中,对每个新问题的解决,教材都呈现
了各种
不同的算法。如“卫星运行时间”(教材第33页)中的“114×21”,
如何解决这
道乘法题的计算?教材安排了多种计算的方法:
①首先估计乘积范围
②讨论多种不同的算法,如114×20=2280,114×1=114
114×21=114×7×3=798×3=2394,表格的方法。
③结合已有知识重点讨论竖式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
策略,再通过充分
交流,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
第二,对多个答案的问题鼓励策略多
样化。如教材第78页第3
题,“学生在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有3人得第一名,4人得
第
二名,6人得第三名,12人获得鼓励奖。现在家长委员会奖励
350元给他们购买奖品,而各类奖品有
6种,请学生自己设计一个
购买的方案并说明理由。”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
的积累、图形认识的体验等都是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像、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挑战性的、充满想像和富有
思考的过程中,探索图形的性质,
认识图形的变换,描述图形的位
置。为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教材设计了折叠、剪拼、画
图、测量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图形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
间观念。
如第二
单元的线段、直线、射线与平行线、垂线等概念的认识,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课堂操作活动。如在平行
线的认识中,教材
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
了平行线。
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
动,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线。同样,在垂线、
平角、周角以及
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特别是教材将平移
与平行、旋转
与角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图形运动中认识图形的有
关性质,这不仅将图形的运动与静止结合在一起,同
时为认识图形
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5、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
《标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目标内
容中提出“通过实例,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
图”“根据
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
数据”等目标,根据这些要求,教材将统计知识的
学习与实践活动
结合起来,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栽蒜苗”活动,把数据收集、整
理、描述和分
析的过程结合在一起。
如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进行
15天的观察,并能将蒜苗生长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请学生自己整理
数据,并填入统计表内。随后,尝
试将收集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的
形式表示出来。由于这些数据来自于学生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收集,同样,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教材提出“估计一下,蒜苗第10天大
约长到多少厘米”“预测一下,
蒜苗第20天约长到多少厘米”两个
问题,图上并没有这两个点,这就需要分析统计图中的变化趋势。<
/p>
由于学生有了自己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他们就能积极地进
行估计与预测。
6、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
7、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
br>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也应关注学生
数学素养的培养,而这种素养的重
要方面就是认识数学的文化价值。
本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进行渗透。
第
一,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教材注重挖掘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
世界中多方面的应用,实现数学知识的文化
价值。
第二,感受数学美。教材在呈现的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以美熏陶,
加深学生对
数学美的理解。如教材安排的数学欣赏内容,一个简单
的图形经过多次的旋转,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又
如练一练中,一
幅七巧板,经过平移与旋转,变换出各种优美的图案,让学生感受
到图形世界的
丰富多彩和神奇。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三、五单元
,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三。关注算法多
样化,但竖式计算是重点。规律的探索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
br>自主探索为主。
2、难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