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全国助残日-关于战争的手抄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
)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创新
.
一年 级上册教材
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拿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使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一
个好的开始
.
教材开篇
是编者大朋友与读者小朋友关于什么是 “数学 ”的一段平
等交谈;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
卡通人物的对话; 提出了本册教材的主题 “数学就 在我们身边
”;使刚入学的孩子对数
学有亲切感
.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材料;作为
新学期师生谈话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使数学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
一、主要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二单元 比较 ; 第八单 元
认识钟表 ;第
三单元 加减法(一) ;第七单元 加 减法
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
分类 ; 第九单元 统计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二级标题为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
.
如;可爱的校园; 捆小
棒;搭积木等
.
其目的想体现通过组织数学活动来学习数学;有利于改变教
师的教学方式
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
2
、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
3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
,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
激发学习兴趣
.
4
、安排的小栏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学习良好的情感体验
.
从教学内容来看
,
知识面拓展了; 计算与其它内容穿插安排; 学习内容多样
化;有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计算在学习其它内容时也可以得到练习;
有利于计算技能的
形成;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
三、 本册教材的分析和
教学建议
(一) 数与代数
1 18
1
、
20
以内的数的认识
20
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
10
以内的数的意
义;第二
单元;认识
10
以内的数的大小
.
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 作用;第七单元第
一课 “捆小棒
”;重点是对位值概念的理解;这对后面数与计 算的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
用
.
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
境;通过观察、计数、操作等数学活
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
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
理解力
.
第一单元第一课
“可爱的校园 ”(第
2
页);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 用
“数”
去进行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 ――从
1
到
10
的
10
个数――相对应的
事物;并进行描述和交流;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
第二课“快乐的家园”(第
4
页);丰富对
1
的认识:它既可以表示很大的 物体;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东西;还要进一步体验
1
个萝卜与
1
筐萝卜在数量意 义上的区别;从
而理解用
1
也可以表示很多的同类事物
.
而运动衣上的数有助于
克服对数的认识的片面
性; 懂得在一些场合数表示的是事物的顺序或代号
.
数具
有表示顺序的这一层含义;还不
断通过后面的练习;如数一数、填一填列车上 车厢的序号;从
0
出发的一笔画 “小熊举
重”等加强体验
.
第四课“小猫钓鱼”(第
8
页);结合童话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
“
0
” 在
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的意义
.
本单元教材始终还贯串着从
0
到
10
这
11
个数的数
数、认
数、读数、写数等基本活动;这些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不拘一格;富有情
趣;让学生不仅获
得知识、习得技能;还会不厌其烦;而生发对数学良好的情 感体验
.
在这些练习题的设计
上;注意渗透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也关注学生
计数(顺着数、倒着数、跳着数)技能
与数感的发展
.
第二单元“比较”(第
12
页)
.
教学时要注意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
动;经历
比较的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
第一课“动物乐园”(第
12
页); 从情 境图中把同一类
2 18
的动物排队;与其它动物相比较; 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 略;一是基于 “数数
”;
二是进行 “配对 ”;前者学生有一定经验;后者渗透了 “一 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
让学
生经历 “配对”活动的过程;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
重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
进一步产生 “怎样表示两个数大小关系 ”的学
习动机;并掌握用抽象的符号(=、<、
>)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
单元后
续的“高矮”轻“重”两课;经历的是对实际的量
的比较活动;从中获得直观、具
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同一类问题有多种方法
.
如
从“高矮 ”一课的主题情
境图中;凭肉眼观察可以说出盲人高、小孩矮;但搀扶盲人过路
的两个小孩谁
高谁矮;光靠肉眼无法判断; 不容易直接观察; 需要讨论正确的比高矮的
方法
.
又如“轻重”一课;用手掂一掂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难分出轻重时;就需要用天
平
称一称;看天平向哪边沉那边的东西就比较重
.
教材所提供的比较高矮、轻重
的方法;都
切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所设计的习题中;有
些不能靠直观就能得出
答案的;就需要借助想像、思维和推理的力量
.
教学时应
注意:
1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
.2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 不是单纯
获得一个比较的结果
.3
、在比较观察中;要组织学生交流;倾听;反 思等活动
.
第七单元第一课 “捆小棒 ”(第
68
页);结合 “捆小棒 ”(数
10
根小棒;把
它们捆成
1
捆)的活动;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 ――十
.
进而摆一捆加几根的小 棒表示比
10
大的数;再介绍计数器并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同一个数
.
实际上
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
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计数器上的 “十位 ” 与“捆”对应;
“个位”与
“根”对应
.
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
有了这一 概念;人类才解决了用有限的
数字表示无穷的数的问题
.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
学;对培养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赋予新的内容;如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提问;认真倾听;
勇于表达;乐于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
新课程的教学形
式;有时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
式;从入学起;就要有计划地培养;可以先采 用
2
人合作的学习形式;到后半学期;再逐
3 18
步扩大为
3
~
4
人一组;建议异质分
组为好(不同情况的孩子搭配);要有组长;可以轮
流担任;培养学生的组织
能力;布置活动要明确;分工要合理;指导要具体;评价要及
时;逐步培养学
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
2
、加减法的处理
(
1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含义
.
教材不以
10
以内数的合成与
分解作为
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
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并
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
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几枝铅笔”( 第
22
页);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
情
境―建立算式―解释和应用”为主线;情境也逐步复杂、开放;从一幅情境图
列出一个算
式到能列出多个算式;赋予同一个算式的意义也愈加丰富;如
2
+
3
=
5
还表示
2
个桃子与
3
个桃子合起来是
5
个桃子;
2
个女孩与
3
个男孩合起来 是
5
个
小孩;
2
把椅子与
3
把椅子合起来是
5
把椅子等等
.
本节教材穷尽了所有
5
以内的加法算
式
.
第二课“有几辆车”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两数相加所得结
果与这两数的顺序无
关”的初步体验;并提供
5
以内加法算式的应用与复习的机
会
.
又如第
26
页“摘果子”的
情境图中;有
5
个果子;摘下
2
个;还剩下
3
个
.
这
个过程可以用减法表示;
5
-
2
=
3
;使学生体会到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
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
.
但不要求学生叙述
这些程式化的语言
.
第三课“摘果子” (第
26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要让学生经历
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减法算式意义
的过程;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交流技能的重要途径之
一
.
第十课“乘车”的情
境;为学生理解
3
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提供了较好的现实
背景;要让学
生自己从中抽象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并初步经历与认识连加连减运算的
一 般顺序
.
第七单元第二课“搭积木”(第
70
页);为学生提供学习“十几加几”的不进
位加
法与“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地解读 “搭积木”的
两幅图;从
4 18
中分别列出算式:
13
+
2
=
15,16
-
2
=
14
;再让他们
用“摆小棒”的方 式检验所列的算
式是否正确
.
用“摆小棒”检验上述的数量关系时;应强调凡是十
根小棒就要捆成一捆
(逢“十”进“一”);用“捆”和“根”为计数单位来表示算式
中的两位数;形成这种
带着位值意识摆小棒表示数的技能;是学生后面能够自 主探索
20
以内加、减法的各种算
法的必要基础
.
10
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
10
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但它仍是熟
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
事实上;
10
以内的数的合成 分解与
10
以内的加
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 并无本质的区别
.
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
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
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
的
.
第三单元第四课“小猫吃鱼” (第
28
页)的“练一练”中;创设“
5
只小鸡跑向两处
觅食”的情境
;问“将会出现什么情 况”就是讨论
5
的组成和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解释
和拓展
5
的加法和减法(数 学模型)的应用的过程
.
本单元第七课“可爱的企鹅”、第八
课“分苹果”;都创设 了类似的情境分别讨论
8
;
9
和
10
的组成与分解;从第五课至第
八课;还把进
一步体验有关数的组成与分解及其无意识记忆寓于练习或游戏活动之中;其
用 心也是为了逐步达到熟练
10
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目的
.
(
2
)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
例如教材中的摆一摆桃子图;做一做 划掉圆
圈;就是通过操作活动;计算出得数
.
(
3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保证基本计算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
习数学
.
这里要值得一提的是数的组成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数的组成就是把两部分
数合起
来;如
3
和
2
组成
5
;也就是
3
和
2
合起来是
5
;也就是
3
加
2
等于
5
; 同一种含
义;不同的说法
.
它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
.
因此教材把数的 “分”和“合 ”
作为加减法练
习的形式之一
.
而不要求学生去背诵每个数的组成与分解
.
计算要形成基本技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根据儿童的特点;要在愉
悦的氛围中
进行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教材练习加减法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了一般的式题计算
5 18
外;还有富有童趣的练习形式
.
例如;第
39
页第
6
题;小
动物找家;要想让小动物找到
家;就要正确进行计算;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进 行计算;会提高计算效率
.
另外在活动中
练习加减法;如第
33
页数学游戏: “我 出
1
”;“我出
5
”;“我出
3
”;“我出
4
”
.
实际上就是练习
6
和
7
数的组成
.
又如“凑 成
9
”;“分苹果”就是练习
9
和
10
的“分”和“合”
.
(
3
)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从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小猫钓鱼 ”就
开始加
减混编了;从篇幅看;混编的占六成
.
加减法提早混编的好处有三:一是
从一个问题情境
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
率
.
如;小女孩套圈游戏的情
境(第
28
页);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 法算式
.
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
法存在某种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相同
的数量关系
.
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混编后
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
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
希望这样的编排更能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
意力;同时让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能够逐步体验数学知识是具有相
互联系的 整体
.
(
4
)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
.
根据《课标》的精神;应用题不独立设章节;那
么是不是
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呢?不是的;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首先;教
材的呈现形式是:创
设情境 ——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两头都体现了知识的
应用;这样彻底打破了应用题
的类型和套用公式
.
例如;第
23
页家庭情境图; 图中信息很丰富;可以提出很多用加法
解决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
.
又如第
29
页;这幅小朋友聚会图; “差几个杯子?
”差
“几把勺子? ”利用生活经验;小朋 友的人数比杯子数多
1
;差
1
个杯子;
5
-
4
=
1
;
小朋友的人数比勺子数多
2
; 差
2
把勺子;
5
-
3
=
2
不必转化成相同单位
.
再如;第
42
页“在操场上 ”;按照传
统的说法;是求差应用题;过去讲这类应用题;讲得很复杂
.
实
际上;学生在生
活中是经常遇到这类问题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通过实
际操作;
来加以解决;学生在学习 “比较”这一单元时;研究了“比多少”;知道“
8
比
2
多”;
“2
比
8
少”;现在就是要解决
“8
比
2
多几”的问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一一
6 18
对 应后;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要解答的问题;
8
比
2
多
6
用算式表示就是
8
-
2
=
6.
学生在看图列式时;
列出不同算式怎么办?例如; 第
38
页第
4
题;从图中
看出:
船上一共有
6
人;船棚外有
2
人;船棚内有几人?学生列出
6
-
2
=
4
;
当然是没有问
题的;但有的学生列出
4
+
2
=
6
;
6
-
4
=
2
;但是他知道船棚内有
4
人;应该算他是对
的;
但在一年级我们不要求学生写答句; 因此要求学生在
4
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或做一
个大家约定的标记;说明他知道船棚里有
4
人即可
.
(
5
)提倡算法多样化
.
在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教材体现了提倡 算法多样
化;
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 20
以内
进位加法;由于我
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一般采用凑十法;至于拆小
补大;还是拆大补小;这要看
具体题目;例如; 第七单元第三课 “有几瓶牛奶 ” (第
72
页)中的;
9
+
5
=?;可
以把
5
分成
1
和
4
;
9
+
1
=
10
;
10
+
4
=
14
; 也可以把
9
分成
5
和
4
;
5
+
5=
10
;
10
+
4
=
14
;如果学生
想到
10
+
5
=
15
;推
出
9
+
5
=
14
也是可以的;
第四课“有几棵
树”、第五课“买铅笔”( 第
78
页)退 位减法;教材呈现了
4
种方法;对初学者来
说; 都是可以的; 通过交流和反思;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
等等;实际问题都是施展算
法多样化的精彩实例
.
前两节学 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后两节学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
法
.
上述
4
节教材的编写仍
然坚持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结合;而算法多样化是
针对这些问题所 列出的算式而言的
.
例如;需要列出算式
9
+
5
=?并掌握它的某种算法;才能获得 “有几瓶牛
奶”的问
题的答案
.
计算
9
+
5
=?有的算法比较直观; 有的算法比较抽象
.
学生通
过数数得出结
果
14
是允许的;但如果不去探究别的算法; 他们的运算技能就得
不到发展
.
而发展学生
的运算技能必须让他们亲身经历各种算法的抽象过程: 先
拿出
9
根小棒与
5
根小棒;再
摆这些小棒;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有几根
.
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摆法;每一种摆法都
揭示了某种算理(或策略);都能
够用抽象的算式描述它的算法过程
.
学生一旦悟出 “摆
法”―“算法
”―“算式”之间 的联系;才可能独立地探究、 发现教材没有呈现的其他
7 18
算法
.
在这个基础上; “有 几棵树
”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探究、体验
8
+
6
=?的算法多样
化;并交流他们各自算法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还提供了基于应用
前面已
经发现的数学规律的算法:
9
+
6
=
15
;推出
8
+
6
=
14
;既让学生感受数学规
律
的应用价值;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又开拓了算法多样化的途径
.
教学时应注意:(
1
)通过形式多样经常的有效的练习由 “逐一计数逐步过 渡到按
群计数
”;形成基本计算技能
.
(
2
)逐一计数是
1
个
1
个往上加或
1
个
1
个往下
减;这是最朴素的计算方法;但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要通过形式多
样的练习过渡到按
群计数
.
在学习计算的单元要练习;在学习其它内容时;也可
以进行计算练习;通过经常
有效的练习; 使全体学生逐步达到基本要求
.
关 于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的编写意图与
上述进位加法类似; 不同在于有了前面
学习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的机会和空间
.
例如;学
生要求独立解读 “买铅笔 ”的问题情境;独立列出算式;
并探究其算法;学习用
数学语言或文字(口头或书面)描述各自的算法; 在小组中进行充
分地交流
.
“飞
行表演 ”除了练习巩固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外;还应用了集合与对
应的思
想提供减法算法的思路(事实上这一思想在教材第
5
页的练习中已经开始渗
透);即在较大的集合(与被减数对应)中找出与另一个集合(与减数对应)
一一对应的
子集; 这时较大集合的余集就对应着所得的差
.
应该让学生体验这样
的数学思考过程;
那么;学生面对类似第
81
页第
2
题时;就可能会用更简捷的 算法算出谁多和多几只
.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
算法多样
化是思考策略的多样化;群体的多样化
.
因此算法不是越多越好;通过交流对算
法进行分
析、归类、反思;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适合他的方法
.
加减法的应用在一年级上册都是用图画呈现的; 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
根据加
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
.
由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就可能列出不
同的算式;只要
合理;都是可以的
.
一般来说;要从这幅图的整体观察;列出算
式
.
例如;第
23
页第
2
.
对于学习
8 18
题;同学们打乒乓球这幅图:学生列出
4
+
1
=
5
或
3
+
2
=
5
都是可以的
.
但有的同学从这
幅图的一部分来考虑;左边有
2
个小朋友打乒
乓球;右边有
2
个小朋友打乒乓球;一共
有多少个小朋友打乒乓球?列出算式
2
+
2
=
4
也是允许的
.
我们要处理好提倡和允许(尊
重)之间的关系
.
不必让所有
学生都要列出这个算式
.
对口算速度的要求不要 “一刀切
”;允许一些学生逐步达到要求;平时给予 适当关
注;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树立信心
.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
.
认识几时、 几 时半;几时
刚过;快到几时
.
第
90
页“小明的一天 ”代表了小学生一天学习和生 活的作息时间
.
儿童
对钟表的认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要联系生活实际;多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交流;认
识钟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
(二)空间与图形 教师一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顺序;
通过组织 “玩一玩”;使学生具体感受物体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二
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
在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再抽象出立体图形;介
绍名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
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
的方法很
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
第五单元就是围绕着这
一主题展开的
.
第一课 “前后”(第
56
页);首先;要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
与描
述物体的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
鹿在最前面; 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惟
一;不仅仅有
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
你的座位前面是
谁?如果你坐在第三
排;那么你的前面有两个同学
.
所以;如果只说
5
号车在
2
号车的后面;不能确定
5
号车
的位置;同时还要指出
5
号车在
3
号车的前面; 那么
5
号车的位置才被惟一确定
.
其
次;第
57
页第
3
题;汽车从公园出发;下
一站是哪一站?如果不明确行车的方向;还不
能确定下一站的位置;明确了车
是往动物园方向开的;所以下一站一定是太平路;不是火
9 18
车站
.
第二课 “上下”(第
58
页);用上、下来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学生 一般
不会搞错
.
但用上、下描述三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时;也有与上述类似的问 题要引起注
意;第
59
页第
5
题;就涉及确定
3
个女孩上、下的相对位置; 这个 问题对学生有挑战
性;需要结合简单的数学推理
.
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 上、脚下的空间经验;学习
“前后 ”上“下
”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人体是左右对 称的;所以识别左右比较难
.
第
三课“左右”(第
60
页);先结合人的行为习惯
中不对称的动作来识记“左”和
“右”;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
他们所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一致
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的 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
第四课“教室”;结合现实
的生活空间;如在教室里、家里;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
的描述活动;建立起初 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
.
第六单元所认识的
是四种最
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第一课“物体分类”(第
64
页);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而教
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把物体
按形状分类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物体形状的抽象过程
.
这一课主要的任务是直观
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
名称
.
要注意物体、几何体(长方体等)和立体图形三
者的联系和区别
.
几何体(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是对物体的形状进行
抽象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所以不能说“课本是
长方体”;应该说“课本的形状是长
方体”;立体图形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物体或几
何体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方 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
.
本课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
了分类活动外;还
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
的练习
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
“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学生的想
像力和创造性可以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 的联系
.
第二课“你说我摆” (第
66
页);是为五、六两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
发展空
10
18
间观念设计的
.
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的要求:说的
一方要清
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个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以培养学生表
达和倾听的能力;摆
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里建构空间图形
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的模
型把它摆出来; 为了避免面对面操作左右正好 相反的干扰;
可以组织相邻或前后两个同
学为一组进行活动
.
双方还要就摆的与
说的是否一致;进行交流和评价
.
在这个游戏活动
中; 双方要交换说与摆的角色;
进行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
.
第
67
页第
4
题;能够看懂立体图形 中有几个正方体;是需要空间想像力的;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难
度
.
正是因此; 这道看似简单的练习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
(三)
分 类与统计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数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 一种分类的
行为;
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
本册教材把分类归到统计的领
域
.
不论是第四单元
“分类 ”;还是第九单元
“统计”;都要重视对过程的经历和体 验;通过活动;体验分
类方法
.
积累分类和统计活动的经验
.
第四单元第一课 “整理房间”( 第
52
页);从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做的事 情――
整理房间;体验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的必要性
.
本课练习的分类对象都是
学生熟悉的事
物;并且给定了分类标准;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对照答案;进行
讨论交流;体验分类结果
在相同的分类标准下是一致的
.
第二课“整理书包”(第
54
页);这也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体现了分
类标准
可以多样化;可以按课本和练习本进行分类;把数学书和语文书放在一
起;数学本和语文
本放在一起;也可以按学科进行分类;把数学书和数学本放
在一起;把语文书和语文本放
在一起
.
本课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重新整理一
遍自己的书包; 然后交流各自分类的方
法; 再跟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学会整理书包
.
本课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标准进
行分类活动; 再互相对照各自分
类的结果;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样的
.
第九单元“统计”教学;一是要
借助有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 活动的
11
18
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
二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
第
94
页“最喜欢的水果 ”(第
94
页);一(
1
)班要举行元旦晚会;需准
备一
些水果;小明调查了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这就体现了统计的必 要性
.
然后每个
同学选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用图片表示;进行分类排队(班
额人数多的可以分小组
进行;再在全班进行归总);就形成一幅象形统计图;
使学生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然后
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问题
.
每种水果各有几
个;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全班最喜欢
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联欢会上 就可以买这种水果
.
统计 “最喜欢的水果 ”这项活动包括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分析
数据做
出决策的过程
.
其中每个环节该如何进行;可以让学生共同出主意、想办
法;然后选择简
单易行的办法加以实施和体验
.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是整理和描
述数据的必要手段;也是
比较和分析数据的信息资源;但无论是统计图还是统 计表都不是统计的目的;
目的是做出
相应的预测或决策; 解决面临的问题
.
所以;
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
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
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行分
析、解释和应用
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
.
这样才
1
、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
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 接受能力
.
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
验;使用学
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查数学概念得出含义;
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
学生一般要经历从 “动作把握 ”到“图形把握
”;再 到
“符号把握 ”等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
如;对
10
以内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把 握;通过
“数数”比较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的多少;是动作把握;进而通过有序
地排列两种动物的
头像;从而用眼就能进行 “配对 ”比较;看出谁多谁少、多多
少或少多少;这是图形把
握;它是对动作把握的概括;对图形把握的进一步概
括就是符号把握;即形成数学语言;
12
18
用抽象符号表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运 用它进行数学思考与交流
.
所以;低年级学生学
习数学;结合具体情境对材料 (学
具)的直观操作尤为重要;但是不能为直观而直观;直
观只是手段;抽象才是 目的
.
2
、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
交流既有信
息输出;
也有信息输入;所以交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 外对数学而言;
交流
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
描述是所有水平上进行数学概念交流
的一种重要方法;描述包括把
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转化成一种新的形式;把图
表或实物模型转化成为符号或语言
.
例
如;教材中大量以图形或图文形式呈现的
问题情境;都要转化为语言来描述;它包括问题
的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这种
描述是帮助学生审视或提炼问题的必要手段
.
第
34
页“跳绳
”;如果学生从这个情境中只问 “跳绳的共有几个人? ”这还不
是一个问题的完整描述;
因为没有指出已知条件
.
“有
3
个穿黄衣服的小朋友与
5
个穿其
他颜色衣服的小朋友一起跳绳; 跳绳的共有几个人? ”这样的描述才构成
一个问题
.
学会
像这样描述问题; 才能从同一个 “跳绳”情境中提出关于
8
的所有 的加法问题来
.
前面
说到用“摆小棒”探索
20
以内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的每一种
算法策略;都可以用相应的
算式表示它的算法过程;也是进行数学描述很典型 的例子
.
3
、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每一个数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而活 动本身
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
因此;要紧扣活动的目的来设计安排活动的 程序和步骤;使
活动既有序又有效
.
例如; “跳绳”是学习
8
的加法的数学活动; 其目的是经历由
“跳
绳”的问题情境抽象出所有
8
的加法算式; 并掌握
8
的加法
.
为此;可按如下程序组织教
学活动:①组织学生观察情境提出加法问题;并列
出相应的算式(必要时老师可提出其中
的一个问题作示范);②在进行活动① 的同时;老师逐一把
8
的所有算式有序地板书在黑
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一列 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同桌两人可以互相讨论) ;③全班
13
18
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老师进行点评小结;④思考回答:如果
4
+
4
=
8
;那么
2
+
6
=?为
什么?学生
会用第一个数学等式;求出另一个是非常有趣的;可以体验上述规律的应用价
值
.
老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具有思考性的; 避免提那些无需思索就能轻易
回答的问
题
.
像“你从‘跳绳 '的情境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类问题谁都能说上几 句;甚至没完没
了地竞答;学生是主动参与了;但却偏离了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宗旨;也浪费了课堂许
多宝贵的时间
.
4
、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如果一堂课看
不到有一段时间学生聚精会神地做练习;那么就可能对这堂 课掌握
“双基”的效果感到不
安
.
教材中的练习题要安排在课内做的; 但一般不要
采取集体作业的方式;要给学生独立
读题、审题、思考与解答的机会;这个环
节也是教师能走下讲台;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和差
异;进行个别指导;获得反馈
信息的良机;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意去打断学生的思维;
学生练习的快慢不
可能一致;不要采取一题一评的反馈方式把练习时间搞得支离破碎;影
响学生
自主作业的进程;要给做得快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他
们有事做;
对全班练习的反馈; 最好的方法是揭示来自学生的不同的思路、
方法或答
案;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判断、选择;去识别优劣和正误;不能只 关注结果的对或错
.
对口算的练习;从第三单元的教学伊始;就应该化整为零、
常抓不懈;只是要善于变化练
习的形式;不让学生疲而生厌;事实上教材也提
供了把口算练习结合在游戏之中的很多素
材和范例;要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
(五)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
1
、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
的理解
.
学生只有理解了
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地
“做数学 ”
.
例如;
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发展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不仅包含对基数和序数的概念
的体验;也
包含对数的关系的丰富认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或描述同一 个数;比如说数
6
;能
说出它比
5
多
1
;它比
7
少
1
;它等于
4
+
2
;它包含
3
个
2
(两个两个地数;数
3
次得
14
18
6
)或者
2
个
3
(三个三个地数;数
2
次得
6
)
等等
.
又如;用于记数的位值概念也是
从数数的经验中发展和抽象出来的
.
数数目 大于
10
根的小棒; 可以一根一根地数;
也
可以分成十根十根的一组; 再十根十
根地;接着一根一根地数;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和体验才能建立起初步的 位值概念
.
对位值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数概念理解力发展的一个关
键步骤
.
一年级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与具体材料的操作结合在一起的;应鼓励他们应
用这
些材料表达他们的概念知识
.
所以评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而非
纸笔的考试
.
学生对加减运算意义的理解也是属于概念理解的范畴;但对它应结合在解
决问题的情
境中进行评价
.
学习第三单元时;学生初次获得对加减法的感性认
识;同时由于教材的
加、减法混编;使他们一时还辨认不清 “减法 ”的情形所对
应的意义;表现在学生解决
被称为减法的问题时;往往列出加法的算式;或者
虽然列出的是减法算式但结果却不写在
等号的右边
.
例如; “有
9
只企鹅;其中 一群有
4
只;躲在冰山背后的另一群有几
只?
”有的学生列式是
9
-
4
=
5
;有的 是
9
-
5
=
4
;甚至有的列
4
+
5
=
9.
如果学生
能够对算式中表示答案的数;做个
记号;那么后面两种列式也是对的;事实上上述
3
个算
式表示的是同一个数量
关系
.
到了学习第七单元;学生初步理解位值概念; 对加减法有了
进一步体验后;
才能形成加、减法的概念;弄清楚两者所对应的意义与算式
.
所以对学生
加减法
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的评价;应注意过程的阶段性与评价的恰当时机
.
至于对
20
以
内的口算技能的评价;更要靠平时观察;关注学生个体什么时候摆脱了用手
指计数的依
赖;则学生的口算技能以及抽象思维才有了质的发展;相应的口算
练习应有效地促进这一
发展
.
2
、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
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 呈现的问题;
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
一
个完整的问题结构必须包含已知条
件与求解目标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
如果只问 “参加跳
绳游戏的人有几个?
”还不 构成一个可解的问题;因为它少了已知条件
.
所以;评价时要
15
18
注意培养、完善学 生口头描述问题的能力
.
这也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础
.
其次;要
注意评价
学生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水平
.
例如;第
40
页练一练第
1
题:“哪两盘合起来是
10
个?连一连
”;学生做这一道题时有三种表现:①盲目 无序
地一边数一边凑
“十”;②估测数目;再数一数加以检验;③数出每盘的数 目并用数注
明;问题就变成把能凑成
10
的两个数连起来
.
事实上;这是思维与
策略发展的三种不同
水平的表现
.
这样的评价不但要结合过程;而且具有个性;
更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发展
水平进行个别化的帮助
.
3
、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
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
关的信息;像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
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
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
否有兴趣; 是否乐于探究;
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 谁敢于质疑?谁喜欢问 “如果
⋯⋯ 将如何呢
”这样的问题?谁喜欢问什么种类的问题?以及对数学作用与价值的 认识;
等等
.
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
达、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情感与
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
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
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
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
四、本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二级标题为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
增加了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 教学时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加强教材的钻研;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同
时;教学时要以小
标题的形式阐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2
、如果按照教纲的要求;整册教学课时为
71
课时;每节新课教学的内容
比较多;
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调整课时的按排(实际教学时间在
120
课时
左右)
.
在调整课时
按排时;要特别注意第一课时的练习设计
.
3
、由于教材较重视以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
说的训
练;通过学生的说;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
16
18
4
、教材的练习量不足;
教学时教师要重视练习的设计;通过加强练习;让 学生熟练
地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不断提高口算速度
.
5
、教材均以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情景或其他素材不一
定适合农村
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进行取舍
.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