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北师大版小学《除法》教材分析

别妄想泡我
640次浏览
2021年01月11日 12: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知识竞赛题-艺术人生赵雅芝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龚文祯)


2019版数学精品资料(北师大版)
《除法》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 br>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除法问题;在解决实际问
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 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图 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
的策略,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3.认识余数并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 ;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
式的书写格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经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过程,进 一
步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乐于参加数学活动,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小学阶段整数除法的学习共有 五次。第一次,二年级上册主要是借助平均分
物活动,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本质特征,直观理解除法的意义 ;学习用乘法口诀求
商,积累除法学习的活动经验。本册是第二次学习,重点是结合平均分物与操作活动学习有余数除法(注:本单元“有余数除法”都是指“有剩余的除法”,即
余数不是0的除法) ,认识余数并探索除数和余数的关系。除法竖式的学习,主
要是认识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学会用竖式表 示除法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了解
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为学习分步求商的除法竖式打基础。因为在以后 分步求商
的竖式计算中,试商的过程就是反复应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过程。第三次,三年
级上册 侧重学习除法口算。第四次,三年级下册学习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
竖式,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并熟练掌握简单的除法竖
式计算,三年级的学习又是进一步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除 法的基础。第五次,四
年级上册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重点是试商和调商。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组织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重视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 合,强调在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
习除法竖式。其中“分苹果”,结合分物的具体情境,帮助学 生认识除法竖式并


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意思;“搭一搭(一)”,引导学生结合拼搭图形 的实际操作
活动,体会平均分配物体时经常会遇到分不尽有剩余的情况,通过用一组连续数
据的 小棒分别搭正方形的过程,探索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搭一搭(二)”,
结合操作和分物活动进一步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分草莓”,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 商经验,并进一步体会余数一定
比除数小;“租船”,这类实际问题经常要运用有余数除法知识来解决。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时引入除法竖式,通过对竖式 中各部分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计
算的道理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相比,存在较 大差异,学生
在初步认识除法竖式时往往存在一定的网难。为此,教科书并没有选择在二年级
上 册学习表内除法时就出现除法竖式,因为学生既要认识除法,又要学习竖式,
困难较大;同时,教科书也 没有到三年级下册学习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时才出现
除法竖式,三年级下册学生要集中理解分步求商的过 程,难点不宜集中。本套教
科书选择在二年级下册安排对除法竖式的初步学习,将为后续形成必要的计算 技
能奠定基础。
学习竖式运算、引导学生不断追问竖式各部分的意思、外显除法计算的思考< br>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教科书安排了结合学生熟悉的分物情境,引
导学生解释竖式各 部分的意思。一方面,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竖式算理;另一
方面,借助竖式也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 法和余数等概念的意义。这是一个具
有双重价值的过程。
2.结合搭图形的探索活动,帮助学 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的道理,积累探索与发现的经验认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小学阶 段的一个数学
知识点,应该说这个知识点对小学生而言并非十分重要;但是,能否设计一个有
效 的探索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获得这个知识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一次探索
与发现的经验,就要看教科 书编写者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和对数学的驾驭能力
了。教科书安排了一个大型的探索活动:分别用14 ,15,…,20根小棒搭正方
形,观察、探索并验证拼搭结果中的规律。在这个搭正方形的过程中,学 生可以
很自然地发现,有时小棒正好用完,有时小棒会有剩余,而且随着小棒总数的增
加,剩余 的小棒数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当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这个过程突然被


“中断”了(小棒 刚好用完),再继续下去,似乎又出现了一个“循环”。学生只
要认真操作下去会发现这个过程很奇特, 好像有一个内在的东西在控制着整个过
程,其实这就是“规律”在起作用。如果教师有把握,我们建议课 堂上还可以让
这个过程再延长一会儿,给学生多一点体会的时间,引导学生互相分享这个过程
中 的感受。
这样,结合对操作过程的思考,再通过对一组商和余数“从无到有”连续出
现两个周 期数据的观察,学生就会初步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比较清晰的关系,其
中“余数一定会比除数小”。进一 步,教科书还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
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
3.初步学习运用画示意图、列表等策略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科书非常注重引 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如,在解决“租
船”的问题时,教科书呈现了画示意图、列表和列式 计算三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境的联系,进而对计算结果作出合理的解
释。在后续的 学习中,本套教科书还会对画图、列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经常
性的渗透。
4.重视在联系实际意义解释计算结果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对计算结果的实 际意义作出解释是《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也是本
单元教科书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时关注 的一个方面。在解答有余数除法的现
实问题时,往往不能直接利用计算的结果给出答案,而需要联系实际 情况进行回
答。这对“联系实际意义解释计算结果”来说,具有更大的挑战。因此,教科书
安排 了专门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在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如何
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如在“ 租船”问题中,在每条船最多可乘4人的情况下,
计算22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时,计算结果是“5(条) ……2(人)”。为了帮助
学生合理地解释这个计算结果,教科书首先安排了通过画示意图、列表和对话 交
流三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不能是5条船,而应该至
少需要6条船 。在此基础一上,才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联系实际意义对计算结果
进行解释,这里学生对计算结果的解释 是有基础的。会列式求出结果是解决问题
的最后一步,这一步应该是在充分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得 到的结果,是瓜


熟蒂落的结果。因此,学生能否会运用更多的方式(自己的语言、画图、 实物操
作、角色扮演等)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时安排建议 < br>新世纪小学数学第4版教科书,为方便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正文和练习能够
更好地匹配,在教科书 编写与课时的关系方面做了统一约定:全套教科书原则上
只有两种体例,即2页1课时(1页正文+1页 练习)和3页2课时(1.5页正文
+1.5页练习),凡是“试一试”,通常占0.5页,建议用1课 时。本单元课时建
议如下。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7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 ,可以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
1.能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说明:除竖式计算外,评价时还可以结合具体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竖式各部
分的意思。
2.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
说明:评价时,还可以观察学生在试商过程中能否选择恰当的乘 法口诀,也
可以让学生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3.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明: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不能 仅靠纸笔测试方式,还要结合教学过程
进行观察,并与学生进行对话,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评 价,一方面,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鼓励他们学好数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思和调整
教 学工作。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最初评价学生的掌握
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结合具体情境,对答案进行解释。如在“租船”中,
当学生列出除法算式22÷4=5(条)……2(人 )后,在回答至少要租几条船时,
可以让学生联系租船情况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初中英语作文题目


董秘-苏幕遮周邦彦


喝什么茶美容养颜-百家姓全文朗读


蝙蝠侠怕黑-比喻


小学生想对祖国说的话-经典文言文


f400-带灯


害怕的近义词-知了的夏天


超脑-服装新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