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
电脑怎么定时关机-剪纸英语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一、 把握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初中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能背诵优
秀诗文80篇。也就是说,初中生要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
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做到这—点
,就必须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优美句段,掌
握一定的文化常识,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准确理解常用实词
、虚词的含义,把握文言文阅读
的习惯和特点,从整体上感知文章主旨。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无疑就是中
考文言文命题的
“纲”,中考时要想在文言文阅读上拿到高分,就必须围绕以上知识点狠下功夫。
归纳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板块的考题,其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一:重点字词
考点二:文言句式
考点三:句子翻译
考点四:理解文章内容
考点五: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六:感悟作者的情感
考点七:断句
考点八:鉴赏拓展
考点一:重点字词
这类题目主要围绕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设计考题,要求考生准确进行解释。
【例题】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敞衣( )
【技巧点拨】文言文字词的考查,一般都遵循“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知识在课本”
的原则,因此要注意平时积累。一是要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譬如“今亡亦死”中的“亡”,
就是一个常见实词。二是积累通假字,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就通“悦”。
三是
积累词类活用,譬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中的“船”就是名词用作状语,当“用船”
讲。四是积累古今
异义,譬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中的“牺牲”,此句中就当“祭祀用
的牛羊”讲,与今天“为正义而
死”的意思根本不同。五是积累一词多义,譬如“之”,在
古汉语中就有“的”、“到”、“位”等多种
意思。
有了广泛的积累,大多数文言字词都能给出意思。对于少数未学到过的文言字
词,同学
们可先整体理解该字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回过头来猜测相关字词的意思,选择一个最贴切的意思将其写出来。
【参考答案】(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每天(3)气味,这里指香气(4)破旧
考点二:文言句式
这类题目主要是围绕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设计考题,或填空,或判断,或翻译。
【例题】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技巧点拨】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判断句,即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二是
被动句,即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
施事者。三是疑问
句,表达某种疑问。四是倒装句,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
置、介宾结构四种情况。五是省
略句,即句子中的某一成分出现了省略。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对给出的文言句子作出准确判断,然后再依据各种句式的特
点进行解题。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考点三:句子翻译
这类题目就是要求对文言句子进行翻译。
【例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技巧点拨】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掌握五种文言特殊句式,同时要了解借代、互文、<
br>委婉、讳饰等文言文修饰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常
识,最
后,还要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基本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一般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留”、“补”、“删”、“换”、“调”、“选”、“固”、
“意”。
①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
如,“景公使使者至
”,就可译为“景公派使者到了”。(《晏子辞千金》)
②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
出省略成分。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翻译时
应将“再”、“三”后面的“鼓”补出来。(
《曹刿论战》)
③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在翻译时应将无意思的“之”删掉。(《愚
公移山》)
④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文中的代词换成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例如“吾所以为此者,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在翻译时应把“吾”换成“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
结构
后置等)。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可调换成“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的形式。(《邹忌
讽齐王纳谏》)
⑥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
br>翻译,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顾野有麦场”中的“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
七条:
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惜、顾念;f.考虑;g.但、只是;h.反
而、却
。在这个句子中用b项最恰当。(《狼》)
⑦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如“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得无……乎”译为“恐
怕……吧”“莫非……吧”。(《岳阳楼记》)
⑧意。即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在此基础上,再对不懂的词语进行揣测,大致推断出它的意思,这样,一个文言句子就<
br>能够很轻松地翻译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考点四:理解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中心
这类题目就是要求
考生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
一般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例题】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意,然后和现代文阅读一样,抓住文题、首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尾段及主要段的中心句进行概括整理。
【参考答案】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考点五:分析人物形象
这类题目主要围绕文中的人物设题,要求考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例题】根据甲(
晏子至……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乙(景公游于寿宫……鳏寡有
室)两文(均选自《晏子春秋》),
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技巧点拨】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现代文阅读一
样,同样是抓外貌、语言、动
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时候还要注意对比、
烘托等手法对人
物刻画的作用。
【参考答案】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的人,是一个关爱百姓、关注民生
的人。
考点六:感悟作者的情感
品味文章观点哲理
这类题目主要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选择题中。
【例题
】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陋室铭》)、乙(《爱莲说》)
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情感。
【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读懂原文,然后抓住文中的重点
句进行品析。因为
无论是情感的表达,还是观点的表达,都要以抒情、议论等句子作为载体,抓住这些句
子,
就基本找到了答案。
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参考答案】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
自好
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
考点七:断句
这类题目,就是要求考生给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可以是操作题,也可以是选择题等。
【例题】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技巧点拨】中考文言文的断句,肯定不会考给整篇文
言文断句,通常只是要求对一个
文言文片段进行断句,因此难度不算大,但要断准确,也实非易事。那么
,如何去完成这样
的题目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理解大意分层
次。方法是联系上下文,通读全段,弄懂这个片段的大体意思,然后
看能不能分出一个大概的层次来。
二是抓住名词理句子。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一般都是陈述、描<
br>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看看它们的前后可不可以断句。
三是寻找虚词分句子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如“夫、盖、至
若、若夫、初、唯、斯、今”等一般用
于句首;“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
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
关联词一般用于复句中间;“也、矣、焉、耳、耶、与(欤)、邪
”等经常用于句尾;“何、
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疑问
词一般代表此
处是一个疑问句;“曰、云、言”表示人物在说话,我们完全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四是分析语法辨句子。“……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不<
br>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是典型的反问句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式;“为……所……”、“受……于……”
,是典型的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奈……何”、
“若……何”、“得无……乎”、“无乃……
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
若……”,是典型的固定结构。
五是巧用修辞断句子。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
四六
句多,断句时可以利用。
【参考答案】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考点八:鉴赏拓展
这类题目,围绕文言文的主题思想、情感
态度、艺术手法等一个或多方面设题,要求学
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文中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
题等。
【例题】[甲]文段(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
[乙]文段(选自《明史》)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
【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目,要在准确把握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题要求,沿着一
个方
向或多个方向进行品析,作答时一定要紧密联系文章的主题、抒发的情感、阐明的道理、
艺术手法等,内
外结合,合理生发,表达清楚。
【参考答案】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
,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
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
可。
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二、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归纳研读
文言语段阅读理解
考点归纳研读
考点归纳整理
考点1:正确翻译文言重点字词、句子,断句
考点2:加强对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及背诵
考点3:品味词语在文中的表达妙处及其表达效果,分辨语句的表达方式
考点4:概括语段内容,分析语段结构及其在原文中的地位作用
考点5: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悟文中人物及事件的特点、意义
考点6:评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技巧(修辞)
考点7:评析文章的思想倾向及历史意义
考点8:联系实际,谈文章对自己的启发及其现实意义
考点9:与语段有密切联系的文学常识及其写作风格
考点10:不同素材间的联系、比较和迁移
知识要点研读
一、文言语句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
要根据需要进行
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二、文言文阅读
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阅读文言文主要把握如下四点:
1、断句停顿;
2、分析常见虚词、关键实词、重点语句的意思;
3、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4、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能从文体特点上进行分析。
三、诗词赏析
这是一项综合性较强、能力层级较高的活动。诗词赏析的内容包括:
1、词语和句子内容、文章主旨的概括;
2、表现手法(抒情、象征)、表达方式的分析等;
3、作家作品、背景材料的识记;
4、作者情感、诗词意境的理解。
四、文言句子
在文中的意思这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正确把握文言句子在文
中的意思,关键是注意包括
以下四点:1、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从
文章整体及具体语境两个方面弄懂实词、
虚词的意义,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2、弄
懂文言语句句与句之间的语意关系。3、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中心句,弄懂蕴含丰富语句的
表层与深层含义。4、
注意句子的比较分析,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意义上的
差别。
思维能力拓展
1、把握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了解上,而是要在通览全文、理解字词
句含义的基础上,
正确地把握文段的思路、结构及中心,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明确关键语句在文中
的含
义和作用,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及文段的艺术风格。要能
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2、把握文言文文意
(1)、初步把握
初步把
握要求对阅读材料能够根据题意把握某一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或摘录筛选;
要求对阅读材料的某一个段落
层次甚至全篇的文意进行考查,把握基本情节或基本思想。①
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找出相应的词句:找出相应的词句就是根据题意要求对阅读材料进行信息筛选。在筛选前
,
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并读懂原文。进行摘录筛选时要注意准确摘录和完整摘录。
②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的要求,对某篇文章、某个段
落的内容进行
归纳。概括时,既可以概括要点,抽取特征,把不同侧面的要点压缩捏合,归
纳提炼;又可以抓住关键词
语和句子,摘录要点。
(2)、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要求在初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所述事件
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要求答出
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或是对阅读材料的
内容进行评论等。分析评价
时要注意:分析必须在整体把握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思想观点必
须正确,要辨
证地思考和历史地评价。 ①分析用意:分析用意是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进行分析,推断
运用这则材料的目的。分析时,首先要理解提供的具体材料,然后联系上下文推断出其用意。
②发表见解:发表见解是对某一观点或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表见解时要联系具体的
语境,思想观
点要正确,做到言之成理,自圆其说。③探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是指字面外
的意思。探究言外之意,揭
示隐含信息,不能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是语言隐含意义的
本质所在。因此,分析特定语境是引发隐
含信息的依据和先决条件。
3、把握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除了对字词句的理解,还要求分析艺术表现手
法,领悟诗歌的
意象及意境,把握诗歌的主旨,理解诗歌的感情。
4、找准分析文章内容的角度
(1)根据不同文体,理清基本要素。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
后果。
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
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2)划出层次结构,逐层归纳分析。逐步对段落或层次进行分析,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
文章
的主旨。
(3)综合分析,扩展视野,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综合时注意充分利用文章题目、文中或<
br>文后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扩展视野,
理解文
章内容。
1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三、中考文言文考点描述及解题方法指导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能力
”的要求入手,结合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试卷命题情
况分析来看,中考中涉及的文言文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常见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
二
是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虚词一般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等。
在中考试题中,文
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
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三是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句式重点考查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特殊句式,
如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文言语句
翻
译一般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译文的完整、准确、得体情况。
四是文言文阅
读。除了考查对关键字词的了解以外,主要考查三点:(1)归纳要点,概
括中心;(2)分析作者观点
态度;(3)鉴赏写法。有时还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考查知识的
迁移与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时,要考虑到作者所处
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五是文学文化知识与课内外名篇名句名言的背诵默写。文学常识涉及作家、作品、文体
等,复习时要善于
归类,如作家按朝代归类,诗歌按体裁或表达方式归类,题目中表示文体
的和不表示文体的归类等。
针对考点我们不难看出文言文学习要依“标”靠“本”。“依标”,就是要紧紧扣住课程
1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
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个
“标”,在积累的过程中不
断总结规律。比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特殊的文言文句式
。“靠本”,就
是要以“课本”为“本”,全面、深入复习每一篇文言文,分类整理知识点。
一、关于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在文言文中占主要地位,是学习文言文的
首要突破口。文言实词的词义相对固
定,有很多是有规律可循的。
1.通
假字。在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字形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就
叫做通假。通假字一般
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和形似通假三种形式。通假字数量不多,且
大部分在注释中已标明,复习时可以
集中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一词多义。古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
思,要重点掌握典型的、常见的多义词。
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根据具体的语境去推求某个词的具体含
义。复习时,一是注意积累
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
来;二是结合
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3.古今异义。由于词义的演变,古今词语中有些词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常见有四种情
况
: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一词,古义是指“妻子与儿女”,今义则专指“男
人的配偶”,属词义的缩
小。古今异义在教材中大部分已有注释,如“牺牲”、“交通”等,
复习时整理课文中出现的就可以了。
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里,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
变它
的词性,起另外一类词的作用。复习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活用的字词加以归类整理,理解记
忆。
1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二、关于文言虚词
要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在解释时,应准确地
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
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1)表
示并列关系,如“溪深而鱼肥”;(2)表示承接关系,如“日出而林霏开”;(3)表示修饰关
系,如“杂然而前陈者”;(4)表示递进关系,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5)表示转折
关系
,如“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有重点、有针对
性地搜集、归类、整理、积累,借鉴“一词多义”
词的复习方法对“之、其、者、而、则、乃、且、然、
以、于、为、也、乎、夫、焉”等
15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整理。
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1.文言句式理解。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
同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
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掌握这些
特殊的文言句式,
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理解文言句式,一是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
志性
词语;二是选择部分典型的例句认真分析、体会,掌握特殊句式的基本翻译方法,分类整理
时最好辅以例句。
2.文言语句翻译。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
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留(保留
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名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增(增补单音词为双音词,
或补出省略成分)、删(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
语
词)、调(调整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的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复习时,可以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这些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
要补充和调整的地
方。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
1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
四、关于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字词
的了解上,而是要在通览全文、理解字、词、句含义的
基础上,正确地把握文段的思路、结构及中心,要
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明确关键语句在
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及文段的艺术风
格。要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
,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观点和
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上下文的
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培养自己的推断能
力。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推断语意。
文言文因汉字特有规律及行文习惯特点,有一定
规律可循,养成结合语境来推断语意的习惯,有助于提高
翻译文言文能力。还可以联系旧知
识来推断语意,“温故而知新”。如由“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的“策”联想到“策勋十
二转”的“策”(《木兰诗》),这样联系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能举一反三,既
巩固了旧知识,
获取了新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阅读。
五、关于文学文化知识和名句背诵默写
文学常识涉及作家、作品、文体等,复习时
要善于归类,如作家按朝代归类,诗歌按体
裁或表达方式归类,题目中表示文体的和不表示文体的归类等
。名篇名句要能在熟读成诵的
基础上准确地默写,不要写错别字。另外,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
,内涵丰富,语
言精练,应该熟读背诵并能够默写。这也是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六、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来自课外,但考查的往往
是课内文言文的迁移,如《不食嗟来之食》
与课文《鱼我所欲也》相配套,《用兵八法》与课文《曹刿论
战》相配套。所设题目也往往
考察两方面,一是考察是否读懂;二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人物或事件作赏析
。所以,在复习
1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中,宜采取“以课内
带课外”的复习方法,“一读二看三迁移”。首先要能耐着性子读懂文章,
但并不要求字字落实,要抓住
大意。在读完以后,一般还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不妨到
题目中去寻找一些信息。“读”后要“看”
,就是看题目,在题目中寻找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
有帮助的信息。最后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迁移拓展
,达到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