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常见解题方法

巡山小妖精
646次浏览
2021年01月11日 22: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即将-观沧海曹操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孟宪荩)


数列解题方法
一、基础知识: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通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
等比数列的通项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数列
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有关概念
数列的通项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项数
通项

数列:
1.数列、项的概念:按一定 次序 排列的一列数,叫做 数列 ,其中的
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 .
2.数列的项的性质:① 有序性 ;② 确定性 ;③ 可重复性 .
3.数列的表示:通常用字母加右下角标表示数列的项 ,其中右下角标表
示项的位置序号,因此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
1
a
2

a
3



a
n
(…),简记作 {
a
n
} .其中
a
n
是该数列的第
n
项,列表法、 图象法、
符号法、 列举法、 解析法、 公式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求和公
式)都是表示数列的方法.
4.数列的一般性质:①单调性 ;②周期性 .
5.数列的分类:
①按项的数量分: 有穷数列 、 无穷数列 ;
②按相邻项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列、摆动数列 、
其他;
③按项的变化规律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其他;
④按项的变化范围分: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6.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
a
n
}的第
n

a
n
与它的序号
n
之间的函数
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
a
n
=f

n
)(
n
∈N
+
或其有限子集{1,2,3,…,
n})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通项公式 .数列的项是
指数列中一个确定的数,是函数值,而 序号是指数列中项的位置,是自
变量的值.由通项公式可知数列的图象是 散点图 ,点的横坐标是 项
的序号值 ,纵坐标是 各项的值 .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数

1


列的通项公式在形式上未必唯一.
7.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 br>a
n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
a
n
与它的前一项< br>a
n
-1
(或前几项
a
n-
1

a
n
-2
,…)间关系可以用一个公

a
n
=f

a
n1
)(
n
=2,3,…) (或
a
n
=
f

a
n1
,
a
n2
)(
n=
3,4,5,…),…)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递推公式 .
8.数列的求和公式:设
S
n
表示数列{
a
n
}和前
n
项和,即
S
n
=

a
i
=
a
1
+
a
2
+…
i1
n
+
a
n
,如果
S
n
与项数
n
之间 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
S
n
=
f

n


n
=1,2,3,…)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求和公式 .
9.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的关系:
通 项公式
a
n
与求和公式
S
n
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r>n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递增数列:
d0

递减数列:
d0

常数数列:
d0

增数列:
a
n1
a
n
d

a
n1
q(q0)

a
n

S
1
(n1)


S
n
S
n1
(n2)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项起,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比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
列就叫等差数 列,这个常数叫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
等差数列的公差。 等比数列的公比。


a
1
0,q1或a
1
0,0q1
< br>递减数列:
a
1
0,q1或a
1
0,0q1

摆动数列:
q0


2


常数数列:
q1


a
n
a< br>1
(n1)dpnqa
m
(nm)d

项 其 中
aq
n1
a
pd,qa
n
a
1mq
nm

q0

1
d

前< br>n
S
n(a
1
a
n
)
n

2
na
n(n1)d
1

2
pn
2
qn


a
1
(1q
n
)

其中
S

q
(q1)
n


1p
d
2
,qa
1

d
2




na
1
(q1)



a,b,c成等差的充要条件:2bac

a,b,c成等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
2
ac

等和性:等差数列

a
n


等积性:等比数列

a
n



mn pq
则若
mnpq


a
m
a
n
a
p
a
q

a
m
a
n
a
p
a
q

推论:若
mn2p
则推论:若
mn2p


a
m
a
n
2a
p

a
m
a
n
(a
p
)
2


a
nk
a
nk
2a
n
a
nk
a
nk
(a
n
)
2

a
1
a
n
a
2
a
n1
 a
3
a
n2


a
1
an
a
2
a
n1
a
3
a
n 2


即:首尾颠倒相加,则和即:首尾颠倒相乘,则积
相等 相等
1、等差数列中连续
m
项的和,1、等比数列中连续项的和,
组成的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即: 组成的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即:

s
m
,s
2m
s
m
,s
3m
s
2m
,< br>等差,公
s
m
,s
2m
s
m
,s
3m
s
2m
,
等比,公比为
差为
m
2< br>d
则有
s
3m
3(s
2m
s
m
)

q
m

其 2、从等差数列中抽取等距离的 2、从等比数列中抽取等距离
项组成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的项组成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

3


列。 列。
如:
a
1
,a
4
,a
7
,a
10
,
(下标成等差
如:< br>a
1
,a
4
,a
7
,a
10
, 
(下标成等差
它 数列) 数列)
3、

a
n

,

b
n

等差,则

a
2 n



a
2n1

,3、

a
n

,

b
n

等比,则
< br>a
2n



a
2n1



ka
n
b



pa
n
qb
n

也等差。

ka
n


4、等差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是
也等比。其中
k0


n
的一次函数,即: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类似

a
n
dnc
(
d0
)

n
的指数函数,
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公式
即:
a
n
cq
n,其中
c
a
1

q

是一个没有常数项的
n
的二次
函数,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是
性 即:
一个平移加振幅的
n
的 指数函
S
n
An
2
Bn
(
d0
)
5、项数为奇数
2n1
的等差数列
数,即:
s
n
cq
n
c
(
q
1)

有:
5、等比数列中连续相同项数

s
的积组成的新数列是等比数


s

n
n1
s

s

a
n
a



列。

s
2n1
(2n1)a
n


项数为偶数
2n
的等差数列
有:
s

s

a
n

s

s

nd


a
n1
s
2n
n(a
n
a
n1< br>)

6、
a
n
m
,
a
m
n

a
mn
0


s
n
 s
m

s
mn
0(nm)

s
n< br>m,s
m
n

s
mn
(mn)


4


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方
证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方
法:
明法:
1、定义法:
a
n1
q(常数)

a
n
方1、定义法:
a
n1
a
n
d(常数)< br>
法 2、中项法:
aa2a(n2)

2、中项法
n 1n1n

2
a
n1
a
n1
(an
)(n2,a
n
0)


元三数等差:
ad,a,ad

三数等比:
a
,a,aq或a,aq,aq
2

q
技四数等差:
a3d,ad,ad,a3d

四数等比:
a,aq,aq
2
,aq
3

1、若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

C
a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C
d

n
联其中
C
是常数,
d


a
n

的公差 。
系 2、若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且
a< br>n
0
,则数列

log
a
a
n

是等差数列,
公差为
log
a
q
,其中
a
是常数且
a0,a1

q


a
n

的公比。
(n1)

s
1
数列的项
a
n
与前
n
项和
S
n
的关系:
a
n



ss(n2)

nn1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拆项分组法:即把每一项拆成几项,重新组合分成几组,转化为特殊
数列求和。
2、错项相减法:适用于差比数列(如果

a
n

等差,

b
n

等比,那么

a
n
b
n< br>

做差比数列)
即把每一项都乘以

b
n

的公比
q
,向后错一项,再对应同次项相
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3、裂项相消法:即把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余有限
几项,可求和。

5


适用于数列


1


a





1


n
a
n1



a

(其中

a
n

等差)
n
a
n1


可裂项为:
11111
aa

d
(
a
)


1
(a
n1
a
n
)

n

n 1n
a
n1
a
n
a
n1
d
等差数列 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
1、若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
a
1
0
,公差
d0
,则前
n< br>项和
S
n
有最大值。
(ⅰ)若已知通项
a
n
,则
S
n
最大



a
n
0

a
n1
0

(ⅱ)若已知
S
,则 当
n
取最靠近

q
n
pn
2
qn2p
的非零自然数时
S
n
最大;
2、若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
a
1
0
,公差
d0
,则前
n
项和
S
n
有最小值
(ⅰ)若已知通项< br>a

a
n
0
n
,则
S
n
最小



a

n1
0
(ⅱ)若已 知
S
q
n
pn
2
qn
,则当
n
取最靠近

2p
的非零自然数时
S
n
最小;
数列 通项的求法:
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⑵已知
S< br>n
(即
a
1
a
2
a
n
f (n)
)求
a
n
,用作差法:
a
S
n
< br>
S
1
,(n1)
n
S
n1
,(n 2)

已知
f(1),(n1)
a


1a
2
a
n
f(n)

a
n
,用作商法:
a
n


f(n)


< br>f(n1)
,(n2)

⑶已知条件中既有
S
n
还有
a
n
,有时先求
S
n
,再求
a
n;有时也可直接求
a
n

⑷若
a
n1
a< br>n
f(n)

a
n
用累加法:
a
n
(a
n
a
n1
)(a
n1
a
n2
)(a
2
a
1
)

a
1
(n2)

⑸已知
a
n1
a
f(n)

a
n
,用累乘法:
a
n
< br>a
n
a

a
n1

a
2a
1
(n2)

n
n1
a
n2a
1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
a
n
,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 。
特别地,(1)形如
a
n
ka
n
n1
b

a
n
ka
n1
b

k,b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
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
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
a
n
;形如

6



a
n
ka
n1
k
n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除以
k
n
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后,再求
a
n

(2)形如
a
n

a
n1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k a
n1
b
(3)形如
a
n1
a
n
k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数法求通项。
(8)遇到
a
n1
a
n1
d或
形式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
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 用公式法求和。
(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
通 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
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
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 比
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n
和公
式 的推导方法).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
项分 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11

1

1
; ②

1
(
1

1
)

n(n 1)nn1n(nk)knnk

1
2

2
1

1
(
1

1
)

1

1

1

1
2

1

1

1

kk12k1k1
kk1(k1)kk(k1)kk 1k
n11
1111
④;
[]
;⑤

n(n1)(n2)2n(n1)(n1)(n2)
(n1)!n!(n1)!
a
n1

q
时,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可能是分段
a
n1

2(

n1n)
1

nn1 n
22
nn1
2(nn1)

二、解题方法: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7


1、公式法
2、
由S
n
求a
n


(n
1
时,a
1

S
1
,n
2
时,a< br>n

S
n

S
n1


3、求差(商)法

如:

a
111
n< br>
满足
2
a
1

2
2
a
2

……

2
n
a
n
2
n
51

解:
n1
时,
1
2
a< br>1

2

1

5,∴
a
1

14


n
2时,
1
2
a11
1

2
2
a
2
……
2
n1
a
n1
2
n
152

12
得:
1
2
n
a
n

2

∴a
n
2
n1

∴a



14(n1)
n

2
n 1
(n2)

[练习]

数列

a< br>n

满足S
n

S
n1

53
a
n1
,a
1
4
,求a
n




4、叠乘法
例如:数列

a
1
n

中,a
1
 3

a
n
a

n
1
,求
an

n
n
解:
a
2
·
a3
a
n
12n
a
a
……
1
a
2
a
·……
1
,∴
n

1

n1
23na
1
n

又a
1
3
,∴a
n

3
n



5、等差型递推公式

8



由a
n

a
n1
f
(
n
)
,a
1

a
0
,求 a
n
,用迭加法

n2时,a
2
a
1
f(2)

a

3
a
2
f(3)

…………

两边相加,得:


a
n
a
n1
f(n)



a
n

a
1

f
(2)
f(3)……
f
(
n
)


∴an

a
0

f
(2)
f
(3)< br>……

f
(
n
)

[练习]

数列a
n


,a
1
1
,a< br>n
3
n1

a
n1

n
2

,求a
n





6、等比型递推公式

a
n
ca
n1
d
c、d为常数,c0,c1,d0



可转化 为等比数列,设a
n

x

c

a
n1

x




a
n
ca
n1


c

1

x


令(c
1
)x

d,∴x

d
c1






a
d

d
n

c1


是首项为
a
1

c1

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

d

n

d
c1



a
n1
1

c1


·< br>c


∴a

d

n1
d
n



a
1

c1


c
c1





9



[练习]




7、倒数法



例如:a
1
1
,a
n1

由已知得:
1
a
n1
数列

a
n

满足a
1
9
,< br>3
a
n1

a
n
4
,求a
n< br>

2a
n
,求
a
n

a
n
2
1
a
n1

a
n
2
1 1

2a
n
2a
n



11


a
n
2
< br>

1

为等差数列,

a
n
< br>
11
1,公差为

a
1
2



111

1


n

1

·


n

1


a
n
22
2
n1

∴a
n

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等差、等比前n项和公式
2、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
项。

如:

a
n

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求

1
k1
a
k
a
k1
n

解:


n
111

11

< br>



d0


a
k
·a
k1
a
k

a
k
d

d

a
k
a
k1

n
11
11








< br>a
k1

k1
a
k
a
k1
k 1
d

a
k

10



1

d




1

a

1





1

1



……


1


a

1




1
a
2

a
2
a
3n
a
n1
< br>


1

1
d


a< br>
1


1
a
n1

[练习]

求和:
1
1
12

1
12 3

……

1
123……n





3、错位相减法:


< br>a
n

为等差数列,

b
n

为等 比数列,求数列

a
n
b
n

(差比数列)前n项

和,可由S
n
qS
n
求S
n
,其中q 为

b
n

的公比。


如:S< br>n
12
x
3
x
2
4
x
3< br>
……

nx
n1
1


x
·
S
2
n

x
2
x
3
x
3
4
x
4
……

n
1

x
n1

nx
n
2



1

2



1

x

S
2
n

1

x

x

……

x
n1

nx< br>n


n
n
x1时,S

1x

n

1x

2

nx
1x


x1时,S

n1

n
 123……n
n
2


4、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S
n< br>a
1
a
2
……a
n1
a
n

S

相加

n
a
n
 a
n1
……a
2
a
1



2
S
n


a
1
a
n



a
2
a
n1

……

a
1
a
n

……

[练习]

11



x
2

1

1

1

已知f
(
x
)
,则
f(1)f(2)ff(3)ff(4)f


2

4

23
1x








12

重阳节主题班会-暴躁的反义词


冬天取暖-晚婚婚假几天


不会爱歌词-耀武扬威造句


我爱你你却爱着他-楞严经


陕西省大专院校排名-白云悠悠


鼠年是哪年-太湖美


微信登陆不了-物业管理合同


qq登录界面-兴致勃勃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