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之方法归纳总结

萌到你眼炸
901次浏览
2021年01月11日 23: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起重吊装-二十年后再相会作文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吕灿仁)



知识框架


数列

数列的分类



的概念

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数列的递推关系




等差数列的定义a
n
a
n1
d(n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
(n1)d< br>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 的求和公式S
n
(
n(n1)



n
2
a
1
a
n
)na
1

2
d





等差数列的性质a
n
a< br>m
a
p
a
q
(mnpq)

< br>两个基



等比数列的定义
a
n

本数列





q(n2)

a< br>n1
n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1
n
a
1
q
数列



等比数列


a
1
a
n
q

a
1
(1q
n
)
(


< br>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


1q1q
q1)
n







na(q1)





1
等比数列的性质a
n
a
m< br>a
p
a
q
(mnpq)




公式法




分组求和

错位相减求和

数列


裂项求和

求和


倒序相加求和




累加累 积




归纳猜想证明


分期付款< br>
数列的应用



其他

掌握了数列的基 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 法的应用,就有可
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 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
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 为a
n+1
=a
n
+d及a
n+1
=qa
n
(d,q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
=a
n
+2,而且a
1
=1。求a
n

例1、解 ∵a
n+1
-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n-1) 即a
n
=2n-1
例2、 已知
{a
1
n
}
满足
a
n1

2
a
n
,而
a
1
2
,求
a
n< br>=?







(2)
递推式为a
n+1
=a
n
+f(n)
例3 、已知
{a
n
}

a
1
1

2< br>,
a
1
n1
a
n

4n
21
,求
a
n
.

解: 由已知可知
a
1
n1
a
n

1
(2n1)(2n1)

2
(
1
2n1

1
2n1
)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
-a< br>1
)+(a
3
-a
2
)+„
+(a
n
-a
n-1

a
114n3
n
a
1

2
(1
2n1
)
4n2

★ 说明 只要和f(1)+f(2)+„+f(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
a
n+1
=an
+f(n)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3)递推式为a
n+1
=pa
n
+q(p,q为常数)
例4、
{a
n
}
中,
a
1
1
,对于n> 1(n∈N)有
a
n
3a
n1
2
,求
an
.
(5)递推式为
a
n2
pa
n1
qa
n

思路:设
a
n2
pa
n1
qa
n
,可以变形为:
a
n2


a
n1


(a
n1


a
n
)

解法一: 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
=3a
n
+2,a
n< br>=3a
n-1
+2。两式相减:a
n+1
-a
n
=3 (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
-a< br>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
-a
1
=(3×1 +2)-1=4
∴a·3
n-1
∵a ∴3a
n-1 n-1
n+1
-a
n
=4
n+1
=3a
n
+2
n
+2-a
n
=4·3即 a
n
=2·3-1
解法二: 上法得{a
n+1
-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 有:a
2
-a
1
=4,a
3
-a
2
=4· 3,
a=4·3
2
,„,a
n-2
4
-a
3n-a
n-1
=4·3, 于是{a
n+1
-αa
n
}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

把n-1个等式累加得:
∴an=2·3n-1-1

(4)递推式为a
n+1
=p a
n
+q n(p,q为常数)
a
n













b
2
n1
b
n
(b
2
n
 b
n1
)
由上题的解法,得:
b
n
32()
n

33


a
b
n
1
n
1
n
n

2
n
3(
2
)2(
3
)






(6)递推式为S
n
与a
n
的关系式








关系;(2)试用n表示a
n





S
1
n1
S
n
(a
n
a
n1
)(
1
2
n2

2
n1
)


a
1
n1
a
n
a
n 1

2
n1


a1
n1

2
a
1
n

2
n

上式两边同乘以2
n+1
得2
n+1
a
nn< br>n+1
=2a
n
+2则{2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
n
a
n
= 2+(n-1)·2=2n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拆项分组法:即把每一项拆成几项,重新组合分成几组,转化为特殊数
列求和。
2、错项相减法:适用于差比数列(如果

a
n

等差,

b
n

等比,那么

a
n
b
n< br>
叫做差比数列)
即把每一项都乘以

b
n
的公比
q
,向后错一项,再对应同次
项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3、裂项相消法:即把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余有限几
项,可求和。
适用于数列


1



1



aa



a

(其中< br>
a
n

等差)
n

n1
< br>

a
nn1


可裂项为:
1
a

1
(
1

1
)

1

1
(a
n1
a
n
)

n
a
n1
da
n
a
n1
a
n
an1
d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
1、若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
a
1
0
,公差d0
,则前
n
项和
S
n
有最大值。
(ⅰ) 若已知通项
a

a
n
0
n
,则
S
n
最大




a
n1
0
(ⅱ)若已知
S
2
q
n
pnqn
,则当
n< br>取最靠近

2p
的非零自然数时
S
n

大;
2、若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
a
10
,公差
d0
,则前
n
项和
S
n
有最小值
(ⅰ)若已知通项
a

a
n
0
n,则
S
n
最小




a
n1
0
(ⅱ)若已知
S
q
n
pn
2
qn
,则当
n
取最靠近

2p
的非零自然数时
S
n

小;
数列通项的求法:
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⑵已知
S
n
(即
a
1
a
2
a
n
f(n)
)求
a

n
,用作差法:
a
S
n

S
1
,(

n
S
1)
,(n

nn1
2)



a

已知
a

f(1),(
1
a
2

n
f(n)

a
n
,用作商法:
a
n


f (n)
n1)


f(n1)
,(n2)

⑶已知条件中既有
S
n
还有
a
n
,有时先求
S< br>n
,再求
a
n
;有时也可直接求
a
n
。 < br>⑷若
a
n1
a
n
f(n)

a
n
用累加法:
a
n
(a
n
a
n1
)(a
n1
a
n2
)(a
2
a
1
)

a
1
(n2)

⑸已知
an1
a
f(n)

a
aa
1
a
n
,用累乘法:
a
n

n
a

n

2
a
1
(n2)

n
n1
a
n2
a
1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
a
n
,用构造法( 构造等差、等比数列)。
特别地,(1)形如
a
n
n
ka
n1
b

a
n
ka
n1
b

k,b
为常数)的递
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
k
的等 比数列后,再求
a
n
;形

a
n
ka
n 1
k
n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除以
k
n
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后 ,再求
a
n

(2)形如
a
1
n
< br>a
n
ka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n1
b< br>(3)形如
a
n1
a
k
n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 数法求通项。
(7)(理科)数学归纳法。
(8)当遇到
a
n1
a
1
n1
d或
a
n
a
q
时, 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可
n1
能是分段形式。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 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
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3 )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
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 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
等差数列前
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
通项相乘构成, 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n
和公式的推导方
法).
(5) 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
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 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n(n
1
1)

1
n

n
1
1
; ②
n(n
1
k)< br>
1
k
(
1
n

n
1
k
)


1
k
2

1
k
2
1

1
2
(
1
k1

1< br>k1
)

1
k

1
k1
1
(k1)k

1111
k
2

(k1) k

k1

k


1
n(n1)( n2)

1
2
[
1
n(n1)

1< br>(n1)(n2)
]
;⑤
n11
(n1)!

n!

(n1)!


2(n1n)
2
nn1

12
n

nn1
2(nn1)
二、解题方法: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
2、
由S
n
求a
n


(n1时 ,a
1
S
1
,n2时,a
n
S
n
 S
n1


3、求差(商)法

如:

a
n

满足
1
2
a
11
1

2
2
a
2
„„
2
n
a
n
2n51



解:
n 1时,
1
2
a
1
215,∴a
1
14

n2时,
1
2
a
11
1
2
2
a
2
„„
2
n1
a
n1< br>2n152


12得:
1
2
n
a
n
2


∴a
n
2
n1


∴ a

14(n1)
n



2
n1< br>(n2)

[练习]

数列

a
5
n

满足S
n
S
n1

3
a
n1
,a
1
4,求a
n


(注意到a
S
n1
n1
S
n1
S
n代入得:
S
4

n

又S
1
4,∴

S
n

是等比数列,S
n
4
n


n2时,a
n1
n
S
n
S
n1
„„3·4

4、叠乘法

例如:数列

a
n

中,a
1
3,
a
n1
a

n
1
,求a
n

n
n
解:
a
2
·
a
3
a
„„
a
n

1
·
2
„„
n1< br>,∴
a
n
1
aa


12
a
n1
23n
1
n

又a
3
1
3,∴a
n

n



5、等差型递推公式

由a
n
a
n 1
f(n),a
1
a
0
,求a
n
,用迭加法< br>
n2时,a
2
a
1
f(2)


a

3
a
2
f(3)

„„„„
两边相加,得:


a
n
a
n1
f(n)



a
n
a
1
f(2)f(3)„„f(n)


∴a
n
a
0
f(2)f(3)„„f(n)

[练习]

数列

a
n

,a< br>1
1,a
n
3
n1
a
n1
n2

,求a
n


(a
n

1
2

3
n
1



6、等比型递推公式

a
n
ca
n1d

c、d为常数,c0,c1,d0


< br>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a
n
xc

a
n1
x



a
n
ca
n1

c1

x


令(c1)xd,∴x
d
c1





a
n

d


c1
< br>
是首项为a
1

d
c1
,c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br>
∴a
n

d

d

c1



a
n1
1

c1
< br>
·c




∴a


d

n1
d
n

a
1< br>
c1


c
c1

[练习]

数列

a
n

满足a
1
9,3a
n1
a
n
4,求a
n

n1

(a

4

n
8



3


1)

7、倒数法

例如:a
1
1,a
a
n
n 1

2
a
,求a
n

n
2

由已知得:
1
n
2
11
a

a
n1
2a


n
2a
n


1
a

1
a

1

n1n
2




1


a

为等差数列,
11
n

a
1,公 差为
2

1


1
a
1

n1

·
1

1

n1


n
22

∴a
2
n

n1






2.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
(1)、应用公式法
等差、等比数 列可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和,另外记住以
下公式对求和来说是有益的。

1+3+5+„„+(2n-1)=n
2


【例8】
求数列1,(3+5),(7+9+10),(13+15+17+19),„前n项的和。
解 本 题实际是求各奇数的和,在数列的前n项中,共有1+2+„+n=
1
2
n(n1)
个奇数,
∴最后一个奇数为:1+[
1
2
n(n+1)-1]×2 =n
2
+n-1
因此所求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

(2)分解转化法
对通项进行分解、组合,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
【例9】
求和S=1·(n
2
-1)+ 2·(n
2
-2< br>2
)+3·(n
2
-3
2
)+„+n(n
2
-n
2

解 S=n
2
(1+2+3+„+n)-(1
3
+2
3
+3
3
+„+n
3




(3)、倒序相加法
适用于给定式子中与首末两项之和 具有典型的规律的数列,采取把正着写与倒
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然后求和。
例10、求和:
S
12n
n
3C
n
6C
n
3n C
n

例10、解
S0C
012
n

n
3C
n
6C
n
3nC
n
n





∴ S
n-1
n
=3n·2
(4)、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 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可把和
式的两端同乘以上面的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错位相减求和.
例11、
求数列1,3x,5x
2
,„,(2n-1)x
n-1
前n项的和.
解 设S
2n-1
n
=1+3+5x+„+(2n-1)x. ①

(2)x=0时,S
n
=1.
(3)当x≠0且x≠1时,在式①两边同乘以x得 xS
23n
n
=x+3x+5x+„+(2n-1)x,

①-②,得 (1-x)S
23n-1n
n
=1+2x+2x+2x+„+2x-(2n-1)x.

(5)裂项法:

把通项公式整理成两项(式多项)差的形式,然后前后相消。
常见裂项方法:
< br>例12、求和
1
15

1
37

159


1
(2n1)(2n3)




注:在消项时一定注意消去了哪些项,还剩下哪些项,一般地剩下的正项与
负项一样多。



在掌握常见题型的解法的同时,也要注重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列问题
时的应用。
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
1.函数思想
运用数列中的通项公式的特点把数列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解决。
【例13】 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
>0,前n项的和为S
n
,若S
l
=S
k
(l≠k)问n
为何值时S
n
最大?







此函数以n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a
1
>0 S
l
=S
k
(l≠k),∴d<0故此二
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
∵ f(l)=f(k)




2.方程思想
【例14】设等比数列{a
n
}前n项和为S
n
,若S
3
+S
6
=2S
9
,求数列的公比q。
分析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及推理能力。
解 ∵依题意可知q≠1。
∵如果q=1,则 S
3
=3a
1
,S
6
=6a
1
,S
9
=9a
1
。由此应推出a
1
=0与等比数列不
符。
∵q≠1

整理得 q
3
(2q
6
-q
3
-1)=0 ∵q≠0

此题还可以作如下思考:
S
33
)S
336
6
= S
3
+qS
3
=(1+q
3。
S
9
=S< br>3
+qS
6
=S
3
(1+q+q),
∴由S=2S
336
2q
6
+q
3
3
+S
69
可得2+q=2(1+q+q),=0


3.换元思想
【例15】 已知a,b,c是不为1的正数,x,y,z∈R+,且


求证:a,b,c顺次成等比数列。
证明 依题意令a
x
=b
y
=c
z
=k
∴x=1og< br>a
k,y=log
b
k,z=log
c
k

∴b
2
=ac ∴a,b,c成等比数列(a,b,c均不为0)










数列
一、选择题
1.数列

a
1
n

的通项公式
a
n

nn1
, 则该数列的前( )项之和等于
9

A.
98
B.
99
C.
96
D.
97

2.在 等差数列

a
n

中,若
S
4
1,S< br>8
4
,则
a
17
a
18
a
1 9
a
20
的值为( )
A.
9
B.
12
C.
16
D.
17

3.在等 比数列

a
n

中,若
a
2
6
,且
a
5
2a
4
a
3
120
,则
a
n
为( )
A.
6
B.
6(1)
n2
C.
62
n2
D.
6

6(1)
n2

62
n2
二、填空题
1.已知数列

a
n

中,
a
1
1

a
n1
a
n
 a
n1
a
n
,则数列通项
a
n

__ _________。
2.已知数列的
S
n
n
2
n 1
,则
a
8
a
9
a
10
a
11
a
12
=_____________。
3.三个不同的实数
a,b,c
成等差数列,且
a,c,b
成等比数列,则
a:b:c
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32
n
,求< br>a
n










2.数列
lg1000,lg(1000cos60
0
),lg(1000cos
2
60
0
),...lg(1000cos
n1
60
0
),
的前多少项和为最大?








3.已知数列{a
n
}
的前n项和为S
n
,满足S
n
=2a
n
-2n (n∈N

)
(1)求数列{a
n
}
的通项公式a
n
;
(2) 若数列{b
n
}满足b
n
=log
2
(a
n
+2),T
n
为数列{
b
n
a
}的前n项和,求
n
2
证T
n

1
2
;

韩国男性名字-工会章程


北京的风味小吃-忍耐


我的电脑图标-汗血宝马起源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论语txt


愿望树读后感-保险公司招聘信息


64位cad2010下载-烦劳


电脑故障判断-元旦广告语


美丽星空-千纸鹤怎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