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及语文课文学习方法

巡山小妖精
770次浏览
2021年01月12日 00: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显通寺-黄佳雯

2021年1月12日发(作者:顾志方)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知识点及语文课文学习方法

一、作品梗概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日
本帝国主义能够集 中兵力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广大人民群
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 次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巩
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茅盾曾在延安生活了五个月,对根据地有 深刻
的了解,回到重庆后不久,他就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本文。
文题中的“白杨”一词点明了文 章所写的对象,“礼赞”是“怀着敬意地
赞扬”的意思,“白杨礼赞”即怀着敬意地赞扬白杨树。文题带 有强烈的象征
意义,既体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给读者留下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 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茅盾(1896一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作家、社会活
动家。主要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和《蚀》三部曲(《幻灭》《动
摇》《追求》)等。本文6~8段需背诵。
知 识 重 点
一、字音词义
开垦kěn:把荒地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倦怠dài:疲乏困倦。
倔强jué jiàng:性情固执,强硬。
婆娑suō: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虬qiú枝:盘屈的树枝。
伟岸:身体魁梧,高大。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
宛然:仿佛。
秀颀qí:美而高。
恹恹yān: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鄙bǐ视:轻视,看不起。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坦荡如砥dǐ: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伸出来。
不折不挠náo: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二、主题概述
本文运用象征手 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
扬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 歌颂了他们质朴、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抒发了对他们的赞颂和崇敬之情。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四、鉴赏品读
1.赏析 句子“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
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驰”照应,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静态的黄土高原迎面而来的
情景,突出了汽车速 度之快。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黄土高原”比喻
成“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生动形象地勾画 出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
高原图画,为写白杨树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2.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点出“不平凡”,以“极普通” 来反
衬白杨树的伟大,寓伟大于平凡之中。为下文歌颂北方普通军民做铺垫。
3.作者为什么要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说“白杨树算不 得树中的好女子”是为了赞美白杨
树的树中“伟丈夫”形象,突出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 美。同
时,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好女子”和下文的“伟丈夫”对比,突出了白
杨树的与众 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4.第⑦段中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这里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层层深入。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
入,使读者思考人和白 杨树的联系,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
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的农 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 “难
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 难
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的象征。
5.第⑦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⑧段是否显得多余?为什
么?
不多 余。这一段进一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了作者“礼赞”白
杨树的真正原因,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作者所揭示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因为
抒情议论的点染,而显得更加鲜明、突出。这一段既是对上文联 想的补充,又


是为下文表明态度做铺垫。所以第⑧段并不多余。
6.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将白杨树和楠木对比,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 顽固的倒
退的人们”表示愤慨鄙弃之情,深化了主题,以高昂的调子再次赞美白杨树;
在结构上 ,呼应开头。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课文中出现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有:
第一处:第④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
凡的一种树!”
第二处:第⑥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
的树!”
第三处:第⑧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四处:第⑨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这些语句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照应文章标题,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
明。
作者是 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三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的。首先描写黄土高原,赞美白杨树生 长环境的不平凡;其次描写它的“干、
枝、叶”笔直、向上的特点,赞美其外部形态的不平凡;最后描写 白杨树力争
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的特点,赞美其内在气质的
不平凡 。
第二题
1.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


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
象,交代 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
场铺垫、蓄势。
2.文章 第⑦段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描写了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
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和“算不得树中的 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
抑;但笔锋一转,则变抑为扬,说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 ,夸它是“伟
丈夫”等。本文抑扬手法的运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
突出 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 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
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
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
白杨树及其所代表 的精神和品格。
第三题
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 盾的
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
树在西北高原 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
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 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
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题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
可缺 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
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 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难道”点
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 抗日军民——“守卫


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 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语文课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1.预习法
预习课文六步法:读一读,了解课文的大意; 拼一拼,掌握生字读音;查一查,
弄懂新词的意思;再读读,理解每段大意;试一试,解答课后的作业; 想一想,
知道文章的中心。
因文而异的预习法。(1)抒情文章,要多读,要动情地朗读,抒 发感情,体会
感情。(2)故事性强的文章,要初步掌握故事情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寓言故事,要通过初读,着重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
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4)借物喻人的文章,要着重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作
者是怎样围绕这个写作目的展开思路,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5)诗歌,预习
时,要求熟读和背诵,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重新创造新的意境。
2.听课法
上课要细听。“细”就是要求仔细地听,边听边想。要学会别人发言的要点,考虑老师和同学哪些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或还没有想
到的。尤其要听好老师 释疑解惑和带有结论性、启发性的话。听的另一方面是
进行比较鉴别,从中得到启发。如听老师范读课文 时,要为突破自己朗读中难
点作准备。
上课要积极发言,要做到:(1)要注意听老师的提问 。(2)学会从听到想,
想好再说。(3)懂得先举手后发言。(4)发言要大胆。(5)在自己发言之 后,
应仔细倾听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


3.笔记法
记好课堂笔记。 应注意要有选择地记笔记,不必在听课的过程中详细地记笔记。
在听课时应记下:(1)本堂课的目的、 要求。(2)讲课的重点部分。(3)有
争议的问题。(4)黑板上的板书。(5)对一些问题的总结发 言。
记好课堂笔记的方法:(1)先听后记。记笔记的最好时机是老师讲完课或老师
讲课间隙 去记。在学会先听后记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边听边记。(2)学会课下随
时补记。(3)培养速记能力。在 平时,一是书写的速度要加快,二是在老师的
指点下学会自编一些速记的符号,如:把“中心思想”记作 “中——”。
4.记忆法
(1)分类记忆法。把纷繁复杂的知识,根据它们的性质、特点、 作用、时间等
内在联系给以归纳分类,使其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
(2)联想记忆法。通过想象把新学的知识与原来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忆。
(3)休息记忆 法。学习中要适当地休息,特别是学习后马上睡觉,这样能很快
地记忆所学的知识。
(4)趣 味记忆法。如记“戍、戊、戌、戎”四字,编成具有一定韵味和节奏的
顺口溜。横戍(shu)戊(wu )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ong)。
(5)朗读记忆法。对一些字词、定义、课文等,高声朗读, 使声音印入脑海,
这样不仅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减少内心的杂念,而且还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可以得到很好的记忆。(6)尝试记忆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合上书本试背,
背完后与原文核对。通 过核对把正确的巩固下来,错误的纠正,遗漏的补上,
并注意重点校正,不平均使用力量。
( 7)清理线索记忆法。对那些节段关系紧密、线索明晰的课文,在背诵之前给
课文理出一个思路来,以加 强记忆课文的条理性,记忆起来就省力了。


(8)部分和整体结合记忆法。对于长文章 首先要把课文通篇阅读几遍,然后确
立各部分间的关系个别的熟记每一部分,最后再连贯起来背诵全篇课 文。
(9)寻找支撑点记忆法。背诵前找出起理清层次作用主导词、重点词,每段的
中心句, 承上启下的关键句以及每段的第一句话等起着记忆支撑点作用的词句,
使之成为帮助自己记忆的工具。
(10)利用“多通道”帮助记忆法。对于难度较大的段落,在记忆时不仅眼看、
口读、还要
手写,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通道,使要记忆的文字信号在
大脑里留下较多的 “同一意义”的痕迹,从而加深记忆的效果。
5.复习法
(1)综合归纳复习法。按写人、 记事、抒情、游记、活动等几大类体裁的文章,
分明类别,再归纳比较同是一类的几篇文章,各篇内容有 何区别,写法有何不
同,主题有何差异,重点部分有何两样。
(2)单元特点复习法。学了一 个单元,就要掌握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想
以想:每篇课文是如何体现这个训练项目的,平时老师是 怎么讲授的,自己又
是怎么领会这个训练项目的。自查一个是否掌握重点,前后贯通。
(3) 字词句篇复习法。这种方法大致体现了一张考卷的形式。从全书生字的音、
形、义出发,到词语的意思和 运用,以及书后作业的答法,各基础训练的综合
练习,一部分一部分地自我过关,质疑问难,达到触类旁 通,全面提高的目的。
(4)重点难点复习法。对于全书中重点和难点的部分没掌握的或没掌握好的,
要多花时间去复习。


(5)交流争辩复习法。交流是指与程度较好的同学互相 交流理解知识的方法。
在交流中辩论、阐述观点,看谁的方法实际、科学。通过争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复习法不仅记得牢,而且有时会有豁然开窍之感。

彩虹背后-招聘简历模板


游乐山大佛-市场推广


致加西亚的信-小学生科学知识


世界无烟日是几月几日-和时间赛跑ppt


冬季空调温度-门神的来历


癫痫病人的护理-平安夜贺卡


改革进行到底-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害我受了伤-短信群发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