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白杨礼赞》课文赏析文章两篇(北师大)

巡山小妖精
910次浏览
2021年01月12日 00: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英语单词学习-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2021年1月12日发(作者:田鸿钧)


茅盾《白杨礼赞》原文及赏析文章两篇
【原文】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 土,未
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 是人
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一一这时你会真心佩 服昔人
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 着,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
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些山峰凭你的
这时你涌起来的
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 点倦怠,
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一一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一一不,或者只是三五株, 一株,傲
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 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 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像加过人工似的, 一
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 绝不旁
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 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
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 种树。哪
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 或“旁
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 严肃,也不缺乏
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当你在积雪初融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
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
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到处有坚强不屈, 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 们家乡


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
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 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它有极强
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 了北方的
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
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 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注解:
〔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主宰〕支配。
〔垠(yin)]地域的界限。
〔坦荡如砥(d
1)
丨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滋,生长。
〔恹恹(ym yen)〕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有“超过”的意思。
〔晕(y tn)〕 光影、 色泽四周模糊的部分。
〔参天〕耸入高空。
〔虬(qi
d)
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伟岸〕魁伟,高直。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楠(n印)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颀(q
1)
〕高。
【赏析文章一】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 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 到延安讲
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心同德、团结抗
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
(那也是直挺
坚强,力求上进的精


文。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
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 容易留下
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文章一开头 就卓尔不凡。
然而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却笔锋一转,抛开白杨树,描绘起了高原景色。 高原是怎样
的呢?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这
些描写成功地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 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雄壮或者伟大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然 所以作者在这里很自然地点出一般人都会有的感受:
而文笔一转,用一个设问句 引出了另外一种感受:看久了,也许会有单调、厌倦之感。这样 写高原
景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积蓄了气势。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白杨树正式出场了。 “刹那间……猛抬头”,看到了前方像哨兵
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
而把突出点放在“我”
傲然耸立的几株树木, 顿时使人的情绪从恹恹欲睡中惊醒过来。
的树木,文章也由低潮转向高潮。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直接点明白杨树,
情绪的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了渲染。
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问答句的方式提醒了读者的注意力,目的
紧接着,作者用 一个简洁的过渡段,点出了白杨树,既是对上文“惊叫”的补叙,也 是下文赞
美白杨树的前奏。此处二赞白杨树的不平凡,照应开头。
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一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 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 开头
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 白杨树的干、
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 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
美, 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 突出它的正直、
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进一步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 两个
“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 否定的是好女
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 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
自然。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
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 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
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 平凡的本
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 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
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 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
意志。 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


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
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
同时,此处也是思想内容
最后两段,在完成对白杨树形象刻画的基础上, 展开议论,进一步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
意义,又一次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从正面点明了主题。两个“相似”是排比句,“不但……
尤其……”是散句,句式富有变化,与文中感情的波
【赏析文章二】
读完白杨礼赞,觉得第二段写得特别好! 描写高原景象,述说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粗线
条勾画,着眼于色彩,“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 为全文开
拓了广阔天地,也为白杨树画出了背景。 “扑”与“奔驰”相呼应,写出了迎面而
来的情景,准确而形象;“绿波” “麦浪” “黄与绿主宰着”,与“黄绿错综”相呼应;“无 边无
垠,坦荡如砥”与“大毡子”相呼应,“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与高原相照应。在写 景的同时又注
意写感觉,先突出“雄壮” “伟大”这两种感觉,而后写“另一种的味儿”一
—“单调”。在这里,情与景融合在一起,体现抒情散文的特点。其间感觉有转折,即由亢 奋转向倦
怠、冷漠、低沉、单调,造成了文章的波澜。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白杨树的出 现铺垫、蓄势。
初读白杨礼赞,少了一丝散文的唯美之感, 却令人无端(的)地感到一股激情,一种在散 文中
难得的粗旷豪放之感。大师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此,吾辈写树必写其如何如何婀娜, 如何如何秀
美,而茅盾老先生却另辟蹊径,转而写其精神,即使未能得见,白杨的姿态,特 征,跃然纸上,真有
“伟丈夫”之姿。如果说,平常的散文是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那《白 杨礼赞》就是黄土高原上的西
北放歌。然而,白杨礼赞看似粗枝大叶,实际上,粗中有细, 并且是十倍于他文的细腻,这不得不令
我佩服。
本文的另一大亮点是对象征手法的充分运用。 以白杨作为寄托,向远在西北的抗日军民
致敬,而且就在国民党的“陪都”里。不过的确很难想象,在国民党统治的“地盘”上敢如 此大胆的
赞美抗日军民,需要怎样的勇气与胆识。这就是信仰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 服茅盾的勇气。

长方体-你是我今生最爱的人


创业致富-拮据的近义词


建筑学排名-高二语文试卷


整式的加减-暑假社会实践心得


非主流情侣签名-张爱玲散文集


跟单员工作流程-初级会计实物


翘楚的意思-学雷锋故事


明星动态图片大全-印花税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