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结构分析
我们的爱情故事-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结构划分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
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
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
“不平凡,而是调转笔锋,先写“扑入”“视野”的高原风
貌,运用化静为功的手法,绘出了一幅生机勃
勃的高原风景画:初看,黄绿错综,无边无
垠、坦荡如砥;细瞧,近处麦浪翻滚,远处连峰祈福。作者把
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
时此地的感受:‘‘雄壮”、 “伟大”,但又有些“单调。这为正式描写白
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
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
兵似的树
木”,但又不立即说出这种树木的名字,而是用一设问句来提醒,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
对白杨树
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深感“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
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五
段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
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
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
树:干,“通常是丈把
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
”,“绝无横斜
逸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皮,“光滑而有银色的
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
不
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怍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
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
象征意义。作者用别具一格的审美
眼光,从白杨树的朴实风格、内在的美质,联想到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
兵”以及他们团结一致、坚持抗战,用血写出
了新中国历史的革命精神和意志。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
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
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
复吟咏不平凡
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
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作
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
,极易生长的白杨”进行对比,一“那”一“这表现出界线分明
的爱憎。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
有力。
[6]
艺术特点
•
象征手法的运用
•
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
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
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
如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
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
成就,是与作者
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寓有了更深的意义。
•
文笔婉曲,结构谨严
•
文章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
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
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
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
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精神为之一振,感情趋向炽烈。在
具体描写
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使文章的情绪又沉
下来。接着用“但是”一转,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
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最后斥
责那些鄙视白杨
树的人,使感情又来了一个回旋。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高声赞美白杨
树”,感情炽烈,又使全文意境
完整。
•
语言凝炼,文字优美
•
作者写高原、
写白杨,选用的词语,都十分精当,贴切。如写高原的“大”,用“无边无
垠”,写高原的“平”,用“
坦荡如砥”;写白杨的高大,则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傲
然地耸立”。同是赞美白杨
的“不平凡”,却用不同的句式,显出感情的变化。开头说“白杨树
是不平凡的”是从正面肯定了白杨树
超凡的气质,以后反复强调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改肯
定为否定句式,是从象征意义上驳斥了那种轻视
北方民众抗日斗争的观点,是以更激越的
感情赞美白杨树超凡的精神气质。
[6]
总体来说,这篇散文不仅思想内涵丰裕,在艺术上也极具感染力。作者以白
杨树象征
“真人真地”,立意奇妙,在画面上的形象和气势,既明朗而又委婉。为了突出白杨树,作者在环境描写上颇有讲究,衬托了白杨树的壮丽、挺拔的气质和形象。
文章布局整饬而又层层深化
,围绕讴歌白杨树,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深入抒发,同
时,开头、结尾相互呼应,强化了主题。
[7]
作者简介编辑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茅盾肖像
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
编
、《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
左翼作家联
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子夜》,中篇小说《蚀》(
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7]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