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节日习俗-任务驱动型作文
语文
遵作者之路,入作者之境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长沙市天心区青园小学 谭映红 <
br>《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阅读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讲
述了“我”——一名中国留学生,
在一次假期漂流旅行中遇到了危险,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坚<
br>决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交换面包的要求,用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
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
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这是一篇人
文性浓厚、思想境界高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爱国之情
,
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
国情感不光是理性的认知
,它还需要语言文字的融汇。经过一番思考,
我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文本,感受语言
文字之
美。
一、遵作者之路,理清文章脉络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学二十韵》中
说:“作者思有路,遵路
识斯真。”拿到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
挖
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这样,才能近距离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
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
述,思路非常清晰。因此,在
复习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有些孩子回答流畅
而且语言精炼,有些孩子表述还不太清晰,于是,我顺势利用叙述文
起因、经过、结果的要素,在黑板
上板书了“漂流遇险”、“拒换面包”、
“获得尊重”这几个关键词。回过头,再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在
文本
中走一个来回。这样,文章的构架一目了然、思路十分清晰,
同时也
悄无声息地教给学生用关键词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对写作尤其是
写事这类文章起到一
定的帮助。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我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对教学做出了取
舍,将这篇较大容
量的课文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即“体会面包店
老板的态度变化”以及“感悟我深深的爱国热情”。整
个品读的过程,
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生,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文本,一路读着,
一路好奇
,一路提问,一路收获。如:我为什么要带着一面五星红旗
去旅行?我遇到困境后是如何向面包店老板求
助的?面包店老板对
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他的态度有变化吗?是怎么变化的?为什
么会发生
这么大的变化呢?当我最终获得面包店老板的帮助时,我的
心里会想些什么?又会和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
呢?这样,一读、一问,
作者的思路清楚了,课文的思路明白了,文本的重难点也抓住了。
二、入作者之境,品读感悟情境
理清思路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融汇感情才能领悟课文的内涵和
文
本所要表达的宗旨。正如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学二十韵》中所说: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
于亲。”任何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
情感。如何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领悟作者的情感?我想方
法是多样
的。《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情感浓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对于三
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种感性的说教显然是“空中楼阁”,无法让学生
和文本产生“共振”。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
生轻松、自然
地体会到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首先,架设朗读梯度。“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反复诵读,
读
中感悟”永远是语文教学的“尖端武器”。整个课堂,读始终贯穿
其中,读的手段丰富,方法多样,有指
名读、小组读、比赛读、齐读、
合作读、创设情境读等等。我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分层次研读重点词句,<
br>在读中感悟爱国情,读中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
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
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这个重
点句子时,我从“读出理解—说出感受—读出情感”三个层次
来引导
学生。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再说,什么是“吃力”?联系生活,
什么情况下你会感到
吃力?联系上下文,这位留学生为什么会吃力?
通过这些引导,孩子们自然能体会到小男孩此时极度虚弱
,一块面包
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食物,而是生命的延续,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
了。于是,小男
孩心灵深处那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接着,
我又将自己想象成面包店老板,创设情境,和孩子们
合作朗读。 我
带着一副不屑的表情说:“傻孩子,不就是一块面包吗?你都饿了三
天三夜了,
身上还受了这么多伤,一块面包不够,我给你三块。”当
我把手势递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大都能读出自
己的理解。通过这种
分层次、多形式地朗读,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留学生身上浓烈的爱
国情意
。
其次,创设情境 ,适时引导孩子进行说话训练。说话训练就像
课堂的调味品,组织得好,
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活跃课
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理解课文的内涵也能起到
帮助。
为了唤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我用了角色转换的方法,把自己变成
了文中的面包店老板,学生就是那位留学生,这样,学生就不再是局
外人,可以通过我生动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如在理解文中的“我向老
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一句,我就引
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我进行说话
训练,“我们”之间到底进行了哪些对话?结果怎么样?这样就引起了学生质疑的兴趣。
再次,反复铺垫、吟咏,将情感落到爱国情怀上。整篇文章对
这位留
学生深深的爱国情怀只字未提,但我们却从他的动作、神情中
体会到了他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
,每一次讲到有关留学生
的动作、表情等词句时,我都要借助板书,回归到文本中所体现的爱
国
情感。这样,既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品味、积累、运用,
又进行了爱国情感的熏陶,真正做到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文章结尾处,我插入了天安
门广
场升旗仪式、申奥成功、奥运健儿领奖仪式、载人飞船等图片,
并播放了《红旗飘飘》这首歌曲,孩子们
见到这些壮观的场面,听到
这振奋人心的曲子,更进一步地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作为中国
人的自豪。
反思自己,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 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
语言的精炼和机智还有待锤炼,尤
其是在有效提问上过于琐碎,如:从哪里看出看出留学生
很饿
?他来到面包店吃到面包了吗?……这样的以教定
学问题既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又没有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
2、
指导朗读上,虽然也分层次、多形式读了,但还是有“牵”
的痕迹,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悟,从朗读中体
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在提到“面包店老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时,问题
显得有些突然,在这之前情感的铺垫还可更丰富
,引导学
生有层次性地进入。
4、
课堂节奏太快,还可稍微放慢脚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感悟文本。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式千变万化,
但衡量它是否得当的方法却是唯一的,那就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是否能通俗易懂地
解决教学难点。这堂练兵课下来,真的
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每一次修改的过程都很痛苦,困惑太多、挣扎太多。但在这“痛”
的
背后,我却在点点滴滴中有了提升,有了成长,所以我又是非
常快乐的。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感受了自
己很多地方的不足。
如: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应学生?教学就像煲汤,如何
做到越煲越
鲜美、越煲越有味?这些困惑,我将通过不断努力、
不断吸取、不断反思,在教学中逐渐提升。这正如蝴
蝶的蜕变一
样,只有经受住在茧中挣扎、锻炼的考验,才能有振翅飞舞的那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