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第9课 黄山奇石 部编版
日积月累-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9 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短文,图文并茂,讲的是闻名中外的
黄山景区里,奇峰罗列,
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文
语言生动、
描写形象,富有情趣,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以生动地笔墨刻画了黄山姿态各异、趣味<
br>横生的奇石、怪石,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有利于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语言
学习。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第1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
神奇的特
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2~5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
奇石,具体介绍了“仙
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
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
形状,但每段的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
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
6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
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本文
位于该组文章的中间部分,
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
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
呼之欲出。
课文中的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
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本课在语文要素上
内容丰富,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课文
中气泡提示“我能猜出‘陡峭’的意
思”,要引导学生读下文,猴子是蹲在山头上向下望云
海,我们平时怎么看云。(生答:只有坐飞机到一
定高度才会向下看云)从而理解“陡峭”的
意思,并且可以再结合课后第二题说话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二
是用积累的词语,写“像”“真
像”句式的句子,在课文学习中让学生品析,在课后二三题中加以运用。
1.用随文识字、词串识记等方法,会认“闻、名”等生字,读准多音字“都”,
会写
“南、部”等生字,会写“黄山、南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
一写。
5.通过阅读,能了解黄山奇石中“奇”之所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
一写。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根据生字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结合课文语境识记。
本课中的“闻、名、
景、区、省、部、秀、尤、其”这些生字集中出现在课文第1自然段,可借助课文语
境随文
认读,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先认读,然后让学
生练习用这组词语连词成句,促进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还可以辨析区分字词。“区、巨”
都是半包围
结构,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仙”在本文反复出现,结合课文中出
现的“仙桃石”“仙人指
路”“仙女弹琴”等,可以通过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
仙女”的画面,识字的同时直观感受
黄山石之奇。在生字书写指导过程中,可在读准字音和
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先整体观察后按结构给生字分
类。“位、部、狗”是左右结构,“南、
些、每”是上下结构,“巨、闪”是半包围结构,“升”是独体
字。分类后,再进行组词识
记。同时在教学时对学生较难掌握的地方要重点指导,如在“巨”的笔顺和“
每”的结构摆
放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2.阅读教学
本课课文较长,内容生动有
趣。课文内容的大致理解对学生没有难度,在语言表达的生
动形象上学生的感悟需要教师点拨,在文章整
体结构和段式结构上学生不会主动发现,教学
中适当渗透即可。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黄山奇石的“奇”
展开,运用诠释策略,通过联系
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词语含义,并进一
步感受景色之美,
传递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可通过尝试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等方
式,
读出奇石之趣,和作者对奇石的喜欢。同时本文的朗读重在通过朗读进行想象,在想象中阅
读,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想象画面,理解并感受“奇”
的含义,最后
掌握课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如“仙桃石”,要想象它奇特的外形——桃子,再
想象它来源之奇——石桃太
大,只能从天上飞来。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让黄山奇石栩
栩如生,生动有趣。
因大部分
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要借助多
媒体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运用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黄山;创设情境,
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奇石奇妙之处。通过
看图学文,让学生知道安徽黄山,再通过录像的具体
介绍,进一步知道学习的是黄山的奇石,而课文具体
描写的奇石又被比喻为桃、猴、鸡等,
学生对这些东西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时只有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
验,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
掌握课文
知识。
3.迁移运用
在课后练习题第二题中,要求仿照课
文根据图片中石头的形状展开想象,用上“像”说
一说,写一写。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累词语
,用上本课的好词,如“陡峭”“秀
丽神奇”等。可以班级举办“我是小导游”活动,学生制作黄山奇石
名片,介绍喜欢的黄山
奇石。也可以用课后第三题的词语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1.教师准备关于黄山的视频介绍、奇石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中的生字词,给自然段标序号。
3.学生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闻、名”等生字,掌握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生字。通过联系上
下文、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3.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第2~5自然段。
板块一 激情生趣,初识黄山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
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
人人夸。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现在
让我们看
看黄山上面有什么样的美丽景色。
2.视频激趣: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视频时长约2~3分钟。
3.谈话:(课件展示黄山奇石的照片)同学们,大家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刚刚的视
频展示,我们已
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里面有各种姿态不一的奇怪的石头。这篇
课文就是介绍黄山上的各种奇
怪的石头,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石头神奇在哪里吧。
4.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5.全班齐读课文题目。
6.聚焦课题,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奇妙、神奇)
7.教
师小结: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
那些奇石是怎样的呢?让
我们去文中看看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听一听,并想一想:课文中提到了哪几种
奇石?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一句一句地读,长句子注意句子的逻辑停顿。
(3)用“____”画出文中奇石的名字,并给重点描写的奇石标上五角星。
3.学生分自
然段开火车读,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有节奏,相互
纠正读音。
4.认读生字。
(1)认读生字词:课文的第1自然段包含了部分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你会
读吗?来试
一试吧。(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
第一组: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
南部 秀丽神奇 景色 尤其 那些
....
..
①齐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字的读音:“名、景、省”都是后鼻音;“南”的声
母是
鼻音。
②在语境中认读“景、区”,找出文中“风景区”读一读。你还知道哪些含“景”的词
语?(风景、景色、风景如画)
(2)课件展示第二组词语。
第二组:仙人
巨石 一位 天都 著名 奇形怪状
.......
①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②认词游戏:课件闪现词语,学生抢答。放入句子中再读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南、部、些”三个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南、部、些”。
(2)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
“部”:左宽右窄。
“南”“些”:上下结构;“南”字上小下大,“些”字上宽下窄。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
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
全班汇报。
(4)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知黄山
1.谈话:同学们,前面在认识生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阅读了第1自然段,那么让我
们再次一起读一读
这一段,想一想,从第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小组
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和指
导。
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
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
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
3.教师出示地图明确黄山的位置:安徽省南部,让学生更具体地感知位置。
4.要求学生联
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中外闻名”“秀丽神奇”的意思,以及这
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中外闻名:指黄山是中国人、外国人都知道的,形容非常有名。
秀丽神奇:是说黄山的景色美丽还很奇特。
这两个词语说明了黄山奇石是多么令人惊叹! <
br>5.过渡:通过前面自读,同学们都圈画出了课文所写的奇石的名字,那你圈画出了哪
些奇石呢?
(指名答)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6.谈话:这么多形状奇怪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答)那里
景色秀
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7.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
(1)指名读一读这两句话,要求学生思考这两句话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提醒笔画“尤、其”,“尤”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第一句“景色”和“
怪石”处于并列地位,并无轻重之分;第二句加上“尤其是”,前
后两个分句语境就有轻重之分,重点在
后一分句上,突出了怪石有趣。既照应了题目,又提
示了下文。
8.教师小结:是啊,多么秀
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
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
板块四
细读课文,品仙桃石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体会“仙桃石”的样子,课件出示以下句段。
句段: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齐读这段话。(板书:仙桃石)
(2)课件出示仙桃石图片,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仙桃石的样子。
(3)再读句段,注意读出“新奇、有趣”。
(4)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仙桃石的样子像一个
(学生答:大桃子),它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学
生答:山顶的石盘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答:比喻)
(5)文中用哪两个动词把“仙桃石”写活了?体会其神奇。(用动作演示“飞、落”)
(6)小组讨论、交流:“仙桃石”奇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从外形
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
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
来的,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
“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
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
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呀!
(7)教师梳理句子的顺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它的形状,十分有条理。
(8)
再读本段课文:谁愿意把神奇的仙桃石再读一遍,其他同学闭眼想象一下仙桃飞落
下来的情景。
(9)拓展:我是小导游,请给第一次来黄山的游客们介绍“仙桃石”吧。教师进行评价。
3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感受到了“仙桃石”的神奇之处,课文中的另外几块石头又
“奇”在哪里呢?下节
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后读读课文,还可以尝试背诵第2自然段。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会写“巨、位、
每”等生字。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陡峭”等词
语的意思。
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
写一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板块一 适度回顾,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读
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
些奇石,并欣赏了“仙桃石”,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吧。
2.复习词语:这些奇石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我们先一起来复习这些词语吧。(课
件出
示以下词语)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仙桃石
秀丽神奇 尤其 那些 景色
南部 巨石 著名 天都 奇形怪状 一位仙人
3.学生读一读。
4.生字学习:按结构归类指导学生书写,同时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
(2)学生按照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等给这些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位 部 狗
上下结构:南 些 每
半包围结构:巨 闪
独体结构:升
(3)每类字选一个认真观察,看清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写,说出笔画名称。
(5)学生描一临二,教师及时评价、纠正。
左右结构:“位”“狗”左窄右宽、“部”左宽右窄。
上下结构:“南”“每”上小下大;“些”上大下小。
半包围结构:“巨”是半包围缺口朝右的字,书写时要遵循“先上后中间再左下”的规
律。 <
br>独体结构:“升”第一笔和第三笔都是撇,但第一笔是短撇,第三笔是竖撇;一横要写
在横中线上
。
板块二 品读课文,欣赏奇石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赏了“仙桃石”,这节课继续欣赏奇石。
(1)出示以下句段。
句段:在一座陡峭的山峰
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
..........
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
趣的“猴子观海”。
.....
(2)齐读句段,读准短语的字音,读通句子。要求学生想一
想这句话哪里写得最有趣?
(3)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猜一猜“陡峭”是什么意思。
①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指一指陡峭的山峰是什么样的山峰。
②学生指出位置后,指名学生让他联系生活经验解释“陡峭”的意思。
③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指导。
陡峭:指山势高而陡。
(4)想
象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翻滚的云海”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播放“翻滚的云海”
动态图,引导学生说出“
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上下翻滚”。
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举例:我们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白云轻轻飘
动,而在陡峭的
山峰从上往下看,就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上下翻滚。
(5)谁再说一说猴子是怎样观海的呢?
①课文中用了哪几个动词,(抱、望、蹲)把它圈画
出来。这几个动作把石猴写得活灵活
现,真是太神奇了。
②表演读:谁愿意上台来模仿一下小猴子观云海的动作?(模仿得真像,掌声送给他)
③教师
总结:这些词语使我们看到奇石不仅外形像猴子,连它的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
那么逼真。不是人工雕刻
,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真是太有趣了!
(6)让我们带着对“猴子观海”的赞叹,把神奇的“猴子观海”再读一遍。
2.过渡:“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风味。
(1)出示句段和“仙人指路”的图片。
句段:“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
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
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仙人指路”奇在哪里?
(3)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学生模仿表演)
(4)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
,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这样一块石
头,你会觉得怎么样?(学生:很神奇,想前去探
个究竟)
3.迁移运用,学习“金鸡叫天都”,课件出示如下句段。
句段:每当太阳升起,
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
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
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老师现在介绍累了,有哪位小导游愿意帮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
下“金鸡叫天都”: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导游,我叫……请大家随我这边走,刚才我们欣赏了有趣的“
猴子观
海”和“仙人指路”,现在我介绍的“金鸡叫天都”就更有趣了……
(2)学生自由朗读,把“金鸡叫天都”的奇特找出来。
(3)思考: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
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
的“金鸡”了。
4.欣赏其他奇石。
句段: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
名字的奇
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老师:除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老师指学生齐
读“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
(2)这段话告诉我们黄山奇石的数量“多”,形状“奇”。
(3)教师:黄山的奇石真
神奇呀,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
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
大家介绍,谁愿意模仿前面的来介绍一下这些奇
石?
①以“天狗望月”为例。
②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③“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在想些什么?
④学生可以一句一句地说,然后连起来说。
A.远远望去,那石头真像是一只天狗
蹲在山顶,一动不动地望着圆圆的月儿,等待玉
兔来跟自己玩耍。
B.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两只凶猛的大狮子在争抢一个大石球,这就是有趣的狮子
抢球。
C.在一个大大的石盘上,坐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面前摆着一台琴,两只手摸着琴弦,
正在为
游客弹奏一曲动人的乐曲。
(4)关于“天狗望月”大家都说得栩栩如生,除了这个,黄山还有很多叫
不出名字的奇
怪形状的岩石,等着你去取名字呢!(展示课后奇石图片)
(5)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说一说。
5.带着感情再读课文:黄山的奇石真是太多了,说
也说不完,就让我们带着对黄山奇
石的赞叹再读一遍课文吧。
6.教师小结:是啊,作者独具
匠心的写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奇石的千姿百态,也让
我们在欣赏中看到了语文独特的语
言。
板块三 拓展延伸,回首奇石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详写
著名奇石
仙人指路
金鸡叫
天都
黄山奇石
天狗望月
其他奇石
狮子抢球
略写
仙女弹琴
奇形怪状
神奇有趣
2.同学练说:同桌之间选择黄山的一处奇石,互相介绍,再互相点评。
3.拓展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节假日去某地旅游的照片,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
(2)先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点评。
完成对应训练。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祖国黄山
风景秀丽
神奇,尤其是奇石的有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黄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
祖国的河山。当黄山风
景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真
实、生动、形象地感知黄山石的奇妙
,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激发兴趣,发挥想象。黄山的奇石颇具神秘色彩,学生
对其有浓厚的兴趣。针对这
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展现其想象的问题,如:猴子观海是怎样得名的?仙人
指路这位仙人
会说些什么?等等。这样学生在想象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觉黄山奇石之奇妙,同时也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丰富性、深刻性、及创新性。
3.模仿导游、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猴子观海”后,总结学法。在学生当中
开展“趣味模仿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认真地学
习“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
天都”的相关文段。同时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已掌握学法,还能加
深学生对学法的印象,
使其进一步条理化、具体化。为学生课后的写法迁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写法迁移、服务生活。学生展示自己生活中有趣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仪放在屏幕
上,并以导游的身
份按照一定的步骤向全班的同学介绍自己游览名山大川时的照片。由于这
些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
从而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学生的兴趣也再次高涨,激
起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