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有些人有些事
《黄山奇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
,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
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
四绝:奇松、怪石、云
海、温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
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
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
br>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
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
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
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
一
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
喜爱黄山。
二、说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想象力
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
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
主学习,能够与他人
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
对事物
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1 6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
教
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
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
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
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
分动起来。
四、说教学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
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
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环节
分为三
个部分:
1.初读课文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
黄山奇石”,其中“奇”字用动作突
出。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
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
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
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
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
做
2 6
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
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
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
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
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
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
学习氛围。
2.细读课文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
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
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
表达能力。
⑴了解内容,初步解疑: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教师顺势
引导学生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并把你读懂的地方和
同学说一说。
⑵ 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
br>理解的地方。学生对“景色秀丽神奇”、“怪石”几个不易理解的词
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
学。就拿“怪石”一词来说吧,课件出
示两张图,一张图上的石头相貌平平,而另一张图上的石头则有些
怪
异,让学生判断哪张图上的石头为怪石,这样学生自然就明白什么是
怪石了。
3
6
在教学配图的二、三、四自然段,可采
用看图学文的方法,让学
生把课文中描写各种奇石的语句找出来,图文对照读一读。当教学到
“
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可
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
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
的石盘上。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当教学到
“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
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
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
br>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
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
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
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
,
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
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
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可以让
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讲
课过程
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第
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
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读第三自然段要
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
在观海的猴
子。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朗读的方式
也要多样化,有
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让学生
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
4 6
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
地啼叫”是什
么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
天都”,再选
几幅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3.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体验创意性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
中的主体性和
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有朗读、当导游、
讲故事、画画
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分组
同时进行,教师从旁指导。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一
个人或几个人一组,
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得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喜欢表演
的学生
可以在小组内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带领
大家游黄山;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挑选课
文中的一处奇石,发挥想
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比比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
喜欢画画的学生,赶快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
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为了再发展思维,
还可让学生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最后,每组推选同学在全班展示才艺,汇报学习成果。
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
br>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能
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
和实践性。
五、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
5 6
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
性思维。多媒
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
作用。多种形
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
学取得了事半功倍
的效果。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