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八月十五-猜谜语大全及答案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提升学生阅
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更多的是
在课堂中
完成,课前活动较少,课后以练习为例,阅读活动不多,很
多学生都不喜欢阅读,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加
强阅读教学,不仅要把
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机地整合起来,还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引
导学
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 有效阅读
教学研究
就小学高段学生(这里指的高段学生为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他们经过之前的学
习,能初步借助工具书而解决基本的生字词,在文
本阅读中也能尝试根据上下文去了解内容,分析文本的
内涵,具有了
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方法上还较为欠缺。结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
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不高,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
模式还是较为单调,课后阅读实践活动不够丰富,
这些都是影响阅读
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升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效率,还得根
据这些影
响因素出发而思考相应的对策。
一、阅读前:培养学生兴趣,注重指导自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课前阅读指导,而是
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而对课前活动和课后活
动较为忽视。
尤其是课前,更多的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读读所要阅读的文章,或是就
布置一些生字
词的书写任务,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不熟悉,课堂中也就
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阅读活动难以顺利开展。提
倡加强课前阅读活
动指导,就是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熟悉文本。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入文本阅读前,教师除了要根据所要阅读的文本材
料而布置
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认读等,还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创
设情境,通过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保证学生主动
阅读的基础,教学中不能忽视了阅读兴趣的培养。如在
教学人教版五
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时,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看到过草原,如果
1
课堂中教师只是用语言描述,学生很难感受其景色的特点,故而教学
中先以幻灯片等形
式展示草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然后以问题“草原
的景色是怎样的?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而引导学
生初步阅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辽阔,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也为课
文理解奠定了
基础。在创设情境阶段,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展开,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活动是学生自主对文本进行解构,建立感知的
过程。在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对文本生成出自己的体验,读是必不可少的
环节。在教学中,
通过情境导入相应的课文后,此时教师要根据教学
目标而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读课文。在自读过程
中,一是要引
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而解决基本的生词字。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
上册第19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对于“腼腆、誊写、
歧途、谨慎”等词汇,不仅要让学生做到能读正
确,还要了解其基本
意思。二是要在读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
级语文
下册第3课《白杨》时,一开始文章写了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
着高大挺秀的白杨,接着写爸爸介绍白杨,
中间部分则是哈子们不理
解爸爸的心意,最后则是高大白杨树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对于内容的掌握,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在该环节中也可引
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初步交流活动。
二、阅读中: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
课中探究活动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最关键的环节,
也是促进学掌
握课文内容,理解其内涵的关键环节。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更多的
是通过教师讲
而完成,这种教学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文本阅读过程,
学生很难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体验,只能机械的获得
一些既定的知识认
知,故而效果不是很好。优化阅读过程设计,就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
体作用,
通过活动、问题等多种方式而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
地让学生去了解文本的内容,理解其内涵。
(一)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参与探究。
进入文本探究过程,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那么,接
2
下来教师就需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而以问题来引导学生逐层展开交流
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要能紧扣
目标展开,要能根据学生的探究
活动而层次性的提出问题。我这里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十六<
br>年前的回忆》中第二自然段的引导为例,先指名请学生阅读该段,然
后提问“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
我们提出的问题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
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李大钊为什么坚决
不
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怎样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后,
教师先组织小组学生展
开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应
的句子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文章中写到从“父亲早出晚归
,整理书
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那么,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局
势变得越来越严重
了。学生交流后先请学生发言,教师再进行指导。
在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
会,尤其是对
同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师主导,精讲释疑达成目标。
在组织学生交流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是不可缺
少的。首
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而和学生形成互动,帮助学生形成一
致性认知。如在教
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月光曲》中贝多
芬盲姑娘眼睛是瞎的,怎么能看到她从没有看到过的
景象呢?这自然
就要引导学生紧随盲姑娘的思维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闭
上眼睛进行
想象,体会盲姑娘所想象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
并以多媒体展示这一情景,那么,他的哥哥想到
了什么?此时引导学
生根据交流而勾画出课文中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出幻灯片等所
展示的
情景图,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大海平静的美。其次,在学生交
流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要结合目标而进行
讲解,以此来突出重点。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中,学生先找到了种
树
人种树的做法,然而他为什么要那样呢?此时教师就可结合相应的
句子进行点拨。如“浇树间隔的时间没
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树木习惯不确定因素,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三、阅读后:丰富阅读活动,增强学生体验
阅读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提升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对文本的
3
内容进行解读,还要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获得体验。但从以往
的小学语文高段的阅读课后活动来看
,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实践性活
动较少,学生只能机械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练习,兴趣不高,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提倡在分层练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而丰富学生的体验,
更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一)分层练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学生
了解了其内容,对其内涵也有了一定的
体会,为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要注重根
据
学生的差异性而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以词汇的识记和理解为例,阅
读后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
,练习中以识记相应的词汇为主,而对基础
稍好的学生,则要以练习来促进其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又如对
课文相
应的段落的理解,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可根据段落而设计或选择相应
的练习题进行练习,
对基础稍好的学生,要在完成阅读练习的基础上
以读后感、问题分析等方式来组织学生完成,更好地让学
生在练习中
获得感悟。如《草虫的村落》中对“村落”的体会,不仅要让学生理
解其基本含义,
还要能深入体会这“村落”中的“静谧”的特点。
(二)开展活动,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在阅
读教学中,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还
要注重渗透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以活动
来带动学生阅读。首先,
在课堂中可展开小组间的阅读竞赛、问题竞赛等。如回答问题过程中
以
对抗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抢答。其次,课后也要注重以丰富的
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如写读后感、缩写
,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而组织学
生进行角色表演、情景剧表演。甚至还可把阅读和绘画、讲故事等活
动结合起来。如《詹天佑》的学习后对那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可组织其
画詹天佑的图像。如《鲁滨逊漂流
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草
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教学后可组织学生展开
讲故事活动。在组织阅读活动中,为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可通过分
组进行。如阅读周活动,以
小组一周内阅读的作品数量、学到的知识
等作为评价标准对小组阅读活动进行评价,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
的参
与兴趣。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把阅读单纯地
放到课堂中完成,
而要把课前活动、课后活动和课中的探究活动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
的阅读活
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课前不仅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注重在方法上给予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
本。在课堂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交
流。课后在分层练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展开阅读实践活动,
以此来巩固学生的认知,丰富其体验
,这样才能让高段的阅读教学变
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宋玲
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作
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3年第3
期292-293页。
[2].山秀丽、王宗青: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br>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97-99页。
[3].刘汝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J],读写算(教师版):素
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5期29-30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