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绝世美人儿
649次浏览
2021年01月12日 05: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

2021年1月12日发(作者:翟院深)


《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分析
摘 要:刘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作为“明君” 来描述的人物形象。作者
重点刻画了他的宽仁爱民、敬贤爱士、足智多谋和骁勇善战等性格特点。但是,
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特点在有些人看来不够真实,使他的形象显得苍白无力。本
文将就这些内容 做一些分析评述。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明君

《三国演义》 (以下简称《演义》)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古典小说,对于
刘备形象在艺术创造上的成败得失,人们 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刘备
形象虽然存在着如鲁迅所指出的缺点,“但仍然不失为一个有血有 肉的艺术形
象”,是一个“明主”典型;有人干脆否定了鲁迅先生的意见,认为作者罗贯中
还写 了刘备的枭雄行径,作者写刘备虚伪是有意为之,鲁迅所批评的,“恐怕不
应该算作作品的缺点,而是它 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刘备形象
的艺术价值,本文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宽仁爱民,敬贤爱士
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一回,写刘 关张
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
的政治目标, 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
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 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做安喜县尉
时,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 百姓纷纷为
之苦告(第二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第十
一 回)。陶谦临终,以徐州相让,刘备固辞,徐州百姓在府前哭拜曰:“刘使君
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 生矣!”(第十二回)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
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二十回)。 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然不
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 受命屯
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三十四回)。新
野百姓欣 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三十五回)
从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 208),刘备寄居新野达七年之久。在他辗转奔
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 。在此期间,刘备对自
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一面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一面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
件。当曹操亲率大军南 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
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 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 。魏延路见不平,拔刀
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
于是“引着百姓, 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
城来,跟玄德而去”(第四十一回)。就这样 ,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
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 悲壮一幕。
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摆脱曹军追击
十分不 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
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 姓,先行为上。”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
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这一仗,刘备在
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自觉选择,
在《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
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 ,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
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作品 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
赵云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 ,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历史上的徐庶,归属刘备的时间不算长,除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外,在政治、军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云:“徐庶见先
主,先主器之„„曹公 来征„„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
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 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
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
遂诣曹公。”而在《演义》中,刘备一见徐庶,便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
指挥全军之责。 在先后打败吕旷兄弟、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
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 ,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
母子之情,仍忍痛应允。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次日一
早,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
一程。”直 到徐庶骑马远去,刘备还立马林畔,“凝泪而望”,甚至“欲尽伐
此处树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 目也”(第三十六回)。这些描写,尽管
主要是为“走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作铺垫,却足以见出刘 备求才之诚,
爱才之深,颇具艺术感染力。
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演义》更是作 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历
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 br>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
反复皴染,将“三顾 ”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不辞辛劳,
不顾两位义弟的埋怨,锲而不舍地三次往访诸葛 亮。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扑了空,


但途中每遇到诸葛亮的亲友,就误以为是诸葛亮本人,前 后达四次之多。诚如
毛宗岗所说:“玄德求贤若渴之情,有类此者。”第三次诸葛亮总算在家,但
正“在草堂上昼寝未醒”。为了不惊扰他的睡眠,刘备吩咐关、张二位在门外
等候,自己入内,“拱立 阶下”。足足有一两个时辰之久诸葛亮才醒过来,但
当得知“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之后,却转入后堂 更衣,“又半晌,方正衣
冠出迎”。刘备终于能见到诸葛亮,真不容易。张飞早已忍耐不住,三番两次< br>动怒,要用一条麻绳去把他绑来,要放把火把他烧醒。刘备却自始至终都心平
气和,谦谦有礼,充 分显示了他求贤的诚意。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
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 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
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 这些充
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
《演义》 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
高度信任与倚重。特别是章武三年( 223)四月刘备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
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 事。若嗣子可辅,则辅
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第八十五回)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
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 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
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 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
襟,仍罕有其匹。还是陈寿在《先主传》末的评价比较公允:“及其举国托孤
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赵云的英勇善战未必不如关羽、张 飞,但却比关羽谦逊得多,比张飞精细得
多。因此,他在蜀汉集团中也最得孔明的信任。关羽、张飞虽是 刘备的结义兄弟,
但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似乎也超过了关羽、张飞。对于刘备来说,最大的危难就是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他的那次大追杀。在那样万分紧急的时刻,他选择赵云担负
“保护老小”的职责, 其实就是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结果在长坂坡混战中,
却不见了“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阿斗”,为 了“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赵
云拍马在乱军中寻觅”,“所到之处,威不可挡”。终于寻得后主, 怀抱阿斗,杀
透重围,血染战袍,谱写了一曲“大战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千古佳话。也正
是由于赵云的忠与勇,才有了下面刘备惜才摔阿斗的事。《演义》第四十二回写
道,在张飞的掩护下,赵 云冲出长坂坡,又骑马飞奔了二十多里,才找到刘备。
赵云高兴地说:“幸得公子无恙!”双手将阿斗递 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
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看到 刘备掷阿
斗于地的举动,有人就会觉得刘备是在“表演”,所以才有像“刘备摔阿斗——
邀买人 心”之类的歇后语。但我觉得这对刘备是不公平的。我们不妨再仔细看一
下以上引文内的相关文字。赵云 和刘备再见面时,彼此一开始并未交谈,只是相


对而泣。刘备此时并不知道详情,所以这 完全是在当时逃难的情况下两位至交在
混乱中散而复聚时的一种真情流露。姚品文和张峰在《谈罗贯中笔 下的赵云形象
的创造》一文中也认为,即使刘备“掷之于地”之举“有点夸张”,但却也“表
明 他对于一位大将的爱重之情是真诚的、可信的”。他们还说:“《三国演义》„„
很少对一般动作作细节 描绘,而在这段中对赵云解开怀抱,阿斗在怀内酣睡,赵
云之递阿斗,玄德之掷阿斗,赵云又忙从地下抱 起阿斗等动作作了细腻入微和充
满了人情味的描绘,加上二人掷地有声的对话,几可催人泪下”。的确, 在刘备
和赵云之间这种肝胆相照的情谊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正可贵的一面。一定要
把如此纯 真、高贵的场面说成是矫揉造作,也未免太煞风景了吧!
二、足智多谋,骁勇善战
刘备作为 “枭雄”,史书记载也不少。所谓“枭雄”,意思是“骁悍雄杰
的人物”。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 族之后,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
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孙权那样继承自父兄的大片地盘,几 乎是白手
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之时,如果不具有枭雄所有的种种狡猾、伪
诈与雄图 大略,如果不具有出众的军事、政治才能,不具有一套收买人才、消
灭异己的韬略、权术,别说扩张地盘 、统一天下了,恐怕连立足之地也不会有。
那样,他也就不配充当一个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三分天 下、开创基业的
蜀方之主了。
刘备长于权谋又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含而不露,他的计谋 常使人既
意料不到,又不易识破。
刘备投靠曹操时,曹一时兴起,曾邀刘备煮青梅酒以论当世 英雄。当曹一
再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时,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
张绣 、张鲁、韩遂等人,这里,刘备没有说出三个人,一是马腾,二是刘备,
三是曹操。按说,马腾与韩遂曾 结为兄弟,当时为西凉太守,兵强马壮,一提
到韩遂必然会想到马腾。刘备为什么不提马腾呢?原来刘备 当时已和董承、王
子服、马腾等人私下结成了反曹联盟,有了患难关系,提出马腾,怕引起曹操
注意马腾,挖出马腾,连带出自己。刘备为什么不提自己呢?因为按曹操的观
点,凡英雄都是“胸有大志 ,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第二十一回)英雄当是不甘屈居人下者。刘备若自称 英雄,就等于表明自己
不甘久居曹操之下,必然引起曹操对他的警惕,自己非但永无出头之日,还将有性命危险。事实上,刘备当时学圃种菜,作韬晦之计,正是有意向曹操表明
自己胸无大志,让其放 松对自己的警惕。刘备曾献媚于曹操,为什么此时不指
曹操为英雄呢?原来,曹操作了汉丞相之后,朝廷 大权在握,皇帝徒有虚名。
虽则如此,曹操却最忌别人议论自己有篡逆之心,刘备若指曹操为英雄就等于


指出曹不甘久居相位,就会触痛曹操,必遭曹操嫉恨,这是刘备绝不愿干的。
不 提曹操为英雄,等于向曹操表明,刘备眼中的曹操是安守本分,忠于职守的。
曹操打败袁绍后,刘备联 络黄巾残部刘辟等从汝南进攻曹操的许都,被曹
分兵击败,当时关羽、张飞、赵云均不在身边,刘备与刘 辟引千余人逃跑,不
想刘备被曹操大将张颌、高览前后拦截,两头无路。这时,刘备仰天大呼道:
“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第三十一回)就欲拔剑自
刎,刘辟慌了手脚,表示 他将死战相救。刘辟前与高览交锋,却被高览砍死,
刘备正要自战,亏得赵云冲阵而来,刺死高览,救了 刘备。为什么没有刘辟时
刘备准备自战,而刘辟在时刘备反要自杀?难道与刘辟合力作战不比自己一人< br>自战更有把握么?原来,刘备要自杀是假,他本想让刘辟出战迎敌怎奈刘辟不
是自己部下,此话不 好说出,同时也不知刘辟是否愿意为自己解救危难,于是
他佯作自杀之状,请刘辟或逼刘辟出战。刘辟作 为一员武将,若让刘备自刎于
自己面前,实在太不光彩,于是表示拼死相救。刘备临阵没有让刘辟出战之 言,
却比任何言语的鼓动作用大得多。顺便应提到,刘备的思想虽以儒家为主,但
在他的性格中 渗透着许多道家的思想。道家主张人应该柔弱处下,认为“上善
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第八章、第二十二章)刘备在创江山的过程中,常常显得甘居人下, 不与人争,
而且动不动就泪如雨下,在和赵云、徐庶、孔明及张松等联络感情的时候流过
泪,在 鲁肃索要荆州的时候流过泪,并且往往十分奏效。他常常柔弱处下,但
能以柔克刚。
让我们再 看看刘备勇猛的一面。第一回,刘备奉命在青州阻击黄巾军,开
始寡不敌众,刘备下令后退三十里下寨, 对关羽、张飞说:“贼众我寡,必出
奇兵,方可取胜。”于是刘备派关羽、张飞各率一支伏兵,自己亲自 带兵出击,
佯装兵败退却,诱敌进入伏击圈,取得大胜。这是写刘备的军事指挥才能,那
么武艺 怎么样呢?第二回写到,刘备等人与张宝的军队大战,张宝“落荒而走,
玄德发箭,中其左臂”。双方都 在马上,在运动中作战,射的是移动靶,刘备
能够射中他的左臂,可见他的箭术不错。不久以后与孙坚一 起作战,刘备又“张
弓一箭,正中孙仲,(孙)翻身落马”。第五回,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先是张飞出场,连斗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加入,又打了三十回合,还是“战不
倒吕布”。这时刘备掣 着双股剑策马助战,吕布才终于招架不住,败退回营。
看来刘备的剑术也不错。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回“ 曹孟德大战吕布”,是曹操
手下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一人,他们是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
乐进,都是历来独当一面的曹营名将,吕布这才“遮拦不住,拨马回城”。刘、
关、张三个顶六 个,由此可见,刘备在武艺方面还是有两下子的。


事实上,“枭雄”恰恰是刘备的一大 特色,成为当时许多人对他的定评。
例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去世,鲁肃建议孙权与刘备联 合抗曹,便称刘
备为“天下枭雄”。建安十四年(209),当刘备至南徐见孙权时,周瑜曾上书孙权,亦称刘备为“枭雄”,主张将其扣留于吴。次年,周瑜卒,临终前上书孙
权,又称“刘备寄寓, 有似养虎”。这种骁悍之气,主要表现有四:一是冒险
精神。刘备从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便经常亲冒矢石 ,不避艰险。早年兵少力微,
加之年轻,他动辄“力战有功”、“数有战功”,固属必然。赤壁之战时, 面
对生死存亡之机,他“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也不奇怪。及至建
安二十四年(2 19)争夺汉中之役,他已五十九岁,手下兵多将广,但在“矢下如
雨”之际,仍亲当矢石,奋勇向前, 便可见其冒险精神,至老弥笃了。二是机
变权略。建安元年(196),兵败投奔他的吕布趁他与袁术相 攻之机,袭取徐州。
他失去立足之地,只得向吕布求和,屯驻小沛,可谓能屈能伸。建安三年(198) ,
吕布被擒杀后,他随曹操至许都,可谓暂栖虎穴。建安四年(199),与曹操煮酒
论英雄, 借雷霆之威掩饰震惊之情,可谓随机应变。随后以截击袁术为名,离
开许都,从此摆脱曹操控制,可谓见 机而作。凡此种种,均可见其机变权略。
三是坚韧不拔。在汉末逐鹿天下的群雄中,刘备屡遭挫败,有时 甚至败得很惨。
但他从不灰心丧气,而是败而不馁,折而不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
每 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三
分鼎立中的一方。四是某些时 候、某种程度的霸道。最典型的是杀张裕之事。
张裕原为刘璋从事,刘备入蜀与刘璋相会时,曾与张裕互 相嘲弄,裕因刘备无
须,戏称其为“潞涿君”(谐“露啄君”之音)。刘备因其不逊,积怒在心。后因张裕私下对人说:“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这确是大
为犯忌之言,刘备乃以 “漏言”之罪,下令诛之。诸葛亮上表询问为何要将张
裕处死,刘备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 就有些强词夺理了。尽管这
种霸道行径不多,但足以使人看到,刘备毕竟不可能彻底祛除封建君主固有的
专制性。
三、如何认识“形象苍白”、“长厚似伪”的评价
《演义》中的刘备,是 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
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然而,相 当一部分现代读者、研究者
对刘备形象却评价不高,甚至颇有非议。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种意见。 我
们不妨对此略加讨论。
批评之一:“形象苍白”。不止一位学者认为,刘备形象的血肉不够 丰满,
个性化特征不强,显得比较苍白。确实,与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蜀
集团的主要 人物形象相比,刘备形象是给人比较单薄的印象。其中原因,大致
有以下两点:


其一,作为一位“明君”,尽管《演义》对刘备的描写大多以史籍记载为
基础,但从上面的论述已经可 以看到,在“仁德爱民”与“尊贤礼士”两大特
征中,其“仁德爱民”的历史依据和生活依据其实还相当 有限。这就是说,对
于广大的普通民众而言,刘备的“爱民”,更多的是一种愿望,一面旗帜,甚
至是一种姿态,一个口号,而实实在在的行动,真真切切的利益却并不太多。
算一算刘备的生活年表便 可知道,他一生戎马倥偬,东奔西走:赤壁大战前,接
连不断地征战,接二连三地挫败,一次又一次地寄 人篱下,他基本上没有真正
拥有一块巩固的地盘。赤壁大战后,建安十四年(209)始称荆州牧,拥有 江南四
郡,十六年(211)便领兵入蜀,建安十七年(212)借故进攻刘璋,经过两年征战,
建安十九年(214)才平定益州,二十年(215)便与孙权争荆州,二十二年(217)
又与曹操 争夺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夏据有汉中,但不久便失去荆州,损失
头号大将关羽和大批精兵,章 武元年(221)四月才称帝,七月便率军伐吴,次年
遭到惨败,再过一年病卒。可以说,他实在没有多 少机会去实践“仁德爱民”
的主张。再进一步说,即使他有足够的机会,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其“爱民 ”
也只能是统治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不可能真正达到普通百姓的期望。通俗文艺
作家对此缺乏深 切的感受,自然难以在小说中把刘备的爱民写得足够生动感人。
其二,众所周知,《演义》的真正主角 是诸葛亮。除此之外,在刘蜀集团
诸人物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乃是关羽。至于刘备,虽系刘蜀集团的 领袖,却
主要是承担“明君”的道义责任,而少有富于个性的言行举止。这样的刘备形
象,不能 不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以“扁平”的感觉。
批评之二,“长厚似伪”。持此看法者不少,影响也很大,对此究竟应该
怎样理解呢?
其一,目的与手段、功利追求与道德向往的矛盾,使刘备难以避免“似伪”
之讥。作为一代英杰,在天 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刘备要想兴复汉室,统一全
国,而又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割据者都像陶谦那样以礼 相让,就只能夺取版图于他
人之手。既要夺取,机巧权谋都是少不了的。试以取益州为例。早在诸葛亮的 《隆
中对》中,就制定了“跨有荆、益”,伺机两路北伐的战略方针,这关系到刘备
集团的根本 利益和长远奋斗目标。而在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对是否夺取益州曾经
有过疑虑。庞统劝刘备要得益州才能 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刘备则说要宽仁爱民,
不能“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但最后还是在庞统的进一步 劝说下答应取益州。
事情很清楚:刘备要么坐守荆州,不再进取;要么入主益州,取而代之。如果益州被他人(例如曹操)所取,那对刘备集团将是大大不利。所以刘备采纳了庞统的
意见。而在益州真 正夺到手时,面对刘璋这位软弱无能而心地还算仁厚的同宗兄
弟,刘备“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 奈势不得已也!’”(第六十五回)这正
反映了政治领袖人物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常有的矛盾心态。为了 争取人心,他们


可以爱民,可以敬贤,却不可能对竞争对手处处“长厚”。这里无法完全 避免诈
伪,但如果一概斥为“诈伪”,就未免太偏激了。
其二,《演义》对刘备爱民的描写, 确有过头失真之处。如第四十一回写
刘备携民渡江,见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绝,刘备不禁大恸,这是合 乎情理的,
与他后来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的行为是一致的。但作品紧接着写他“欲
投江而 死,左右急救止”,就显得太过头了,反而给人以不真实之感。作者一
心想美化刘备,但夸张过分,却反 而造成了“似伪”的不良效果。
其三,《演义》第四十二回写赵云冒死救阿斗,刘备惜才摔阿斗,这似 乎
也是诈伪。其实,在古代争夺天下的政治人物心目中,心腹大将有时似乎比妻
子更重要。《三 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记载,在遭受当阳之败时,“先主
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 ”。《演义》的描写,可以说是这
一史实的自然延伸。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异,乱世英雄与普通百姓的选 择不同,
对此不宜作简单化的负面理解。
其四,对于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之举,《演义》第 八十五回在史实的基
础上,写得颇为动情。如果把这视为“诈伪”,不仅贬低了刘备,而且也损害
了诸葛亮的形象,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此外,“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演义》中的刘备,其言行 确有“似伪”
之处。但从形象的整体来说,其“长厚”大体上还是真实可信的,是其形象的
基调 ,“不是伪”。
总之,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演义》中的刘备
形象 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了古代文学作品
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
参考文献
[1]周思源.周思源品赏三国人物[M].北京:中华书局,2006.08
[2]陈其欣.名家解读三国演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01.
[3]朱一玄 刘毓忱.演义资料汇编[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06.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1.
[5]徐朔方 孙秋克.明代文学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6.
[6]张淑蓉.妙说三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08.
[7]辜美高 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09.
[8]冯立鳌.三国风云人物正解[M].西安:陕西人民版社,2005.08.
[9]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蒙城一中吧-爱的神话


陈蕊蕊喜爱夜蒲-囚绿记ppt


高考吃什么好-北山


学其短-辞职信怎么写


烟雨桃花潭-适合婚礼的歌曲


dnf伊尔本-菜市场


爱的感悟-一厘米


地名大全-致最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