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期末六年级语文下册模拟测试卷

巡山小妖精
974次浏览
2021年01月12日 06: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德育论文题目-五月婷婷开心之深深爱

2021年1月12日发(作者:项元淇)


龙岩市期末模拟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按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下列四个词中,带点的多音字读音有错的是哪一项?( )
..
A.水浒传(zhuàn) B.假期(jiǎ)
..
C.暖和(huo) D.方便(biàn)
..
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组?( )

A.小贩 份外 石像 B.陡峭 朦胧 抱怨
C.批评 依偎 书籍 D.缺乏 受刑 徘徊
3.“熟”的意思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水 B.火 C.丸 D.享
4.下列成语属于历史故事的是哪一项?( )
..
A.嫦娥奔月 B.守株待兔 C.闻鸡起舞 D.白雪公主
5.是谁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
A.李大钊 B.张思德 C.周恩来 D.鲁迅
6.下列四组词中,相互关系与“团结——勾结”相同的是哪一项?( )
..
A.打扮——装扮 B.独断——武断
C.顽强——顽固 D.笔画——画笔
7.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于 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节气分别是 什么?( )
A.立春 大寒 B.春分 大雪


C.立春 大雪 D.春分 大寒
8.“古城有一条扁担街,眨眼间就能从头走到尾。”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
手法?( )
A.设问 B.排比 C.拟人 D.夸张
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爷爷的菜园里种满了西红柿、苹果、青葱、大蒜等蔬菜。
B.忘不了家乡,忘不了家乡的小河,那是我成长的乐园。
C.春风化雨又一年,老王家的果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D.每天看新闻联播,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10.“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 自然的搬运工。”这是某矿泉水的一则广
告,它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A.大自然很美 B.水的品质很好
C.搬运技术好 D.搬运工人多
11.小明的叔叔要结婚了,下列四副对联中,适用的对联是哪一副?( )
..
A.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B.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何处游。
C.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D.财如晓日腾云起,利似春潮带雨来。
12.下列四个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句?( )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C.“鸟的天堂”指的是那棵美丽的南国的树。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弯宁静的湖
水,偶尔也会 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片皑皑的雪原,映出一个缤纷
的世界……
1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这首诗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
A.重阳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元宵节
14.下列选项中,概括唐僧人物特点的词最合适的是( )
...
A.敢于挑战 B.坚定信念 C.快乐生活 D.勤奋踏实
15.“夏天真美,是一首美丽的诗。”这句话插入下面这段话的哪个位置最
合适?( )
①夏天的池塘中,那碧绿的叶子衬着那淡粉色的莲花。②望着满池的荷
花,情不自禁地想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阵阵花
香袭来,身子的疲倦一下子抛到了九霄云外,感到特别 的清爽。④心中
便充满感叹。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

二、按要求写词、填空。(20分)
16.看拼音填写词语。(5分)
tōnɡ xiāo jiǎo huo jīnɡ huánɡ mó ɡuǐ chè dǐ
( ) ( ) ( ) ( ) ( )
1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 )纵自如 和( )可亲 应接不( )


万象( )新 ( )不经心 司空见( )
( )而不舍 轻于( )毛
18.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 都要互相
______,互相______,互相______。(《为人民服务》)(3分)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2分)
(3)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2分)
(4)根据下图,默写古诗。(不写题目和作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9~22题。(9分)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 食菱须
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

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9.“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2分)
A.老媪 B.问者 C.北人 D.三者都是


20.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2分)
A.因为这样吃味道更好。
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
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
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人的风俗。
21.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生长在土里。
C.菱角的壳可以清热解毒。
D.南方人吃菱不喜欢去壳。
22.你觉得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四、阅读材料一、二、三,完成23~27题。(12分)
【材料一】我国的高速铁路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研究,但
当时此项领域我国还是一片空白。京沪高铁从1990年设计到 2008年4月
18日开工,实际上是经历了18年非常艰苦的这么一段过程,18年里,我
国 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高速铁路的设计、建筑、运营的标准。京沪高铁是国
家高速铁路的标志性工程,它代表 着我们国家拥有了从设计到建造,再到
运营高速铁路的技术。
【材料二】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 有限公司的档案馆里,京沪高铁全线
的部分设计资料见证和记录着京沪高铁的诞生和成长轨迹。中国铁路 设计


集团公司档案馆:从编号91到96,这6个4米高的大柜子里都是当年京沪
高铁的设计资料,有2533卷、4760册,设计图纸有6.7万余张。在这些历
史资料中,仅设计 文件中的初步设计总说明书就有400多页,达40多万字。
【材料三】

23.中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是哪一条?( )(2分)
...
A.京沪高铁 B.京张高铁 C.京津高铁 D.京杭高铁
24.我国第一条高铁从研究到开工历时多少年?( )(2分)
A.8 B.12 C.18 D.28
25.材料二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2分)
A.打比方 举例子 B.列数字 举例子
C.作比较 列数字 D.打比方 作比较
26.从统计图中可以读出什么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7.读了这三则材料,你明白了什么?(两个要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28~33题。(14分)
太阳路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
空中,是 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
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开它,甚至花花 草草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
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
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走呀?”
奶奶笑着 ,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
种吧,你们每人种下各自喜爱的种子,以后 就什么都知道了。”奶奶教了一
辈子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
到了园地 ,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
几行葵花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 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
十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 /p>


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得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五天
测一次苗 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飞快,标记棍
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 截来;一个月后,插到六根,苗
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 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
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五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
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 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我们
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呀 !
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 ,要走,就得
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
有的走 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
稼,才能结出果实;是花,才能开出花 朵;是树木,才能长成材。”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
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尽全部的力气去


走……”
28.在园地里,“我”种了什么种子?( )(2分)
A.眉豆 B.葵花籽 C.仙桃核儿 D.蚕豆
29.文中的奶奶曾经是做什么的?( )(2分)
A.农民 B.教师 C.裁缝 D.育苗专家
30.奶奶叫“我们”五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目的是让“我们”明白( )。
(2分)
A.苗儿的长势快 B.苗儿生命力顽强
C.太阳路是什么 D.植物的生长规律
31.第1自然段写出了“我”童年的特点,下列词语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分)
A.天真 B.充满幻想 C.好奇 D.胡思乱想
32.“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这句话中“到
处”一词能删去吗?说明理由。(两个要点)(3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一两句话,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省略的内容补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材料,写记叙文。(30分)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 能再普通
的人。他第一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名落孙山;第二次参加高考,
再次惨败,数学 只考了19分,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
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 混口饭吃。但是马
云却仍不甘心。第三次高考,马云的数学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
马云终 于考上了大学。他高考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试想,如果
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 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
安稳稳地生活,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结合上述材料,确定一个中心,再联系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写一篇
记叙文。
习作要求:
1.题目自拟,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内容真实,叙事具体。
3.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龙岩市期末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D 6.C 7.A 8.D 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D
16.通宵 搅和 惊惶 魔鬼 彻底
17.操 蔼 暇 更 漫 惯 锲 鸿
18.(1)关心爱护帮助 (2)一枝红杏出墙来
(3)粉骨碎身浑不怕
(4)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9.C 20.C 21.A
22.文中的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是一个可笑的人。
23.A 24.C 25.B
26.中国铁路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27.读了这三则材料,我明白 了:①中国铁路的发展越来越好。②中国铁路
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28.C 29.B 30.B 31.D
32.这句话中“到处”不能删去。“到处”一词体现出通往 太阳的路的宽广,
说明了只要努力,做出贡献,就能成功的道理。如果删去,语言不够严
谨。
33.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


然 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着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circus是什么意思-养尊处优造句


2016年两会-聊聊热门话题


描写母爱的散文-中国神话故事有哪些


失怙-七七事变卢沟桥


三套车歌词-广告合同范本


网速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离职证明书


美丽曹芙嘉-音乐教育论文


简短祝福语-终于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