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谋略家成长故事_吕尚的故事
情人节的故事-荷塘月色原文
一、姜太公巧遇周文王
吕尚,本姓姜,字牙或子牙,名尚,传说是炎帝的后裔。他的祖
先在尧的时候曾经做过四岳
(四方部落首领),又曾帮助大禹治水,立下功劳,在虞夏之际被分封于吕(
在今河南南阳),
所以又用封地为姓,姓吕。吕姓的后代后来日益衰落,到吕尚的时候,也就是商朝末年
的时
候,已经沦为庶民,四处迁徙流散。吕尚就出生在东吕乡(今山东省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
菖县一带),也就是《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说的“东海上人”。
吕尚出身寒微,到成年时
,由于家境贫寒而难以娶妻,为延续祖上香火而无奈地成为当地马
氏赘婿(古代男子就婚于女家,称为“
赘婿”)。赘婿是当时齐地流行的一种婚俗,赘婿的社
会地位很低,在妇家多被人轻视,需要尽力劳作、
置产理家,否则要被弃置或逐出。而吕尚
并不善于经营劳作,增值家产,导致家庭愈加拮据窘迫,最终被
妻子赶出了家门,成了“齐
之逐夫”。
吕尚被逐出家门后,决心发愤图强,于是在
东海遍访圣贤,精心研习《易》理和兵道。经过
一番努力,他终于学有所成,还被人们称之为“东夷之士
”。此后吕尚便离开了东海故土,
希望得遇贤主明君,以使学有所用。吕尚不顾路途遥远,步履维艰,一
路跋山涉水,经鲁山,
跨奄国,来到了棘津(在今河南延津县汲津铺)。棘津位于黄河渡口,是商朝的军
事重镇,于
是吕尚决定在这里暂时栖身,以观察世事,伺机而动。但由于生活无着,为了糊口,他又不<
br>得已而卖身为奴,以替别人做杂役而艰难度日。在受人凌辱、卖力为生的日子里,吕尚看到
毫无进
身之机,于是便沿黄河西行到了孟津(今河南孟津)。盂津地近朝歌,交通便利,人众
物华。为了养生糊
口和结交俊杰,吕尚又做起了卖饮食的小买卖,在孟津开了个小饭店。但
吕尚怜悯贫穷的人,重义轻利,
最终因经营不善,导致小饭店破产。吕尚又决定离开孟津,
前往朝歌城。朝歌是殷朝的国都,人物云集,
官邸林立,他希望在这里能够有一展才华的机
会。然而进入朝歌之后,仍然是进身无门,为了维持生计,
吕尚不得不在朝歌干起了屠宰业。
但他仍然不坠青云之志,并且还坚定地认为一把屠刀也可以“下屠屠牛
,上屠屠国”,因此
周围的人都称他为“狂夫”。然而实际上吕尚也不善于经营屠宰业,以至于常常因牲
肉腐败
而赔本,很快生意就维持不下去了,他便又成了“朝歌之废屠”。年老穷困的吕尚后来又以
占卜算卦为业,由于他精通《易》理,因此每占必应,前来求占的人愈来愈多。这时候商朝
的王子比干
也闻讯来访,吕尚便借机向比干讲述治国安邦和正君化民的道理,深得比干赏识,
后来经过比干反复向商
纣王推荐,吕尚被任为商纣王的灌坛令(主管在祭坛上酌酒灌地以降
神)。
吕尚入
商为小吏之时,也正是商王朝日薄西山之时。殷纣王名受,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
商朝自契至汤十四代
,迁居八次,到了商王盘庚的时候,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市西),
才稳定了下来,历史上人们习惯
上称此后的商朝为殷,或殷商。到了殷纣王的父亲帝乙时候,
他又将都城迁到了朝歌,但人们仍称商为殷
,因此称纣王为殷纣王。殷纣王天资聪颖,思辨
敏捷,对所见所闻都能迅速作出反应。他身材高大,有过
人的力气。据说他曾倒着拖动九头
牛,很轻易地举起木头更换房屋的梁柱,还徒手杀死过很多凶猛的野兽
。他的智慧足以拒绝
臣下进谏,他的口才足以掩饰自己的过失,所以他经常向群臣夸耀个人的才能,向天
下诸侯
宦扬个人的名声,目空一切,认为普天下的人都不如自己。因此尽管吕尚当时怀有满腹才学
和经天纬地的韬略,却也不被殷纣王所赏识,终不得所用。但吕尚入殷为吏后,却是亲眼目
睹了殷纣王
的残暴荒淫,看到了百姓黎民生活的艰辛。纣王贪恋酒色,宠爱妲已(有苏氏的
美女),对妲己言听计从
。他让乐工师涓创作淫逸的靡靡之音,演奏荒唐的北里之舞乐。他还
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
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屯得满满的,用来供自己挥霍。
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
满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
置在里面。还招来大量的乐工聚集在沙丘,作“
酒池肉林”,让许多男女奴隶裸体在酒池里
追逐嬉戏。以殷纣王为首的王室贵族过着“为长夜之饮”(整
夜地饮酒玩乐)的腐朽生活。
吕尚由此知道纣王是无道之君,在纣王统治下的殷王朝为官,决不可能实现
自已经世济民的
宏伟抱负,所以吕尚毅然辞官而离开了商。
吕尚离开殷商的时候,
已是七十多岁的老翁了。离开朝歌,吕尚又开始了流浪生活。他先后
游历了70余国,并结识了很多贤能
志士,如闳夭、散宦生等人。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他亲
眼目睹了民众生活的疾苦,亲身体会到世间人情
的冷暖,这使他更加认识到殷王朝政治的黑
暗腐朽。他听说周西伯“贤且善养老”,于是来到了西岐。
周族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起源于黄帝族,是轩辕氏的后裔。周族的始祖<
br>是弃,弃在夏朝的时候被任命为“后稷”(农官,负责管理农业)。弃以后到了四世公刘的时
候,
公刘率领周族迁居于泾水中游的豳地,在豳地大力发展农业,并重视军事建设,周民族
开始兴盛,并开始
进入建立国家的阶段。公刘以后大约又经过五六代的发展,到了周受封于
商朝的时候,已经成为商朝西方
的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此后又经过三代,到了古公亶父的时
候,古公亶父率领周族又向东南迁居,到达岐
山之南、渭水北岸的周原。在这里他们发展农
业来开发周原,在周原建造城邑和祭祀的宗庙,设立官职,
使不同的官员分掌不同的职务,
还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并因为攻伐戎狄有功,古公亶父被商王封为“牧师
”,周成了商朝在
西方的方伯。古公亶父死后,他的儿子季历继位。季历大力攻伐西北戎狄部落,解除了
在西
北的戎狄之患,继而向东发展。
由于周人的势力不断壮大,到了商王文丁(殷
纣王的祖父)的时候,文丁怕周的发展对商造
成威胁,于是设计谋杀了季历。季历之子姬昌继承了其父基
业,即后来的周文王。姬昌又称
西伯昌,他笃信仁厚、尊老爱幼、礼贤下士,为了接待宾客,他甚至常常
顾不上吃饭。很多
贤能之士知道后都来投奔他,闳夭、散宜生也投靠了姬昌。周的势力于是得到了更大的
发展。
到了殷纣王的时候,殷纣王为了统治诸侯,任命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
有个窈
窕貌美的女儿,献给了纣王,但九侯的女儿端庄贤淑,不喜欢淫秽之事,惹得纣王大怒,纣
王把她给杀了,又因此要杀九侯。鄂侯认为九侯没有过错,纣王不该杀九侯,于是极力为九
侯申辩。结
果纣王大怒,把鄂侯也一并杀了,并把九侯剁成了肉酱,把鄂侯做成了肉干。西
伯昌听说此事后,暗暗叹
息,不想被崇侯虎知道了,崇侯虎借机向纣王说西伯昌的坏话:“周
西伯姬昌在西岐私下里积善累德用来
收揽民心,如果诸侯都归向了他,将会对您不利。”于
是殷纣王把西伯昌抓了起来,囚禁在羑里(商朝的
监狱,在今河南汤阴)。西伯昌之臣闳夭等
很担心西伯昌被杀,又早已结识并知道吕尚的贤能,于是他们
向吕尚请教营救西伯昌之策。
吕尚让他们寻求美女和奇珍异物献给纣王。于是他们依计行事,贿赂纣王的
宠臣费仲,把有
莘氏的美女、骊戎地区出产的宝马、有熊国出产的三十六匹骏马,还有其他一些珍奇宝物
献
给了纣王。纣王见了很高兴,说:“有了这里面的一件东西就可以释放周西伯,何况有这么
多
呢!”于是纣王相信姬昌不会谋反,释放了他,并告诉姬昌是崇侯虎在私下里说他的坏话。
吕尚从“齐之逐夫”到“入殷为官”,又辞官离开商朝而游历70余国,自己的亲见亲闻亲身
感受,使他
对当时的局势十分了解。他因听说“西伯贤且善养老”而来到西周,希望在西岐
能有施展才华的机遇。然
而在他七十二岁那年,终于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多舛的命运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他的智慧和
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一次伟大的
历史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使他成
为传颂至今的神奇人物。
这一天,吕尚到渭水边去钓鱼,正好碰上西伯昌出外打猎经过这里
。说也奇怪,西伯昌这次
外出打猎前,曾让史编为他占卜,想知道打猎的收获怎样。史编占卜出结果后,
告诉文王说:
“您这次到渭水的北岸去打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您所猎获的,既不是龙,也不是影(c
hī,
音吃;一种似龙的兽);既不是虎,也不是罴(pí,音皮;熊的一种),而是一位霸王之辅。”
西伯昌又问:“占卜的迹象果真如此吗?”史编说:“我的远祖史畴曾经为舜帝占卜而得皋
陶(
东夷族首领,偃姓。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执法公正),那时候占卜的兆象和今
天很相似。”占
卜本来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迷信活动,但这次却很凑巧:西伯昌打猎果然一无
所获,却遇见了吕尚!不过开
始西伯昌并不知道这位老先生就是“霸王之辅”,只是上前随
便和他聊聊。
西伯昌问:“您是以钓鱼为乐吗?”
吕尚回答说:“君子以实现自己的志向为乐,
小人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为乐。我今天钓鱼,
看起来很像是在以钓鱼为乐,实际上并非那样。”
西伯昌一听这活挺玄妙,又问道:“您说看起来很像以钓鱼为乐。这是什么意思?”
吕尚说:“钓鱼也要讲权术。钓鱼的权术有三等:用鱼饵诱取鱼,就像用俸禄诱取人一样,<
br>这是第一等,叫做禄等;用香饵诱取鱼,鱼必乐食而上钩,就像重禄之下必有死士一样,这
是第二
等,叫做死等;根据所想钓得的鱼的大小,而施用不同的诱饵,就像根据人的才能的
大小而授予不同的官
职一样,这是第三等,叫做官等。这当中的道理很深,而且能以小见大,
因此我说很像是以钓鱼为乐。”
西伯昌说:“我倒很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吕尚说:“渊深而水流,水
流而鱼生其中,这是自然之情。根深而树长,树长而结实,这是
自然之情。君子之间情同义合就会相亲,
相亲才能成大事,这也是一种自然之情。人们的语
言应对,只是情的外表。深切的语言,即所谓至情之言
,也正是对事业至关重要的。我现在
想谈一些至情之言,而毫不忌讳,您听了会厌恶吗?”
西伯昌说:“只有仁人才能接受直言进谏,不厌恶至情之言。我怎么会厌恶呢?”
于是吕尚又用钓鱼借题发挥,对文王说:“钓鱼的时候,钓绳细微,鱼饵明显,小鱼就会来
上钩;钓绳粗
细适中,鱼饵味香,中鱼就会来上钩;钓绳粗而长,大鱼就会来上钩。鱼贪吃
鱼饵就会被钓绳牵着;人要
吃君主的俸禄,才会服从君主;所以用鱼饵钓鱼,鱼就会上钩被
人烹食;用官爵禄位收买人,人就会竭尽
全力;以家为饵来夺人之国,国可以被攻破;以国
为饵来夺取天下,天下可全被征服。”说到这里吕尚不
由自主地感叹:“可叹哪!商王朝幅
员广大,历代相传,连续不断,但那些聚敛起来的东西,终归要烟消
云散;而周朝默默无闻,
暗中蕴积力量,其光辉必定普照四方;真是微妙啊!圣人的德性,在于能以独到
的见识来收
揽人心。真是值得庆幸啊!圣人所考虑的事情,是使万物各得其所,从中建立起收揽人心的<
br>方法。”
西伯昌于是又问:“制定什么样的收揽人心的方法而能使天下归心呢?”
<
br>吕尚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人下,而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天下。能与天下人共享天下利益的,
才能
夺取天下;而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去天下。天有四时,地有财利,能和民众共同享
有的,这就是‘仁
’;谁有仁,天下就会归顺谁。赦免人们的死罪,解决人们的困难,解除
人们的忧患,救人于危急之中,
这就是‘德’;谁有德,天下就会归顺谁。能与人们忧乐同
当,好恶同在,这就是‘义’;谁有义,天下
就会归顺谁,大凡人们都是讨厌死亡而乐于生
存的,欢迎恩德而且追求利益,能使天下人获得利益的,这
就是‘道’;谁有道,天下就会
归顺谁。”
西伯昌听了吕尚的这番话,异常高兴,
再一次拜谢吕尚,说:“您讲得太恰当了。我的先君
太公(指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在世的时候就曾说过
:‘将来当会有圣人到周地来,帮助我
们周族兴旺发达。’您就是这位圣人吧!我的先公盼望先生您已经
很久了。”于是文王带着
吕尚同车一起回到国都,并立他为师,让他辅佐自己,完成兴周灭商的大业。也
就是因为这
个缘故,后人又称吕尚为太公望,又由此而有吕望、姜望、太公、姜太公等称呼。
二、献谋策灭商做准备
商纣王腐朽堕落,又连续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对周边国家兴兵征讨。
他先向太行山黎人(在
今山西黎城县东南)发动进攻,接着进军西北的黄土高原,继而又挥师东向,全力
镇压东夷
各部。殷纣王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更激化了社会矛盾,正如《诗经》中所描述的,当时的民怨“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全国到处是不满和愤怒之声,整个社会像开锅的水一样沸腾
起来)。
但是商纣王却更加淫乱不止,还加重刑罚,设立了炮烙之法(在铜柱上抹膏油,铜柱
下加炭火,令人在铜
柱上行走,不一会儿就会坠入炭火中身亡)。这种形势,对周人势力的发
展却非常有利。西伯昌继承先人
的志愿,积极准备灭商大业。在得到吕尚之后,西伯昌就向
吕尚请教灭商的方略。
吕尚曾勤学《易》理和兵法,并曾游历诸国,对时势了解得十分清楚,于是他向周文王献“阴
修德以倾商
政”的策略,也就是表面上要服从商的统治,恭顺事殷,以此来防止纣王的猜忌
而不利于发展自己的实力
;暗中则要通过修德,来争取民心和更多小罔的支持,这样来瓦解
殷商王朝的盟邦,剪除商的羽翼,削弱
和孤立殷商王朝,最后达到灭商的目的。
西伯昌采用吕尚的谋略,以尊商爱民为由,把洛西
之地献给纣王,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
纣王非常高兴,答应废除炮烙之刑,并完全放弃了对周西伯的猜
疑,还赐给周西伯弓矢斧钺,
授给他征伐的专权,并且更加相信西伯昌。
殷纣王不
任用忠诚贤能之臣却任用小人为政,诸侯因此而渐渐地疏远了纣王。纣王任用费中
来处理朝政,而费中是
一个善于阿谀逢迎并贪图小利的人,举国之人都不愿和他亲近。纣王
还任用恶来,而恶来又是一个善于诋
毁和进谗言的人,因此诸侯从此更加疏远纣王,原来臣
服于商的一些诸侯方国,也开始背叛商而归附于周
。这时,西伯昌又依吕尚之策,率领诸侯
入贡纣王,从而又获得了纣王的宠信。
西
伯昌采纳并施行厂吕尚的“修德”之策,施德行善,尚贤爱民,诸侯们因此都尊西伯昌为
贤者,遇上难以
解决的事情都来找他来裁决。当时,虞国人和芮国人因争夺土地发生矛盾,
很久没能得到解决,就互相商
量说:“听说周西伯是位仁人,何不去找他问问?”于是两人
来到了西周。刚到西周边境
,就看到西周种田的人互让田界,年幼之人谦让长者,都尊礼崇
德,民俗纯朴,一派君子之风。看到这里
,虞、芮二君都感到非常惭愧,说:“我们所相争
的正是周人认为羞耻的事情。我们还找周西伯于什么?
只会去自讨耻辱罢了。”于是两人没
有见到西伯昌就回去了。回国后,两国互相推让所争之地。诸侯们听
说这件事后,更加敬慕
西伯昌,认为西伯昌大概就是“受命之君”,先后有四十多个小方国,都因仰慕周
的政教,
加上不堪忍受殷商的统治而来归附周。
有一天,西伯昌问吕尚:“商王非
常残暴,经常虐杀无辜,您辅佐我,有所忧虑吗?”吕尚
说:“人自己的作为不给自己造成灾害,别人也
不可谋害他。争取天下如同追搏猛兽,参加
的人都可分得一份肉;也像同舟共济一样,如果船翻了,大家
都遇难。我现在就是与王同舟
共济呢。”吕尚又告诉西伯昌:“鸷鸟将要搏击的时候,先收身缩翼而后发
;猛兽将要搏击
的时候,先垂耳伏身而后出;圣人将有所动作的时候,也必先显出愚笨的样子。我观察商
都
的郊外,野草疯长,胜过庄稼。我观察商王朝的人,邪曲的人多而正直的少。商王暴虐残忍,
败法乱刑,这些都是亡国的征兆。所以我有信心辅王灭商。”
西伯昌还经常向吕尚请教有关
国家治理的道婵和方略,姜太公向他提出了很多治国方略,为
之谋划运筹。一次,西伯昌问道:“天下熙
熙攘攘,纷扰复杂,有时强盛,有时衰弱;有时
气运好,国泰民安;有时又气运乖蹇,国危民乱,这是什
么原因呢?莫非是因为其君主贤与
不贤的关系吗?还是由于天时变化自然造成的呢?”吕尚认为,国运的
昌盛与否取决于君主
的贤能,而不足因为外在的原因,于是回答说:“国君不贤,国家就会危亡,人民就
会变乱;
国君贤明有德行,国家就会太平,人民就会安定。所以国家的福祸在于君主的贤与不贤,而不在于天时的变化。”西伯昌又问:“可以把古代圣贤君主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吕尚说:
“从前
帝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上古的人都称他为贤君。”西伯昌问:“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呢?”吕尚说:“尧
治理天下的时候,不用金银珠玉作装饰品,不穿锦绣华丽的衣服,不观
赏珍贵稀奇的物品,不玩弄宝贵的
奢侈品,不听淫逸的音乐,不粉饰宫廷的院墙,不雕饰宫
殿的甍(音méng,屋脊)、桷(音jué,
方的椽子)、椽、楹(音yíng,厅堂前部的柱子),
不修剪庭院的茅草。以鹿皮挡风御寒,穿粗布做
的衣服,吃粗粮做的饭,喝藜藿(灰菜和豆
叶)汤。不使劳役妨碍农耕、纺织的时节,约束自己的心志,
治理国家以清静无为,升迁忠
正守法官吏的爵位,增加廉洁爱民之人的俸禄。敬重那些孝敬父母、爱抚幼
小的人,慰劳勉
励那些致力于农桑耕织的人。区分善恶良莠,表彰善良的人,提倡公正操守,以法律制止
奸
邪诈伪的行为。对自己所厌恶的人,如果他有功也一定加以赏赐;对自己所喜爱的人,如果
他
有罪也一定加以惩处。赡养鳏寡孤独的人,救济那些遇到祸患而伤亡的人家。尧帝自己则
非常节俭,很少
征用民役赋税,所以天下百姓生活富裕,安居乐业,而没有饥寒的面容。百
姓则像景仰日月一样感戴他,
像亲近父母一样亲近他。”西伯昌说:“尧帝真是一位伟大的
有德行的贤君!”
西
伯昌曾经向吕尚请教治国的首要任务,说:“我很想知道治理一个大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想要使君主尊
贵而人民安定,应该怎样做呢?”吕尚是主张爱民修德而治国的,于是回答西
伯昌道:“爱民而已。”文
王又进一步的请教:“怎样才是爱民呢?”吕尚解释道:“要时
刻想着有利于民,而不要危害他们;要成
就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不要破坏他们;要使人民
能得以生存,而不要杀害他们;要经常想着给予人民什
么,而不要剥夺他们;要使人民生活
得快乐而不感到痛苦,使人民欢喜而不愤怒。”吕尚又具体地解释说
:“民众不失去职业就
会获得利益;农民不失去农时就会得到收成;减轻刑罚民众就能生存;少征赋税就
是给予民
众实惠;少修建宫窜台榭就会使民众安乐;官吏清廉不敲剥百姓就会使民众喜悦。反之,使
p>
民众失去职业、没有工作,就是损害民众的利益;耽误农时、没有收成,就是败坏民众的事<
br>业;官吏贪污笥扰,就会引起民众的愤怒。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开明君主,管理民众就会
如同父
母爱护自己的子女,兄长爱护自己的弟弟一样,看到他们的饥寒而为他们担忧,见到
他们劳苦而为他们悲
痛,对他们的赏罚如同对自身的赏罚,向他们征收赋税如同夺取自己的
财产。这就是爱民之道。”
吕尚还向西伯昌谏言围君要拥有“六守”,也就是选拔贤能人才的六条标准,分别是“仁、<
br>义、忠、信、勇、谋”。吕尚把符合这六个条件的人称为“贤人”,他说:君主治理国家,
必须尊
崇和任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之人才能富国强民。西伯昌问吕尚:“怎样慎重地选取符合
这六个条件的人才呢
?”吕尚回答说:“使他富贵从而来观察他是否作恶犯法,不作恶犯法
的人可称之为仁;使他尊贵从而来
观察他是否骄横傲物,不骄横傲物的人可称之为义;使他
担当再任从而来观察他是否怀有二心,不怀有二
心的人可称之为忠;使他奉命出使在外从而
来观察他是否隐私欺骗,不隐私欺骗的人可称之为信;使他身
临危境从而来观察他是否惶恐
变节,不惶恐变节的人可称之为勇;使他处理各种不断变化的事情从而来观
察他是否能随机
应变,能随机应变的人可称之为谋。”
在发展国家的经济方面,吕
尚向西伯昌提出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足,就要发展生产,而发
展生产就应该“三宝”(农业、工业、商
业)并重。他告诉文王说:“如果把农民组织在一
起进行农业生产,粮食就会充足;如果把工匠组织起来
进行工业生产,器具就会充足;如果
把商人组织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财货就会充足。而让这三大行业的
人都能各安其处,各从
其业,民众就不会谋乱。”吕尚又辅助西伯昌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
,在周境
内实行“九一租税制”,即农人租用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租税的低税制度;给大大小小的官吏“份地”,作为官吏的俸禄,而且子孙可以继承,等等。这些经济政策正符合当时西周
的发展状
况,调动了农民在官田上努力生产、官吏们自觉地搞好份地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
以后灭商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军事方面,吕尚提出用兵之道在于吊民伐罪、惩恶扬善,而用
兵之略在于谋取不战而胜。
于是吕尚向文王提出了“文伐”的策略,也就是不用交接兵刃而讨伐、征服敌
人的策略。吕
尚具体解释了文伐的策略道:“文伐的策略有十二条。一、因其所喜,顺其所好,使其志骄
气盈;二、亲其所爱,分其威权,使其内部分化,廷无忠臣;三、暗中收买其手下,使之为
我提
供情报;四、厚赂以珠玉美女,纵其淫乐,并对其卑辞委听,顺其意而合其心,使其在
邪恶的道路上不能
自拔;五、对其手下的忠臣,少用贿赂的办法,而暗中设计,阻其成事,
以促使其国君撤换他,然后我再
对他亲而信之,并促使其国君重新启用他,这样他就可为我
所用;六、收买他内部的人,离间他外部的盟
国,使其人才外流而敌国入侵;七、笼络其宠
爱者,暗中以利相诱,纵其轻财挥霍,造成其国库空虚;八
、为其谋划而使其得利,这样他
就会对我言听计从,任我摆布;九、尊之以虚名,使之妄自尊大而疏远其
圣贤的人;十、对
其曲意奉承以得其信任,使之视我如同亲生兄弟,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夺其权柄;十一、
暗中
揽其豪杰,而将我之智士和勇士推荐给他,使其周围充塞我之党徒;十二、收买其乱臣以迷
之,进献美女淫声以惑之,赠送良犬宝马以纵其欲,时机一到,便可与天下共谋而伐之。以
上十二条具备
了,武事也就成功了。”
为实现灭商的目的,吕尚又积极帮助西伯昌策划首先向西北和西南
用兵,先征服商的一些附
属方国,以进一步孤立商王朝,然后再向东发展,东渡黄河,为最后灭商扫除障
碍。当时仍
然忠于商的方国主要有密须(今甘肃灵台县)、黎(今山西长治市)、邗(yú,音于。今河
南
沁阳县)、崇(今陕西西安沣水西)等国。西伯昌原想先对邗用兵,但又想听听吕尚的
意见,
于是问吕尚:“我想对外用兵,您看先征伐哪个国家好呢?密须氏对我们疑心重重,是否可
以先征伐密须?”管叔认为不可,说:“密须国的国君是圣明的君主,先征伐密须是不义的
举动。”然
而吕尚说:“要先征伐密须。”当时密须在商的属国中是力量较强的一个,它对
周很不恭顺,屡次抗拒周
,并且侵略它附近的小国阮和共(都在今甘肃泾川县),所以吕尚说:
“先王用兵,都是讨伐那些不守道
义的人,而不讨伐恭顺之国;讨伐那些险恶的人,而不讨
伐易于顺从之国;讨伐那些过分嚣张的人,而不
讨伐那些还不怎么坏的国家。”文王说:“您
说得对。”于是决定对密须用兵,并把密须消灭了。接着又
相继消灭了黎、邗、崇等国,还
打败并驱逐了西北方面的犬戎,解除了他们对周的威胁。这一系列军事上
的胜利,使周的势
力范围迅速扩大,成功地实现了孤立商王朝的战略目标,为后来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而在
这一系列胜利中,“吕尚之谋计居多”,据说多是一些“兵权和奇计”。这所谓的“兵权和
奇计”,大概就是运用的“文伐”的策略吧,因此后世谈论兵法权谋的人,都推尊吕尚为本
谋。
西伯昌灭崇之后,便在崇的故地沣水西岸兴建丰邑,并把国都从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
br>县),迁移到丰。此后不久,西伯昌由于长期操劳于国事。染疾而亡。西伯昌临终的时候,太
子姬
发在身边,于是西伯昌召来吕尚,心怀遗憾地说道:“唉!上天将要抛弃我了,我要把
周朝的社稷嘱托给
你。现在我想学习一些至理名言,以便明确地传给子孙。”吕尚忍住内心
的哀伤,回答道:“您要问些什
么呢?”西伯昌仍然心系国家之事,于是向太公问道:“先
前圣贤的治国之道,他们有所废止,也有所实
行,可以把这些讲给我听吗?”吕尚说:“见
到善事却怠惰不为,时机到来却迟疑不决,知道不对却泰然
处之:这三者是先人治国所以废
止的地方;能柔能静以待己,能恭能静以待人,能强能弱以接物,能忍能
刚以待机:这四者
是先圣治国之策得以实行的原因。所以公义胜过私欲,国家就会昌盛;私欲胜过公义,
国家
就要衰微;为政勤恳胜过怠惰,国家就会吉祥;怠惰胜过勤恳,国家就会灭亡。”
三、辅武王孟津会诸侯
西伯昌死后,太子姬发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周武王。武王尊称吕尚为“
师尚父(音fǔ)”,
让他辅佐自己完成文王未竟的灭商大业。武王即位时,东至嵩高(即嵩山,在今河
南登封县),
南及江汉,北上太原,西到巴蜀,这广大范围内的邦国和大部分少数民族部落,都已归附于
周。据说当时周的势力范围,已经达到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其他地区“殷之叛国”也越来越
多,
特别是东夷诸部的叛离情况更为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周武王又在沣水东兴建镐(音hào)
京,作为新
的都城,积极进行灭商准备。
武王也经常向吕尚请教一些军事问题。一次,武王询问太公,
“用兵之道,究竟是怎样的”?
吕尚说:“用兵之道,贵在专。专一才能通达兵道,把握制胜的神机。”
又说:“圣王把兵
看作凶器,不得已才用之。现在商王滥用兵威,只知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享乐而不知
祸殃。
虽然,生存并不在于能考虑到灭亡,享乐并不在于能虑及祸殃,而在于能考虑到决定生死祸
福的根源。大王您如果已经考虑到了问题的源,还用忧虑它的流吗?”武王又问:“如果两
军相遇,各
自固守壁垒,互相对峙,谁也不敢先发动进攻,而我想袭击对方,但又不能保证
胜利,该怎么办呢?”吕
尚回答道:“使我军外示混乱而内整饬,外示饥饿而实际饱食,内
藏精锐而外示愚钝,一合一离,一聚一
散,阴谋策划而严守机密,高筑壁垒而埋伏精锐,兵
士衔枚而廖若无人,使敌方不知我谋而放松戒备,欲
击其东而攻其西,这样就可以迷惑敌人
而夺取胜利。”武王又问:“如果敌人知道了我们的计谋该怎么办
呢?”吕尚说:“用兵制
胜之术,在于密察敌情,抓住有利战机,迅速进击,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而决
不可泄露我
方机密,为敌所乘。”
有一天,武王姬发问吕尚:“我
打算减轻刑罚而又能树立我的权威,少施行一些赏赐而又能
使人们从善,少颁布一些政令法规而民众又都
能自觉按一定的规范行事。请问师尚父,怎样
做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吕尚回答武王说:“如果你杀了一
个人就能使一千个人害怕而不再
犯罪,杀两个就能使一万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三个人就能使三军军威
大振,那么你就把
他们杀了。如果你赏了一个而使一千个人高兴,赏两个人而使一万个人高兴,赏三个人
而能
使三军上下都高兴,那么你就赏他们。如果你能通过法律条令约束了一个人而使一千人遵照
执行,那么你就用这法律法令去约束他。如果你能通过禁止两个人的错误行为而使一万个人
不再去犯错误
,那么你就玄禁止。如果你能通过教育三个人而使三军上下都受到教育,那么
你就去教育。总之,能够杀
一个而惩戒上万人,赏赐一个而激励更多的人,这才足有道明君
的权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听了,顿
开茅塞,照着吕尚的话去做,时时慎于刑赏,力求
令行禁止,于是周国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
周国的人越来越多,出师伐纣的日子
已经指日可待了。
武王即位的第九年,在吕尚
的协助下,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盟会,实际是一次灭商的军
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的目的,主要在于
观察一下天下人心的向背和各诸侯国的态度。这次
会盟,准备东渡黄河,约各国诸侯会集于孟津,而由吕
尚担任军事总指挥。大军出发前,吕
尚左手持着象征军事统帅权的黄钺(一种长柄的黄色大斧),右手拿
着白旄(饰有白色牦牛尾
的军事指挥旗),召集全军举行誓师大会,并发布命令说:“勇猛的官兵们,集
合好你们的队
伍,准备乘船渡河,后至者斩!”于是大军出发,并顺利抵达孟津。天下诸侯纷纷响应,据
说当时不期而会的诸侯就有八百之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会”。这次盟会,标志
着天
下诸侯大都叛商而听命于周,周的“王业”已基本形成。当时诸侯们都鼓励武王说:“可
以伐纣了。”但
武王考虑到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决定回师。回师后,吕尚帮助武王又积极
地准备发布伐商的战争檄文,
向各诸侯国宣告伐商的誓言:“只有天地是生长万物的父亲和
母亲,只有人是万物中最灵的动物。忠诚聪
明的人为天子,天子就是人民的父母。如今的商
纣,不敬奉上天,使得灾害降于人民。纣整天迷于酒色,
肆无忌惮地施行暴政。一人有罪而
诛及其父母兄弟,任官不用贤才却只因父母的官爵而宠任其子弟。他的
宫室、楼台、亭阁、
陂池极尽奢侈之能事,以残害于你们广大的人民。又用炮烙之刑杀害忠良,剜孕妇的
腹腔以
察看究竟,上天大为震怒,命令我文王,敬奉天命,以除邪恶。文王大功未成而去世了。所
以我姬发,与你们众多诸侯观察殷商政治的得失。而纣王毫无悔改之心,傲慢无礼地坐着,
废弃对上帝
百神的祭祀,对祖宗宗庙的祭祀也置之不顾,所有用于祭祀的牛、羊、豕以及鲜
美的谷物等,全被盗贼所
窃。于是纣王自我解释说:‘我有亿万人民,我有天命保护,任何
人不能轻侮于我。’他对于自己的胡作
非为毫无悔改,上天保佑下民,为之立君,使人民有
所依靠。为之立师,使人民接受教育。只有这样的君
师,才能配合上帝,安定天下四方。有
罪当罪,无罪当赦,我怎么敢离开这个宗旨而一意孤行。力量均等
,有德者胜。德行均等,
秉义者胜。纣王有臣民亿万人,则有亿万条心。我只有臣民三千人,但共同一心
。商纣的罪
恶已经盈满,上天命我来诛杀他,我若不顺天诛纣,我的罪过和纣的相同。我姬发日夜恐惧,
接受命令于文王之庙,告于上帝,祭祀大社,与人民大众一道,奉天命以讨伐商纣。上天哀
怜人
民,民有所欲,上天必然顺从。你们大家辅佐我而永远使四海清平,现在正是时候,不
可失去天时。”这
就是著名的《尚书·太誓》一文的上篇。
商王朝的有识之士也早已觉察到了殷商的败落与周
国兴盛的迹象。早在文王把黎国灭掉后,
纣王的大臣祖伊看到了周人的势力东渐,而商王朝在西北的势力
已大大缩小,就急忙跑去向
纣王劝谏说:“上天已经断绝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
天命吉凶的人的预测,还是用
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这些后人,而是
大王您荒淫暴虐,
以至于自绝于天命,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天意,又不
遵循
常法。如今即使是我们国家的民众,也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都说:‘上天为什
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纣王却回答
道:“我生下
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的吗?”祖伊回去后只好无奈地说:“纣已经无法
规劝了。”
<
br>孟津会盟之后过了两年,商纣王更加淫乱昏虐,商王朝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激烈,商的上层
统治集
团开始分裂。微子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微子为避祸而逃离了商。箕子也劝谏纣
王要励精图治,不要
沉湎于酒色,纣却置若罔闻,箕子为避祸而装疯为奴,结果纣还是把他
给囚禁起来。纣的叔父王子比干看
到这种情况,说:“为人臣者,不能不以死相谏。”于是
竭力劝谏,而且连谏三日不离去,纣王一怒之下
竟把他给杀了,还剖开他的心来看是否有七
窍。商朝当时有个叫商容的贵族,是个贤人,百姓都很爱戴他
,纣却把他废为庶人,据说商
容后来到太行山隐居去了。在这种情势下,商王朝人人自危,惶惶不安,成
天提心吊胆,许
多大臣都离纣而去。太师疵和少师强抱着祭祀时演奏用的乐器投奔到周,内史挚也带着图
籍
典册逃亡到周,殷商王朝出现了土崩瓦解的局势。而这个时候,殷纣王又集结了商朝的主力
军
队远征东夷,商人对东夷人曾发动过多年的战争,这次征伐却遭到了东夷人的强烈反抗,
商朝由此陷入了
对东夷战争的泥淖之中,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族人战死或被掳去当奴
隶,牲口和财物大量被抢走或
毁坏掉。殷纣王因此而众叛亲离,孤立无援,而他却仍然一意
孤行,以天子自居,自高自大,迷信鬼神和
天命就在自己身上。
与此同时,周已羽翼丰满,国势日隆。整个形势对于灭商来说,都极为
有利。于是周武王问
吕尚:“商的仁人、贤人都逃亡了,您看现在可以讨伐商了吧?”吕尚审时度势,认
为伐纣
的时机已到,于是对武王说:“我听说,了解天道的人不怨天,了解自己的人不怨人。先谋
划而后行事就会昌盛,先行事而后谋划就会败亡。天授予我而我不取,反而会遭受罪责;时
机到了还不
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只有夏天的枝条才可打结,只有到冬天水结成冰才可折
断。现在时机已到,难得
而易失!”于是武王决定伐商。武王又问吕尚:“我想不战而知胜,
不占卜而知吉利,有办法做到吗?”
吕尚说:“有办法。如果大王得民心,而图谋讨伐无道
的人,那就不战而知胜;任用贤能的人,讨伐邪恶
的人,那就不占卜而知吉利。现在纣以为
人民和贤能者都对他是有害的,而大王则以为是对我们有利的,
这样,即使不属于我们的人
民,也可以为我所用呢。”武王说:“说得对。”于是武王整顿军旅,厉兵秣
马,准备正式
出兵伐商。
四、成大业灭商建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
武王亲自统帅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并且联合庸、
蜀、羌、髳(音máo)、微、
卢、彭、濮等许多西方和西南方的方同部落,组成伐商大军,周
人长期酝酿的灭商大业终于终于正式开始
了。大军出发前,武王让散宜生占卜这次战争的吉
凶(先秦时期,军队出征之前要占卜吉凶,选择吉日)
,可是占卜用的龟版经烧灼而不呈兆象。
又改用蓍(音shī)草占筮,蓍草又折断了,且占筮的结果不
吉利。紧接着又狂风暴雨大作。
于是武王和群臣都十分恐惧,认为这都是不祥的征兆,伐商的决心开始动
摇。这时只见吕尚
突然站起,用衣袖把那些占卜用的龟壳、菁草尽拂于地,说道:“那些干枯的龟骨、腐
朽的
蓍草,不能超越人的意志,根本不懂什么吉凶!顺天之道未必吉,逆天之道未必凶。如果失
掉了人事,则三军必会败亡。况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所以智者将不会以天道
鬼神为准则,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拘泥于此。快出兵,不能耽误了大事!”于是吕尚毅然焚毁
了龟骨,抛
弃了蓍草,亲自挽起袖子击鼓进军,率众军先渡河。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尚的意见,
也统率大军随后而进。
这支伐商大军顺利地渡过了黄河,一路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于二月五日黎明,到达商都朝歌<
br>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这时又有各路诸侯率领四千多辆战车前来参加会战。大战在
即,
伐商联军在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左手拿着黄色的大斧,右手拿着作指挥用的白色
的旗子,说:“各
部落的首领及从征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立好你们的
矛,誓师大会就要开始了。”在
誓师大会上,武王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罪行,向前来参战的
众部落的军队首领宣布道:“古人说过‘母鸡
是不应当打鸣的,如果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
家庭就要败落了。’现在商王纣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蔑地
抛弃了对祖宗的祭祀,对于祭祀
的事情不闻不问。纣王昏庸无道,遗弃同祖的弟兄而不加任用,反而只对
许多逃亡的罪人加
以崇敬、尊重、信任、使用,任用这些人作卿士大夫一类的官,使他们残暴地对待商的
贵族
百官,在商的国都任意违法作乱。现在我姬发是恭敬地按照上天的旨意来讨伐商纣王的。”
然后武王又安排了作战的方法,说:“在行军途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停下来,把队伍整齐
一下;交战时
不超过四五个回合、六七回合,就停下来,整齐一下阵容。”于是伐商大军在
牧野摆开阵势。
而此时的商纣王仍然恣意淫乐,当周军抵达牧野、兵逼朝歌城下时,他才慌了手脚,急忙召
来他
的心腹大臣恶来、费仲、尤浑商议迎战之策。然而,商朝的主力军队正征讨东南方的夷
人,难以征调应急
,朝歌城中兵士无几,众大臣思来想去,最后只得将奴隶、囚徒和战俘们
临时武装起来,仓促之间拼凑了
号称七十万的大军前来迎战。两军相遇,太公吕尚手持大斧
和牦牛尾做成的旗帜,威武雄壮,亲自率领百
夫长前往殷商军队阵前挑战。战斗一开始,吕
尚便一马当先,率领百名勇士乘兵车向商军发起正面攻击,
武王指挥大军相继而上,展开猛
烈冲杀。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都无战心,而且都盼着周武王早一天攻
入商都,所以战争
一打起来,商军中的奴隶便纷纷在阵前倒戈,为周军开路,迅速进攻商都。商纣王看大
势已
去,返身逃回商都,自焚而死,商都灭亡了。
商朝的平民百姓全部在城郊等候
,他们都说:“上天降福啊。”武王率领军队进入商都,百
姓纷纷向武王行再拜稽首礼(两次使头触地的
叩拜礼),武王也向百姓们回礼答拜。武王走在
队伍的最前面进入朝歌城,到了纣王自焚的地方,举起弓
箭连发三箭,象征射杀商纣王,然
后才下车。接着又抽出“轻吕”宝剑击纣王尸首,用黄钺(黄色大斧)
斩下纣王的首级悬挂
在大白旗上。然后又到纣王两个宠妃居住的地方,这时二妃已经自缢。于是武王又向
她们的
尸体连射三箭,又用右手持“轻吕”剑击她们的尸首,用玄钺(黑色大斧)斩下她们的头颅,悬挂在小白旗上。然后武王返回广场,回到他的军队当中。
第二天,周人修整道路和商
社(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以及商纣王
的宫殿。完工之后,由百名武士举着大
旗作先导,由武王之弟叔振铎指挥陈列车队,武王之
弟周公姬旦手持大钺,武王之弟毕公拿着小钺,二人
站立在武王的两旁。散宜生、太颠、闳
天等贤臣都持剑护卫着武王。武王进入商社,站立在商社的南边,
准备祭祀。由武王之弟毛
叔郑捧着明水(一种当酒用的明洁的水,实际是露水),武王之弟康叔封布席,
武王之弟召公
爽协助布陈币帛(用于祭祀的丝帛),而由师尚父(即吕尚)牵着准备用于祭祀的牲。太史
尹
佚宣读祭祀的祝词,说:“殷之末代子孙纣,废弃他们先祖圣明的德行,轻蔑地抛弃对神的
祭
祀,昏暴地对待商都的百官贵族,他的罪恶太明显了,皇天上帝都知道了,因此革除商所
受之命,而降天命于周。”于是武王行再拜稽首之礼,说:“接受上天的伟大命令,革除商
的旧命,而承
受新的天命。”这就是武王表示正式地接受天命而即位为天子了。武王又行了
一次再拜稽首礼,然后走出
商社。
武王登基的第三天,召吕尚来请教说:“我心里老想着要实行黄帝和颛顼(音zhu
ānxū)的
治国之道,关于黄帝和颛项之道的记载,现在是不是已经见不到了?”吕尚说:“在《丹书
》
中记载得有。王如果想知道,必须先斋戒三日。”于是武王斋戒了三天,然后吕尚庄重地向
武
王宣读《丹书》的内容,说:“治国治民,能始终保持敬慎而战胜惰怠,就吉利;如果惰
怠战胜了敬慎,
就会灭亡。事事坚守道义而战胜个人的私欲,就会顺利;如果放纵私欲而不
守道义,就会遭到失败。凡事
不努力进取、自强不息,就会遭受挫折。如果存心不敬慎,就
会自身不正;自身不正,就会使事业荒废。
永远存心敬慎,就会使王业万世永存。”接着吕
尚又解释说,“简约而又可付诸施行,并且可以永远留传
给子孙的至理名言,就是《丹书》
中这几句话了。我听说,用仁的方法取得王位,而用仁的方法来保守王
位,那么王位还可以
留传十世。如果用不仁的方法取得王位,而又用不仁的方法来保守王位,那就顶多只
能保其
一世而已。”周武王听了吕尚的这番话,十分警惧,便把吕尚的话铭记在座席的四角,以及
儿、鉴、盥盘、堂柱、农带、门窗、宝剑、弓、矛等许多日用和常见的器物上,以便随时随
处可见,用
以警惕自已。
武王刚刚灭纣建周,成为天下之王,原殷统治地区的百姓还尚未安定下来,为
此武王召吕尚
问道:“现在殷地的百姓以及官吏和贤能的人都还没有安定下米,怎样才能使他们安定下来
呢?”吕尚答道:“如同天地间的变更,没有旧的就没有新的。得到了殷王朝的财物,就把
它们
分给殷地的百姓。和百姓共利,商人就会安稳地做买卖,农民就会安稳的耕种田地。如
果用一只眼睛去看
,就会看不明白;如果用一只耳朵去听,就会听不清楚;而如果只有一条
腿,就会寸步难行。随着朝代的
更替而选用贤能的人,这样上下就都会得到适当的安置。”
吕尚又说:“并不是依靠兵器来守国的。农民
种地的工具也如同兵器:耒耜(古代耕地翻土
的农具)就是他们的弓弩,锄头和耙子就是他们的矛和戟,
戴在头上的斗笠就是他们的头盔,
镰刀和斧头就是他们进攻敌人的武器。”
于是武
王即位后,又在吕尚的谋划下,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来安抚民心,巩固灭商的成果。
其一,封商纣之子武
庚于殷商故地。为加强对殷民的控制,巩固西周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又
将商的王畿分封为邶、鄘、卫三个
诸侯国,分别由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统治。以监
视武庚,史称“三监”。其二,命南宫适把鹿台
的钱和钜桥的粮食,用来施散给平民和奴隶。
商纣王把剥夺来的粮食都贮存在这里,现在周武王把这些钱
粮分给穷苦人民,可以争取民心。
其三,命令召公把因劝谏商纣王三而被囚禁的箕子释放出来;又命令毕
公把因对商纣王的暴
虐统治不满而被囚禁的“百姓”(贵族)释放出来,并且表彰贤人商容的居闾;又命
令闳夭
封修比干墓,以示对这位贤臣的表彰和纪念。通过这几项措施,来安抚商王朝的旧贵族,以
减少他们对周王朝的仇视和反抗。其四,命令南宫括和史佚迁移象征王权的九鼎,以示天命
的转移和王
朝的更迭。其五,废除商的弊政,修明周的新政,以向天下显示周王朝的新气象。
以上措施,对于安定人
心,巩固新生的周王朝,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五、定社稷太公首封齐
周武王待政
局初步稳定后,于同年四月班师回镐京,并把镐京作为新王朝的首都,史称“宗
周”。不久,周武王又召
吕尚来向他请教有关治理天下和民众的问题。吕尚说:“人民认为
有利的事物,就像冬天的太阳、夏天的
荫凉那样。人民冬天追从太阳,夏天追从荫凉,不用
召唤自己就会来。因此抚育人民的办
法,要先确定对人民有利的事,人民就会自己到来。有
三种情况将导致人民产生危机,不可以多次地触动
,触动了就会有凶灾。第一是奖赏的透明
度不够,这样人民就会产生怨恨;第二是惩罚过于严厉,这样人
民就会产生畏惧,人民畏惧
就会生出变故;第三是对人民监察过严就会扰民,人民被扰就不会安居其处,
容易产生变乱。
因此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的人民不知道喜欢什么,不知道厌恶什么,不知道什么该从,什
么
该去,因为一切都是美好而无可选择的。这样就可使人民各自安居于他们生活的地方,天下
就
安定了。这样的社会多么安乐啊!治理天下的圣人和天下之人都感到安乐。”武王问道:
“怎样才能做到
这些呢?”吕尚说:“圣人守护着无穷的府库,运用无穷的财富,而天下的
人都仰仗着圣人;天下人都仰
仗圣人,天下就治理好了。神农所禁止伤害的,是春夏季节生
长的万物,对春夏生长的万物不加伤害,努
力开发地利用以成就万物。不要侵夺人民有利的
农时,农作物就会依农时而顺利生长。任用贤能的人,授
给有才能的人官职,贤人们就都会
归附而来了。因此奖赏的目的在于成就人民的生活,惩罚的目的在于使
人民不犯罪。这样的
赏罚施于人民,天下的人就都会教化好了。”
于是在吕尚的辅
助下,武王又赐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黄帝的后代于祝国、帝尧的后代于
蓟、帝舜的后代于陈、大禹的
后代于杞,以表达对先圣们的追思。紧接着周武王论功行赏,
大封亲属和功臣谋士,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
诸侯国,以藩卫周王朝,这就是著名的周初大分
封。第一个被分封的,就是吕尚。吕尚被分封到营丘(今
山东淄博市东北),建立齐国。由于
齐地是周朝新开拓的疆土,当地的莱夷部族还并不服从周朝统治,而
且莱族不断把势力向西
扩张,威逼周朝的安定,所以齐国的建立是周朝在东方的重要屏藩。
六、就封国太公谋治齐
吕尚被分封后,就率领部众,离开镐京,向东前往营丘到自己的封国去
。在去营丘的路上,
他边行边住,行动很慢。客舍中的人见到这种情况,对吕尚说:“我听说时机难得而
易失。
您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吕尚听到这话,忽然意识到:事关
邦国命运,岂容片刻疏忽!于是,他急忙将随从们叫起,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黎明时候就
到达了齐国
。这时正遇上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吕尚争夺营丘之地。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
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
刚建立,还无力东顾,因此率军来和吕尚争夺国土。吕尚及时准备,
率兵平定了莱侯的进攻,定都营丘,
建立了齐国。
齐国建立之初,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巩固新建的国家,以及采取什么样的
方针政策来治
理。当时尽管吕尚击退了莱夷人的进攻,但是当时齐国的局势仍然是“国有未训之臣,野有
未治之民”,于是吕尚采取了“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纪之以力”的政策。
据说齐国
东海上有居上兄弟二人,一个叫狂蟊(音yù),一个叫华士,这兄弟二人都很有才
华。二人商议说:“
我们不臣服于天子,不与诸侯为友,自己耕田来吃饭,掘井来饮水,对
别人无所求。不崇尚天子赐予功名
,不追求国君给予的俸禄,不外出做官而是自食其力。”
吕尚建立齐国后,听说了二人的才能,就多次亲
自登门拜访,想任用二人。但他们都拒不相
见,于是吕尚便派人把他们给杀了。周公听说后,急忙派人问
吕尚为何杀了丽名贤人,吕尚
回答道:“这兄弟二人都不做天子之臣,也就是我不能使之为臣;他们不以
诸侯为友,也就
是我不得使用他们;他们自己耕田而食、掘井而饮,对别人无所求,也就是我不能对他们
有
所奖赏、惩罚、劝告和禁令。况且他们不崇尚功名和俸禄,即使是贤能之人,我也不能任用
他
们让他们为国建功。贤能之人不出来做官国家就不能得以治理,而贤能之人不愿得以任用
就是对国家的不
忠。况且先王能够管理他们的臣民,依靠的不是爵位、俸禄,就是刑法和惩
罚,现在这四
种方法我都不得施行,那我还当谁的国君?”吕尚还打比方说:“假如有一匹
马,貌似天下最好的马——
千里马,但是驱使它它却不向前,喝止它它却不停止,让它向左
它不向左,让它向右它不向右,要这样的
马是没有用处的。一个自认为是世上贤能的人,而
拒绝为君主所任用,不为国君效力,这就不是圣明君主
的臣子,就像貌似千里马而不听使唤
一样,要他何用?所以我把他杀了。”
齐国当
时有个司寇叫做营汤,他巧言令色,口是心非,还结党营私,对吕尚的政令拖拉怠慢,
对百姓暴虐并滥杀
无辜。吕尚知道后,就召见他并询问他治国的主张,他回答说:“治国之
道,只有仁义就够了。”吕尚问
:“什么是仁义?”营汤说:“仁就是爱人,爱人的人有子
不食其力;义就是敬老,敬老的人妻老而夫拜
之。”吕尚听了营汤的解释后说:“我也主张
仁义治国,可我所说的仁义与你的不尽相同。我认为天有四
时,地出产物财,能够与人共同
拥有而不专门为自己所有,这样才是仁;要与众人和谐,能够与众人同忧
患,同欢乐,同好
恶,这样才称得上是义,义之所在,则天下人皆实行。更重要的是,仁义不仅仅是说在
嘴上,
还要见诸行动。你口称仁义,却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巧言令色,诛杀无辜,若你这样‘仁
义’治齐,只能生乱,不能安民兴国,你必须改弦更张。”营汤不从,于是吕尚令人将他诛
杀,以正政
令。
吕尚击破莱国的进攻,又除掉了狂矞、华士和营汤的乱政,使齐国得以安定。齐国安定
后,
吕尚修明政治,因地制宜,采取了符合齐国发展的政策。
经济方面,吕尚的封
地齐国,当时只是方百里之国,国土面积狭小,人民寡少,土地贫瘠,
多为盐碱地,不适宜种植五谷,发
展农业生产。但是齐国面临大海,拥有丰富的鱼盐资源和
便利的海上交通,使渔、盐可以流通到各诸侯国
。而齐地人民又擅长于养蚕织造,这方面有
许多出色的女工,并且齐地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都是东夷人的
聚居地,东夷人很早就有较发
达的手工业,特别是制陶业、纺织业、金属冶炼业等。吕尚根据齐国本身的
自然资源和经济
特点,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的经济政策。在此政策指导下,齐国逐渐发展
成
了“冠带衣履天下”的富强之国,当时的海岱之间的小国都去朝见齐国。这也使得吕尚以后
的
齐国之君,仍然采取大力发展手工业的措施,发扬吕尚治齐的遗风。春秋时的齐桓公任管
仲为相,鼓励“
百工尽其巧”,并设立重奖以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商业,使齐国的手工业、
商业更加蓬勃发展。铁制工
具的推广应用,又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因此使齐国富于列国,
齐桓公成春秋为五霸之首。战国时期的
齐国,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又成为“七雄”之一。齐
国都城临淄一片繁荣昌盛景象。苏秦曾这样描绘说: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
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
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都是自吕尚以来重视因地制宜发展工商的政
策一以贯之
的结果。
政治方面,吕尚在周初世卿世禄制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提出
了“举贤尚功”的用人政策。
吕尚在辅佐文王、武王的时候,就提出以仁建国,以仁守囤,“尊贤上功”
的用人方略。吕
尚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尊重德才兼备的贤人,抑制无才无德的庸人;任用忠实
诚
信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早在吕尚被封于齐的时候,周公旦就问吕尚:“您准备怎样治
理
齐国呢?”吕尚回答说:“尊贤上功(尊崇贤能,崇尚功业)。”吕尚到齐国后实施“尊贤
上功”的用人
政策,选贤任能。这点和世卿世禄制为准则的鲁国所采取的“亲亲上恩”的用
人政策不同。在世卿世禄制
下,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以宗族为核心,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
其他庶子则按照宗法原则,拥有自己的
爵位和采邑,并得以世代相传。吕尚打破这种世卿世
禄制,施行“举贤尚功”,结果团结
和利用了齐国的贤能之士,使齐国能够在建国之初较快
地稳定下来,更开启了后世齐国之君的“重士”之
风。齐桓公能够放弃一箭之私仇,使管仲
贵居上卿,拜之为齐相,尊之为“仲父”,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
五霸之首,也正体现了吕尚
用人政策之遗风。
武王灭殷后的第二年就生了病,不久
就去世了,太子诵继承了王位,就是周成王。尽管周王
朝已经建立了,但当时的局势仍是风雨飘摇,内忧
外患,并不稳定。当时成王幼小,尚在襁
褓之中,不能治理朝政。面对这种情况,成王的叔父周公姬旦为
了安定周王室,暂时摄政,
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而管叔、蔡叔等周公的弟兄这时则心怀不满,
怀疑周公篡位,
就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意思是周公想夺取王位)。”周公就召来吕
尚、
召公爽二人,对他们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如果那样的
话就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
功。武王早逝
,成王还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才这样做的。”于是在吕尚
等人的竭力拥护下,周公得
以辅佐成王。而这时管叔、蔡叔等又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合谋,
联合东方的奄、薄姑及徐夷、淮夷等国家
,兴兵发动叛乱。这些叛乱分子其实是各怀鬼胎:
管叔、蔡叔想趁着周王室内乱的机会,以图谋自己能够
登上王位;而武庚是想联合不服的殷
遗民东山再起;东方的奄、薄姑及徐夷、淮夷等并不服从周王朝,此
时也趁机发难。周公忍
辱负重,决定发动东征,以安定王室。齐国作为东方重要大国,参与了平叛,并发
挥了重要
作用。周公特意派遣召康公前往齐国,授权姜太公对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五侯九伯的叛乱行为,有代朝廷征伐的特权。这时吕尚又穿上了兵甲,操起兵戈,奉
王命征讨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叛乱诸侯。周公率兵大举东征,东征
的大军一路由周公率领
,直攻武庚的盘锯地——殷故都朝歌;一路则由太公率领,绕到殷故
都的东方,切断徐戎、淮夷等国与武
庚的联系。周公攻下殷故都之后,再回兵攻打“三监”,
然后又和吕尚联合大战夷人。受命之后,吕尚便
在东西三千里,南北两千里的广袤地区内,
南征北战,平东扫西。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三年,总算平息了叛
乱,最后杀掉了武庚和管叔姬
鲜,流放了蔡叔姬度。
周王室总算安定下来了,面临
的问题就是治理国家。周公在还政于成王前,制礼作乐,建立
了包括吉(祭祀等)、凶(丧葬、灾荒、疫
病)、宾(朝聘等)、军(战争、田猎)、嘉(冠礼、
婚礼等)五礼的礼乐制度,在当时的周王朝姬姓诸
侯国内推行这套礼制。由于诸侯国内族属
构成情况不同,如晋国国内还有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人,他们的
风俗习惯与周人并不相同,
所以也就不适宜按照周礼来规范他们。吕尚看到齐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因
为齐地是东夷
族的发祥地,齐国当时还生活有许多东夷之人。也就是说,聚居在山东乃至周围地区和沿海
一带的土著居民,基本上都是东夷族人。东夷人的风俗习惯也与周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
在齐国贸然推行周礼,就容易激起族属之间的矛盾,将不利于国家安定。因此,吕尚并
没有按照周室的礼
仪制度来要求规范东夷人,而是尊重东夷人的习俗,采用“因其俗,简其
礼”的政策来治理齐国。施政三
个月后,吕尚就向周公汇报施政的情况,周公还颇为诧异地
问道:“怎么会如此迅速?”吕尚回答说:“
因为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从其风俗
去做。”
而与齐国相邻的是周公旦的
封国鲁国。齐、鲁两地其实都属于东夷之地。周公没有就封,而
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去鲁国进行治理。当
初分封的时候,鲁国分有祝、宗、卜、史,具备周
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是享有最高特权的东方大国。而
伯禽到鲁国,也带去了西周的全部礼
乐,用西周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改造鲁国,施政三年之后,伯禽才
向周公汇报施政的情况。
周公问:“为何如此迟缓?”伯禽说:“改革鲁国的风俗与礼仪
,这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
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周公听后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
臣了,为政不
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其后,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
“五霸”之首,战国时代的“七雄”之一,以强盛的国力显赫于诸侯,但鲁国始终落后于齐
国,
没有跻身于强同的行列,至公元前249年,鲁国就被楚考烈王灭掉了。
吕尚什么时候去世
的,今已无可考。《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都说吕尚卒于周康
王六年。死后葬于何处至今也
无定论。据清代陕西巡抚毕源主持编纂的《关中胜迹图志》记
载,是在陕西咸阳。而据《河南通志》记载
,吕尚墓在今卫辉市,即原汲县西北的太公泉村
西南一公里处的荒坡上,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前立有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仲春卫辉
知府苇立“周姜太公墓葬处”石碑一方。另据魏人王象、缪袭所
撰《皇览》说,吕尚冢在临
淄县城南十里。而《齐记补遗》和民国九年所编《临淄县志》则说太公死后归
葬于周,齐人
思其德,葬衣冠于临淄,还说:“太公衣冠冢,在城南山王庄北。”今在淄博市临淄区(原
临淄县)辛店东侧,永流乡张家庄南有一座古墓,据说即“吕尚冢”。总之,在今陕西成阳、
河
南¨辉以及山东临淄等地都可见有太公墓,人们一直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太公的缅怀和
敬仰。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智勇”的代名词,被历代朝廷和民间所崇拜,甚至被供奉为神。唐宋<
br>以前的武庙奉祀的都是姜太公。唐太宗即位后,国家政局动乱,内忧外患,为了安定人心治
理国家
,唐太宗自称是姜太公的化身,在皤溪建立太公庙,立意要像周文王那样访贤并重用
贤臣良将。唐太宗因
此在当时得到了一大批贤十,唐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到了唐玄
宗的时候,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
31)诏令长安、洛阳两京及各州各建一所太公庙,还以张
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口举行祭祀。每当
国家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的时候,
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以此来勉励人臣们要像太公那样披
肝沥胆,为国家尽力。到唐代宗上
元元年(公元760),代宗又下诏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建置武庙,与
“文宣王”孔子一起成为
我国“文”、“武”的代表。宋朝时候,人们对姜太公更是倍加推崇,《事物纪
源》卷二载: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下诏加谥姜太公为Hf{烈武成王。”除加封号外
,还在
青州建祠庙祭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
br>《太公兵法》。到了明代,许仲琳则把太公神化,写出《封神演义》,把太公神化为管理众神
的神
,而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驱邪扶正的偶像。后来民间百姓往往在城乡间的巷头屋角
处,用石刻上“太
公在此,百无禁忌”,以此来驱魔避邪。
1993年,齐地(今山东)人民为了纪
念姜太公——齐国的开创者和齐文化的奠基人,又
依托原来的姜太公衣冠冢建立了“姜太公祠”。太公祠
由祠堂、道院、太公衣冠冢组成,光
亮的门楣上方悬有“姜太公祠”金字大匾,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
“辅周论封神,灭纣传
佳话”的楹联是由魏启功先生书写的。入门穿过通往东西跨院的月门,分别是鼓楼
和钟楼,
登楼又可望牛峰、淄江故道。正院由主殿和东西两配殿组成,主殿五间,配殿各三间,红柱上挂有木刻楹联,一联是“斩将封神功贯古今神第一;兴周诛纣才兼文武世无双”,另一联
是:“六
韬金匮成百载武祖,阴符奇书传千秋兵家”。殿中神楼内端坐着姜太公的彩绘塑像,
鹤发童颜,栩栩有神
;神楼背面墙上饰彩绘壁画,内容包括:姜氏封臣、贫困生涯、弃官避
纣、著书立说、渭水垂钓、孟津会
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营丘败莱、简礼治齐、严惩不
训、权专征伐、传子归周等13幅画面。神楼背
面便是太公衣冠冢,冢前的石碑是由太昌先生
题写,文曰:“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碑前的石坊有联曰
:“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
再现武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