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二单元《火烧云》
年糕怎么炒好吃-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基本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释题意,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
二单元的第一课,题目是《火烧云》。你知道“火烧云”
是什么吗?(示文字)
——在清晨,
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
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
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
看,(示图片两张)原来“火烧云”就是朝霞和晚
霞,也叫红霞,是我们常见的自然现
象。那作者看到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
我们一起来欣赏课
文。(看录像或听师范读)
二、读文学字,理清顺序。
1、我想
同学们都还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景致之中。多么神奇的自然现象!多么优美的文章
呀!那就请同学们自由
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
同学们看,这些是这篇课文中
出现的生字词。(课件示词)请大家自己先练习读一读吧!(生
读)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排吧!请你吧!
(生读)很好,他注意到了“乘凉”的“乘”和“高寿”
的“寿”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乘凉、高寿
”。他还把“跪着”这个轻声词读得很准确。再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二排的词语吧!请你读。(生读)哦
,真好,他把“脖子、模糊”这两个轻
声词也读得十分准确。让我们去掉拼音再来读读这些词吧!注意读
准字音。(齐读)
同学们,谁知道“高寿”是什么意思?哦,同学们说得真好,对了,“高寿”就是“
长寿”
的意思。
那“恍恍惚惚”呢?“恍恍惚惚”指的就是模糊,看不清楚的意思。
其它的词的意思都非常简单,老师在这里就不讲了。
同学们,去掉词,单个的字你记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每个字读两遍。(生读)
你们真棒!
(比较“乘”和“乖”,指导书写“揉”)
3、同学们,学会了生字词
,让我们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想一想:作者是
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
顺序的词语或句子。
我想聪明的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课文是按事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分别写了
火烧云
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的情景。
你们看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火烧云上来了?对了
,是1-2自然段。继续往下看,对了,
3-6自然段写了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火
烧云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一)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1、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火烧云上来时哪
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用横线勾画出来。
同学们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请你说。
他说得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云上来时霞光万丈,让小孩子的脸变红了;大白狗变
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喂猪的老头儿有了金胡子
了。红色的霞光照得
整个大地都改变的色彩,有的变成红色了,有的变成金色了。多么神奇的景象呀!
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
同学再
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感情?
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
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可以用比
较跳跃的、轻快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范读)你自
己试着练习练习吧!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直接描写了火烧云,用波浪线勾画下来,大声地读一读。(
天上的云
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明明是天空中的云霞被傍晚
的阳光照射得一片通红,可为什么课文用了“烧”这个动词呢?
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跟同桌的同学
说说你的看法吧!
就象同学们所说的一样,这个词用得非常精妙。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说明
整个天空都是红彤彤的云彩,就好像天空被火烧着了一样。这样的景象该是多么神奇,多么壮
观哪!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惊奇与赞叹!(师生齐读)
(二)学习“火烧云”的变化。
1、快速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有的同学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课文中从颜色和形状分别写了火烧云的变化。)
2、让我们先来学习描写颜色变化的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这个自然段,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
,都写了哪些颜色?用横线勾画出来。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吧(
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
子紫)
2)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_____
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梨黄”,像梨
一样的黄色。
“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那你见过这几种颜色吗?请看,(展示图片)这就是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那么多的色彩,你能在图片里找到吗?(示
图片)
4)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
们看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片。)
师:这些颜色多漂亮啊!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
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
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自己试一试,看
你能说出多少。
老师看到了这些颜色,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
红、
橘黄、橄榄绿、柠檬黄、冬瓜绿、枣红、香蕉黄、草绿,跟你说的是否一样呢?
4)
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吗?(五颜六
色、五彩缤纷、绚
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5)火烧云不仅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而且这些颜色变化得也特别快。
读这段话,你从哪里
感受到的?
课文用了“一会儿”这个词连接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火烧云色彩的瞬息万变。
6)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师:感情很充沛。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变化又有哪些变化呢?我们
边读边想。
1)引读4-6自然段。
2)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像什么?(生:像马、狗、狮子。)
3)形状变
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生:特别快。)你从课文中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课文中许多这样的词:
(“一会儿”、“忽然” “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正在”)
这些词都表示火烧云形状变化非常快,每一个形状保持的时间非常短。
4)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师范读)
5)这个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师示句子)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a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
b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回答)
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
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
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c同学们很会思考,说得很精彩。第一句中“马是跪着的”是作者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
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到的。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
生动、具体
,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哪些描写是作者看
到的,哪些描写是作者
想到的。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
读)
5)体会作者描写云形状变化的顺序。
a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
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
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屏幕示: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屏幕示: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屏幕示: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屏幕示: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b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
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
了作者是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顺
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
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
习啊!
6)学习到这里,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我这里有火烧云形状的图片,想请大家给图片配音,<
br>有兴趣吗?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
讲解
。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
生有感情齐
背)
谁愿意当配音演员?老师也想来试一试。(听示范配音 “马”)
一会儿,天空
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
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
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
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学生的配音)
太精彩了!谁来为第五自然段配音呢?请你吧!我为你配上优美的乐曲。开始吧。
6自然段我们一起来配音,好吗?
(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7)拓展:老师还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a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
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
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同桌同学一起练习
说话)
b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请你,你说得真棒。
(示图片1)一会儿,
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
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
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学生鼓掌)
(示图片5)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
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
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
,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
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
他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得真棒!
8)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
状变化多。(变化多端、变化莫
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三)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
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读7自然段
2)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生:读“一时恍恍
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回顾写法
火
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
状的变化。火烧云
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
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
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壮美!希望同
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
之巧妙。
五、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学完课文,对于火烧云这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同学们或许还有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火烧
云
颜色变化这么多?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
动物的颜色发
生变化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中就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
(课件展示《变幻的天
空》一书的封面)
六、课后作业
今天的作业:以“火烧云”或“礼花”为内容,想
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
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或几段话。
板书设计:
8 火烧云
上来了:霞光
颜色:多、快
变化着:
{
}
大自然的壮美
形状:奇、快
下去了:恍恍惚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