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医学生职业规划书-我爱中华
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秋 石
以197
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
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
革开放使社会主义
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前所未有
地迸发出来,使中国共产党大踏步走在了时代前列。30多
年来,中国的发展世所公认,中国的变化沧海
桑田,中国的前景光明
灿烂。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使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信念:“改革开放符合
党心
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
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项伟大的决策只有将之放在历史和时代的坐标系中才能更
深刻地体悟到其深远的意义。
上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面临着极为困难的局面。一方面,
十年内乱虽然结束了,但广大干部群众要
求彻底纠正“文革”错误的
意愿受到严重阻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一系列“左”的政策
依然严重束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文化
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
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
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另一方面,20<
br>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乘势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也在抓住机遇、扶摇而上,在
我国大陆的周边就有所谓“四小龙”的说法。是在危难中奋起,还
是
在僵滞中徘徊?是毅然鼎新图变,还是继续墨守成规?中华民族又一
次站在了进退兴衰的十字
路口。我们党及时感知时代的潮流,深刻体
察人民的愿望,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改革的
春潮在
中国的大地上以不可遏制之势涌动起来,开放的大门从南到北、从沿
1
海沿江沿边到内地次第打开,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
新征程。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
命。30多年来,着眼于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于促进我国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党带领人
民以
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精神,冲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种
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认识
,大胆变革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现
阶段国情的生产关系某些方面和上层建筑某些环节,成功地
开辟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瑰宝——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我们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地
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与此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以及
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
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我们不断扩大
对外开放,使我国
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13亿人口
的中国以
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势面对世界、拥抱世界,不仅加快了我
国的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早在改革开
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
出,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我们的改革不是
要丢掉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
发挥出
来。我们党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后又
形成并不断充实完善
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多年来,无论是面对国
际风云变幻
还是遭遇国内政治风波,无论面对某些国际势力的“制裁”遏制还是
应对来自社会的
、自然的方方面面的风险考验,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
体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在具体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在
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破天荒地提出建立市场经
2
济体制,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通过加强和完
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政治体制改
革中,我们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
益成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
br>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
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既积极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
思
潮;在对外开放中,我们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发展利益。实践
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解放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
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
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
活
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
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
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
列。这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本质的深刻揭示。喜看今日之神州
大地,放眼当今之世界舞台,我们党领导的这场伟大革命实现了目的
和效果的高度统一。
——改革开放创造了我国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从
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
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三位。
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
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村贫困人
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不
足到总
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
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30年前的“后发展国家”如今被国际社会誉为
“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
——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和活力。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
、教育、外交、祖
3
国统一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相适应的方针和政策。在当代世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的波
澜壮阔
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住了、站稳了。在国际社会主
义运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成功实践吸引了世人
的目光。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世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社会主
义
有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风貌重新走在了时代的
前列
。正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凭借改革开放的舞台,在科学认识
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在深刻体
察人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
待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破解改革开放难题的过程中,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了自身的先进性。也正是在
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
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
显提高,自身建设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得到不断<
br>发展。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
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
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使中国这样一个13
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发展起来,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空前巨大、空前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新问
题层出不穷,我们是在不断地面
对和解决各种矛盾中开拓前进的。今
天,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水深岸阔,正好行
舟,但也难免有惊涛骇浪。我们取得的成绩举世惊叹,但是伴随着改
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一些深
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例如,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
距有
4
拉大的趋势;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社
会保障等
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
加大;在社会主义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
仍然易发多发,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矛盾和问题,我
们要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加以审视。不能因为看到了一
些消极负面的
现象,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就对改革的方向和道路
产生怀疑,甚至想走回头路。
要分清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目标取向上的矛盾和
问题还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邓小平同志早
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
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
的生
活水平普遍有了显著提高,中国总体上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出
了可喜的一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
方面。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某
些差距的拉大,是在告别普遍贫穷、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基础上产
生的,是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阶段性问题。差
距的扩大既有人们劳动贡献大小、技
能高低不同的因素,又有资本、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因素,也有行业垄断、以权谋私的因素,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
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坚定地把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
济结合起来,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
分
化;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同时,已经提出并正在逐步完善
一系列“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行之有效
的政策。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共同富裕
的社会
主义本质一定可以在中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要分清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
题是改革带来的,还是因为改革
措施不到位、不完善所导致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首先发轫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党越来越重视
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教育、卫
生和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失
时机地推进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的改革。今天,中国的
教育、卫生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3亿中国
5
人民的教育、医疗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国家用于支持
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 事业的财力还相对有限,一些相关的措施还不
够完善、不够配套,也确实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 们有理由
坚信,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和改革的深化,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
所医的目标将逐步 实现。
要分清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共性
的矛盾和问题, 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发展
和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发展进程中,世 界各国所遇到的
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
源过度消耗 问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等。
我国的改革开放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走完一些资 本主义国家几百年
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集中。
质言之, 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改革开放本身带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
过程中这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了。重要的 是,我们党已经形成了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在整个改革
开放 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
致力于建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定可以把发展中的种种不科
学现象、种种消极腐败的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是为了更 加坚定不移地继
续推进改革开放。如果说过去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的
一招,今后 能不能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同样决定中国的命
运。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我们现在的路子走 对了,人民高兴,我
们也有信心……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
困的状 态。”走回头路,就会使中国重新回到贫穷落后、僵化封闭的
状态,就会丧失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和 宝贵发展机遇,就会窒息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就
会葬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
明前景。很显然这样做人民不高兴,人民不赞成,人民不答应。
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矛盾只能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
的问题只能求诸更好更快
的发展。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
“摸着石头过河”的话,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改革开放
和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已经大大深化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
十七大报告中概括总结
的“十个结合”,凝结了我党在改革开放中所
形成的科学认识。坚持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引领和推进改革
开放,就
能够保证改革开放方向的正确性,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提高改革
开放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推动重要领域和关
键环节的改革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雄厚
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解
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展
和民族复兴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
种矛盾和问题的“总钥匙”。必须通过
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影
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不断优化国内生产力发展环境的同
时,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体制保
障。社会主义制度的
完善未有穷期。继续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不懈地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通过改革开放
,使我国各
个方面体制充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分吸收我们党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
的理论成果,充分吸收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
新鲜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
制。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
开放离不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只有
在改革开放这一
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植根于实践的沃土,
7
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才能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要求历史地贯通起
来,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要坚持以我
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研究
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r>体系,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激发
我们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为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改革
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巨大社会效应之一,就在于激发了我
们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我
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破旧的体制
机制对人的束缚,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出来,
在全
社会倡导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
厚风气,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今日之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
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牢
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开放,创造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光明而美好的前景。
(选自《求是》2009年第12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