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案
a开头的英文名-祖国妈妈我爱你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1.
口算题.(卡片)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
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
教师板书: 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
助.
2.
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
25424 691258 43925
比赛结果都是老师算得快.
二、探究新知
第1页共8页
1.导入:
刚才老师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老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定律,
它可以使连乘的计算题变得非常简便易算.你们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乘法结合律.(板书
课题:乘法结合
律)
2.教学例3:
(1)出示例3: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3 下载
(2)引导学生:先分组试算,再从上面的例子中寻找规律?
(3)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
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
(5)反馈练习:
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154)10○15(410) (78)5○7(85)
(12580)5○125(805) (1225)4○12(425)
(6)引导学生总
结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
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
乘,它们的积不变.
教师提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
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
启发学生:(ab)c=a(bc) (教师板书)
第2页共8页
教师说明:a、b、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填书),订正并说
明根据.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067=30(□□)
125(840)=(□□)□
3.教学例4: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
些计算简便.同
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
书:简便算法)
出示例 4:计算 43254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4 下载
(1)
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 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4.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5 下载
(1)同桌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
学生总结:由25434到43254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
43254到43(254)的根据
是乘法结合律.
5.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
(1)学生讨论:例4和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
第3页共8页
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
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
,计算简便.
6.启发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
律?
7.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学生口述解答)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745 8(725) 1225
教
师小结: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
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
得整十、整
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发展
1.填空: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练习 下载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
(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下面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4(153)=(415)3
(34)56=3(45)6
6(3a)=6(a3)
2.练习第十三4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9252 8(2515)
251742
13504 251664 8512540
第4页共8页
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45=210 abc=acb a+b=b+a
12+3=13+2 a+b+c=b+a+c 1+23=1+32
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1+4+6+9=(1+9)+(4+6) 4625=6(425)
54+28+46=(54+46)+28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
一说是怎样想的.
填写下表,并把每组的数跟第一组的比较,说出因数有什么变
化,积有什么变化.
a
40
80
40
20
40
80
80
b
50
50
第5页共8页
100
50
25
100
25
ab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
结合律,又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
了简算.今后同
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
计算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7、9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0264 212+27+373 167+32+33 1255080
“教书先生”恐
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
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
“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
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第6页
共8页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
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
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
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
成语、300
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
成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623-199
324+298 402425 3542520
9题.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
演.一共有8个
方阵,每个方阵有15行,每行有1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
加表演?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
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第7页共8页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
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