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一课多式精品版
心脏病的饮食-项目验收报告
2020年小学数学四年
级下册《乘法交换
律、结合律》一课多
式精品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
学设计(一课多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33~35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
活运用。
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
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各
种能力,从而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
的技能基础。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
生的数学情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习
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而乘
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之有很大相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迁移类推为主的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一课
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老
师引导下,学会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一:复习铺垫
1:回答: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请你用语言分别描述
一下。请用字母表示好吗? <
br>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
律掌握得挺好。我相信你们对于乘法
一定学得也不错,下面的题目
你一定感觉很轻松。
2:旧知回顾
师: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请你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来。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口诀并写出相应算式来吗?(随学生口
答板书如下)
7×8=56 6×7=42 8×5=40 3×7=21
8×7=56 7×6=42
5×8=40 7×3=21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再现旧知(加法运算定律、乘法口
诀
)为学生探索新知搭建知识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观
察上面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不变)
2:引领验证
师:不是乘法口诀会不会也像你发现的那样呢?算了下面的两
组题你会明白的。
25×4= 17×2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4×25= 23×17=
3:概括乘法交换律
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再概述乘法运算中的这种规律吗?你
认
为可以怎样称呼这一规律呢?(乘法交换律)你怎么会想到这样
称呼的呢?(由加法交换律想到的) <
br>师: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就叫做“乘法交换律”!你们真会推
想。请你试着用字母表示它。(随机
板书a×b=b×a)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引领,
使学生运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轻松而自然地获取乘法交换律。
4:巩固运用
(1)口答:15×23=()×() 8×125=()×()
(2)口答:17×()=36×()()×126=()×37 25×()=
()×25
(想一想:最后一题为什么答案不止一种呢,还可以填哪些
数?)
(3)下面每组算
式同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换过来试一试。
你对乘法交换律有什么更深的认识?
69 22
37 126
×22 ×69 ×126 × 37
——— ———— ————
————
(4)组织反馈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和开放性题目的练习,
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巩固乘法交换律。通过“比一比,看谁算得快”使学生感受
乘法交换律在乘
法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初步建立简便运算的理念。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简单的计算却
蕴含着如
此奥妙,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潜能探索更加深奥的数学秘密。
(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吗?你了解植树的重大意义吗?有一所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正在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
干得可带劲了,我们一起去现场看
看吧。打开数学课本33页,在小
组内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组织学生在班内说一说。
师:根据现有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先在小组内
说一说再组织在班内交流) 【设计意图】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课本的
主题情境图,培养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并
根据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问
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得
到锻炼,也能体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概念 <
br>师:刚才同学们提出好多问题,很有价值,从中可以看出同学
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相当强的。我相
信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
很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1)请回答:“负责挖坑、种
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
答?(指名口答,随机板书25×4
4×25)25×4与4×25体现了什
么?(乘法交换律)
(2)下面请同学们笔答“一共
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先独立解
答,在小组内交流后准备在全班交流)
(3)组织全班反馈交流
①: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解答情况和思维过程?
②:有不同列式的同学请举手。(让有不同列式的学生一一上
台展示)
③: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列式?(引导并随机板书)
5×2×25 25×5×2
5×25×2
2×5×25 25×(5×2)
2×(5×25) 25×(2×5)
(4):引导概括,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概念
师:从上面算式和结果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三个数相
乘,无论哪两个先乘,积不变) <
br>【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价值。这
里既有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与
应用又能让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乘
法结合律做好充分准备。
3:引导概括,形成乘法结合律
(1)激发引导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符合上面算式的实际,很有发
展性。这些
算式中的确蕴含着乘法又一运算律,请你回想一下加法结合律,然
后对上面的算式作
出选择,写成两组等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2)组织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板书
(2×5)×25=2×(5×25) (25×5)×2=25×(5×2)
(3)观察概括
师:通过上面两个等式,说一说你的发现。(先在小组内说一
说,然后指名说一说)
生: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该怎样
称呼这一规律吗?(乘法结
合律)我想你们一定是由加法结合律想到的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
法
叫迁移类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用到,希望同学们用它在
今后探索中获得成功!下面我们共同用字
母简明地表示乘法结合
律。<(a×b)×c=a×(b×c)>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
继续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乘法
结合律,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技能得到发展,从而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方法基础。
4:巩固运用,提升乘法结合律
(1)填“□”
7×25×4= □ ×(25×4)
60×25× □ =60×( □ ×8)
125×(8×□ )=(125×□ )×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15×12…………………15×2×6
36×25…………………9×(4×25)
(7×25)×4…………7×(25×4)
45×12…………………45×2×6
【设计意图】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并有开放性的练习
中,使学
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乘法结合律。通过“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
初步感知乘法结合
律在计算中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乘法结合律的魅
力,为后面简便计算的探究奠定基础。
三:新知推广,内化提高
1:新知推广
(1):想一想,说一说:四个数相乘可以怎样算呢?要是有更
多的数相乘呢?
(2):算一算,验证你的想法。(注意数的位置变化,想想后
面每一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① 7×2×8×5
②(7×2)×(8×5)
③(7×8)×(2×5)
④(5×2)×(8×7)
(3):填一填:4×3×25×6 =(
× )×( ×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或=( × )×( × )
或=(
× )×( × )
其中( )计算比较简便。
2:完成练习六第3、4两题。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交换
律,乘法结合律,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
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发展。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1)知识回顾:请你简要说出收获了哪些新知识。
(2)方法回顾:
师:看得出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小,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
是怎么获得这些新知的。与加法交
换律、加法结合律比较一下,有
什么新的想法?
(3)情感回顾:这节课你的感受如何?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
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拓展延伸
师:前面有的
同学提出了“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
动?”你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几种列式方法
?你一定会有
新的发现!祝你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情感、方法的回顾、梳
理,
使之内化为能力。通过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
望,为学习乘法分配律打下
基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