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水泥罐车-谢太傅盘桓东山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由3个独
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
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
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
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
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
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
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
方面的特点的写作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2、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
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
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课前准
备:1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2、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紧扣
主题,谈话导入同学们,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足
智多谋
的诸葛亮,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
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
这些人物有着鲜
明的性格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
22课《人物描
写一组》,再来继续感受人物鲜活的形象,体会描写
人物的方法。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这组课文分别
选自我国古
代和现代小说,都是人物描写的代表作。浏览课文:写了几个片
段?(3个)哪3个
?(......)二、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
跤》1、自由朗读课文质疑:这个
片段写了谁?(板书:小嘎子、胖
墩儿)谁提出了做什么?为什么要提出摔跤?2、再读课文用不同的<
br>符号划出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句子.a、(课件展示)抓住人物动
作、心理研读“小嘎子”,体
会人物特点。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体会小嘎子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活泼、争强好胜、机敏顽皮、富有心计)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哪些描写?(动作、心理等)b、课
件展示(描写小胖墩的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小胖墩是
个怎样的人?(沉稳、憨厚老实、以实力胜对手)作者抓住了胖
墩儿的哪些描写?(动作、语言等)师: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
小胖墩儿?为什么?小嘎子和小胖墩
聪明、沉稳的形象深深的印
在我们的脑海里,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片段。三、学习《临死
前的
严监生》1、老师介绍当代历史背景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
巡视指导学生读书情况。想一想文章主要写
了谁?这个人给你留
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板书:严监生)2、品
读感悟“
吝啬”
a、出示:语段一: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
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奄
奄一息、生命垂危、……)
语段二: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语段三:他把两眼睁的滴
溜
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语段四:他听了这话,把
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
着不动。语段五:众人看严监生时,点
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师:读一读,体会作者通过什<
br>么描写来刻画严监生吝啬的人物形象?(板书:动作、神态)b、
指导学生抓住人
物行动及旁人语言,体会人物特点。填表,体会
人物特点
旁人严监生手指头的变化摇
头的变化大侄子伸出两个指头摇
了两三摇二侄子越发指得紧了狠狠摇了几摇奶妈指着不动闭眼摇
头赵氏把手垂下点一点头
c、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师
小结:作者抓住了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
画得栩栩如生。今天我们了解了3个人物的
不同的形象,作者都
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四、拓展1、回忆
生活中影
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
物活动的片断。2、了解《红楼梦》,阅读《“凤
辣子”初见林黛
玉》,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设计:人物描写一组小嘎
子动作、心理
聪明 小胖墩动作、语言沉稳
严监生动作、神态吝啬
反思:
《人
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我着重从前
两个片段进行分析、讲解。这组课文让学生进一步
感受作者笔下
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
用。教学时我抓住
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第一个片
段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重点对“
站、
围、蹦、扳、推、拉、拽、顶”等动作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作者
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体会到小嘎子“顽皮、聪明、争强好
胜、富有心计”,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的性格特点。
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内
心世界。在学习
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
“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都已
经病得
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
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
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
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
br>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
急切,心急如焚。“没人能理解他
,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
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
时
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
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
字走进人物内心,真
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第三个片段让学生先了解《红楼梦》,阅读《“凤辣子”初见
林黛玉》,说说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这堂课,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
性不高,回过头看看自己设计的
教案没有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
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
,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