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巡山小妖精
951次浏览
2021年01月16日 23: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experience的形容词-时光机
教学课时建议:本小节新授课可分为五学时,其中第一学时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质;第二学时掌握矩形判
定方法;第三学时掌握菱形概念、性质;第四学时掌握菱形判定方法,第五学时掌握正方形概念、性质和
判定方法
.
特殊的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 形的区别与联系,会用
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
数学思考:经历探索矩形、 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
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说理的 基本方法
.
问题解决: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现实应用和常用判别条件
.
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
判定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
情感态度:
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感悟其应用价值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及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 充的
.
它们
的探索方法,也都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方法一脉相承
.
也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为依据
的,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
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
因为各种平行 四边形概念交
错,容易混淆,常会出现
“
张冠李戴
”
的现象
.
在应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用错或多用或
少用条件的错误
.教学中要注意用
“
集合
”
的思想,
【本文由
361学习网
搜集整理,小学教案
】结合教科书中的关系图,分清这些四边形的 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克
服这一难点的关键
.
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 判定,对于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学习精力、
经验和感受,
这将更有利
于学生对本节课的 学习
.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
1
.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 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为什么?
(
动画
1
演示过程
)
2
.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 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
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br>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
、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 四边形叫做矩形
(
通常也叫长方形
)
.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 线)
,拉动
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
α
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
α
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 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
么关系?
(
图片
3
演示过程< br>)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C
、
BD
相交于点< br>O
,由性质
2
有
AO=BO=CO=DO=
得到直角三角形的 一个性质:
AC=
BD.
因此可以
图
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
1
已知:如图
1
,矩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 相交于点
O
,∠
AOB=60
°
,
AB=4cm
,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
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所以 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
根据矩形的这个特
性和已知,
可得
△
OA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AC
与
BD
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
又
∠
AOB=60
°
,
∴
△
OAB
是等边三角形.
∴
矩形的对角线长
AC=BD = 2OA=2
×
4=8
(
cm
)
.
例
2
(补充)已知:如图,矩形
ABCD
,
AB
长
8 cm
,对角线比
AD
边长
4 cm
.求
AD
的长及点< br>A
到
BD
的距离
AE
的长.
例
2
(补充)图
例
3
(补充)
图
分析:
(
1
)因为矩形四个角都 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
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 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
设
AD=xcm< br>,
则对角线长
(
x+4
)
cm
,
在
Rt
△
ABD
中,
由勾股定理:
x
2
+8
2
=(x+4)
2
解得
x=6
.则
AD=6cm
.
(
2
)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 br>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
一个基本关系式:
AE
×
DB
=
AD
×
AB
,解得
AE
=
4.8cm
.
例
3
(补充)
已知:如图
,矩形
ABCD
中,
E
是
B C
上一点,
DF
⊥
AE
于
F
,若
AE=B C
.
求证:
CE
=
EF
.
分析:
CE
、
EF
分别是
BC
,
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
AF
=
BE
,则问题解决,而证明
AF< br>=
BE
,只要证明
△
ABE
≌
△
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
B=90
°
,且
AD
∥
BC
.
∴
∠
1=
∠
2
.
∵
DF
⊥
AE
,
∴
∠
AFD=90
°
.
∴
∠
B=
∠
AFD
.又
AD=AE
,
∴
△
ABE
≌
△
DFA
(
AAS
)
.
∴
AF=BE
.
∴
EF=EC
.
此 题还可以连接
DE
,证明
△
DEF
≌
△
DEC,得到
EF
=
EC
.
2
、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 的平行四边形
——
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
(可将事先按如 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
相等,从而引出 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
1
)是平行四边形;
(
2
)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探究: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
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
再打开,
你发现这是一个 什么样的图形呢?
(
动画
3
演示过程
)
探究:菱形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探究、归纳.
方法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横对折,再竖对折
(
如教材
P107
的探 究
)
,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即是
菱形纸片;
方 法二:如图
1
,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
ABCD
就是菱 形;
(
图片
9
演示
)
图
1
图
2
方法三: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在折痕上取任意长为 底边,剪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打开即是菱形
(
如图
2)
.
总结:菱形的性质:
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探索:
菱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如何证明这个公式?(提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
例
1
(补充)
已知:< br>如图,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F
是
AB
上 一点,
DF
交
AC
于
E
.
求证:
∠
AFD=
∠
CBE
.
例
1
图
例
2
图
证明:∵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CB=CD
,
CA
平分∠
BCD
.
∴
∠
BCE=
∠
DCE
.又
CE=CE
,
∴
△
BCE
≌
△
COB
(
SAS
)
.
∴
∠
CBE=
∠
CDE
.
∵
在菱形
ABCD
中,
AB
∥
CD
,
∴
∠
AFD=
∠
FDC
∴
∠
AFD=
∠
CBE
.
例
2
、已知:如图,
AD
是三角形
ABC
的角平分线,
DE
∥
AC
交
AB
于
E
,
DF
∥
AB
交
AC
于
F
,求证:四
边形
AED F
是菱形
(提示:
.
运
【本文由
361
学习网
搜集整理,
小学教案
】
用定义判定
.
)
3
、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1
.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
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
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
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
1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
2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
.
【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