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教案

绝世美人儿
571次浏览
2021年01月16日 23: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2021年1月16日发(作者:卫玠)










北朝民歌

课文内容:

敕勒川
/
阴山下
/
天似穹庐
/
笼盖四野
/
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 歌》
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
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
南有黄河迂曲补
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
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
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
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 作众多,如《木兰辞》

《陌上桑》

《十五
从军征》
、< br>《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
27
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
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
幸福安康的草原 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
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所以本课以
阅 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 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
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
引导学生展开 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
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 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
情。

4
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上课后,让学 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把学生带入一 个美丽的梦景。

2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
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 br>2
指名朗读古诗。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读准诗中“见”的音。


3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
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
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
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
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
”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
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
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 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
巨大的蒙古包。
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 居所来比喻,
饱含
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
调、渲染 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
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 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
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 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
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
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在这样“天苍苍,
野茫茫”的背景下,
就可能给我 们如下的感觉:

1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

2
) 尤
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

3
)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
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 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
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
自 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
们追求的生活吗?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


秋天狂想曲-荷塘月色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