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小学阅读教学的尝试
余年寄山水
563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0: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冬至打雷-甫子寸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小学阅读教学的尝试
――以公众号“四一班我们的小池塘”为例
一、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用微信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接着,为了吸引用户,微信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作为微信的高密度
用户之一,作为一名热衷推广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敏锐地感觉
到微信除了社交功能之外,它的新功能更可以成为移动学习载体,成
为我们推广阅读的一个有利工具。在移动通信设备的帮助下,学生甚
至家长可以利用课外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定时定量阅读老师推
送的指定阅读内容。本文将以微信公众号“四一班我们的小池塘”的
推广和运用为例,浅谈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阅读教学的构思和实践。
二、
关
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阅读教学的构思
1
、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
在
2011
年出版的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规定:小学六年
的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45
万字
,
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校内教学时间有限,大部分都放在
说写
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大面积的
完整
的时间用来阅读,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多样的方式来互相推荐书
籍,
共享好书;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则主要要靠学生课外来完成。但
我校
大部分学生属于进城务工子女和农村孩子,由于阅读资源、家庭
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在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有很大不足。对于课
外阅
读,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较为饥渴的状态。
一方面教师有大量的阅读资源推荐和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却因
为没有足够的阅读课时而使阅读推广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学生又不知
道什么是好书,从哪里获取好的阅读资源和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这种
情况下,笔者在
2017
年
3
月针对班级学生建立微信公众号“四一班
我们的小池塘”,初衷就是为了定期推荐好书,下达阅读目标并给同
学们分享书籍提供一个平台。
2
、“四一班我们的小池塘”内容设计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有订阅号和服务号两个类型,相较于服务号的
每周两条的推送量而言,每天可发送一条图文消息的订阅号似乎更适
合阅读学习。既不会由于累积,一次性推荐多篇而造成读者疲劳;更
能满足他们的需 求
,
每日阅读
,
积少成多
,
细水长流
。
笔 者根据内容
进
行分类:有“好书共享”“亲子悦读”“好书推荐”“知识竞赛”
“习作赏析”
“名著导读”
“教师范读”等板块。之所以借助微信
公
众号的群发视频,图片,文章,留言,投票等功能,分多个板块将
同
学们和家长的投稿精心编辑,及时推送。一方面激发每个人的阅读
积
极性,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好书共享”: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拍成图片,并利用
语音或视频的方式介绍要推荐书目的作者,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再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篇目,以引起其他读者的兴趣,让自己喜欢的书籍
同样获得他人的喜爱。
“亲子阅读”:这个版块旨在让学生影响家长,带动家长开展亲
子共读一本书;家长再以行动鼓励孩子,给孩子阅读的自信心。具体
操作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以录音或视频展示方式,以分角色朗读或是齐
读等阅读方式来分享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
“好书推荐”:这个版块主要是笔者在活跃。笔者会一个月一次
向家长和学生征集好书推荐,并整理记录,查出哪个书店或网店有售
,
预估价格等,公布给读者。
“阅读知识竞赛”:该版块同样是为了督促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
检测阅读情况,以《三国演义》为例,给一些时间阅读《三国演义》
,
然后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关于这本书的一些题目,同学们可以在留
言区回答。
其他几个设计内容就不一一简述了。
三、关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从“四一班我们的小池塘”建立到今天四个月时间,基本维
持在每周推送三到五次,每次三到四篇图文或视频、录音。从目
前
的关注度和运营情况来看,还是可以的。
1.
整合碎片时间,开展阅读
课堂不一定只是局限在校园,而阅读也不一定只是依靠校内课
堂,
而是能够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阅读。
这
样整合碎片化时间,泛在化阅读就是为了给同学们整合一个校内校
外,< br>线上线下的阅读环境
,
以此激发阅读兴趣
,
进而开展阅读活动
。
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