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巡山小妖精
632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1: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mostrecent-内能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周长》说课稿
篇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我要说课 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我的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学 目标,
说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六大板块。下面
我来详细的说一说各个板块:
一、
说教材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
材第五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 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
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
材,提出 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场地
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 的基
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
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究 、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
律、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从直接看图计算。量一量获取
有关数据再计算,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在图形的拼摆
中关注图形周长的变化,这样由浅入深,既巩 固了周长的计
算方法,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里
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 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 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教”立足于学 生的“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
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 学
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
(
转
载于
:
小
龙
文档网
:
小学 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周长》说课稿
)
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 学习
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
总体来看 ,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
能很好的完成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抽象< br>概括能力不强,从以有的计算方法习惯中抽象出法则的能力
要训练。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 和问题,恰当的提出
中间温暖体,确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分析综合能
力不高。此外学 生的类推迁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训练,很
多学生不能在学会了例题的解答思路后顺利的类推出解答的方法。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学生不能很好的探讨出计算和
解答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 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
知结构心理特征,制订如下教学标: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知识技能】
1.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周长。
2.
会根据周长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过程,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活 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
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周长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
1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 。教学时先让学生
根据篮球场的形状提出求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
的认识先自己想想 猜猜,再算算试试,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
思考进行计算。接着,让他们汇报各自的算法,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
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 ,为什么。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2
、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
问题。
3
、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具动感、易交流的优势,更
好地突破教学重、难 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
舞台。
五、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 权还给
学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
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
,谁
来举例说明周长是什么意思
?(
教师可多让几位学生举例说
说,学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种 多样的。如果有困难可引导学生
从身边的三角板、课桌面、树干等说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
平面 图形的周长指什么。
)
2.
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让学生 上去指一指它们的
周长各是指哪里的长度。
[
通 过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
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从形象感知逐渐深入 到建
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用权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
3.
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举例以及指一指知道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 迎下载支持
.
了周长的意思,我们来看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二、探索交流、展开新课。
1.
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读题。
2 .
“理清题意。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在哪儿 ,并告诉同
学们哪条边是
26
米,哪条边是
14
米
?
师:看懂了题目的意思,谁来告诉同学们你对这个问
题是怎么理解的
?
(
通过指一指、想一想使学生认识到求篮球场的周长实
际上就是求篮球场四 条边长度的总和。
)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对题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请同学们
思考一下这道题你 准备怎样解答
?(
这里注意留给学生一定
的思考时间
)
。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想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个篮
球场的周长。
(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
师: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谁愿意
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来展示一 下
?
(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
说出这样做的道理。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这四种:
(1) 26+14+26+14=80(
米
)
(2) 26+26+14+14=80(
米
)
(3) 26*2=52(
米
)
14*2=28(
米
)
52+24=80(
米
)
(4)26+14=40(
米
)
40*2=80(
米
)
师:大家已经总结了四种 方法,用这四种方法计算这
个长方形篮场的周长都必须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
(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这里求长方形篮球场的周
长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 知道它的长和宽。
)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
并说说这种
方法的意思。
(
这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话从而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 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要注意调控课堂。由于学
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欢的方法肯定 有所
不同。在讨论四种方法时可能对第
1
种方法和第
2
种方法不屑一顾,从而有些不耐烦,教师要及时对该同学的发言进行
肯定并重复,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从而渗透体现新课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 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标“鼓励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
师:现在我们发现求 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
(
学生交流后请一名学生总结一下。
)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是有这么几种,今后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4.
“想想做做”第
1
题。
(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差的可稍作指点。集体
订正后可粗略统计正确情况。
)5
“试一试”
。
师:通过这两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
周长掌握得很好,如课换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长呢
?(
投影
出示试一试
)
师:这题是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再来分析呢
?
还是同学们偿试一下自己解答呢
?
[
这里由学生自己作主,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致力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 ,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同
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更进一步说明老师心目中有学
生,把尊 重学生放在首位。
]
(
学生练习,静等几分钟。
)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是怎样算的,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同时看看你们那一组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方法
?
(
讨论后请一组派个代表汇报,其它组如有不同意见可
补充。
)
[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险索、发现知识的机
会,小组合作学习的 方式又能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
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
“想想做做”第
3
题。
(
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集体订正时注
意了解全班的正确率。
)
2.
“想想做做”第
4
题、第
5
题。
(
要求学生先默看题目,然后说说对题目的理解,使他
们认识到第
4
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长
2
米、宽
1
米的长方形
的周长。第
5
题实际上就是求边长是
6
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多少。这里可让前面 题目做错的同学上前板演,再有针对性
地订正。
)
3.
“想想做做”第
6
题。
师 :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
“拼图”
游戏,
大家有兴趣吗
?(
投< br>影出示题目
)
师:请各组同学拿出小正方形纸片,同心合力, 先按要
求拼出图形,再讨论出问题的答案,同时请组长安排一名同
文档来 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 持
.
学作好记录。
(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讨论,教师可参与其中一组。
)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汇报,肯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
案。
师:由此可见,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
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 长是不相等的。
为什么都是有
6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和长方形,周长却
不 同呢
?
你认为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
(
这里让学生稍作讨论,努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因为
拼出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同,所以周 长也就不同,从而
使学生认识到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与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的长短有关。
)
四、课堂小结。
《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在认识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也为
今后学校其它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因而正确理解周长的概
念非常重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节 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让
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脑思考,动手验证,
突出学生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行
动者、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课上让学生思考、实践、交
流,并用所得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