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温柔似野鬼°
676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3: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白居易的花非花-郁闷
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D
卷
一、
选择题
(
共
2
题;共
4
分
)
1.
(
2
分)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
筏子
胆惊心悸
吞噬
湍急
B .
艄公
一泻千里
浏览
万马奔藤
C .
目不转睛
浊浪排空
风平浪静
提心吊胆
D .
马不停蹄
惊涛骇浪
化险为夷
如履平地
2.
(
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2009
年
10
月
1
日,北 京天安门广场阳光灿烂、繁花似锦,
20
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
大 祖国。
B .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C .
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D .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二、
情景默写
(
共
1
题;共
8
分
)
3.
(
8
分)古诗文默写。
(
1
)
____ ____
,松枝一何劲!
(
《赠从弟》
)
(
2< br>)伤心秦汉经行处,
________
。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3
)
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
(
4
)兴来每独往,
____ ____
。
(
《终南别业》
)
(
5
)< br>________
,中间小谢又清发。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
6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第
1
页
共
11
页
(
7
)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刘 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
三、
综合性学习
(
共
1
题;共
10
分
)
4.
(
10
分)综合性学习,按要求答题:
西域中学九年级(
1
)班的同学正在开展“漫游语文大世界”的活动,请参加下面的活动。
(
1
)同学们一定参加过许多语文学习活动吧!活动后一定感到收获不少吧!坐下再冷静思考一下,或许还 有
一些缺憾。请以你最熟悉的一次活动为例,回顾和反思一下活动的全过程,对本次活动作一个小结,在 未形成文字
材料之前,请你列出这个小结的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2
)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 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传》
:反抗封建暴
政的英雄传奇”;“《格列佛 游记》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请你给《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
两部名著各 写一句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
20
字以内。
①《西游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 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
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 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
四、
诗歌鉴赏
(
共
1
题;共
10
分
)
5.
(
10
分)诗歌欣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第
2
页
共
11
页
(
1
)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
2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五、
文言文阅读
(
共
1
题;共
15
分
)
6.
(
15
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 br>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
1
)
上
文
作
者
是
唐
代
文
学
家
。
我
们
在
教
材
中
还
学
过
他
的
一
篇
文
章
是
____
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注意画线字的翻译)
然往来视之
,
觉无异能者。
(
3
)文中说“技止此耳”,黔之驴的“ 技”具体表现在
_______
、
_______
(各用文中一个字概括)< br>;作者借黔
之驴讽刺了生活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
六、
现代文阅读
(
共
2
题;共
70
分
)
7.
(
20
分)记叙文阅读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
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
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
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
第
3
页
共
11
页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
雨的怀抱里。我呆 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
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
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
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
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
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
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
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
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
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
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
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
手里却没有停下挑
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
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
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 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
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
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
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
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
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
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
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
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
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
她
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
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
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
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
前?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
1
)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第
4
页
共
11
页
(
2
)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 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
话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
(
3
)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
4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 谈谈你对文章最后
一句话的理解。
8.
(
50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
70
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
5
万年间,据估计 共有
1000
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
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 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
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 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
DNA
,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 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
DNA
中包含有大约
32
亿个碱基对,< br>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
0.5%
,
这
0.5%
就意味着 大约有
1600
万个碱基对,
它们的组合数则更
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 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 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
66%
,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
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
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 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
过身体的信息,例 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
指纹似乎更加可靠。< br>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
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的形成除 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
形成 ,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 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 助
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
90%
。
⑥耳朵的形状 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
出现过根 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 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
第
5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