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秋有关的诗词及诗句
温柔似野鬼°
890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4: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学车程序-英语作文模板
与秋有关的诗词及诗句
关于秋的古诗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李煜
《虞美人·
春
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
簟秋》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
雨寄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
歌》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高适《送李
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
洞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古风二首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
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黄巢《不第
后赋菊》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
《秋夕》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
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
李煜
《虞美人·
春
花秋月何时了》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
!
催催催
!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
!
是车轮还是光阴
?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
!
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与秋有关的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赏析:
从诗词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
从表达方式看,这
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
“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 顶,居高临海,视野寥
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
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
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
“树木丛生,百草
丰茂”
与
“山岛竦峙”
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
《乐府诗集》
,
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 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
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 面上,使大海
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
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
句具 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
草木摇落的季节,
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 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
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
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
型环境,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br>作者面对萧瑟秋风,
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
接天;
山岛高耸挺拔,
草木繁茂,
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的“壮志”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