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现代诗
余年寄山水
840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4: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wlan登陆页面-个人简历表格模板
关于二十四节气夏至的现代诗
【篇一:二十四节气的民间歌谣
秋冬篇】
二十四节气的民间歌谣(秋冬篇)
阳历
8
月上旬:立秋
秋,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是
秋天的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81.
朝立秋,凉飕飕;暮立秋,热到冬。
82.
六月立秋秋后种,七月立秋秋前种。
83.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84.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85.
正月施肥长花,七月施肥长果。
阳历
8
月下旬:处暑
86.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87.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
88.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89.
不怕六月六的雨,就怕七月七的风。
阳历
9
月上旬:白露
太阳黄经为
165
度,白露后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成白色的露珠,
因此而得名。
90.
白露忙割地,秋分无生田。
91.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
92.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93.
淋了白露节,大旱十个月。
过了白露节,夜寒白天热。
阳历
9
月下旬:秋分
太阳黄经为
180
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昼夜几乎等长,这
一天又是秋季的一半,因此叫秋分。< br>
94.
白露忙割地,秋分无生田。
95.
雷打秋,冬半收;好中秋,好晚稻。
96.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阳历
10
月上旬:寒露
太阳黄经为
195度,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气温更低也更凉,
故称寒露。
97.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98.
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雪花浓。
99.
寒露不怕冷,霜降变了天。
100.
寒露一到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迟。
101.
寒露蚕豆霜降麦,种了小麦种大麦。
102.
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阳历
10
月下旬:霜降
太阳黄经为
210度,天气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
“
霜降
”
。
103.
霜降摘柿子,小雪砍白菜。
104.
寒露蚕豆霜降麦,种了小麦种大麦。
105
.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阳历
11
月上旬:立冬
106.
立冬无雨一冬晴。
107
.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
108.
立冬若遇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
109.
冬前霜多来年旱,冬后霜多晚禾宜。
110.
冬耕地顶水浇,明春无雨也得苗。
111.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112.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阳历
11
月下旬:小雪
114.
小雪不收菜,必定要受害。
115.
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
116.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阳历
12
月上旬:大雪
太阳黄经为
255
度,下雪会增多,雪渐大,可以形成积雪。
117.
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
118.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阳历
12
月下旬:冬至
太阳黄经为
270度,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在北半
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119.
冬至天晴朗,来年歌太平。
120.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丰收歌。
121.
冬至多风,寒冷年丰。
122.
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
三九天:
123.
一九二九下了雪,头伏二伏水必缺。
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
124.
一九二九吃饭温手,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125.
栽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126.
九九又一九,犁耧遍地走。
127.
三伏有雨秋苗壮,三九有雪麦苗强。
阳历
1
月上旬:小寒
太阳黄经为
285
度,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
气寒冷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128.
小寒节日露,来年五谷富。
129.
霜雪又加雾,旱得受不住。
130.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阳历
1
月下旬:大寒
太阳黄经为
300
度,大寒就是天气到了最寒冷的时候。
131.
小寒忙
买办,大寒要过年。
【篇二:中国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汉服团整理提供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
6
月
21
日或
22
日。夏至这天,
太阳运行至黄经
90
度
(
处在双子座
)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
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 时间最长。在
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
15
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 br>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 走
“
回头路
”
,阳
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 会逐日减短。同
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 为三候:
“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
生。
”
麋与鹿虽属同 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
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 鹿角便开
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
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 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
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 一些喜
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 后的
15
天分成
3“
时
”
,一般头时
3
天 ,中时
5
天,
末时
7
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 ,作物生长
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
有
“夏至雨点值千金
”
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
地区降水一般可满 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
“
六
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 相贺。
”
可见在
1000
多年前人
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 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
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
“
夏雨隔田坎
”
。唐
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
“
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
是无晴却有晴
”
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
写 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诗人徐书信
“
在暑雨
”
一诗中,
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
“
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
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
来。
”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
“
夏至
”
期间, 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
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
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江淮梅雨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
梅雨
”
季节,这时正是
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 在这里交汇,并形
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
人体也觉 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
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 吃生冷食物,防止
传染病发生和传播。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 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
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由北回归 线
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日渐缩短,黑夜日渐增长。但由于太阳
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 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
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
“
夏至不过不热< br>”
的说法。从
1951
年~
2006
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 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日
期计算编辑
公式解读:
y=
年 数后
2
位,
d=0.2422
,
l=
闰年数,
21
世纪
c=21.37
,
20
世纪
=22.20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