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历史认识与历史解释
巡山小妖精
681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5: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入团申请书范文
第四讲
历史认识与历史解释
一、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
1
、历史认识活动的三极结构:历史认识主体、史料、历史认识客体。
2
、三极的各自特点:
历史认识主体: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意识 结构的构成包括主体的哲学观点、
政治态度、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等。
史料:不完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历史认识客体:客观性、不可重复。
3
、两种争论和治学取向:
客观主义:
将史料等同于历史认识客体 ,
否认历史认识主体主动参与的可能,
强调建立
纯客观的史学。
相 对主义:
将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视为历史认识的决定作用,
否认史料的客观
性 ,怀疑人类重建客观历史的能力。
共同特点:没有将三极视为一个能动统一的结构。
二、历史认识的过程和类型
1
、过程:从感性、知性到理性。从认识论的角 度说,历史认识就是人类依靠自己的理
性(有时非理性也会发挥影响)重构历史的过程。它的基本特点就 是合理性的、合逻辑的,
人类的理性和逻辑因此常常成为历史认识的限度。
2
、类型:
事实性认识:
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之真,
弄清历 史客体的客观面貌,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
础。这是历史认识的基础性工作。一般分两步进行:第 一,以史料为对象,考证史料的真伪
错谬,力争恢复其原貌(有人称之为外考证)
;第二,以历 史认识客体为对象,考证史事的
真实与否,求得历史之真(有人称之为内考证)
。
< br>抽象性认识:
在弄清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梳理这些历史事实的发展顺序及其相互之< br>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历史的底蕴,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价值性认识:
在事实性认识和抽象性认识的基础上,
按照人们的现实性价值需要而对历
史事物进行价值性判断 。这种认识更多地牵涉到历史认识和史学的社会功能问题。
三、史料的搜集与鉴别
1
、史料的种类:按照其存在形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文献史料, 主要包括经部书、史部书、子部书、集部书、类书、档案、方志、
金石铭文、石刻铭文、报刊杂志、外国 人著述、口述史料,等等。
第二类:实物史料,主要包括人类化石、石器(石斧、石砧、石针 、石农具等)
、陶器
(鼎、
豆、
皿、
鬲等)
、
金属 器
(清潘祖荫
《攀古楼彝器款识自序》
说
“古器自周秦至今
(清)< br>,
凡有六厄”——秦、后汉、隋、后周、宋、金。清后,民国动乱及抗战日寇搜刮可称为第七厄,文革中破四旧可称为第八厄)
、玺印(吴大徵集《续百家姓印谱》
,作《周秦两汉名人 印
考》
;罗振玉《玺印姓氏徵》
;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
;娄汝承《意园古 今官印勼》等)
、封
泥、玉石、遗址,等等。
2
、史料的讹误
记录时产生的讹误(情感、立场、压力、个体的局限);流传中产生的讹误(错字、衍
字、倒字、脱字、并字)
;有意作伪(托古、争胜、掩饰、 邀赏、诬善)
。
3
、目录和索引的使用
《七略》
、
《汉书艺文志》
、
《隋书经籍志》
、
《旧唐书经籍志》
、
《新唐书艺文志》
、
《宋史艺
文志》
、
《明史艺文志》< br>、
《清史稿艺文志》
(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中华书局
200 0
年
版)
、
《四库全书总目》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
)
、王尧臣《崇文总
目》
、晁公武《郡斋读书 志》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郑樵《通志艺文略》
、焦竑《国史经
籍志》
、张之洞《书目答问》
、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尤袤《遂初堂书目》
、王 应麟《玉海
艺文目》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
、 钱曾《读书敏求记》
、
《述古
堂书目》
、姚际恒《好古堂书目》
、孙 星衍《孙氏祠堂书目》
。
阮元著、傅以礼重编《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55
年版。
1
(日)
桥川时 雄等编、
王云五等重编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 72
年版。
栾贵明辑《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王云五《合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未收书目禁毁书目》
,台北商务印书馆。
(据吕思勉先生回忆,
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有一教子弟读书之法,
就是 在其初能读书之时,
让其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遍,使其知道天下共有多少种学问,每种学问的源流派别
如何,
哪些书是基本而必读的书。这是一种基本的学术史的训练,于治学颇有裨益。吕思勉
先生在十六七岁时就做完了这个工作,
经史子三部都读完了,惟集部仅读一半。
但这已为他
后来的广博的学术视野奠定了基础。事见《吕思勉遗文集》上 ,第
408
页。
)
孙殿起录《贩书偶记》及《续编》
,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80
、
1982
年版。
(
《贩书偶记》及
《贩书偶记续编》
是一部清代以来的著述总目,
其作用相当于
《四库全书总目 》
的补编。
《贩
书偶记》初刻于
1936
年,著者在初版刊印以后, 又积得资料六千余条,并由他的助手雷梦
水先生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于
1980
年 以《贩书偶记续编》名义出版。这次重印,将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新一版《贩书 偶记》
、
1980
年第一版《贩书偶记续编》全二为一,以
《
〈贩书 偶记〉附续编》的形式分为上下册出版。
)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山根幸夫主编《 中国史研究入门》
(上、下册)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
(
1911
—
1949
)
,包括综合性图书、法律、经济、外国
文学、中小学教材、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历 史、传记、考古、地理、军事、宗
教、社会科学(总类部分)
、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心 理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
文字、教育、体育等类别。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6< br>-
1995
年出版)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著
《八十 年来中国史学书目》
(
1900
-
1980
)
,
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84
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 目汇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
1984
年出版。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
,上海图书馆
1979
年版。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中国史学论文索引》
,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
上海图书馆编《全国报刊目录索引》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br>中国版本图书馆编《全国总书目》
(每年一册)
,中华书局
1955
-
2001
年出版。
专题研究性的书目和索引:如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 中国学史论文索引》
(中华书
局
1979
年版)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 究所魏晋隋唐史研究室编《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江苏
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
《清史论文索引》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br>《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
目录》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等等。
有些书目和索引专门介绍某一图书馆所藏图书情况,
便于查找史料位置 :
如上海图书馆
编
《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
(上海科技文献出 版社
2004
年版)
;
《上海图书馆
馆藏中文报纸目录,
1 862
-
1949
》
(上海图书馆
1982
年版)
;北师大图书馆报刊部编《北京
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期刊题录》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年版)
;等等。
网络资源的使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 br>EBSCO
、
、百度等。各个国家政府、
组织、
机构的官方网站,
常有重要文献资料收录。
还有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网站,如冷战中国
网 、史学批评网等。
个人文集、论文集、资料集、期刊、年鉴等也是重要的资料来源,需要重视。
(中文 纸质工具书,按编制特点和功能用途,一般可分为书目、索引、文摘;字典、
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 书;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丛书、汇要等八大类。
读史工具书,综合类的有《中国历史大辞典 》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
《中国
历史大事编年》等, 古代的类书有《北堂书钞》
、
《艺文类聚》
、
《初学记》
、
《册府元龟》
、
《太平御览》
、
《太平广记》
、
《群书考索 》
、
《永乐大典》
、
《古今图书集成》等。查找人名
的工具书,《中国历史人物辞典》
、
《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
、
《中国人名大辞典》
、
《中国
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
《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
、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
、二十四史
及《清史稿》的专书《人名索引》
、
《中国历代年谱总录》
、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
、
《古今人物 别名索引》
、
《古今同姓名大辞典》
、
《历代人物里年碑传综录》等。查找历 史
年代、地名、图录的工具书,有《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
《中国历史纪年表》
、
《中西回史
日历》
、
《中国史历日和中公历日对照表》
、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
《中国地名大辞典》
、
《中
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
、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
《中国历史
2
地图集》
、
《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历代地理沿革表》
、
《读史方舆纪要》
,
《简明中国历史图册》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查找历代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有“正史”诸志、《十
通》
、各朝《会典》
《会要》
、
《历代职官表》等。查找书 目与研究线索的工具书,有《四
库全书总目》
、
《中国丛书综录》
、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
《中国善本书提要》
、
《中国地方
志综录》
、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
《上 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
、
《八
十年来史学书目》
、
《全国总书目》< br>、
《全国新书目》
、
《中国史学论文索引》
、
《中国古代史< br>论文索引》
、
《中国历史学年鉴》
、
《史学情报》等。查找字词的工具 书,有《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汉语大字典》
、
《 新华字典》
、
《尔雅》
、
《释名》
、
《经典释文》
、
《经籍纂诂》
、
《文言虚字》
、
《词诠》
、
《经 传释词》
、
《辞通》等。
)
4
、辨伪的基本方法
目录检索书名,
考察著者有无其人,
考察书的著作年代是否已有文字,
考察著 作所记人
物,考察著作所记事实,
考察著作所记人地物的名称,考察著作的思想内容,考察著作 所引
材料,考察著作的语言文字和文体。
附:明胡应麟曾在《四部正讹》中总结出辨 伪八法,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将
其发展为“辨伪十二法”
:
(
1
)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
(
2
)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
不同者,十有旧皆伪。
(
3
)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
(< br>4
)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
(
5
)真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
6
)某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全伪或一部分伪。
(
7
)
其书虽真,
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
则 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
(
8
)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
(
9
)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俱伪。
(
10
)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划,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
字句求枝 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
(
11
)
各时代之社会状态 ,吾侪据各方资料,
总可推见崖略。
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
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 即可断为伪。
(
12
)
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
自有 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
接者,即可断为伪。
可参考明胡应麟《 四部正讹》
、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
、崔述《考信录》
、梁启超《古
书真伪 及其年代》
、张心徵《伪书通考》
。
5
、校勘的基本方法
校勘也称为校雠。
它最早的含义出自刘向
《别录》
:
“一人读书,< br>校其上下,
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自刘氏父 子而后,校雠的结果,著录为目,事
实上把校雠的含义,引申为“部次条别,疏通伦类”了,所以校雠也 叫做校理。
可参见陈垣
《校勘学释例》
。
此书原名
《元典 章校补释例》
,
是陈垣先生继
《元典章校补》
之后的著作。
《元典章 》是元朝廷发布典章制度的专书,所载皆当时文件,内容多为《元史》
所无。
自元代出版后600
年间无刻本。
清末沈家本用当时在日本借回的缮钞本刊刻,
是为沈
刻本。沈刻本“写刻极精,校对极差,错漏极多,最合适为校勘学的反面教材”
(陈垣语)
,< br>而《元典章》又是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陈垣当时在各高校讲授“校勘学”
,要举例说明,就
以此书为例,作为教材。
1925
年,他在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时,在斋宫发现元刻本《元典
章》
,
乃于
1930
年夏,用
9
个月时间,以故宫 元刻本及其他四种抄本与沈刻本详校,
得沈刻
本讹误
12000
多条,据此撰 成《元典章校补》一书。书中对沈刻本有校有补,为了将所补各
页及其所漏的表格等可以插入沈刻原书, 乃决定仿沈刻本板式用木刻雕版,于
1931
年由北
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刊行,
是为陈垣用木板刻书之始。
此书完成后,
他将校勘出的谬误中的
十分之一,提炼、概 括为
50
例,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说明校勘的原则、方法,
并总结出“校勘 四法”
,成为中国校勘学史上首次总结性的著作。该书
1932
年
1
月刊于《蔡
元培六十五岁论文集》上,
1934
年雕版,收为《励耘书屋丛刻》第一集 第三种。
1957
年
6
月,古籍出版社用旧版重印沈刻《元典章》
, 乃将《元典章校补》中所补部分,按页插入原
3
书,
所校部分及
《元典章校补释例》
附于其后,
则二书与
《元典章》
成为整体,
使用 很方便。
60
年代初,台湾用陈励耘之署名,将此书与《元也里可温教考》
、
《元西域人华化考》合刊
影印出版,名《元史研究》
。
1959
年
1 2
月,中华书局排印时,因其书内容不仅限于《元典
章》一书的校勘,是为开拓校勘学的学科体 系之书,乃改名为《校勘学释例》
。
《校勘学释例》六卷,前五卷分别讲述《元典章 》沈刻本的
“行款误例”
(包括有目无
书有书无目例、条目讹为子目例、非目录误为目 录例、误连上文例、错简例、阙文例、字体
残阙径行删去例、
空字误连及不应空字例、
正文讹为小注小注讹为正文例、
抬头遗迹改革未
尽例、表格误例等十一种)
、
“通常字句误例”
(包括形近而误例、声近而误例、因同字而脱
字例、因重写而衍字例、因误字 而衍字例、重文误为二字例、一字误为二字例、妄改三例、
妄添三例、
妄删三例、妄乙三例等十 一种)
、
“元代用字误例”
(包括不谙元时简笔字而误例、
以为简笔回改而误 例、
不谙元时译音用字而误例、
用后起字易元代字例、
元代用字与今不同
例等 五种)
、
“元代用语误例”
(不谙元时语法而误例、不谙元时用语而误例、因元时用语 而
误例、
因校者常语而误例、用后代语改元代语例、
元代用语与今倒置例等六种)、
“元代名物
误例”
(包括不谙元时年代而误例、不谙元朝帝号庙号而误例、不谙 元时部族而误例、不谙
元代地名而误例、不谙元代人名而误例、
不谙元代官名而误例、不谙元代 物名而误例、
不谙
元代专名而误例、不谙元时体制而误例等九种)
。
第六卷主要讲“校例”
,包括校法四例、元本误字经沈刻改正者不校例、元本借用字不
校例、
元本通用字不校例、通用字元本不用例、从错简知沈刻所本不同例、
从年月日之增入
疑 沈刻别有所本例、一字之误关系全书例等八种。其中校法四例为其精华。
陈垣“校法四例”
:
对校法:
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
遇不同之处,
则注于其旁。
此法最简便,
最稳当,
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 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
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 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
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谬》
,
汪 辉祖之《元史本证》
,即用此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之前,最宜用之。
他校法: 即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
可以前人之书校之,
有为后人所引用
者,可以 后人之书校之,
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
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还可用出土的文字资料相校)
。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丁国均之
《晋书校文》
,岑刻之《旧唐书校勘记》
,皆此法也。
理校法:段玉裁曰:
“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
”所谓理校
法也。遇无古本可 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
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 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
6
、考证的基本方法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孤证。
此处之孤,不是指史事的记载数量而言,而是 指史事观察者的数量。对同一
件史事,只有一个而没有其他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叫做孤证;记载很多,但这些记载都是根
据一个底本辗转抄袭或引申的,
并非出于不同的观察,
它们不能互相印证史事的正误,
这种
史料即使再多,
也仍然属于孤证。
凡是 出于一个独立观察的记载都叫做孤证。
对待孤证的基
本原则是“孤证不信”
、
“孤证不立”
,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即便要用孤证,我们要对其进行
考证。
方法就是进 行一系列的质问:
第一,作者的观察是否可靠,
包括作者是否为某事的同
时代人,作者 是否亲见其事,作者的地位是否便于全面了解这件事,事情的隐秘性如何等。
第二,
作者的判断 是否可靠,
包括作者的政治观点是否会影响对这件事的判断,
作者的学识
修养是否能正 确判断这件事,
作者和事件参与者的关系如何等。
第三,
作者的陈述是否可靠,
包括陈述的内容是否会因为冒犯权势者而受到胁迫,
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如何等。
第四,作
者的史德如何。如果是一个严正笃学的史家,那么孤证的可靠性就比较大。除了上述质问,
如果我们还能进一步弄清成为孤证的历史原因,
如这种记载是否为政府所禁止,
是否为时人< br>所蔑视,是否记载后遗失了等等,那么,使用孤证的把握就更大了。总的来说,对于孤证,
尽量避 免直接使用,即便要用,也要慎重,并且不能将其作为支撑论点的主要论据。
二是互证。陈述同一史事的两种出于不同观察而可以相互印证的记载就叫互证。
它包括:
①文献与文献 的互证。
A
、两种记载基本相同时,如果这两种记载出于不同的观察者,则可
4
基本推定其为可靠。
但这时的关键是要确定它们是否出于不同的观察。
从 事这项考证,
其方
法首先是通过
“考镜源流”
的目录学,
了解记载的 作者是谁,
成书的年代、
地点及流传情况,
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分析、论证它们是否出于 不同的观察。
B
、如果两种记载不符,则应广泛
搜求相关史料进行考证。
首先 要根据史料分析造成不符的原因,
有的是由于对同一史事的表
述不同而造成的,
有的是 由于对同一史事的观察角度不同而造成的,
有的则是由于流传讹误
而造成的,
还有的则 是有意作伪
(可参见前述史料讹误的三种情况)
。
分析这些原因的过程,
就是 考证的过程,也是辨其真伪、可靠与否的过程。分析结束,考证的结果自然就形成了。
②文献与实物的互 证。
当文献与实物一致时,
所记史事基本是可靠的,
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
“二 重证据法”
。当文献与实物不一致时,方法可参照上述
B
种情况,当然还要考察实物的
特殊情况。
③实物与实物的互证。一切实物的叙述都来自研究者的分析、推论。研究者只有一个,
出于一个观察的叙述是不很可靠的。
研究者可能会因为观察不全面,
判断不 客观等原
因而把不相干的内容杂糅在一起,
推理出不正确的结论。
为了避免这种毛病,
使推论始终沿
着实物所提供的线索发展,就要增加互证的数量,
以补充推论的依据。< br>也就是说,
一方面要
尽可能多地找到相关实物来印证,另一方面则要以文献史料来印证、 补充。
综上,
相同或相近的记载,只要出于不同的观察,
基本是可靠和正确 的;实物史料如果
有三个以上的互证,
其可靠性也是无疑的。
上述考证方法都属于归纳 法和类比法,
这两种方
法的特点是:归纳和类比的材料越多,考证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就越大。< br>因此,我们在考证史
料时,一定要广泛搜集有关史料,尽量把正面、反面的史料都搜集完全,然后 条分缕析,判
断其正误。
附:
《胡适考证学提纲》
(
19 34
年春北京大学文学院之讲课提纲)
1
、证人
这个证人是谁?
(
1
)本人(本证
internal evidence
)
(如《红楼梦》开端语)
。
(
2
)旁证:他的年代地域关系使他有作证的资格否?
①他是不是同时人?如不同时,后多少时候?
②他是不是同地域人?
③他与原被告有无亲属朋友等等关系?
④他与原被告有恩怨关系吗?
⑤他有何特殊资格来当证人?
⑥他有作伪的动机没有?
2
、证物
(1
)是真的吗?若是真的还得问:①是原物吗?②有无心的错误吗?(误记最普
遍)③有过 改动吗?(改动是有心的条正。
)
(
2
)有心的修改 已近于“作伪”了。所谓“假”
,只是有有心捏造而有欺诈的动机
的。
(如蒲留仙诗集 石印本,如《儿女英雄传》的雍正、乾隆时代二序。
)
(见罗尔纲:
《师门 五年记·胡适琐记》
,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236
-
237
页。
)
7
、训诂与注释
何谓训诂?黄侃 说:
“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
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 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
”
(
《训诂之意
义》)简单地说,训诂就是用现代的语言去解释古代的语言,以便今人之理解。清人陈沣又
说:
“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能使别国 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莫。
”
(
《东塾读书记》
卷一一)
。
由于古今
文字在形、音、义方面的差异,今人读古籍,就要依靠注释,否则就很难明其义、得其 理。
如《诗经·国风·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逑”即仇之假借
字,
《尔雅》
:
“仇、偶、妃、匹,合也。< br>”仇的本义为匹配。
“逑”字训为“仇”
,全诗意明。
训诂之书,称 为传或注或解或说之类,在先秦就已产生。及至西汉,发展起来,成为系
统的学问。如解释《春秋》者有 《公羊传》
、
《谷梁传》
,解释《诗经》者有《毛氏传》等。
后汉学者郑玄作 《周礼注》
、
《仪礼注》
、
《礼记注》来解释《周礼》
、
《 仪礼》
、
《礼记》
。魏晋
时,突破了传注书的一家之言,立了“集解”的体例 ,如何晏《论语集解》
,范宁《谷梁集
解》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等。后来这种体例 又以“集注”
、
“集释”
、
“集说”等形式训释
古书(把各家学说或 多种书汇成一书)
,如朱熹《四书集注》等。南北朝时,传注又发展为
5
“义疏”
。所谓“义疏”
,就是为注解再作注解,
《易》
、
《书》< br>、
《礼记》
、
《诗》
、
《左传》等都
有义疏。唐代, 随着义疏之学的发展,又出现了“正义”
。
“正义”只允许采用一家的注释为
主,如孔 颖达《五经正义》中,
《易》用王弼注,
《尚书》用《孔安国传》
,
《诗》用 毛传郑笺,
《左传》用杜预注,
《礼记》用郑玄注,编成
180
卷的《义疏》
。
古书传注的体例,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称谓。如《易经》的传注称为《 周易
大传》
,又称《十翼》
。还有元代胡三省注《通鉴》之书称为《音注》
。
中国古代有许多学者精于注疏,甚至毕生从事此项工作,写下了不少优异的史书传注,
不但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而且还提供了注解古书的典范。
如刘宋时裴松之的
《 三国志
注》
,
北魏郦道元的
《水经注》
,
唐颜师古的
《汉书注》
,
李贤的
《后汉书注》
、
元胡三省的
《资治通鉴音注》等,都是学术价值很高的史注专书。
汉代以后,
传注多系经书,< br>其思想倾向之不同与方法有关。
注释古书的方法就其大者而
言,
有汉学与宋学之 分。
汉学重家法,
宋学贵义理,
汉学以郑玄为代表,
宋学以朱熹为代表。清人李兆洛说:
“治经之途有二:一曰专家,确守一师之法,尺寸不敢违越,唐以前诸儒类
然。一曰心得,通之以理,空所依傍,惟求乎己之所安,唐以后诸儒类然。孔子曰:
‘述而
不作 ,信而好古。
’专家是也。孟子曰:
‘以意逆志,是谓得之。
’心得是也。能守专家者 ,
莫如郑氏康成。而其与经也,泛滥博涉,彼此通会,故能采一代之长。能发心得者,莫如朱
子 。而其于经也,搜集众说,惟是之从,故能为百世之宗。
”
(
《养一斋文集》卷三《诒 经堂
续经解序》
)汉代注经方法简明扼要,注重文字的说解,朱熹说:
“汉儒注书,只 注难晓处,
不注尽本文,其辞甚简。
”
(
《朱子语类》卷一三五)优点是不失 原义,缺点是融会贯通不足,
思想保守。宋儒注经方法重在义理的探求,个人思想的发挥。朱熹说:“本文不过数语,而
所解者文过数倍。本文只谓之性,而解中谓之太极。凡此之类,将使学者不暇求 经。
”
(
《朱
子语类》卷三一《答敬夫孟子说疑义》
)优点在于思想 能自由发挥,缺点是容易脱离本文,
陷于空疏的思辨。这也正是明清之际讲究经世致用的原因。
四、选题
1
、选题类型
①开创性选题。
这是最 好的一种选题,主要研究开创性的问题。所谓开创性,大体是指
论题本身之开创性的发现或提出(前无因 袭,并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
。
②实验性选题。
论题本身未必为新,
但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方式是全新的,
这也具有研究
的开创性,可以使论题因新的实验而有新境 界、新结论,所以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③突破性选题。
此类选题可能是旧问题,可能极为普通而易见,
但从一个新角度来研究
和分析,并获得不同以往的结论,超越旧说, 为人所服,这是其价值所在。
④总结性选题。
此类选题是结帐式的大综合,
关于某个选题已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但是
缺少统一贯穿综合纵观之通体融会与论断,
于 是综合各家之说而成一体。
这种选题必须能够
对旧存诸说理清脉络,折中至当,凡吸取与批驳, 都必须一一交代清楚,解释明白。
⑤补充性选题。
此类论题前人已有成说,
但又觉其有重大遗漏,或资料不足,或立论偏
颇,则此题可另起炉灶,自立探讨,但不可于他人前作,毫 不提及。
⑥翻案性选题。选择旧有论题,彻底推翻常说,针对旧有解释,提出完全相反意见, 另
立独创观点,以改变世俗观点。
(顾颉刚“古史辨”说,郭沫若为曹操之翻案皆为著例。)
⑦其他。
2
、选题的基本原则
①适应个人志趣和能力。
②应具有前沿性或创新性。
③应具有持 续性发展的潜力。
(选题本身有无更多的发展阶段;其本身可否再发展出其
他方向的相关问题; 其本身能否产生若干独立的新问题;此选题可能涉及的其他选题。
)
④应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青年时要小题大做,中年时要大题大做,老年时要大题
小做。专题研究与贯通研 究的结合。
)
⑤应注意史与论的结合。
⑥应注意与现实问题的结 合。
(
顾颉刚先生
1927
年作《怎样读书》的讲演,说道,
近
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
又以为惟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用的才是有用之
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
事物 都是值得研究的,
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
6
样小,它是跟着我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
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的学问忘
了, 等到形势一变,
需要不同,
我们岂不是空剩了两只手呢!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
的标准来定学问的好坏,
就是没有用的学问,
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
也是可 以研究下去了。
《学人谈治学》
,浙江出版社
1982
年版,第436
页。
)
⑦应尽量避免选题可能遇到的限制。
(资料局限 、时忌局限、语言局限、地区局限及其
他限制。
)
3
、选题的基本步骤
①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体方法见前述目录与索引 部分)
,并把握当前史学研究的
基本趋势。——深化、修正、开拓。
(
具体讲 有四个方面,一是古人、前人关于这一问题的
论说,
二是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做过什么研究,< br>达到什么水平,
三是目前是否有人正在做同
一专题的研究工作,
情况如何,四是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
如果你的设想与别人已发表的见
解差不多,
或别人水平 更高,认识更深刻,或者有更强的对手正在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你就
应该放弃自己的选题。如果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结论有错误或者还不够深入,
或者又发现了
新的材料,
或 者你又有了新的研究方法,
就可以确定这一选题,而且肯定能做出成绩。
通过
对研究状 况的了解还能使你更好地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
确定研究的中心点和突破口,
站在
前人 的肩膀上,
避免重他人走过的弯路,
有所突破和提高。
如果别人从来没有专门研究过这
一问题,那么你的研究就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当然,这样做,
搜集整理资料的工作量就比较大,
但成功的把握就更大。
学术研究是在前人和时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要不
掩没前人的成绩,并且要胜过前人。陈垣先生曾说,
“你选择的研究题目,若前人已做 出了
不少成绩,那么你写的文章,往往是不陋则鄙。前人写的书你没有读到,结果你说的话,前
人早就说过了,你就是‘陋’
;如果你看到了,却故意不提前人的名字,行同剽窃,着就是
‘鄙 ’
。
”
“前人不对的,你改过来;前人不够的,你作补充;前人不曾说到的,你提出来 。
唯其不掩没前人,才能胜过前人。站在巨人的背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
见《方国瑜教
授访问记》
,载《史学史研究》
1983
年第
1< br>期。而要使自己既不
陋
也不
鄙
,就 必须了解
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的研究状况。
)
②了解本领域的基本史料情况< br>(阅读史料的过程也是提出、
凝练、
明确选题的过程)
。
(吕思勉三步 读史法:
第一步是阅读编年史如
《资治通鉴》
之类,
目的是了解各时代的大势 ,
不必过求精细。此时当如曾国藩所说:
“读书如略地,但求其速,勿求其精。
”做这 一步工夫
时,最好能同时了解历史地理知识,可取《读史方舆纪要》
,读其全书的总论和各省各 府的
总论,并配合历史地图册。第二步宜取《三通考》
,读其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
市籴、土贡、国用、选举、
学校、职官、兵、
刑十三门,目的是了解各时代社会的基本 情形。
第三步就可以根据选题需要,读应读、愿读之书了。见《吕思勉遗文集》上,第
414< br>页。其
读史之“句读法”对于训练阅读和理解史料的能力也很重要,亦可参考。
)
腿到、口到、手
到、心到
(做札记或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批注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 心得笔记的不
同。
批注笔记
,
是在自己的书刊上用的。
凡阅读中见到 有关的材料、
精语或值得注意的问题,
随时划上各种不用的符号,
以便引起自己的注意 ,
还可以在书眉或其它空白处,
写下其内容
的要点及自己的看法、
体会疑问。
也可写下自己在别处发现的相关资料或观点。
然后用夹签
来作记号,以便于下次查考。
摘录笔记
,是在阅读中,随时把书中的史料、观点、引语、资
料等,
摘录在专 门的笔记本上。
摘录要准确无误,
并保持所抄材料的完整性,详细记录所摘
材料的出处 ,
以备引用和查考。
提要笔记
,
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阅读过的书籍文章的要点 及
主要史料记录下来。
一般是按照原来书籍和文章的层次顺序作提纲,
用十分简要的文 字记下
每章每段的要点和史料的大致内容,
这种笔记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凡自己藏 有的书刊及
复制件的材料适用此法。
心得笔记
,是读书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 、得到的启发与
收获的一种笔记。
这已不仅仅是采集材料,
而是一种对资料的研究。< br>做资料卡片
,
可以用活
页纸、纸条或专门印制的卡片。抄摘史料,最好是用卡片 ,这样既便于长期保存,又便于分
类和查找,还可以按各种不同问题重新组合,纵横比较。作卡片要注意 五点。第一,要认真
地记下史料的出处。
第二史料的抄录要准确无误。
第三,
在卡片上栏要标出史料的类别或要
点。第四,同一史料,出处不同,最好能集中于同一卡片上,以便于比 较异同。第五,作史
料卡片时,
可随时加上按语或记下看法、
体会,既可备忘,更可以 为以后使用该史料形成观
点时作参考。
)
7
③拟定题 目,写出关于选题基本情况的报告或总结。
(
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任何人阅读
论文,< br>首先要看题目,如果题目不好或不明确,很可能就不再看论文内容。
所以从一定意义
上说 ,题目的优劣,是史学论文能否引人注意、影响读者、发挥效益的重要方面。
题目也是论文的精华所在。其作用,具体说可以有四个方面:一是概括论文内容, 二
是提示论文要点,三是标识论述方法,四是突出论文见解。
史学论文一般只有一个题目,即单题,也有用主题副题的。副题,又称子题,辅题 ,
位于主题之后,
用以补充主题的不足。
有的副题是为了将长题短化,
就是把 长的题目分成主
题与副题两部分,使主题更为显目。如骆宾基《释“亚”及“亚旅”——“公元前两千二 三
百年之间中国人到达美洲”之说的铁证》
。如果不分出副题,原题应是《
“亚”与“ 亚旅”是
“公元前两千二三百年之间中国人到达美洲”之说的铁证》
,长达
28
字,分出主、副题后,
主题仅
5
个字,
就显目多了。有的副题是为了解释主 题。
如陈其泰
《近三百年历史编撰上的
一种重要趋势——自马骕至梁启超对新综合体的 探索》
。有的副题是为了补充主题的不足。
如郑山玉
《飞舟黄海
平 倭退荷——沈有容捍卫台、
澎领土主权的英勇斗争》
。
有的副题与同
主题互为 系列论文的总题和篇题。如张云樵《叶赫研究(上)
——叶赫的崛起及其为争夺女
真最高统治权 的战争》
、
《
叶赫研究
(下)
——叶赫在争夺统一女真诸部斗争中的 失败及灭亡》
,
李华《试论清代前期的山西帮商人——清代地方商人研究之二》
。有的 副题是为了补充说明
论文的次要主题。如周建国《关于唐代牛李党争的几个问题——兼与胡如雷同志商榷 》
。有
的副题为了对主题进行具体界定。
如陈君聪
《中国革命民主派旗帜—— 孙中山》
,
王启民
《试
论温斯坦莱的土地问题思想——十七世纪四十年代》< br>。
对题目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具体、准确、鲜明、简炼这八个字。
具体
,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具体地揭示论文研究的是对象是什么。如王仲荦先生的《 隋
唐五代的绘画艺术》
,季羡林的《
〈列子〉与佛经——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 的一个推
测》
,齐陈骏、陆庆夫的《唐代宦官述论》
,胡如雷的《唐玄宗李隆基卒年辨 》
,都具体揭示
出论文研究的对象,使人一目了然。
准确
,就是要以准确的文字提示论文的内容、论点、方法、见解等。如田余庆《论轮 台
诏》
,
揭示了论文是研究汉代轮台诏的。江山《加官制不起于汉武帝》
,揭 示了论文的观点是
推翻加官制起于汉武帝的旧说。李鸿彬《八旗建立年代考异》
,揭示了论文的 方法是考据。
李春辉
《从世界历史看改革》
,
揭示论文的研究方向是以世界史 的事例研究改革的经验教训。
鲜明,
就 是题目要有鲜明的倾向性,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如王凡《为禁绝鸦片强
固海疆而呼吁的黄爵滋》< br>,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黄爵滋的赞赏态度。卞恩才《一部勇于创
新的断代史专着——读〈魏晋南 北朝史论稿〉
》
,鲜明地突出了该书的特点。
< br>简炼,
就是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较少的字来表达论文的主题,让读者在一瞥之间,即
能 明白论文讲的是什么。
由于史学论文要发表在刊物或杂志上,
受版面影响,
题目字数不 能
太多。一般说,论文题目在十个字左右为宜,五、六个字更好。当然也不是愈少愈好,必要
的 时候,题目也可以长一点,太短了有时不能完整地表达论文的主题。
史学论文题目的这四点要求,具体是基础,准确是生命,鲜明和简练则是在具体、准
确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
这四点是对历史史论文题目的基本要求,
并不是说每一个题目都必须四者兼备。一般说,所有题目都要做到具体和准确,舍此,这个题目就是失败的。
从反面来说,拟订论文题目有十戒:一戒题不对文,二戒态度暧昧,三戒拖泥滞水 ,四
戒含糊其辞,
五戒矫揉造作,
六戒故弄玄虚,
七戒深涩难懂,
八 戒不着边际,
九戒轻浮狂妄,
十戒面目可憎。
总的看,题目非常重要,拟一个好的题目又很不容易。我们应该注意研究论文拟题的
艺术,在整个论文写作工作的过程中反复斟酌题目的标法,真正使题目能标示出论文内容,
反映论文特点 ,引人注目,又不落俗套。
)
五、开题报告的撰写
1
、选题的动机、意义与目的。
2
、研究现状综述(按观点、问题、方式、著作形式等进行分类综述)
。
3
、研究的基本思路。
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br>陈垣先生说:
论文之难,在最好因人所已知,告其所未
知。若人人皆知,则无须 再说;若人人不知,则又太偏僻太专门,人看之无味也。前者之失
在显,
后者之失在隐,
必须隐而显或显而隐,
乃成佳作。
又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
或新解释,
8
方于人有用。
《治史遗简及晋长沙王乂卒年考》
,载《中国史研 究》
1979
年第
1
期)
。
5
、写作提纲。
拟定提纲是疏通思路的重要一步,
是恰当安排材料 的必要环节,
是构造论文骨架的关键
措施,是思路备忘的特殊形式。正如清人崔学古所言:“文之有格也,犹作室之有间架也。
某处为室,某处为厅,某处为门楼。其高凡几,深与广凡几,虽 斧斤未操而规模已定,故一
举斧而成堂也。作文亦然。
”
(见《学海津梁》
)
。
史学论文的写作提纲,有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之分。简单提纲,有人又称为标题写 法,
就是非常概括地用标题的形式写出论文的段落骨架。
例如,
范文澜
《论中 国封建社会长期延
续的原因》一文,其简单提纲可以归纳如下:
(
一
)
序论
(
二
)
本论
1
、从农业生产力的迟缓发展来看封建制度的延续
2
、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破坏来看封建制度的延续
3
、从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迟缓来看封建制度的延续
(
三
)
结语
这种提纲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缺点是过于简略。
详细提纲,
是把中心论点和各主要部分,
甚至一些重要史料,
都比较详细地写 出来。还
以上文为例,其较详细的提纲拟为下式:
(
一
)
序论
1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其原因主要应从社会内部即其生产方式探索。
2
、马克思关于旧社会形态灭亡条件的论述及其意义。
3
、本 文论述的方法
(
以马克思之原理来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实际
)
。
(
二
)
本论
1
、从农业生产力的迟缓发展来看封建制度的延续。
①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民与地主的关系与斗争。
②
农民与可供耕种的土地是发展封建农业经济的两个重要条件,
只要土地还能容纳
人口,旧制度就不会消亡。
③
《联共党史》两段话证明地理条件与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影响。
④
中国古代人口数总趋势是不断上升。
⑤
土地面积扩大后就有人口增长。
⑥
开发土地的六种方式。
⑦
土地过度集 中的地区,
人口过度,
就可能发生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的打击使地主
阶级实行 让步,缓和矛盾,生产得以发展。
⑧
农民只能打击封建制 度,
不能打破封建制度。
闭关自守,
封建农业经济将保存下
来。
2
、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破坏来看封建制度的延续。
①
农业生产力发展迟缓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A
、残酷的剥削使生产力萎缩。
B
、疯狂屠杀,使生产力遭受破坏。
C
、军阀混战,破坏生产。
D
、外族侵入,带来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
毛泽东论 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的农民的极端
穷苦和落后。
③
农民枷锁的沉重使生产力发展迟缓以至停顿。
3
、从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迟缓来看封建制度的延续。
①
消灭封建制度的市民阶级。
②
唐宋以后,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是由于农民的日益贫困和国内市场的愈益缩小。
③
中国的手工工场主不曾形成新的阶级。
④
中国的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自守使国内市场狭小又不开辟国外市场。
⑤
宋明之际出现进步的生产工具,但因为劳动力的低廉使之不再改进。
⑥
清朝的统治使明代传入的西洋科学被遏止。
9
(
三
)
结论
1
、
中国封建社会里一切生产力还保有发展的余地,
没有新的 生产关系出现,
只能沿
着老公式缓慢行进而长期延续。
2< br>、
鸦片战争以后,
封建制度继续存在,
只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胜利地消灭 三
大敌人
(
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地主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
。
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无
比伟大。
这种详细的提纲,虽然费时较多,但内容丰富、具体、明确,可以引导我们顺利地完成
史学论文的写作。
对初学者来说,提纲详细一点好。当然,提纲也不必过于详细。因为提纲 到底不是论
文,太详细了,花时间太多,而且繁杂,反而不利于写作时发挥。另外,不要把提纲看得过< br>死,
不要完全亦步亦趋地照提纲写文章,
而限制了自己思路的驰骋。
因为作者对 历史问题的
思考存在于历史研究的始终,提纲再详细,也存在不合理、不适当的地方,论文执笔中,随< br>着思考的进一步深入,
往往会发现提纲的不足,
甚而爆发新的思想火花,
这就要 突破提纲的
限制进行写作。
拟定提纲的步骤:
第一步,用准确精炼的文字写出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论文最关键 的内容,是
论文的主旨所在。
将自己经过深刻思考所得的中心论点凝聚为一句话或一小段话,< br>并且形诸
文字,是非常重要的。中心论点的文字,首先要集中,就是一个观点,不要同时摆出几个 观
点,从而分散了主题,要给读者留下印象。其次要深刻,就是要有丰富而深入的内涵,用凝
炼 的语言深刻地表现自己的见解。第三要新鲜,不仅思想新,而且角度新、语言新,让别人
一看就觉得其与 众不同。
许多论文的题目就是其中心论点。
比如宋健的
《超越疑古
走出迷
茫》发表于《光明日报》
1996
年
5
月
2 1
日,赵俪生先生《光考据不行,还需要思辨》发表
于《文史哲》
1982
年 第
2
期,高清淑《
〈晋书〉取材〈世说新语〉之管见》发表于《社会科
学战线 》
2001
年第
1
期等。提炼中心论点主要靠自己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 br>
第二步,考虑论文的布局谋篇。
就是围绕 中心论点,论文拟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
来进行论证和叙述。
是径直入题,还是经过论证分 析再归纳中心论点;
论证的方法,是先总
后分,还是先分后总,或者是层层深入。通过这一步, 构成论文的大骨架。从大的方面解决
论文从几方面写的问题。
第三步,逐个安排各部分论证的逻辑顺序。
就是考虑和写出各部分本身的段落层次安
排。一篇论文有中心论点,然后要分几个部分,从几个方面予以证明,
每一部分有一个支论点。这个支论点,又要由几个分支论点构成。
第四步,
安排材料。
史学论文要用史料说话,
论据主要由史料构成。
在已拟 好论文写作
提纲以后,
就要进行安排材料的工作。
就是把准备好的资料按照提纲的顺序 进行排队,
哪一
部分安排哪些史料,
哪一个论点用哪一条或几条材料来证明,
都要考虑周到,分别归并,或
者标上顺序、做上记号,甚至各自粘贴,以便查考和引用。
第五步,
全面审视写作提纲及材料安排。
要检查提纲的安排是否合乎逻辑,
是否紧 紧围
绕中心论点,
整个结构是否紧凑完整,
有没有不必要的段落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br>有没有安排
不合适的材料等。必要时进行调整修改。
6
、主要史料和参考文献(基本的、有代表性的)
。
7
、工作计划(或研究进度安排)
。
六、史学论文写作
1
、
史学论文的基本结构
史学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内容,
表现在文章中就分为序论
(
又称引论、导论
)
、本论
(
又称正文
)
、结论(又称结语)三部分。人称这种形式为
“三段式”
。也可进一步细分为八个 部分:问题来源、内容、属性、特征、功能(作用、效
果)
、价值、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
、余论。
序论,
是论文的开 头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
使读者对论文写作
的理由及其内容有一个基本 的了解。
有的在序论还对本课题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作些概述,
并
阐述选择本课题的意义 。
序论文字要简明扼要,
在论文中占很少的篇幅。
一般的序论只有数
十字或一 、二百字,也有千字左右的。
常见的序论有:< br>1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2
、交代背景,说明写
10
作的目的与原因;
3
、
提示内容,
对全文作扼要 介绍;
4
、
通过对反面观点的叙述,
引起下文;
5
、从分歧 意见的分析,说明选题的意义;
6
、以譬喻和典故开头。
本论
,
对提出的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是表达阐述作者研 究成果的部分。
这是学术论文的
主体部分,其内容决定整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必须用全力写好。
本论部分主要根据论题的性质来确定写法。有的是直接推论,
即提出一个论点之后,
步
步深入,层层展开论述,
单线 条地按逻辑思维的顺序写下去。
有的是并列分论,即把从属于
基本中心论点的几个下位论点并列 起来,
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
各个下位论点之间是并列的
关系,
它们都用来说 明基本论点。
多数史学论文,
常常使用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两者相结合
的方法来写。直 接推论下有并列分论,并列分论之下又有直接推论,多重结合,以充分展开
论述。
史学论文一般 长达数千字乃至数万字,
本论部分的篇幅占其中百分之七、八十,
文字
较多,因此,为 求眉目清楚,层次鲜明,本论部分可以用序码来表示各部分的不同,甚至用
不同序码
(
一、二、三、四,
1
、
2
、
3
、
4
,①② ③④„„
)
标示各部分之下多个层次的关系。
也有的加大小标题来表示,
以便 于读者把握各部分或各段的要点。
要注意层次分别时的变化。
结论
,是论文的收尾部分。
结论一般与绪论相呼应,
如果绪论只提 出问题,结论就要对
本论分析、
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
对论文要旨作简明扼要的归 纳,
从而使读者明了作者
论文之独到见解究竟是什么。这种结论,应该是从本论自然引申出来的 ,如果本论有问题,
结论也就站不住脚。
有的在绪论中已经对论文的中心论点予以说明,
结论就不一定再去归纳
论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总结全文,进行收尾,
以与绪论相照应。还可以 说明论文在本课题研
究中已达到的水平,
以及尚有什么遗留问题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等。
有的论文绪论虽已揭示
了中心论点,
结论还可以根据本论,
对中心论点予以比较全面 的说明,
一略一详,
相互呼应。
结论的最后可以对论文撰写中的重要问题予以说明,< br>还可以对给予自己帮助或指导的人员表
示感谢。结论的文字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篇 幅不大,甚至可以是一句话。
史学论文三段式的 形式是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的基本构成形式。
当然,
并不是所有史学论
文都由三部分构成 。
有的论文没有绪论,
直接开始本证,
最后写出结论;有的论文以绪论点
明中 心论点,本论论证中心论点,论证结束,论文就此终结。总之,论文的构成形式,可以
由作者根据研究的 内容,予以灵活处理,只要讲清问题、表达观点即可。
几种参考形式:
史学论文的基本形式是 三段式,但每篇论文的具体构成形式却千差万别,无一定之规。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论文甚至同题论文,< br>也有多种不同的构成形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
要想掌
握史学论文的各种形式,< br>不妨多看别人发表的史学论文。
认真阅读和揣摩优秀的论文,
包括
《历史研究》 和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据说,有人向扬雄请
教写赋的 技巧,扬雄回答说:
“读千首赋,乃能为之。
”
(
《西京杂记》卷
2
)
。看同行的文章,
除了可以增进自己的知识以外,
还可以学习其表现形式,
看他是怎样构造论文框架的,
如果
自己的选题类型和论证方法与之大体相同,甚至可以 模仿其框架进行写作。
为了向初学者提供参考,
下边选择几篇有一定代表性的史学论文制成提纲,
以见其大概。
▲西汉贾谊《过秦论》
,载《新书》及《史记·秦始皇本纪赞》
《史记·陈涉世家赞》
,
共
3
篇,统论秦之过失。
这是三篇著名的总 结成败兴亡经验的史学论文。现以上篇为例,言
其结构特点。
上篇全文不计标点为
999
字。分为五段。
一、从秦国强盛的开始孝公说起。论地利人谋,奠定秦强盛之基础。
(8 1
字
)
二、概述六国削弱、秦势日强的过程,说明当时形势对秦有利。
(312
字
)
三、写秦始皇统一及其以暴政治天下的措施。
(220
字
)
四、平庸的陈涉起义,竟导致秦之灭亡。
(205
字
)
五、比较秦取天下与被灭双方力量与地形的情况,得出结论 ,
秦之亡在于“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
,这是中心论点。
▲韩儒林《论成吉思汗》
,载
《历史研究 》
1962
年第
3
期,又收入作者论文集《穹庐
集》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全文约
11500
字。这是一篇评价政 治人物历史作用的评
价文章。除绪论外,本论有三部分。
绪论,从学术界对成吉思汗评价的分歧说明考察其历史作用的必要性。
(240字
)
本论,
一、在蒙古民族历史上的作用。
(2600
字
)
11
1
、
12
世纪末蒙古高原的混乱要求统一各部落。
2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使人民得到了安定。
3
、成吉思汗完成蒙古统一历史使命的原因。
A
、金国几次出兵打击塔塔儿集团,间接地帮助了成吉思汗完成统一。
B
、成吉思汗接受金朝官职与支持,从而打败东方集团。
C
、
成吉思汗控制了呼伦贝尔牧场,
物质力量成倍增加,
打破蒙古各集团间的势力均衡,终于成就统一大业。
4
、成吉思汗的统一事件对蒙古族的形成有很大贡献。
5
、统 一以后驱迫蒙古牧民进行大规模掠夺战争,给蒙古高原的牧民和生产造成了灾
难。
二、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5400
字
)
1
、成吉思汗结束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分裂局面,恢复了统一。
A
、安史之乱以后中国长期分裂阻碍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B
、成吉思汗统一中国使各族人民的精神状态顿时改观。
2
、成吉思汗为何能统一中国
?
A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在于当时北中国特别衰朽。
B
、与西夏的战斗说明成吉思汗不是无敌的。
C
、成吉思 汗兴起时,全国已处于瓦解的前夕。中原人口的大量死亡,不能完全归
咎于成吉思汗。
3
、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后外族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使他们发挥了才干。
4
、驳元朝为黑暗时代的偏见。
A
、大汉族主义历史家所谓元朝黑暗的胡说。
B
、忽必烈以后的屯田和马政及生产数字证明元代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三、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
(2650
字
)
1
、必须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中亚人有关成吉思汗西征的记载。
2
、成吉思汗西征是复仇战争。
A
、花剌子模人的夺人越货与军事进攻使成吉思汗决心进行复仇战争。
B
、花剌子模内部矛盾使其节节败退。
C
、钦察部藏匿成吉思汗之世仇是其受进攻的原因。
D
、钦察联军意见与行动不一致导其失败。
3
、西征有进步意义。
A
、西征打破了西域各国的封锁禁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B
、成吉思汗在西域的破坏是巨大的。
C
、成吉思汗在西征中采用中原的交通制度,改善了交通条件,维护了交通安全。
D
、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
▲ 宁可《汉代农业生产漫谈》
,载《光明日报》
1979
年
4
月
10
日《史学》副刊。这是
一篇经济史研究的论文,全文约
7000
字。除 绪论和结论外,本论分三部分,各有小标题。
绪 论,
直接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是汉代农业生产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从汉代情况看,
我< br>国传统农业走的是什么道路,具有哪些特点、成就和局限。
(150
字
)
本论
一,从三个数字谈起。研究汉代农业生产达到的水平。
(1700
字
)
1
、根据马克思的论说,谈汉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要看三个数字。
2
、研究汉代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
(
原
)
粮数。
A
、晁错言每一劳力年产粟约
1350
斤
(
今斤,下同
)< br>,麦约
1450
斤。此为偏低数。
B
、李悝言每一劳力年产粟约
2025
斤。
C
、
《管子》言每一劳力年产粟约
2700
斤。这是较高数。
D
、参照其它记载,知汉代正常年分每个农业劳动力产粮
2000
斤左右。
3
、研究汉代每个农业人口的口粮数。
A
、汉代一家平均五口。
B
、
李悝言每人月食 粟一石半,
居延简言每人每月口粮在
1.2
~
1.5
石间,
《泛胜之
书》言每人每月食粮一石半。
12
C
、根据各材料每个农业人口每月口粮为一石五斗左右,即每年食粟
486
斤。
4
、研究汉代全国每人每年平均占有粮食数。据《地理志》
、
《郡国志》全国人口为五
千万人上下。其中农业人口约四千万,每家两个劳力产粮
4000< br>斤,全国粮食总产量
320
亿
斤,每人平均占有
640
斤。< br>
5
、小结。两千年来,我国农业的三个数字仍在汉代已经达到的水平上徘徊。
二、农业生产发展的途径。
(2400
字
)
1
、我国农业发展历来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两条途径。
2
、汉代已形成这两条途径。
A
、汉代人口增长八倍,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B
、适应人口增长,总耕地面积增长十五、六倍。每户占田也有增加。
C
、两种途径中,精耕细作占主导地位。
D
、从各种资 料推算,粮食每亩产量平均约
140
~
150
斤,高产可达
700< br>多斤。
3
、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农业发展情况。
A
、两千年间土地和粮食增长数低于人口增长数。
B
、宋以后人口增长成为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
C
、至解放前我国传统的个体小生产农业走到尽头,处于停滞状态。
三、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
(2400
字
)
1
、我国传统农业一开始就呈现出其局限。
2
、局限之一为单纯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忽视了畜牧业。
A
、汉代农业已开始失掉畜牧业的支持补充。
B
、战国秦汉已将畜牧业臵于次要地位,汉代以后,畜牧业越来越落后于农业。
C
、当时畜牧业不易发展的四个原因。
D
、畜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3
、局限之二是忽视林业和水土保持。
A
、大量垦荒,毁坏森林,带来灾难性后果。
B
、两汉及其以后灾年比先秦增多,尤以黄河中下游严重。
4
、传统农业的局限性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势力。
结论,社会的大变革 必然带来生产的大发展,当前农业的根本任务是摆脱局限,形成适
合我国具体条件的新的农业发展的道路 ,把农业搞上去。
(350
字
)
▲郭沫若《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
,载《红旗》
1972
年第
7
期,全文约
6700
字。这
是一篇从正面立论的文章,
主要阐述其春秋战国之 交为中国奴隶制下限的观点。
全文共分四
个部分。
一,绪论,提出中心论点及论述重点。
(1800
字
)
1
、提出中心论点。
A
、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
B
、古史分期中比较重要的是奴隶制与封建制交替时期问题。
C
、殷代毫无疑问是典型奴隶制。
D
、奴隶制下限的几种不同 意见以及个人看法的变化,最后定为春秋战国之交,即公
元前
475
年。
以上通过直线推论,提出中心论点。
2
、说明本文论述之着眼点。
A
、毛泽东关于抓主要矛盾及封 建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给了我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与途
径。
B
、 要抓住主要矛盾
(
地主与农民双方
)
尤其是地主阶级这一方,严格意义的地主 阶级
不存在,就不是封建社会。这是说明论述的途径。
C
、单纯从劳动者身份着眼不易解决分歧问题。
D
、要抓住地主阶级有无这一方面来研究。
第二、三两部分是本论。
二,私田剧增与铁器使用是春秋至战国社会变革的标志。
(1600
字
)
1
、春秋中叶以后,私田剧增,导致奴隶制灭亡。
A
、殷周奴隶制为土地国有制。
13
B
、私田超过公田迫使鲁国“初税亩”
,这是两个社会制度变化的标志。
2
、春秋开始使用的铁器,破坏了旧的生产关系,成为两种制度变化的又一铁证。
3
、
各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使制度的变革从公元前
594(
鲁初税亩
)
至前
350(
商鞅变法
)
持续
了二百年。
三,春秋战国之交是各国社会性质由量变到质变的时期。
(2500
字
)
1
、各国制度变革主要是用私门向公室争夺人民的方式实现的。
A
、齐、晋采取革命形式变成了封建制。
B
、楚、燕、秦是以流血的改革变为封建制。
2
、封建制战胜奴隶制是一场剧烈的革命。
A
、楚、燕、秦变法者之死说明斗争之剧烈。
B
、各国之兼并战争直至秦统一是流血的阶级斗争的继续。
C
、这些斗争中人民是主体却没有成为真正的主人。斗争是革命不是和平过渡。
3
、
总结以上说明春秋战国是不同的时代,
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代社会发展由量变达到质
变的时期。
四,结论。
1
、春 秋战国在各方面都有划时代区别
(
举齐国临淄前
539
年与前
333
年的衰败与繁荣
对比
)
。
2
、解释毛 泽东“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周秦”即春秋与战国之
交。
▲王毓铨《汉代“亭”与“乡”
“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 说——“十里一亭„„十
亭一乡辨正》
,载《历史研究》
1954
年第
2
期,收入其《莱芜集》中,全文约
7200
字。这
是一篇考辨历史典制的 论文,共分五部分。
一,绪论,引出论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950
字
)
1
、从诸书记载的矛盾引出论题。
A
、
《汉书〃百 官公卿表》
“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人都以为乡、亭、里皆为地方
行政组织,且互 为统辖。
B
、同书所言亭数与乡数并非一比十,故而引起怀疑。
C
、应劭言“十里一乡”
,说明东汉“乡”
“里”之间没有“亭”
。
2
、提出本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二,论“亭”不是施政主民的机关。
(2000
字
)
1
、
《汉旧仪》
、
《汉官仪》
、
《续汉志》等皆言亭的设臵目 的是为禁盗防盗。乡官里正的
任务重在民事行政。
2
、从汉简、碑、刺所记名籍表现出的当时的户籍制度证明亭与乡里不属同一系统。
3
、
《春秋繁露》等所记汉代实际行政系统,说明乡里相制,而亭只是徼循机关。
三,从亭的历史证明其为军事性质的机关。
(800
字
)
1
、
《韩非子》
、
《国语》记载说明原先亭是设在边境上 用以守望亦防备敌人进攻的。
2
、
《墨子》言城上设亭与汉代边 境之亭障、亭燧都是军事的,大体秦时才将亭由边境
发展到内地,由防御外敌转为逐捕内“盗”
。
3
、归纳汉代内地之亭本质上仍是军事设备,与乡官里正不同。
四,古代 地方行政组织的考察证明亭不主民,乡不辖亭,亭不辖里。
(1550
字
)
1
、先秦地方行政组织的考察。
A
、春秋末至战国初里(
邑
)
即已变成里这一地方行政基本单位。
B
、乡的出现在春秋时期是侯国以下的行政区。
C
、在地方行政系统上总是以乡辖里,以里隶乡,乡里之间没有亭。
2
、晋唐之间行政系统皆为县乡里。
五,结论
(1900
字
)
1
、亭与乡里是不同性质的地方组织,不属于一个行政系统。
2
、汉代地方行政组织为乡里。
《汉书》
“十亭一乡”的亭是错字。
3
、
“十里一乡”之里为居住地区,
“十里一亭”之里为长度距离。
4
、亭的设臵根据面积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乡里的设臵按户口多寡。
14
2
、论文撰写
撰写学术论文,如八仙 过海各显神通,很难有说有固定的程序。任继愈先生在谈到学
界前辈的写作风格时指出,写学术文章只有 共同的要求,却没有共同的程序(
《谈学术文章
的写作》
,载《光明日报》
1 986
年
12
月
1
日)
。如朱谦之先生治学兴趣广泛,知识 渊博,文
思如泉。
他写文章的特点是快。
写作时,
手不停挥,
文不加 点,
一两万字的文章,
一挥而就。
有时连引文也懒得查对。
汤用彤先生则与朱 谦之先生恰好相反。
写起文章来慢条斯理,
不以
敏捷擅长。中年以后,患高血压,写字 不便,几千字的文章要断断续续写好几天。在写作的
过程中不断修改,但并没有给人留下不连贯的感觉。 使人读后觉得清通简要,文质得中,深
得魏晋风格,
却没有魏晋文风虚诞浮华的弊病。
冯友兰先生晚年目力不佳,
写文章由他口授,
助手记录,然后他再在记录稿上做些修改,最后整 理出版。他善于化繁为简,逻辑性强,使
人读后印象明确。朱光潜先生写文章,先要把必要的材料收集齐 备,把文章的大端、纲目列
出来,摆到手边,然后按拟订的纲目,逐章逐段地写下去。其文章条理分明, 不枝不蔓,有
理论文的清新,又有诗的韵味。熊十力先生写文章富有批判、论战风格。急于下笔时,随手
抓几张纸,奋笔疾书,字如狂草。为文气势磅礴,如长江大河,字句不加雕饰,用词谴句,
却十 分准确,不可更改。这些学问大家各有各的写作方式,文如其人。因此,史学研究者可
以采用自己独特的 方式进行论文的写作。
但对大学生和刚进入史学研究领域者来说,
按着一
定的步骤撰写 论文有助论文的按时完成。
撰写史学论文与撰写一般文章一样,都先要起草初稿,经过修改, 最后定稿。不同的
是,史学论文除正文外还有注释,有的还有图表,甚至必须列出参考文献目录,或写作
(
中、
外文
)
论文提要和编写论文目录。这些工作,是在撰写论文的 不同阶段完成的。注释、图表,
在起草初稿时即应同时录出或草成,
参考文献目录、
论 文提要和论文目录一般在论文写成后
再做。
一般把最先起草的稿子称为草稿,经过初 步修改抄出来的稿子称为初稿或叫做征求意
见稿(第一稿)
,征求意见或认真查核材料后修改出 的稿子称为修改稿
(
或第二稿
)
,经过几
次修改的稿子称为第三稿、
第四稿等,
多次修改最后抄清交付印刷以供审查答辩或发表的稿
子称为清稿或定稿。< br>
初稿的写作
顺序,大体有三种。一种是自 然顺序,即按照提纲的顺序,从绪论开始,接
着写本论和结论。
这种顺序完全是按照人们思维的 自然过程进行,
一般窒碍较少,
比较顺手。
但万事起头难,
史学论文的绪论因 其高度凝炼而难以下笔。
有的人拘于提纲顺序,
结果因为
开不了头而耽误了许多时间。
在这种情况出现时,
不妨抛开自然顺序,
采用从本论入手的写
法。先写本论, 本论写好以后,再写绪论和结论。这是第二种方法。因为论证观点一般是作
者在构思中考虑最多,
研究最为深入的问题,
况且有些论文的本论主要是用史实和史料说话,
史实和史料是已经搜集 好了的,
不必过多地考虑,
所以从本论入手,写作比较容易。在本论
写出后,
结论自然就出来了,
回过头再写那抽象凝炼的绪论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还有第
三种 方法,
就是先写最有把握的部分,再写其它部分,陆续写出各部分之后,再根据提纲的
顺序和逻 辑思维的要求,
将各部分拼装结合成一篇论文。
这可以叫做零件拼装法。
一篇论文有许多部分,每一部分,尤其本论部分,又含几个分论点,需要对一个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各个分论 点之间如果是并列的,
则不必完全按照提纲中各个分论点排列的顺序去写作,
而是
哪一 个分论点考虑得最成熟,或者最重要,就先写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写好后,再写其它的
分论点, 再写结论和绪论。这种写法,可以叫做重点突破,再逐个消灭的办法。其优点是易
于着笔,尤其在论文写 作过程中写不下去,不得不中途辍笔时,这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但是这样写,
不完全合乎论 文总体思维的逻辑顺序,
写出来的各部分往往轻重失调,
不好联
缀,或者各部分内容重 复,不合总体要求等等。故而,此类论文调整、修改的任务一般都比
较大。
写作史学 论文,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概念要清晰,逻辑要严谨。有的初学者的论
文中充满各种含混而不加界定 的概念,
又喜欢将前一段提出的假设不加论证就在下一段转换
成论据,这是不好的。第二,要写 好每一个段落。一个好的段落的结构和内在逻辑要严谨,
段落的第一部分最好是主题句,点出全段所要表 达的意思。第二部分应由几个支持句组成,
说明、解释、论证、发展主题句所提出的论点。最后一部分可 以是结论句,回到主题,但不
要重复主题句。段内不要枝节横生,硕果乱结,东拉西扯,使人不知所云, 把握不住中心。
(
1
)集中时间,速战速决
15
史学论文写作是一种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一旦动手,就要高度集中精力,相对集中时间,按照提纲的要求,随着思想的驰骋,不顾一切,奋笔疾书,尽快地写出初稿。而不要
写写停停 ,延宕时日,写出来的论文没有神韵。许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思路顺畅,资料
顺手,
不受干 扰,抓紧时间,一天可以写几千字甚至上万字,
有时一两天顶多三四天就可以
完成一篇万字上下 ,
甚至两三万字的论文初稿。
有经验的史学工作者在正式写作时,
很少有
人完 全遵循平时的作息时间表,
往往是废寝忘食,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走路、吃饭也不中
断思考,甚至睡梦中也在构思文章,
寻求论据。而且一般都要将工作学习进行妥善安排,相
对集 中一个整段的时间
(
几周、几天或每天的一段时间。
)
进行写作。必须参加的 活动,也尽
量缩短其时间,
尽量不因其中断思路。
因为处在高度兴奋中的思维是十分敏 捷的,
又有一定
的连续性,
充分发挥敏捷思维效力,
可以爆发许多思想火花,
下笔不仅逻辑性强,
还可能文
采玟烂,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万一打断了思路 ,
高度兴奋的思维冷却了,
以后要重新使思
维活跃,往往是很困难而且费时间的。
(
2
)不要因查资料打断思路
史学论文进行论证时,往往要 引用许多的材料,寻找材料和摘抄材料比较费时间,可
能因此打断思路。有的人在编写提纲时,
已将史料按照顺序予以整理,
写作时,史料一索即
得,一般不会打断思路。
如果有的史 料事先没有整理好,
但大体知道其意思,不妨在写作时
先凭记忆写出该史料的大概,
等 全段或全文写出后再寻找出史料,
完整无误地补充抄出,
这
也是不打断思路的一种有效 办法。
(
3
)不要分散注意力
在撰写论文时,精力高度 集中,脑子完全围绕论点论证论据结论去运转,才能更快更
好地写出论文。
在写作中,尤其要避 免分散注意力。许多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
或者在征
引分析史料进行论证时,
会爆发 思想火花,
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发现以前没有发现过的问题,
这种想法或发现,如果与 本论题有关,不妨继续思索,穷追猛打,
说不定由之引起整个论文
的重心的转移、
论证 方法的改变,
使论文的思想深度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这种想法或发现虽
说很有价值,< br>却与本篇论文的中心论点没有多少关系,
那就只能将这一想法与发现用一张纸
头记下来,
以备将来进一步研究思考,而不能在写作中丢开本题,
去研究这一新发现。
因为
注意力转移,会影响本篇论文的起草,延误论文的写作,
甚至可能见异思迁,论文起草了一
半 就再也写不下去或不想写了。
3
、史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篇史学 论文,怎样才能算是成功的
?
综合史学界评价论文的一般原则,似乎有以下五
个方面的 基本要求。
(
1
)必须有独到的见解。
①史学论文为什么必须有独到见解?
史学论文最重要的要求是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创 新是历史研究内在生命力的体现,没
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而是炒别人的剩饭,沿袭模仿,历史学本身 将永远停滞不前。每个
社会都要求历史研究者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认识和阐述历史问题,
历史研 究不创新,
就会日
益脱离时代的需要,
丧失其赖以存在的基础。
从学术界和读 者的角度说,
人们阅读史学论文,
是要从中得到新知,受到启迪。如果史学论文都没有新见,千 人一面,满纸陈言,岂不是有
意浪费纸张,耗费他人精力
?
古今学者都非常强调论文 的创新问题,北魏学者祖莹说: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
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
《魏书·祖莹传》
)宋黄庭坚说:
“文章切忌随人后。
”清袁枚 说:
“著书立说最怕雷同,拾人牙慧。
”
(
《寄奇方伯》
)北京大学 吴小如教授说:
“写学术论文,
没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决不下笔,
哪怕这一看法只与前人 相去一间,
却毕竟是自己的点滴心得,
而非人云亦云的炒冷饭。
否则宁缺毋滥,
决不凑数或凑趣。
”
张岱年先生说:
“过去评论有价
值的论文,
常 说是发前人所末发,
即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客观事实或前人没有发现的客观
规律。这就是很大 的贡献。初学写论文,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发前人所末发’
,但也要提
出自己的见解,
决不能人云亦云,仅仅重复前人已经讲过的意见。
”
(
《怎样写学术论文》
,
47
页,
51
页)
②何谓史学论文的独到见解?
所谓史学论文的独到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是某一历史问题,别人从来没有研究过你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开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