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巡山小妖精
917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5: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老残游记读后感-约翰克里斯多夫
编写时间
: 2013
年
12
月
9
日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第一课、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
教学目标
]
1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
.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
相关资料
]
1.作者介绍
艾青:
1910
—
1996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主要诗集 有:
《大堰河》
《旷
野》
《火把》
《欢呼集》
《春天》《归来的歌》
《艾青诗选》
《艾青短诗选》等等。
2.时代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
1938
年, 当时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东北早已沦丧,华北、华
东、华南也已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中国人民奋起反 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看到当
时的形势,
心中充满了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 的恨,
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
整体感知
]
1.
语知归类
①生字注音
艾
ài
嘶
sī
哑
yǎ
②词语积累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
2.
理清思路文章层次如下: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3.
讨论解惑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 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
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
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
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
悲愤满怀、
奋力抗
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 的“爱土
地”“爱祖国”的主题。
②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 歌意象,分别赋予
“大地”“河
流”“风”“黎明”怎样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
“悲愤的河流”“激怒 的风”可
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
“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 生机
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③作者通过写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
/
连羽毛也
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作者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 切的赤子衷情。
④《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
(
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 br>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
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⑤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何艺术特色?
首先意象内涵丰富,
象 征手法恰当。
其次抒情方式巧妙,
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
借物抒情,< br>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
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
修饰语, 这是第三层强化。
[
课堂小结
]
< br>本节课主要弄清以下三点:
①理解本诗作者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理解体味本诗< br>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③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乡愁
学习目标: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重难点: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乡愁》朗读录音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 )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
习。历任《蓝星》
、
《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 狼星》
、诗集《蓝色的羽毛》
、
《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三、整体感知
(
1
)阅读《乡愁》
,首先呈现给读 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
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
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 ,
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
子 、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 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
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 ,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
2
)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
,以感情为线 索,以
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
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
匀称,
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 br>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
一唱一叹的旋律 。
在同一位置上,
有重复,
即我在这头……,
有叠词:
小小、窄窄、 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
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
一的 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四、赏析
《乡愁》
是一篇怀念祖国、
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
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
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
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 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
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 子分离的乡愁,
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
别的乡愁,
是由生命规律 使然。
三段乡愁写个人,
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
最后一节,
抒写的国 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 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
“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
票,用得明了、形象 、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
《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
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 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五、难点分析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 邮票”,
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
母亲牵挂儿子,
儿子想念母
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
这 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
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它象征着作者中 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
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
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 墓外虽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它象征着作者晚 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
海峡虽然“浅浅”,
但
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 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
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 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
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
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六、朗读比赛
七、小结课文
八、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教学反思:
编写时间
: 2013
年
12
月
9
日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第二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1
.了解戴望舒及其 诗歌创作。
2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
.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
.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 抒情风格。
2
.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
果。
3
.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
.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学
过程< br>
[
教学步骤
]
一、戴望舒
(1 905
~
1950)
,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 草》
《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
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
1942
年
?
月
3
日,是诗人在 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
.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荇藻(xìngz ǎo)蓬蒿(Pénghāo)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
.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
这首诗语言口语 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
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 顿和重音。
3
.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
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 br>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
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 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
触到的 只是“血和灰”,
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
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 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
即“依然完整”,
没有为侵略者所
蹂躏的解放区,诗 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 ,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
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 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
.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
.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
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 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
效果。
(2)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
(3)
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1)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
在想象中,
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
先是沦陷区的家乡 ,
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
最终停留在解放区。
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 性景物
的概括,
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
(
同时也有视觉、
嗅觉、
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
)
,
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另外,灵活的押韵方 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
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
挚爱和柔情抚摸 ,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
.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