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教案
别妄想泡我
866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5: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口袋的天空歌词-上官仪
6
画
学习目标
1.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4
2
个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
“远”和“近”
、
“有”
和“无”
、
“来”和“去”。
3.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1.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4
2
个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
“远”和“近”
、
“有”
和“无”
、
“来”和“去”。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过程
一、
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
师:同学 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背过不少儿歌,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其中的一首(课件:
出示谜语)
《 我会猜》
)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
说话。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生说“手”
)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
(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
、观察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你来看 一看都有什么?这些景你觉得美吗?美丽的
景色就像画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画》
,这 篇课文中也有山,有水,有
花,有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
再由远到近地观察,
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然后 教
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自学生字。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
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诗中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二)检查识字。
1.
课件出示课文,用红色标出生字。
2
、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
1
)学生自由读。
(
2
)教师加上拼音后指名学生领读,要求大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
3
)开火车、齐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
4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以抢读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
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说,老师总结)。
4.
再用生字口头组词。
四、精讲点拨,理解诗意
1.
指名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
.学习质疑。(我们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
如 :
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为什么近着听,
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
么春天去 了,
花没有谢掉?为什么人来了,
鸟不惊?等。
你喜欢把哪句诗讲给大
家听?
3
.根据学生的提问,观看屏幕,理解诗意。
A
.“远 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
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
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
(画上
的山)用你的声音读出远山的美 来。引读“远看——”
B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图片,师述: 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
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
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 br>能听到流水的声
音吗?为什么?
(画上的水)
。
那么,
这一行 该怎么读呢?
为什么你要这么读?
谁也想来读?
C
.“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
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 ?(画上的花)。人在画外看,却如画中游。谁
能把这一行读好呢?
D
.“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
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 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
“嗨,小
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 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
这行诗?
5
.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出示古诗,注意停顿,不要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