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A卷
玛丽莲梦兔
641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5: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葡萄酒的营养价值-个人求职简历
人教统编版
(
部编版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1
单元第
1
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A
卷
一、
积累运用
(
共
8
题;共
16
分
)
1.
(
2
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可歌可泣(哭泣)
家喻户晓(明白)
宰割(比喻侵略)
B .
鞠躬尽瘁(责任)
平沙无垠(边际)
兽铤(疾走,快跑)
C .
锋芒毕露(全部)
层出不穷(连接不断)
庆幸(为事情的好结局而高兴)
D .
马革裹尸(马皮)
夐不见人(远)
奠基(打基础)
2.
(
2
分)
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 “‘两弹’元勋”,
他是当之无愧的。
B
.
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 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
观。
C . “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 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
孤独和安静……”
D .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
(
2
分)
下列语段中划线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 .
要:同“邀”,邀请
B .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C .
语:说话
D .
足:值得
第
1
页
共
10
页
4.
(
2
分)
下列短语属同一类型的一项是(
)
A .
嘶哑的喉咙常含泪水
B .
脸上和身上含着微笑
C .
悲愤的河流我的眼里
D .
温柔的黎明爱得深沉
5.
(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
B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 献出全部精力,
直到死后才停止。
C .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元勋:最高领导人。
D
.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
,
没有矛盾。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
哪个方向去。
6.
(
2
分)
(2015
七上·扬州期末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多美啊,我们的校园!
B .
《斜塔上的实验》选自《中国学生必读文库 ·科学卷》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
C .
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D .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7.
(
2
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锲而不舍
提纲挈领
契约
B .
赫赫有名
十恶不赦
赧色
C .
瑕不掩瑜
闻名遐迩
闲暇
D .
坚如磐石
罄竹难书
温馨
8.
(
2
分)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A
.
文中作者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依恋北大却必 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
的精神。
B .
文中作者详写了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还详写了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
C .
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
D
.
文章开头以北大“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起笔,最后以暮年归来,再“轻依 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
幻结束全文,既增加了抒情色彩,又与开头相呼应。
二、
综合题
(
共
1
题;共
15
分
)
9.
(
15
分)
(2011·泰州
)
班级开展“我爱汉字”的主题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
1
)
【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 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第
5
题人物画像中的任意
一个汉字。
(不 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
2
)
【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 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第
5
题人物画像中的任意
一个汉字。
(不 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
3
)
【课外实践】在某商店门口看到“特效纹香,< br>10
元
1
合”的促销广告后,老师要求你纠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
并结 合“汉字专题”中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说明修改理由。
(
4
)
【课外实践】在某商店门口看到“特效纹香,
10
元
1
合 ”的促销广告后,老师要求你纠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
并结合“汉字专题”中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说明修 改理由。
三、
现代文阅读
(
共
2
题;共
40
分
)
10.
(
20
分)
(2017·杭州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回
家
徐
风
已近年关,
隐藏在大山褶皱 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
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
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
一 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你 这孩子,
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
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
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 br>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好好好,妈 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
给你做 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 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
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
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 菜肴,关
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 着儿子媳妇回家边
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 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
房,无人应答。
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 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
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 ,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
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
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
“扑
通”瘫坐在地上。
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第
4
页
共
10
页
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工夫不大,
一行人来到警务室。
还未进门,
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 的舌头,
正“吧唧吧唧”
地舔着棒棒糖。
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 ,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
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 差点把奶奶吓死!
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
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 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
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 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
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
,有改动)
(
1
)
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
2
)
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
3
)
第
5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