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经典神话故事五篇-神话故事大全
余年寄山水
804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6: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四年级找规律填数字-千字文全文
小朋友经典神话故事五篇
-
神话故事大全
神话故事一定 程度上是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与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有着紧密的
联系。
神 话故事中渗透着孩子探索认识世界的方式。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神话故事,
一起来
看看 吧。神话故事
1
很久以前被杨二郎横扫一枪,
齐肩削掉了山尖。山尖向南飞去,带着惊
天的呼啸落在四十里开外,后来被人叫岱山
(
定远县和滁州市交界处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别急
!
且听我慢慢道来。据说那花果山的美猴王,大 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惹火了玉帝,玉
帝派杨二郎下界捉拿这猴头。
美猴王和杨二郎斗法七十二 回合,
从明光东五十多里处的鲶鱼
洼一路打到这横山附近。
当时那美猴王变作一只小鸟 在前面飞,
杨二郎变成一只雄鹰在后面
追。眼看就要追上,
那美猴王一头钻进了横山顶 上的荆棘丛里,抓耳挠腮做鬼脸,
惹得杨二
郎火冒三丈,举枪横扫过去。
嘭< br>
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碎石带哨、尘土飞扬,巨大的横
山山顶如流星带着火光发出长啸 声,
飞落在四十里开外处。
那美猴王一个跟斗翻下,
又变作
一个樵夫背着一捆 干柴钻入横山西南七八里处的城中,
混入人群。
当时杨二郎那一枪扫得真
乃惊天地,泣 鬼神。偌大一座城池,万民一瞬哑然,后而惊慌失措,不知是夫崩还是地裂。
顷刻后,城东横山上空碎石 尘土飞扬遮日,天昏地暗。当人们缓过神来时,
发现横山的山尖
被齐扎扎削去,
又是一 阵哗然。
杨二郎睁开脑门上的那只天眼,
看到美猴王变化成樵夫混在
人群中,
随即也变成一名威武差官追赶入城。
当杨二郎一手抓住那美猴王时,
猴头真会煸情,
满 脸委屈样,泪水在眼眶中直转,大声喊:
我没犯法,为什么抓我
?
一时间围过 许多看热
闹的人。人群中也有爱管闲事,打抱不平的,指责杨二郎。正在这时来了个真差官,一见面前这威武官差,心中直是犯疑:这同行怎么从来没见过
?
看来不像是本城差官。差官想问个
究竟,那杨二郎急得
哇哇呀
一阵大叫,那美猴王也趁机来个金蝉脱壳 ,一缩身一个跟着翻
入天空向南逃去。
杨二郎气得撕碎了手中的衣服,
恢复原形,怒目圆睁,
驾起云头向南追去。
就在杨二郎恢复原形的那一瞬,有人认出了他,喊:
啊
!
是二郎神。
那美猴王当时还无人
认得。杨二郎向南追 去,跑不出几里,感觉鞋中不适,按住云头停住脚,脱鞋一看,原来是
横扫横山尖飞起的碎石尘土灌入鞋 中。
杨二郎脱下鞋将尘土倒出后,
继续向南追赶美猴王去
了。
杨二郎鞋里倒出 的尘土,
落地后形成了两个凸起的土堆。
神话故事
2
树林里的怪事越来
越多。夜里不知什么嚎叫了一宿。早上起来,小白兔和山羊发现地上有
6
只脚怪物的脚印。< br>小白兔边跑边喊:
“
不好啦
!
树林里发现了
6
只脚的 怪物,大家快来看呀
!”
大家都跑来看这些
怪脚印。猴子问老山羊:
“
您认识这脚印吗
?”
老山羊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摇摇头说:
“
真
怪
!
前
4
个脚印非常像狼的脚印,但后两个脚印就不是狼的了。
”
松鼠忙问:
“
那是什么动物
的脚印呢
?”“
黑乎乎的两个圈 印儿,连有几个脚趾都看不出来。
”
老山羊又摇摇头。小白兔紧
张地问:
“< br>这个怪物长着
4
只狼爪,它一定吃我们兔子,这可怎么办呢
?”“
嘿嘿
!”
猴子冷笑了
两声,
“
我只见过
6
只足的小昆虫 ,还没见过
6
只脚的大怪物。我倒想会会这个怪物呢
!”
猴
子在鹿姑 娘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一会儿,鹿姑娘拿着一块黑板跑过来,她大叫道:
“
今天
晚上 由兔子和山鸡在树林值班,多少写在小黑板上
!”
夜幕降临了,月光透过树枝洒在地上。
一头
6
只脚怪物出现了,
他一前一后长着两个脑袋,
两个脑袋四处不停地张 望,
很快就发现
了挂在树上的小黑板,黑板上写着:
今天由兔子和山鸡在东西两头值班 。先说东边:如果把
15
只兔子换成
15
只山鸡,那么兔子和山 鸡的数目相等
;
如果把
10
只山鸡换成兔子,那么兔子就是山鸡的
3
倍。再说西边:西边的兔子数等于东边的山鸡数,
西边的山鸡数等于东边的兔子数。
“
哈哈,兔子
!”
前面那个头大叫。
“
嘻嘻,山鸡
!”
后面那个
头大喊。前面那个头说:
“
老弟,你算算哪边兔子多
? ”“
好说。
”
后面那个头说,
“
我敢肯定,
东边的兔子比山 鸡多
30
只,不然的话,怎么会换掉
15
只还能相等呢
?”
前面那个头说:
“
对
!
这样假设山鸡为
x
只,兔子就是(x+30)
只,再根据条件可得
x+30+10=3(x
-
10),求得
x=35
。也
就是说东边山鸡
35
只,
那么兔子 就是
65
只了
;
西边正好相反,
山鸡
65
只,兔子
35
只。
”“
哈,
东边兔子多,咱们去东边。
”< br>前面那个头往东走。
“
不,西边山鸡多,去西边。
”
后面那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