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专项训练(教案)

巡山小妖精
744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8: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殷熙)
古诗词专项训练

一、分析形象

1.
阅读下面的古诗
,
然后回答问题。


溪村即事

[

]
周权

寒翠飞崖壁
,
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
,
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
,
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
,
闲话总成文。



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答 案
:
通过描写溪村的清雅、
幽静、
深远的世外仙境
,
山翁邀 客饮酒
,
闲话成文
,
写出了一个不
同凡俗、耿直孤傲、高雅脱俗的山 翁形象。同时
,
寄寓了诗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

(
闲逸< br>)
、返朴归真的情怀。

2.
阅读下面的词
,
然后回答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

]
龚自珍
[

]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
?
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

]

自幼博学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 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
这首词就写于这一时期。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
(6

)
答:

孤花

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

孤花

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 br>“
阳春暮

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 合时宜者的形象。

3.

2015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问题。
(8

)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
空山静,高悬列宿
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

]
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
彩更加柔美。③缺:指月圆。③列宿:众星。


1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

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 ,光彩
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
)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
分)

答案:遥 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
万里清辉,
实 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
的美好愿望。

1


二、景与情的关系

4.

2011
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

]
①周朴
(?

878)
:字太朴, 吴兴
(
今属浙江
)
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br>)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

答:表现了 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
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
情油然而生。

(< br>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

)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 、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
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
用极富 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采用拟
人,写景细致入微。
< br>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
这哀愁是由荒 郊中看到的
景色引起的:
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
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 br>春天的草已经看不
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 经的兴盛;
天色已晚,
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 行客之
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 一
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5
.(
210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
分)


秋夜纪怀

[

]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 br>注
]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 馆
前迎接。


1
)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
致地写出了秋 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2
)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 怀?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 仍壮心不已,
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
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2
6.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
种什 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
分)


答:①“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
(小)
店、
半死枫树,
②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
暗淡朦胧,
营造了 一种凄迷、
萧索、
沉寂的氛围。③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三、艺术技巧

7.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5

)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
姓宇文 氏,
眉目娟丽,
善应对,
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
余问柔:
“广南风土,应是不好
?
”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问:“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三句主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有什么艺
术效果
?
答:

答:
运用了夸张
(
通感
)
的修辞手法。
她的歌声使人感觉到 风起雪飞,
使炎夏变得清凉。
(2

)
对柔奴“清歌”的夸张描写突 出了歌声的清凉悦耳,也暗示了歌者高旷美好的心灵。
(3

)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5

)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
[

]

宝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 。郭元振上《宝剑篇》,
深得武后赏爱,
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
新丰酒:
马 周落拓未遇时,
西游长安,
宿新丰旅店,
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取酒独酌。后来他受到 皇帝赏识,拔居高位。

这首诗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

答:①用 典:首联,引用郭元振的故事,说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才大略和匡世
济时的热情,
却没有他那样的幸运,
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
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

3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


写事的作文200字-辛弃疾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