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玛丽莲梦兔
646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9: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护士长工作手册-人生最美是清欢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
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
——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 候是相通的。但是,视
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
样的:全知( 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而人
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 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
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
有人物的一 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
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 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
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 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
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
并能让读者对 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
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
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 指掌,对每个人
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
评头论足,进行道德 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
1
、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
2
、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
面前;
3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
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
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
界。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
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 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
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 要人
物。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
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 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
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 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
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
(
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 br>范围等
)
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人物叙述还有种类型是“变换 式”,即叙述人没有固定,而
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人物。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就用了第
一人 称和第二人称,还用章回分开了。再比如,你在小说中
加入了某个角色的一封信,因此写到那信时就可以 是第一人
称或者第二人称。
另外,由人物叙述的延伸,还有一种特殊类型是“意识流 ”
方式。它试图最大限度地记录人物的全部内心活动及其过
程,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洞 悉了人物全部的心灵奥
秘,因此作品的情节也多是人物的意识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
视角。一、云 端视角
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
的叙述模式。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 ,叙述人就像上帝
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
活动,洞悉所有人 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
化。所以我叫它“云端视角”。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
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
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
活 ,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
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 和事件能
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
和广度等等。具体它又可以 分为不同的类型:
1.
主观型特点是
叙述者用第一人称身份或以编着、介绍人身份,直 接登场亮
相,对故事加以叙述、交代、报道,而且常常通过发表感想
与议论来干预叙述的进程。
2.
客观型特点是叙述人不直接介入
作品,不到处发议论,而是以第三人称来讲故事。 叙述人隐
身于叙述过程之内,使读者不能直接发现他的存在。当然以
上两种类型也并不是绝然对 立的,有些作品在叙述过程中,
也常常交替或混合使用两种叙事方式。这种叙事的不足之处
在于 ,因为上帝的存在,他知道的太多,反而让读者对其真
实性产生怀疑,另外作品的悬念也少了许多。因而 这种叙述
方式会使参与作品体验感受的较少,不能使读者有再创造的
乐趣和联想的能力,限制了 读者“再创作”的欲望。二、人
物视角是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一般也采用第
一、三 人称。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
以是次要人物。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 直接露
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
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
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
(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
)
的限制,因而也叫有
限叙事。
人物叙述还有种类型是“变换式”,即叙述人没
有固定,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人物。如:莫言 作品中会经
常采用这种变换的方式来使故事发展下去。另外,由人物叙
述的延伸,还有一种特殊 类型是“意识流”方式。它试图最
大限度地记录人物的全部内心活动及其过程,把读者带入人
物 的内心世界,洞悉了人物全部的心灵奥秘,因此作品的情
节也多是人物的意识活动。主要特点:无论是以 何人身份来
叙述,感觉是在讲故事,显得真实。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叙述人视角被限制,有些 空白还要读者去填补。这对于喜欢
参与作品思考的读者而言比较适合,也正好弥补了“云端视
角 ”的不足。但缺陷在于作品中的叙述人无法叙述自己,受
叙述人左右,作者又不好出面干涉,要想知道作 品中他人的
想法,还真得让读者自己去猜。另外的不足就是它没有象云
端视角那样对全局的全能 。三、纯客观叙事
这种叙述视角
的特点是客观地叙述所见所闻,将人物的表现、生活 场景和
事件直接展现给读者。但作者不参与作品中人物的意识与心
理分析,不能作主观评价,只 能是客观地展现情景或现场,
而不能深入内部,探测奥秘。由于叙述没有作者的主观性,
因而它 又不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这种视角有些象是摄像机,
把故事情景直接视频给读者,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 保留现
实生活的本来面貌,显得有些象是记实。这种叙述方式真实
性强,缺少主体引导,没有导 游之类的帮忙解释,因而作品
的一切进展都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正是没有叙述人的感情
投入, 尤其缺乏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过于纯客观,因而
作品显得冷漠,难于调动读者的情感。以上几种常见 视角各
有长短,实际写作中不要厚此薄彼,尤其是要写好长篇小
说,往往仅有一个视角是不够的 ,只不过根据内容需要,在
注意保持叙事角度一致的前提下,取长补短,通过各种视角
的转换, 灵活自由地变动叙事角度,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