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的十六种技巧

绝世美人儿
702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09: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阳自碧)
记叙文写作的十六种技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
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 料来写或作文呢
?
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如 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
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 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
要交代清楚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
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 境中发生、发展的。
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
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 颠三倒四,还
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 br>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
(
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
)
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 br>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
写细致,写逼真 ,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
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 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
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
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
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 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
一个统一、
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 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
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
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 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
种线索,
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
灵活巧妙地确
定。

三、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 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
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 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小材
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四、穿插流动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
上的手法,叫穿插 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吴伯萧的《难老泉》
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 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
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 历史事实。
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
富,
而且增加可读性。
王安忆的
《雨,
沙沙沙》
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
一路上思绪流动 ,
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
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
向往和追求 ,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
穿插也会影响文 章本身的连贯性。

五、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 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
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 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
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
来,不宜用 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
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
形象。

六、曲径通幽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 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
民学习的意愿。
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
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
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
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 情上

疙疙瘩瘩


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
枝蜜而

想去看蜜蜂


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
文章结 尾写作者做梦


成一只小蜜蜂

。由此可见,

曲径通幽

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
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 法。


运用

曲径通幽

法,要注意 两点:
(一)

曲径

是手段,

通幽

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
服务。(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七、烘托艺术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 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
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
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 、
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
或事物,又称

衬托法

。 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
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

红花还须绿叶扶

。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
才会显得突出 ,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

衬托,
可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
就是用类似的事物,
从正面去陪衬。
烘托主要事物。< br>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 行的悲壮。又如

蓝天
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

,用蓝天衬雪峰,使雪 峰更高大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
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 使雪峰更洁白。又如

蝉噪林愈
静,鸟鸣山更幽

,以有声衬无声。


2
、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 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
不能喧宾夺主。


3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对比,
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
起相互比较 。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
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俏

,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八、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
揭示作品主 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九、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 衬
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
量 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又用杨柳、
桃李同松树作对比,
补充说明松树

给人以启发、
以深 思和勇气


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
转,点明题旨说: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
格。

原来此篇 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
的主旨。
这篇文章正 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
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
杜牧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


韩寒1988经典语录-往事只能回味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