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585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0: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曾志)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设计理念
]
课文题目在“天都峰”前冠于一个“爬”的动词,就有了两个 表达内容,一是“天都
峰”形态内容,二是谁,怎样“爬”内容。教学时要根据这个明显特点,抓住两大 板块,
因势利导,分层推进。丰富对天都峰“险”的感性认识;角色体验,来自对方的鼓励;设
身感受,攀爬的艰难和奋力。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和内化语言,同时放飞想象,发散思维,
陶冶情操。

[
教学目标
]
1
、正确认读“颤、攀、鲫”等< br>6
个生字;会写“辫、似”等
11
个生字。

2
、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整体感知有所体会。

3
、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语言,迁移内化。

4
、学习从人物对话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质。


[
课前准备
]

教师搜集有关天都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
课时安排
]
2
课时

[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
第一课时

一、交流热身

(一)课件出示:天都峰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片断。

(二)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三)教师相机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 观看和交流,对天都峰有了大概的了解,我
们一起学习课文《爬天都峰》
(相机
板书课 题


二、读题质疑

(一)学生读课题。

(二)抓住动词“爬”
,名词“天都峰”
,展开探究。

1
、谁?怎样爬天都峰?

2
、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中小学教师使用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
板书: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


三、循疑读书。

(一)示范朗读课文。

(二)师生交流初读课文 后的整体印象。要点:爬天都峰人物,课文里的天都峰是怎
样的。
(要点:我和爸爸,老爷爷; 高、险)

(四)再读课文。

1
、学生画出生字词,对照工具书,拼一拼,读一读。


1
)指导读准“颤、攀、鲫”三个生字。
(多媒体)


2
)考察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指导观察“ 辫、似”两个生
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多媒体)

2
、整体感知。


1
)用“谁”
“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课文内容。

提示: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2

怎样爬天都峰?

提示:
一会儿攀
[p
ā
n]
着铁链
[lià
n]
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


3
)以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提示:
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四、小结启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谁”
“做什么”的句式整体了解了课文内 容,知道如何爬天都峰,用
先写,接着写,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了课文叙述顺序,收获不小。

五、练习

1
、给“爬、峰、辫、顶、仰、似”找一个以上的形近字,然后组 一个以上的词,抄写
1

3
遍。

六、作业

每个生字写
5
变,组两个词。

第二课时

一、温故引新。

(一)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
、读句子想画面,修改完善“天都峰”画作。

中小学教师使用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2
、背诵展示。

[
设计意图
]

“温故引新”
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
“温故引新”
的方法尤其恰当。
在巩固了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同时 ,为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

)
品句子,丰富语感。

1
、抓住“在云彩上 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高,和“我”怀疑
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
、抓住“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真叫人发颤!
”等句子 品味天都峰的陡和“我”
信心不足的心情。

3
、概括段意。

1

思维导航:
这个自然段,
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天都峰的高和陡,
二是
“我”
缺少信心的心情。


2
)引导概括:天都峰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4
、积累内化。


1
)思维导航:先写看到的实在景物, 然后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象,把实在景物和
感受想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峰的险。


2
)用“似乎”说说你看到天都峰后的感受。

[
设计意图
]
从感悟的层面上说,抓住重点句,透过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 含着的意思,尝试着把
簿书读厚,渗透从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意思的认知方法,从训练的层面上说, 一是在
思维引导下,让学生对文本把实在景物加上感受和联想的表达方法有所体会,在这个基础
上用“似乎”进行想象和语言训练,使想象和语言训练相得益彰。二是扎实进行段的训练。

二、由新深入

(一)小结过渡

通过研读第二自然段,我们从字里 行间似乎也看到了天都峰又高又徒,似乎走进了作
者由于畏难而信心不足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故事又会 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小朋
友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3

7
自 然段。

(二)深入研读

1
、学生自由朗读
3

7
自然段。

2
、汇报感受

3
、根据汇报,相机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我” 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扮演人物展开
中小学教师使用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


聊聊热门话题作文-认识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