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绝世美人儿
771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0: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空之城钢琴谱下载-小花园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一、紧扣课题,谈话导入
抓住题眼“爬”
,引出课题。
平时我们都说登山,登山,为什么不是“登天都峰”而是“爬天都峰”?
二、检查预习
1
、指导书写课题中的“峰”字
(
1
)观察“峰”字书写要点;
a
峰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要看宽窄——左窄右宽
b
竖折的折要向右上倾斜
c
撇捺写舒展,
d
最后一笔悬针竖,
e
要想写得漂亮,还要注意左低右高。
(2)
教师范写;
(3)
伸小手跟老师书空;
(
4
)学生书写,师随机指导。
2
、检查预习
大屏幕出示本课词语。
(1)
、一生领读
指导多音字:似
发
(2)
同桌检查
(3)
小小火车开一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4)
齐读两遍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
、
2
、
《爬天都峰》是一篇写人的还是写事的文章?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学习用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文章的内容。
四、
深入读悟,精析课文
(一)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感悟天都峰的特点。
师: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这一段写出了天都峰的什么特
点?并画出描写天都峰特点的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
天都峰的特点:高和陡
1
、句子: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
1
)借助“!
”读出作者看到如此高的天都峰时所发出的感叹。
(
2
)边读边体会小姑娘内心的想法“担心”
。
2
、句子: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
1
)借助关键词感受天都峰的陡。
笔陡——像笔一样直上直下
像窗帘挂在窗户上
挂——垂下来,很直。
(2)
借助图片、李白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感受天都峰的陡。
(
3
)读中感悟—重读关键词。
3
、边读边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
(害怕)
4
、借助视频资料直观感受天都峰的特点。
5
、师小结:天都峰可 真是高如上青天,陡似挂铁链,爬上去肯定不容易,难怪作者心中
充满了犹豫和害怕。
(二)读爸爸的话,设疑引出下文。
句子:爸爸听了,笑着 说: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问题
1
:从爸爸的话中,你知道老爷爷和小姑娘靠什么爬上了山顶?
互相汲取力量。
问题
2
:她们是如何汲取力量,又汲取了怎样的力量向上攀登的呢?
(三)
读对话启发想象,
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
明白老爷爷和小姑娘互相汲取力量 爬上峰
顶。
老爷爷: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小姑娘: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1
、抓住关键字“也”
,体会 两人对对方是否能够爬上峰顶的“怀疑”
。
2
、抓住老爷爷的“老”字,感 受小姑娘从老爷爷身上看到的信心,以及老爷爷从小姑
娘身上得到的勇气。
师小结:看来,这一老一少已经从别人身上感受到了力量。
3
、朗读感悟。
(四)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感悟爬山过程中的艰辛,照应开 头作者为什么用“爬”而不
用“登”的内涵。
1
、关键词:奋力——使劲爬,努力爬
攀着铁链
手脚并用
2
、关键句:一会儿。
。
。一会儿。
。
。
3
、借第六段的省略号,拓展老爷爷爬山过程。
师: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小小年纪的“我”历经艰辛才爬上去,那么这位白发苍
苍的老爷爷是怎么爬上 去的呢?谁来补充:也可以用上一会儿。
。一会儿。
。
。
补充:我身边的老爷爷吃力地向峰顶爬去,———————————————。
4< br>、齐读
6-7
段,感悟爬天都峰的艰辛,照应第二段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师小结:同学们,登上天都峰真是不容易,这么难的事情,有时候,仅仅靠个人的力
量是 不够的,要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所以,爸爸才会说:再读第
8
段。
5
、品读老爷爷和小姑娘的第二次对话,明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
(
1
)爸爸为什么觉得一老一小很有意思?——道谢!
(
2
)小姑娘和老爷爷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呢?
读对话,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
师小节:
最终,
老爷爷坚定了小姑 娘的信心,
小姑娘给了老爷爷勇气,
他们互相学习,
互相鼓励,爬到了山顶!
五、拓展延伸
1
、生活中你有没有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故事?
2
、今后,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找关键句,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课文内容,还学了边读边
体会心 理的读书方法,
希望同学们用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
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
生道路上 ,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你们也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鼓足勇气,
坚定信心,
勇敢去面对。
(二)作业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爬山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