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巡山小妖精
925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1: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好听的yy频道名字-似乎的近义词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
2.1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背景:
< br>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
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观察中,人们会有意无 意地对观察的事
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常常是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物对比。比
较结果也是相对的结 果,不是标准化测量的结果。
刚入一年级的孩子在观察和比较中通常会 集中在物体
外观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上,例如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生活中,它已有丰富的比 较经验,例如比身高和体重,但对
于多个物体之间的比较结果的描述是有困难的!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从观察恐龙开始,比
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我们也 许发现学生对恐龙模型的大小
仅仅是“一看”便有了定论,这个定论的潜在依据可能是比
较恐龙 的胖瘦,也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长短,也可能是比较恐
龙的高矮。对学生具有挑战的是,通过活动,他们会 意识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方法的不同结果可能也有
所不同。另外他们还会学习排 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在活动的最后,需要展示所有组的比较结果,是学生养成关
注他人 信息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结果描述恐龙的
大小。
如 果,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把恐龙对齐后比
长短或把他们放在同一桌面上比高矮,这是“公平比 较”的
行为表现,也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只有公平的比较才能得
出有说服力的结果。在研讨环 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
比较过程,引出公平比较的话题。比较需要公平和准确的话
题也将 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观察物体的相似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不同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
论交流。
具有对探索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
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描述自己观点。
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大拇指糖果汇报图片若干两根长短差异很小的吸管
手机电脑同步软件大小恐龙模型
4
组
学生准备:大小恐龙模型
12
组记录单
教学导语:
谁比谁大?
你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比较的?
从整体上观察,谁比谁大?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交流——比身高、比体重
两位授教教师并排站在一起,
提问:同学们,梨子老师与大海老师谁大谁小?
生:大海老师大。
追问:大海老师比谁大?
生:大海老师比梨子老师大。
再追问:你怎么知道?
生
1
:大海老师比梨子老师高!
追问:你怎么比较的?
生:梨子老师只有到大海老师的肩膀。
再追问:你们真的好棒,可以公平的从身高观察比较我
们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