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课内古诗理解练习卷1

别妄想泡我
913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2: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丁长华)
2010
届中考语文课内古诗
20
首—鉴赏

(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
________
A
.王


B
.孟浩然

C
.杜


D
.崔



2
.诗中的“涵虚”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
太清”描绘出了洞庭湖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的景象。

3


































_____ ____________ __
之意。

4
.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对仗工整,语言凝炼质朴,气象宏大, 以动态展示洞庭
湖水气势和力量。

B
.“欲济无舟楫”运用比喻,写出了自己无人引荐,不能出仕的心情。

C
.诗歌后四句主要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D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出诗人淡泊之志,隐逸之情。

5
.下列对作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向高官展示自己的才华志向以求得到推荐的诗作。

B
.本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其诗清淡幽远,长于写景

C
.诗歌的后四句主要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

D
.全诗的精华是后四句,它使得本诗广为流传。


(二)望



1


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
______
朝诗人
_ ____________


2


诗中的“岱宗”是< br>____________________
。“决眦”的意思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凌绝顶”的“凌”意思是
___________ _____


3
.“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造化钟神秀”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使主题得以升华。

6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诗歌的前六句写尽泰山景色,突出了泰山的气势,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
.本诗是诗人在青年时期写的,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

C
.诗歌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虽表现了诗人志向远大,但也反映出未经磨难 而有些年少
轻狂之意。

D
.全诗通篇以“望”字统摄,却不着一个“望”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格调高昂。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

1
.本诗作者是

朝的

(人名)

2
.诗歌是怎样体现题目中“初晴后雨”几个字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空蒙的诗中的意思是




4
.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晴天的美丽波光。

B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雨天西湖四周的山色。

C
.“欲把西湖比西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西湖美的神韵。

D
.“淡妆浓抹总相宜”表明西湖不管晴姿还是雨态都非常美丽。

(四)黄鹤楼

1
.本诗作者是

朝的

(人名)

2
.诗中写以往传说的句子是




3
.作者思绪纵接千古、概括世事茫茫的句子是







4
.“萋萋”在诗中的意思是



5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楼的命名由来起笔使 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
的艺术魅力。

鉴赏卷——

1
B< br>.“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登临时见到江天相接处,举目皆是亘古不变
的白云,富 有喜悦之感。

C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作者登临黄鹤楼,极目远 眺四周,所见到的
美景。

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明作 者见到黄鹤楼边的夕阳晚照、满江烟
波,引起深深思乡愁情。

(五)山居秋暝

1
.本诗作者是

朝的

,他被称为

诗派的代表人物,本诗选




2
.诗歌中以动衬静、声音和颜色相间的句子是:










3
.从原诗中找句子,给诗题“山居秋暝”中每个字都配一句诗。

山:





居:





秋:





暝:





4
.“春芳歇”在诗中的意思是





5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空旷、凄凉的秋天晚景。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明月的皎洁,泉水的清澈。。

C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欢乐的情景。

D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明作者想把像春天一样的美景留住。

(六)送友人

1
.写出能表示地点的诗句:





2
.
写出能直接体现作者送别友人的诗句:






3
.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句中,用“孤蓬”

远行的朋友此地一别之
后,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逝,万里飘泊,踪迹难寻了。

4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中,既描写了人物的



又穿插了“班马”的

,以此表现

的心境。

5
.这首诗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

6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比喻。

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D
.“萧萧班马鸣”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7
.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他的是个具有


A.
浪漫
B.
沉郁
C.
细腻

D.
工整)特点的诗人。

(七)登



1
.
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他的诗歌具有


A.
粗犷
B.
沉郁
C.
细腻
D.

漫)的特点。他和

齐名,世称“

”。他被后人称作“

”。

2
.
找出能直接说明作者登高的诗句。




3
.
找出诗中能体现作者长期飘零、贫病交加的诗句。






4
.本诗前两联写景,写的是

之景,突出秋天
_______
(限两字)的特点;后两联抒情,抒的是

之情。

5
.对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风急天
高”是诗人写自身在江边冬日的感受。

B
.
“猿啸哀”是作者想象所致,为了增加肃杀之感。

C
.
“渚清沙白”用色彩描写了江边的景色。

D
.
诗句中的每件景物,都写得富有勃勃生气。

5
.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而气势浑厚悲怆的七言律诗。

B
.
本诗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显得自然而开阖自如。

鉴赏卷——

2
C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情景交融,但并非对偶句。

D
.
诗歌情景浑然一体,借景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和老病孤愁的感情。

(八)卖





1
.
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他和元稹同创了体裁名称为“

”的诗歌。

2
.
找出能直接说明卖炭翁劳动地点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找出诗中描写卖炭翁烧炭和运送木炭艰辛的诗句。


1







2







3






4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写出了卖炭翁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的形象。

5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黄衣使者”是指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白衫儿”指

。写出了官吏们
_
的丑态。

6
.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翩翩两骑”是对宫使形象的赞美。

B
.
“黄衣使者白衫儿”是宫使服饰的描写。

C
.
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来写宫使。

D
.
“骑”指宫使跨坐在马上的动作、姿势。

7











使
























,又表达了诗人对卖炭

的思想感情。与此诗句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句子




”。

8
.诗歌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反映了卖炭翁

的思想感情



8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新乐府诗,以叙事为主。

B
.
本诗主要靠写景来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C
.
诗歌深刻地揭露了“宫市”掠夺人民的罪行。

D
.
诗歌倾注着对老百姓深深的同情。

(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的作者是
_________
朝的
____________
。题目中的“ 乐
天”是指同时期的另一位诗人
____________


2< br>.
诗中用了两个典故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3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
表现了
_________ ___
,又
________ ____
,后人通常引用这首诗,赋予它新的涵义,说

__ _


4
.
“长精神”的意思应该是
______ _ _____
,表现出作者在友人的热情关怀上,表示要振
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 他
_______ _____


5
.
判断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的正误:


1
)题目中“酬”是作者为了感谢白居易对自己的帮助,通过写诗给友人的报酬。
(< br>



2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 身”这两句意思是写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
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 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3
)刘禹 锡借“烂柯人”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4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 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
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十)题破山寺后禅院



1


这首 诗的作者是
________
朝的
____________
(人名)。
2


这首诗中家喻户晓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试写出你对这两
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卷——

3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


了解背后的我-我和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