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绝世美人儿
653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3: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学三年级主题班会-绝望的反义词
《复式折线统计图》
◆
教材分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
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八
数
据的表示和分析”中的教学内容。
本 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
进一步
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创设 了一个有趣的比较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情景,
在渗透数学文
化的同时,安排了三个问题和“试一 试”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二个问题是描述和分析图中的数据;< br>第三个问题是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
决。
“试一试”中的第一个问题是绘 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个问题是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经历收集、
整理、< br>表示、
分析数据的过程,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当统计数据的时间不连续的时候,
水平射线表示的 距离要根据实际时间多少来确定的方
法,并知道这样做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统计意识。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
(
有时并非每月、
每年都有数据
)
来确定水平射线上竖线之间
的间隔。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1
一.复习旧知
1.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2.
这些统计图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 br>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小知识图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了解中国最南端和最北端的位置。
2.
课件出示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统计图。
指出:
把两组数据
(
或 两组以上数据
)
在一个折线
统计图中表示出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br>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
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相关信息?思考:
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
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单式折线统计图不需要图例,
只能看出 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复
式折线统计图需要图例,可以较容易地看出两组
(
几组
)
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
4.
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
1
)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
2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
25
℃的是哪天?
(
3
)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
(
4
)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
掌握曾母暗沙和漠河两地的最高温度、
两地最高气温差
以及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
5.
下面是
2012
年 “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的记录。说一说,从图中你能得
到哪些信息?
2012
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6.
课件出示“试一试”
:
下面是甲、乙两城市
2012
年上半年月平 均气温统计表。
(
单位
:
℃
)
月份
1
2
3
2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