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萌到你眼炸
948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3: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蔡锋)
浙江省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C



一、

句子默写
(

1
题;共
4

)

1.

4
分)

(2018·十堰
)
古诗词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


君去沧江望澄碧,
________

(李白《赤壁歌送别》



2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___ _____

(王安石《浪淘沙令》




3

________

________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4


张养浩在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表达对统治阶级残暴的痛恨,
对老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5


马 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句 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
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二、

诗歌鉴赏
(

1
题;共
6

)

2.

6
分)
(2019
八下·广州期末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分别解释加点的“涵虚”和“端居”的意思。



2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

2
题;共
25

)

3.

9
分)
(2019
七上·芜湖期中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




10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不亦说乎:
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

③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

④传不习乎:
________

⑤可以为师矣:
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论语》中有 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你知道哪些?写出来个与
同学分享。


4


经过了两千多年,
《论语》仍然 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对你
的启发。


4.

16
分)
(2019
七下·萧山开学考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谷有祖① ,

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 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
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 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
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2




10


【注】①原谷:人名。②舆:手推的小车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欲捐之(捐献)





B .
谏父曰(劝说)





C .
汝何以收此凶具(因为)





D .
汝何以收此凶具(不吉利的)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
父不从
/
作舆
/
捐祖于野谷
/
随收舆归。





B .
父不从
/
作舆
/
捐祖于野
/
谷随
/
收舆归。





C .
父不从作舆
/
捐祖于野谷
/
随收舆归。





D .
父不从作舆
/
捐祖于野
/
谷随
/
收舆归。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②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4


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

现代文阅读
(

2
题;共
33

)

5.

16
分)
(2019
九下·萧山月考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热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 雨时
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②目前,我国大 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一来,修多粗的
下水管道都 不够用。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又让约
70%
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建设海绵城市,在降雨时,城 市能够像
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而在干旱缺水时,又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 城市的内涝灾害,



3




10


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块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区域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扩大,许多城市在强降水的冲刷下,道路、屋顶、绿地等< br>地方附着的污染物质,随着雨水被冲入下水道,没有道过土壤对其自动过滤。这些尚未处理的含有污染物质 的雨水
大多会经过城市排水系统排入溪流、江河、海湾,导致大面积面源污染。而海绵城市非常注重对天 然水系的保护利
用,其绿色基础设计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自然入渗率,并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海 绵城市渗透雨水的方法多
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空地铺装材料,绿化屋顶,将雨水截留后“渗”下去 ,从源头上控制了城市雨水径流污
染。

④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利于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其城市肌体中既有的园林、绿地、湿地及景观水体往往与水利调
蓄设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城市的防排水体 系,减少给排水管道混凝土的工程量,降城城市市政建设、运营、推护费
用。此外,因为建设海绵城市可 以减少城市水灾,所以能降低水灾经济损失及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费用,经济效益显
著。

⑤其实,
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我国古代就有海绵城市建设的踪影。
2500
多年前伍子胥规划
苏州城,就建成路与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
1 998
年的特大洪灾,苏州既要排出市内的渍水,还要泄太湖
的来水,整个城市虽低于洪水水面 ,但古城内基本未遭灾。在国外,也有类似于海绵城市这样的雨洪系统。如英国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园内 主体建筑和林地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两水收集系统,通过回收雨水和废水再利用等
方式,这一占地
225
公顷的公园灌溉用水完全来自于雨水和经过处理的中水。此外,公园还将回收的雨水和中 水供
给周别居民,使周边街区用水量较其地类似街区下降了
40%


⑥海绵城市,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建设海绵城市,将推动我国城市< br>发展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


1


海绵城市有哪些优势?请分点概括。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 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划线字“只”在句中
有什么作用?)

②海绵城市,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吐纳呼吸 ”在文中具体指什
么?)


3


文章为什么要举苏州城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例子?



4


最近,杭州市将某小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的试 点。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运用文中相关知



4




10


识为该小区提出合理的整改情施。


【链接材料】杭州市某小区建造于
90
年代,屋顶年久失修,且多有居民私 自搭建的设施,顶楼住户房顶潮湿、
甚至雨水下渗,排水条件较差;小区路面普遍采用硬质铺装,比如水 泥、沥青等,路面硬化,导致小雨积水,大雨
内涝,雨水和污水混杂,水体黑臭;小区内不少居民私自破 坏绿化带,改造为水泥停车位,加剧小区积水问题;小
区居民多用自来水洗车,导政水资源严重浪费。< br>
6.

17
分)

(2019·泰州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翰墨街

田双伶
①黑槐成荫的翰墨街上,翰墨斋和宜兰轩相邻,除了两家店主人一个一个喜弄墨一个擅操琴之外,与别家无甚
区别。

②鄘南古城有宋时遗风,人们多喜临池研墨,平时来翰墨街逛的人从未断过。 也常有邻近县市的人来买纸墨选
字画做装裱。翰墨斋满壁悬挂的字画,行草隶篆山水花鸟,看落款,都是 临摹之作。门口的茶桌上摆满杯杯盏盏,
谁来了,店主老陶就赶紧将绿茶普洱的沏上,遇到性情相投的, 免不了铺纸研墨切磋一番。

③有人把一幅幅卷轴细细看过,说,您这,都不是真迹呀。

④他嘘叹一声说,这可都是好字。

⑤来者指着其中一幅问,这幅价钱多少?

⑥他顺势望一眼,脸上满是虔诚之色:哦,这幅,您好眼力,这是弘一法师的字呢。

⑦不是真迹,价钱就该低些。

⑧他呵呵一笑,您看,弘一法师的气韵可都在呢。

⑨最后谈定价钱,不过三两百元。 他恭敬地将书轴取下,放进特制的木盒里,说,这大家的字也都是写给百姓
看的。您说是不是?

⑩来店里逛的人从翰墨斋出来,拐进宜兰轩,一进门先觉得自己俗了几分。迎门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兰花 、墨
兰、蕙兰、四季兰。案上有素琴,几上放金经,小小斗室,雅意非常。店里悬挂的字画,一看钤①印 落款皆是名家。
他给人讲:
我这里可都是名门正派。
你看这幅山水画,大气磅礴,丰润 富贵。
这位名家起先不给,
我多次上门去求,
他才放到小店。可谓我的镇店之宝。



5




10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