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练习:古诗文默写之理解性默写

绝世美人儿
895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3: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张治中)
2020
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专题练习:古诗文默写







































——理解性默写


【目标定向】

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

【方法指引】

1.
了解默写题常出现的错误:答非所问、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

2.
准确回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为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理解,在复习时要领 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
)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





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学生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
中一个重 要的原因就是对名篇名句中的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
导致丢分。这就要求学生克服懒惰 思想,勤于动笔,要用红笔圈点出来,重点掌
握。如:

【例】
“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
恩》)

【解析 】句中的“藤”是难写字,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反
复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 化记忆的目的。


2
)要注意易错字、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有很大的 迷惑
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
通过有意识 地分析比较,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解析】“岐”容易误写成与它同音的“歧”。


3
)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学生默写名句时,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例】“旦辞黄 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

【解析】“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容易误写为“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例题解析】





对于
“古诗文默 写之理解性默写”

考生答题常出现的失误有:
写错别字
(同
音字、 形似字、通假字、繁难字)、书写笔画不清、答非所问
等,对此要进行针
对性的指导。





近三年来,
广州中考语文的
“古诗文默写 ”

理解性默写
常见的题型、
考点、
设问形式、考查内容和答案解析 列表如下:

题型

解析

考查内容


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4
分)
(说明:本题有
2
分附加题,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古代诗文中的亭台楼阀,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岳阳楼承载着范仲
理解关键词“乡
淹对国家百姓的忧乐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
理解性
默写


2019



愁”“感慨”等;

淹《岳阳楼记》);黄鹤楼蕴藏着崔颢黄昏时临江远眺的乡愁:①“




”(崔浩《黄鹤楼》);咸阳城东楼留存着许浑
对荒废的秦汉两朝宫殿的无限感概;②“



”(许
浑《咸阳城东楼))。

【答案】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②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2018



3< br>)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4
分)

(说明: 本题有
2
分附加题,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独特的语
< br>理解关键词
“引用”
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在中央党校
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
习近平主席
“古典诗文名句”
等;

就引用了①“



” (《论语·雍也》)来说明兴
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
他还用了②






《论
语·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7



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 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4
分)

(说明:本题有
2
分附加题 ,加分后第
7
小题不超过
10
分)

理解关键词“雁儿
送信”
“鹤儿冲天”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 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
中,
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
“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般勤为探看。

等;

王湾在
《次北 固山下》
中,
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①“




。”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②




。”

【答案】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步练习: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1.
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 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
大雁,
轻吟:







《次北固山下》< br>)

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②“




”(《黄鹤楼》)。

2.
古人善借动物鸣声来写景。
吴均在
《与朱元思书》
中借“好鸟相 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创造了山林百间的一曲优美交响乐;李白在《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逸有此寄》中借①“




表达了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
师秀 在《约客》中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样的句子:②“




。”

3.
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①“






“燕昭 王筑台”
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范仲淹
《渔
家傲·秋思》中的②“< br>


”通过刻画守边
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4.“挽弓引弦” 在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喷薄着 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辛弃疾在《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用①






描写了跃马拉弓的 激烈战斗场面;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用②




”写尽了塞外冰天雪地中,
将士弓弦
冻铠甲冷的奇寒。

5.
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处处都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辛弃疾《破
阵子·
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
中①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②“




”阐释了自己生在盛世,却闲居在家,渴望出仕报
国的心境。

6.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在“经典咏流传”
中,
袁枚
《苔》
让我们看到了虽无人喝彩,
依然执着开放的苔花。
在初中古诗中,
有许 多托物言志诗作。陆游的《卜算子·咏梅》①“






借梅花表达自己历经磨难,
依然保持高洁的情操;
龚自珍
《已
玄杂诗》




”中的落花,
即便飘落枝
头,也护花不止,表明诗人爱国之心。

7 .
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行军九日思长
安故园》中,岑 参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借①“




”表现了诗人在重阳节中因战乱无人来送酒助兴的凄清景况; 在
《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②“




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

8.
一轮明月,曾激荡起诗人 心中多少的情怀;一轮明月,酝酿出多少脸炙人口的
诗篇。李白借一轮明月抒发对王昌龄的关切之情:① “




”。苏轼借一轮圆月抒发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②“




”。

9.诗言志。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不失①




”的豪迈与豁达;陆游在《卜算
子·咏梅》中写道,即使饱受摧残,也要不失②“




”的芬芳与坚贞。

10.
“花”在诗人的笔下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晏殊在 《浣溪沙》中,面对春花凋
零的景象发出了①




”。的感慨;杜甫
在《春望》中以②“



”抒发感时恨别
之情。

11.“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用①“




”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李白在《行路
难》中用②“



”表达了他希望得到重
用的愿望。

12.
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 难。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① “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原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