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诗词鉴赏
别妄想泡我
569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3: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jianai-惩恶扬善
(
一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作者概况:
孟浩然(
689
~
740
)唐代 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一
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与王维 齐名,并称“王孟”
。
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
先声。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 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孟
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 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二、背景简介:
这是一首干 谒诗。所谓“干谒”
,就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以求引荐。孟浩然在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
)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
九龄。
目的是想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但为了保持一点身份,
便写得如此委婉,以咏洞
庭湖来表 达自己出仕的愿望,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三、中心理解:
全诗分为两 部分,前四句写洞庭湖的景象,本诗的精华在于前四句,诗人以寥寥二十
字描绘了碧波万顷、
气 象万千的洞庭湖,
文字凝练而质朴;
后四句则是诗人通过比喻表达自
己的政治抱负。< br>
四、重点赏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 其水势浩淼,汪洋浩阔,
与天相接。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着满满的湖水,和岸上几乎接平,极目远 眺,一望无
垠的湖水与天空都浑然一体,水天一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 两句写得气象壮阔,对仗工稳,为千古传诵之名句。
它以动态展示洞庭湖水的气势与力量。
“气 蒸云梦泽”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与丰厚的积蓄,
洞庭湖笼罩在濛濛水汽之中,茫茫荡荡,
吞没了 云、
梦二泽,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
的滋养哺育。
“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 水的力量,
“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
出湖的澎湃动荡。
这两句都是描写洞 庭湖的名句,
但有区别:
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
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 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充满活力。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开始转入 抒情,诗人正式向张丞相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欲济无舟楫”
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
要
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 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
是说在这个
“圣明”
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无所事 事,确实于心有愧,因此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之意昭然若揭,< br>他向张九龄表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
可是并非本
意,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 找不到门路而已。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巧妙化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br>(
《淮南子·说
林训》
)通过比喻手法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此句表面上刻 画了诗人自己坐在湖边观看
钓鱼,不由得产生羡慕钓鱼人心情的形象。而实际上,是将“垂钓者”喻为当 朝执政的人物
——张丞相,意欲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
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并向张九龄发出信号:鱼
能被 垂钓者钓起,那么谁能帮助我踏上仕途呢?此中“垂钓”与前四句的“湖水”相照应,
1 < br>不露痕迹,
但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作为干谒诗,
最重要的是写得得体,称赞 对
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
上 自有特色。
五、试题举隅:
1
.这是一首
诗。诗人以咏
来表达自己
的愿望。这首诗的作
者是
朝
(人名)
,他与
齐名,并称“
”
。
2
.
孟
浩
然
《
望
洞
庭
湖
赠
张
丞
相
》
中
化
用
“
临
渊
羡
鱼
”
这
一
古
语
的
诗
句
是:
,
。
3.
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展现了湖水浩渺的样子。
B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显示出湖水雄壮宏伟的气势。
C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明自己希望得到高官的帮助。
D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说没人帮助自己就回家隐居好了。
4.
下列对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向高官展示自己的才华志向以求得到推荐的诗歌。
B
.诗歌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象。
C
.诗歌后四句主要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D
.全诗的精华是后四句,它使得本诗广泛流传。
5.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千古传诵之名句。请赏析该句妙处。
(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一、作者概况:
李白(
701
—
762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
人之一,
其诗风豪放飘逸,
构成其特有的 瑰丽绚烂的色彩。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
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有
“
诗仙
”
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
“
李杜
”
。他的诗以古体和绝句数量最
多,成绩也最大。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烈的抒情,清新的语言构成 了他诗歌的独有
特色。
二、背景简介:
作者于岸边送别友人。
三、中心理解: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 送别诗,
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
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真挚
的惜别之情。
2
四、重点赏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 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诗人与友人来到了城外,举
目但见一摸青山横亘在外城的北面,一湾清水绕着东 城潺潺而过。
“青山”对“白水”
,
“北
郭”对“东城”
。首联写成 工丽的对偶句,且“青”
、
“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
山的静姿 ,
“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一山、一水、一静、一动,情景交融,描摹出一幅寥
廓秀丽的图景 ,更显出送别时的依依之情。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友人就要像那随风飘转 的蓬草,
(孤蓬:蓬草
随风散无定,喻游子。)远去万里之外,漂泊不定,音讯难寻了,表达了 诗人对朋友前途
命运的担忧和祝福及面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情”对仗工整,用比喻的手法,自然地用眼前景物“浮云”
和
“落日”
作比喻,
来表明心意。
游子漂泊,
就如天上的浮云,
行踪不定;
而落日缓缓西沉,< br>似乎对山峦和大地无限不舍,就如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里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形
象贴切地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不舍。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写离别的场 景,两人上马,挥手告别,两匹骏马似乎
也和主人心意相同,
忍不住萧萧长鸣,似乎有无限情意 。
诗人并未直写此时的胸中感受,却
以马写人,化用古诗“萧萧马鸣”
(
《诗 经·车攻》
)并著一“班”字,用两匹骏马忍不住“萧
萧”长鸣,来传达出诗人心中感受,表达 无限情谊,将整首诗的离别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 山、白水、浮云、落日相互映衬,色彩
璀璨。班马长鸣形象鲜艳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 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
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五、试题举隅:
1.
这是一首
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
。他的《赠汪伦》中的
,
是赠友送别的名句。
2.
二联的孤蓬指
,表现诗人对朋友
。
3.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环境
B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喻远行的朋友。
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出对友人
的依恋之情。
D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说明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如及时分手。
4
.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请作赏析。
5.
这首诗通过
、
、
、
、
、
六个
意象表达出诗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三)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作者概况:
杜甫(
712--770
)
,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
“ 杜拾遗”
,自号“少陵野老”
,是我国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
“
李杜
”
。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
多 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
诗史
”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 高尚,诗艺精
湛,被后世尊为
“
诗圣
”
。
二、背景简介: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
、南岳(衡 山)
、西岳(华山)
。这一首
是望东岳泰山。
本诗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所写的一 首咏怀古体诗,
描写了诗人眼中泰山的巍峨
壮丽,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 心壮志。
三、中心理解:
诗篇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热 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最后一句是直抒胸 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
敢于攀
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 天下的豪情壮志。
四、重点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 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到暮,并
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 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
惊叹羡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
“夫如何”
就是到底怎么样 呢?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用于句首的虚词,
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
创,很别致 。
“齐鲁青未了”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泰山的峰峦在齐鲁大地绵延,青翠的山
色无穷无尽,
望不到边际。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
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且这句写出了泰山的地理位置:
泰山之南为齐,< br>泰山之北为鲁。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 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
钟”
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 汇聚在这里。山前向日一面为阳,山谷背
日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分明。一个“割”字 传神地写出了山的阴
阳两面的天色变化,给人以“奇险”之感。
“荡胸生层云,决眦 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
为涤荡;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 可知时已薄暮,归巢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
诗人睁大了眼睛才能看得清楚。
前六句写尽泰 山景色,
突出了泰山的气势。
从朝到暮,
诗人仍在望泰山,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 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两句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写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与豪情:
总有一天,
我一定要攀登到山的绝顶,
到时候,
俯瞰群峰,< br>它们将是多么的矮小!
抒写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及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概。篇末点
睛,使主题升华。此两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一直激励着人们力争上游 。
五、试题举隅:
1.
这首诗从题材上来判断,应属于
诗。从体裁上看,应属于
诗。
2.
对本诗赏析恰当的一项(
)
A.
此诗为诗人晚年重要作品,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B.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登岳。
4
C.
首句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作者由望岳而引起的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D.
末句化用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表明追慕圣贤的
情怀 。
3.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运用
修辞手法,表现出五律诗工整和谐
的特点。
4.
这首诗最后两句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试分析其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怀的?
5.
“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作者概况:
王维(
701
-
761
)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
前期的 诗大都反映现实,
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
王维最擅长的也
是田园诗。他被后人称为
“
田园诗人
”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
很高,
苏东坡赞他
“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
尤以山水诗 成就为最,
与孟浩然合称
“
王孟
”
,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 佛,故后世人称其为
“
诗佛
”
。
二、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
林生活的热 爱。
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
竹林
中的浣 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三、中心理解:
全诗描绘 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美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于诗情
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 对恬静淡泊的人生志趣及理想生活的追求。
四、重点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空旷、静谧的山,傍晚时分一切都迷
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由此点名了时间、地点。诗中明
明写有浣女渔舟,诗 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
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 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
有如世外桃源。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 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
人的喜爱之情。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声响由低敛而趋向高放,与月亮逐渐铺洒松林的境
况一致,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 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
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
“
照
”
与
“
流
”
,一上一下,一静一动,
静 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
5
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
不正是诗人追求的 理想境界吗。苏轼把此联誉为
“
诗中有画
”
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物转为写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
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真主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
色的宁静。在这 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
善良的人们。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 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此二句均为写人
——“
浣女
”
、
“
渔夫
”
的活动的画面。诗人
采用了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
的写法。先写 “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
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喧声,看到莲叶 纷披,才发现浣女、
渔舟。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面衬托
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 芳而明志洁;颈联侧
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
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尾联两句
“< br>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
愿 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
·
招隐士》
“
王孙兮归来,山 中兮不
可以久留
”
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 久留。
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
“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
其 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
溢于言表。这首诗的尾联表明作者恬静淡泊的人生志趣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五、试题举隅:
1.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朝
(人名)苏轼曾赞美他的诗是“
”
2.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
B.
“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
C.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D.
“春芳歇”意思是春天驻留在这儿。
3.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但首联却说是“空山”,从第三句我们可以推测这是因
为
,遮盖了人的活动。
4.
颔联、颈联采用了
手法,写了
、
、
、
、
、
六个意象。但两联侧重有不同:颔联侧重写
;颈联侧重写
。
5.
这首诗的尾联表明作者
和
的追求。
(五)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
一、
作者概况:
字子美。生于河南洛阳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 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
自称少陵野老,
在成
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br>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一生以安史之乱为
界,前半生壮游、困守长安,后半生弃官流亡、 漂泊西南。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
20
多年的社会历史全貌,
生 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
杜诗风格,
基本上是
“
沉
郁顿挫< br>”
,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兼备众体,在艺术方面也达到
唐代 诗歌的最高成就。后人称其诗为“
诗史
”
,称其人为“
诗圣
”
。
二、背景简介: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
)秋。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
国势衰微。
杜甫失去朋友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又因病和朋友的挽留在夔州
滞留三年,
生活困苦。
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重阳节,
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
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 集。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
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 br>“
古今七言律第一
”
的旷世之作。
三、中心理解:
忧国伤时(时代的哀叹,忧国忧民的情怀)
、老病孤愁个人际遇的感伤,时光流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壮。
重点赏析:
(一)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 br>气势浑然高远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
却处处含情,景景蕴悲。首联两句, 对举中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
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基调。 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
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传达 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怆。境界非常壮阔,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二)句句用对,景情勾连,境界高远。
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仍然 句句用对,
并与前两联语义巧妙呼应。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
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 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
、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
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 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与上联“无边”
“不尽”
暗暗呼应,
情景交融。尾 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
与开篇的天地雄浑之境,
形成惨烈
的对比。充分表达了 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
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五、试题举隅:
1
、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急
/
天高
/
猿
/
啸哀
B
.无边
/
落木
/
萧萧
/
下
C
.百年
/
多病
/
独登
/
台
D
.潦倒
/
新停
/
浊酒
/
杯
2
.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
进行
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
.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
联就是一
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
——
萧萧的落木,
滚滚 的流水,加以渲染,
给读者留下了广
阔的想像空间。
7
C
.
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
由无边的落木 ,
不尽的江水,
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
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 的慨叹。
D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是他关于现实
观照的结果。
3
、用诗中一个词来概括杜甫诗中的心情
,在首联中选取感受深切的一处景物说说景
物中怎样渗透了这种情感?
4
、古人赞叹颔联是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请结合全诗说说这句的妙处。
5
、前两联以悲景写悲情,后两联直抒悲秋情怀,请概括诗人有哪些悲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说说为什么他有如此悲苦的情怀?
6
、登高抒怀形成了我们民 族的文化传统,
你还能说出哪些登高抒怀的名诗(诗句)
,并说说
它们抒发了怎样的情 怀。
(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宋
]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②,梦回吹角连营③。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 声⑤。沙
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⑥, 弓如霹雳弦惊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一、
作者概况
辛弃疾(
1140
—
1207
)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文学家。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曾多次
上疏朝廷,要求收复中原,统一国土, 然均未被采纳,并频遭打击,长期落职闲居,后因忧
愤成疾而死。
他的作品既有发热爱祖国之情 怀,
亦有启难酬壮志之悲愤,
同时还以多彩的画
笔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描绘农村风光 ,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著有
《稼轩长短句》
二、
背景简介
1188
年,爱国词人陈亮适江西带湖拜访辛弃疾。一对志同道合 的战友,促膝畅谈,共
同研讨破金大计。然而,霜染两鬓却难酬壮志,挑灯看剑却报国无门。因此,在书 赠好友的
词作中,辛弃疾在抒发抗金决心的同时,也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
中心理解
本词首尾两句写实,
中间部分则在追忆之 下以虚拟之笔写成多彩的画面,
既有手把干将
于醉意朦胧之中,
亦有耳闻鼓角于梦牵魂 绕之间,
现实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
表达作者建功
立业的决心。而结尾“可怜白发生” 一语,笔锋陡转,点出真情,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
对立,与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呼应,有力地表 现了词人报国有志而志难伸的悲愤。
四、
重点赏析
(一)
、虚实对比,点明主旨
本词首句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词人闲居已久,
然报国之志难泯。因此,
依旧在酣然之时
“醉里挑灯看剑”
。虽然于迷离恍惚 的醉态里怅然入梦,但却在惊回的千里梦中,仿佛又被
连营的号角召唤到旌旗猎猎、刀枪飒飒的军营。此 处的“醉”与“梦”
,皆非日常状态,而
8
唯有在这非日常的状态下,词 人方能重温往昔的英武豪壮,可见其此时精神之低落与抑郁。
作者在此以实入虚,由现实化梦境,情景交 融,令人感慨。紧接着“梦回”以后所进入的梦
境,
既展示了抗金队伍士气高昂的赫赫军威,< br>又描绘了抗金将士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过阕
不变,使词人胸中不可遏制的壮怀激情直泻 而下,其间的情感则同时沸升到顶点。
然而,这究竟只是一梦。
“可怜白发生!”梦醒时分,也许耳旁吹角惊弦犹存,目中干戚
騠駃尚在,
可虽为相约上疆场之愿所系,< br>却被世事底亏全之问所困,
使词人高亢的情感倏然
陡跌,
怅然顿挫,
重 新从虚入实,
由梦境返现实,
在和首句
“醉里挑灯看剑”
相桴鼓的同时,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勃郁不平之气,隐约可见,深刻揭示了作者欲重歌再举,而清梦
已断,报 国壮志难酬,唯有无限感慨与悲伤。
(二)
、描写生动,形神兼备
首句“醉里挑灯看剑”
,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点明词人把盏酒酣之际,还拨亮灯火,
深情端 详心爱的宝剑,虽赋闲客居已久,
胸中块垒长结,
却在以酒浇之的时刻,触发了他无
尽 的思绪,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报国的愿望是多么的迫切,而“梦回吹角连营”
,则
是各军 营里连续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召唤着蓄势待发的抗金将士们出征杀敌,扫定胡尘,
同时又缴应词尾“可 怜白发生!
”激昂中又含怅然之毫。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将士们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
歌,进一步渲染了军中的战斗气氛。而“沙场秋点兵”< br>,则展示了秋高马肥之际,将士们时
刻准备临阵杀敌的壮观场面。寥寥数字,威武的军容,高昂的 士气跃然纸上。
(三)
、比喻叠用,壮怀激烈
下阕伊始,便直承 上阕中词人难以抑制的内心激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说明词人骑着快 如“的卢”的宝马,拉开强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的卢”
,良马名,系
《世说新 语》中刘备的坐骑,曾助其脱离险境,后常用来比喻骁勇善战。
“霹雳”
,比喻弓弦
如 雷的响声,典出《南史·曹景宗传》
。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了惊险激烈的鏖战
场面, 进一步刻画了词人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五、
试题举隅
1
、
词中“
,
”两句,描绘了豪壮而颇具边塞特色的军事生活。
2
、
词人“了却君王天下事”的目的是“
”
,可惜未能如愿,这从“
”
一句可以看出,但此种心愿从未熄灭,这又可用“
”一句点明。
3
、
词人用“
,
”两句,描绘出了战场上将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的激烈场面。
4
、
请体会“可怜白发生”一句中,词人所蕴含的感情。
5
、
对这首《破阵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本词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B
、本词描绘了词人即将奔赴沙场,杀敌报国的场景。
C
、词人几十年浴血奋战,未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D
、整首词采用的是以实入虚,再从虚返实的写作手法。
(七)
青玉案·元夕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 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9
一、
作者概况
见《破阵子》
二、
背景简介
这首词题为“元夕”
,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 歌舞的热闹场面,记
叙了一对意中人长街巧遇的情景。词中那位独立于
“灯火阑珊处”
的女子,也许并非实有其
人,不过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三、
中心理解
上阕状景,渲染热闹景况。花灯犹如千树花开,烟火则似星雨坠落,然后车 马鼓乐,灯
月交辉,艺人载歌载舞,百戏鱼龙蔓生。整个画面繁花绚烂,形象鲜明,令人目不暇接。
下阕则写人,游女个个雾鬓云鬟,人人婀娜多姿。但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我”却< br>于“灯火阑珊处”发现了还未归去、却似有所待的她,反映出词人引其为内心的知己,在自
己政治 上失意后,不愿与世事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和孤高品格。
四、
重点赏析
(一)
、启绾独特,耐人寻味
作为一首婉约词 ,
词作启首造势,
其极力渲染的元宵节绚丽的多彩的热闹欢腾,
以及眼
花缭乱 的如织般的游人,
原来只是为了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
“意中人”的登场,
虽收绾于< br>势如破竹之中,但却出世于凌霄横空之间,大开大阖,令人一唱三叹。
(二)
、用典新颖,迭出修辞
开篇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
展示出一 幅火树银花、
斗艳争奇的瑰丽画面。
“花千树”
、
“星
如雨”
,形容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无计其数。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
又如满天星斗被风 吹落,似万滴晶莹的水珠洒在夜空。前句化用岑参之“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后句 是比喻,也是纪实,典出吴自牧“远睹若飞星”
。这两句从
大处着笔,总叙元夕全景,突出灯节 时分的华灯之多,连接后文四句,反衬结拍出“那人”
自甘寂寞的孤独情怀。
(三)
、以动衬静,独抒胸怀
下阕“蛾儿”
、
“笑语”两 句,描写身佩蛾儿、雪柳等饰品的众妇,个个笑逐颜开,结伴
观灯的生动情景。
其既是对上阕倾 城欢度元宵的补叙,
作为两阕之间的过渡,
也是为下文作
铺垫,属动态描写。
“众里”以下四句,是全词的核心。词中的主人公走遍大街小巷,穿过
纷乱的人群,四处寻觅着意中之人 ,
忽然回望,竟在那灯火稀落的僻静去处发现了她。
作者
在此化动入静,以隽永的婉约 之风,抒沮抑的豪放之志,深刻寄托了作者不同流俗的志向,
以动衬静,意味深长。
五、
试题举隅
1
、
《青玉案·
元夕》
中
“
”
句,
充分展现了元宵盛景,
与唐朝诗人岑参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2
、词中表达“我”对意中人的苦苦寻觅的诗句是“
”
;表达发现时的惊喜之
情的诗句是“
,
,
。
”
3
、请体会下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中,此人所蕴含
的情感。
4
、对《青玉案·元夕》一词分析不 恰当的一项是
----------------------------------------
(
)
A
、本词以寻找情人为线索 极写元宵的繁荣景象,烘托“我”所追慕的幽独的美人形象。
B
、词人借“那人”形 象曲折地抒发了自己不甘寂寞,不慕繁华的孤高情怀,与世俗迥异的
美好品格。
10
C
、上阕以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彩灯争奇斗艳的瑰丽画面。
< br>D
、下阕的盛装众妇,以反衬手法勾勒出一个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
5
、作者在词作上阕运用通感手法,极言元宵佳节的繁华场面,目的何在?
(八)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一、作者概况
陆游(
1125-1210
)
,字务观,号 放翁,文学家。他生当宋金对峙年代,神州陆沉,战争
频仍,朝政黑暗,人民痛苦。因此,他一生以诗文 为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整顿朝纲、
减轻赋税,
虽迭遭谗毁,
壮志难酬,
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
他的诗风格雄奇奔放,
沉郁悲壮,
处处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 情,在思想上、
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主要著作有
《剑南诗
稿》
、
《渭南文集》
。
二、背景简介
作为爱国知识分子,陆游一心向往北伐中原,
收复失地,
但其一生频遭主和派打击,不
得信用。所以,
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诗词中表露出来。这首词是作者
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 写上述情怀的名篇。
三、中心理解
本词从上阕追忆往昔伊始,
再 现词人披坚执锐、
勇赴国难的情景。
壮烈的军旅生涯仍旧
历历在目,时时入梦,然而对 照现实,则又触发起心中的无限惆怅。所以,下阙转而为悲愤
感情的直接抒发。词人原本胸怀壮志,惟盼 国土恢复,魏阙再造。可业已霜染双鬓,山河却
破碎依然,
身世亦浮沉如旧。盘结内心深处的失 望和痛苦,对于苟安君臣的不满和愤慨,跃
然纸上。
虽然为年轻时的豪情而自许,
更有 为今日的绝望而悲怆,
爱国主义激情与壮志难酬
的感愤浑然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重点赏析
(一)用典独特,别出心裁
一起两句,
从今日遥思当年,顿生以往壮岁从戎的豪迈气概。
“万里觅封侯”
,暗用东汉
班超事;
“匹马戍梁州”
,
即指倥偬于南郑的戎马生涯。此处刻画出词人当年意气之盛 ,
以朱
颜青鬓,曾拥雕戈西戍,只盼着为国立功万里之外。然而,试问“关河梦断何处?”从金 戈
铁马的往昔,陡落至功名梦断的今朝。
“关河”于“何处”关合上文“万里”之“梁州”。曾
经的立功封侯,如今惟望秦关,业成虚度流年。不但功业一无所成,自己亦恰似战国苏秦,黑貂裘敝,潦倒落魄。
结语更加深沉。下阕“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虽引隋唐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的典故,但重点仍在缴应上阕“万里”之遥的“梁州”
,心冀王师 北定之日,重拾山河,再
朝天阙。但是,与此“心”相对应之“身”
,现在却只能赋闲山阴,终 老江湖,于国事则更
无济,
使理想与现实,报国立功的渴望和投闲置散的冷遇,处于尖锐对立之 中,从而揭示了
词人悲愤的根由和实质。
上阕四句中,两句过去,两句今天,用典频 出,既与大开大合的气势相应和,又同感慨
无端的文字相浑然,而收绾处则更是化典入文,以“心在天上 ”与本词首句相呼应,表明词
11
人的报国之心始终不渝。
(二)对比鲜明,壮志难销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开篇两句, 起笔突兀,抒写出词人当年面对狼烟夜
举阵云高,却毅然舍却扁舟去吴楚,投笔从戎,策马疆场。此处“ 万里”与“匹马”相对,
广阔的空间衬托出词人的渺小和孤单,
但也正是这种对比,
反 映出年轻时词人的自许、
自负
与自信,也显示出词人的豪气、豪情与豪迈。
篇末“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两个四言对句中,
“天山”
代指抗敌前线,< br>“沧州”则谓
闲居之地。曾经“在天山”
,单枪匹马逞疆场,孤身万里赴戎机的词人,如 今“胡未灭”
,却
以晚岁归隐为从容,赋闲山阴为乐境,这种“身老沧州”而始终“心在天山”
,终老家园而
依然魂在沙场的内心矛盾,
开合动宕,
将往昔的积极有为与今日 的衰老无为作对比,
深沉之
中有激愤,
抑郁之间有悲壮,强烈表达了词人请缨自无路, 自首亦无成,报国更无门的深切
悲愤。
(三)
、排比造势,一唱三叹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换头 处,三个三字句,以排比为手法,步步逼仄,意思
贯珠。
夫西隅远望,
金瓯残缺,胡尘未扫,
词人的内心抑郁之意尽显;
往事回首,
双鬓染秋,
壮志未酬,
词人的内心悲愤之情毕露。
一个
“未”
字,
怅叹当年壮岁从戎,而今却敌势依然;
一个“先”字,则喟叹虽然雄心犹在,而今却年老衰残;一个“空”字,更是嗟叹 亦闻中原
干戈,
而今却此身如寄。
由此强烈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
同 时,也表达了对南宋君
王苟且的不满,臣子偷生的愤慨。
五、试题举隅
1
、
“
,
”
两句,
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
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2
、
“
,
”两句揭示出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对比强烈,表达了词人
的悲愤之情。
3
、
“
,
,
”
表现词人不能驰骋疆场,
杀敌报国的悲愤情感。
4
、请体会本词结尾句“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词人所蕴含的感情。
5
、下列和辛弃疾《鹧鸪天》的“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意境相似,有 异曲同
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
A
、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B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C
、胡未灭,鬓已秋,泪空流。
D
、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九)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
作者概况:
李清照
(
1084~
约
1151
)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婚 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
,
编写了《金石录》
,词作多
写相思之 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丈夫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以词作多感慨身
12
世飘零。有《漱玉词》等集子。
二、
背景简介: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
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及对丈夫的思念。
三、
中心理解
:
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出游 写到明月高照闺楼,
无论是白天或晚上,
出外或者归家,
无时
无刻不在挂念着 心上之人,盼望他从远方寄来“锦书”
。下阕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开自己
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 ,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
四、
重点赏析:
(一)
、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例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
而且渲染 了环境气氛,对作者
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表面上写出荷花残,
竹席凉这些寻常事 情,
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
红颜易老,
“人去席冷”之意境。
又如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
“轻解”与“独上”
,栩栩如< br>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
,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 动别人,小心
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
正因为是
“轻”
,
所以谁 也不知道,
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
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 舟”
,正是她想借泛舟
以消愁,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 夫久盼不归,怎不
教她愁情满怀。
再如:
“月满西楼”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 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
相思的泪水。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
足见 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
更深,愁更极。
下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
,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
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 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
怀。
(二)
、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
例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 ,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
“才下”
、
“却
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 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
所以,
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
中的变化起伏,表现 得极其真实形象。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
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 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三)
、语言浅俗、清新,明白如话,在通俗中多用偶句。
如“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 br>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
13
五、
试题举隅:
1
、下列哪一句是和李 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 妙。
(
)
A
.红藕香残玉簟秋
B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C
.花自飘零水自流
D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
、描述一下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这句词是一 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3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首三句中,一个“独”字,表明了女主人公孤独、苦闷惆怅的心情。
B
.下阕第一句与“落花流水一春休”和“流水落花春去也”
,都是描绘的春残景象。
C
.结句八字,
“才下”与“却上”完美地表达了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由 “眉头”过
渡到“心头”是多么迅速、短暂。
D
.作者在词中,采用移情入景的表现方法,把自己真挚、深沉的思想感 情融入客观外
界的景物之中,又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它巧妙地抒发出来。
4
、
“红藕香残玉簟秋”属于
描写,其作用是:
。
5
、请体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中,词人所蕴含的感情。
(十)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
作者概况:
略。见上文
二、背景简介: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
对春天的热爱。
这首作
品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
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 ,
花
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
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三、中心理解:
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表达了爱春惜花的真情。
14
四、重点赏析:
(一)
、侧重于从听觉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 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
而是立足清晨醒后,
从
“昨夜”
写起,
通过“雨疏风骤”
,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
“绿肥红瘦”
。值得指 出的是,
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
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
所以才能给读者
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二)
、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
这种写法,
不仅语言精 炼生动,
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
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 、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
动活泼。
例如:
作者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
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她
情知海 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
窗外定是残红狼藉,
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
着 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
不忍亲见落花却 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 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
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 女主人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
的变化无动于衷,
也表明女主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是啊,
“雨疏风骤”
之后,
“海棠”
怎会“依旧”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
也象是自 言自语:
这个粗心的
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应是”
,表明词人对窗
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
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 亲眼目睹,
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同时,
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 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
开不谢的。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 花情在,
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
殷情意,自然是
“卷帘人”
所不能 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
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
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 感悟。
(三)
、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
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 人的“肥”
、
“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
暗示出春天的逐渐 消失。
“绿”代替叶,
“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
“肥”形容雨后
的 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
“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
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
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 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
那
“红瘦”
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
“绿肥”
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
又实在 令人叹为
观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