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反思
萌到你眼炸
643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4: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大自主招生网-爱心捐款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既需要牢牢打好基础,又需要宏观的构建能力,更需要微观的精雕细 琢工夫。今
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高中
议论文
写作教
学反思
篇一
执教人:周慕珍
教学内容:议论文写作——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步,揭示议论文写作搭好架子很重要
?
根据学生作文中的表现情况
,
发现这样的现象
:
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将写议 论文作为作文文体的首选
,
但很多作文有
写议论文的意向,写出来却不像议论文。主要 表现是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
,
中间只写几个论据
,
而不分析
,
更没有分论点
;
甚至在列举论据时
,
还出现了大 量的描写和记叙。结尾不能够进行道理上的总结或引申,却出现大
量抒情。
第二步,分析原因:
一是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 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
,
按逻辑思路
,
接下来的论证应 主要围
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
,
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
,
或者 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
;
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
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 三思而行”
,
让人感到别扭。
二是不重视段落层次。 很多学生写作没有分段分层意识,对各段各层的功能、地位、长短没有固定看法,导致该
简短的段落却冗 长拖沓,该丰富完整的段落却支离破碎。
三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 的粘连
,
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
,
有据无析。
为此
,
写好议论文
,
必须走好以下三步
,
即结构合 体
,
思路入格
,
粘连有术。
第三步,指导学生按照三个步骤规范议论文写作
(
结合学生作文
)
1
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 模式
,
应当是按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或曰
“引论”
、
“本论”
、
“结
论”
)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 br>“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
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
,
“解决问题”即在 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
,
要按一定的方向分层展开论述。即论述展开的方 向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
何果。 一般
情况下
,
一篇学生议论文作文
,
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方向 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方向展开
,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 定的联系。一般来说
,
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
,
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
,
逐一论证。如 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
,
那么几个分论点之
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例如:议论文范 文
1(
学生作文和优秀范文对照
)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 构相比
,
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
,
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
,
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
,
就是 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
,
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
,
论证充分
,
容易上
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
,
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
,
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
构是在正面进行 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
,
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例如:议论文范文
2(
学生作文
和优秀范文对照
)
2
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
,
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
,
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
,
议论文是论证问
题的
,
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
,
就要摆事实
,
讲道理
,
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
,
中心论点和 各分论点之
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
,
即中心论点是“果”
,
分论点是“ 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
,
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 心论点后
,
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
,
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 。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
守
,
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
,
才能成就一 番事业”。稍加分析
,
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
,
于是,
分论
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 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
一种执着
,
使绝望变成希望”
,
“坚 守是一种信念
,
使普通变得高尚”
,
“坚守是一种职责
,
使 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
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
,< br>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
,
在“坚守很
重要”之前加上“所以”< br>,
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
,
分论 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
,
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
,
使平凡 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
,
就可这样展开论述
:
“边防战士的坚守
,
使国家安定祥和
;
人民教师的坚守
,
使桃李满天下
;白衣天使的坚守
,
使病魔为之屈
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 可以这样展开论述
:
“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
,
思想却永远享受绝
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
,
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
;
才 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
;
才有了向往‘面朝大 海
,
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
,
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
,社会才会在其
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
,
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br>
3
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 的议论文
,
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
,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
的中肯分析
;
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 br>,
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
,
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
一
)
观点
+
过渡
+
事例
+
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
,
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
,
以接
通文气
,
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 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
,
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
,
还必须对事例 进行适当的分
析评论
,
指出其本质特点
,
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 在一起。例如:议论文范文
3(
学生作文、范文
)
(
二
)
观点
+
过渡
+
论据
+< br>分析
+
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 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
,
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
西。既然 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
,
那么
,
“论据”部分
,
就应是两个或 三个以上。例如
:
议论文范文
4(
学生作文、范文
)
(
三
)
一般道理
+
个别道理
即
“演绎推理法”
。
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 br>,
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
,
用普遍性的真理
(
论据)
来证明
特殊的论点的方法。例如:议论文范文
5(
学生作文、范文)
第四步,总结:议论文是特别注重结构的,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
,
大概就能写出结构上像样的像样的议论文了。
教学得失:
收获: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议论文结构设计的基本方 法,对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和提高写作效率有很大促进。好的
结构可以从直观上很好的显示议论的条理层 次,使作文“面貌一新”
不足:从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仍 然难以根本纠正随意议议评评,一事一议一事一评。
理论思考和解决方法:
学生论辩思维较差,对议论文写作缺乏系统的操作方法,对于结构这种基本要求都不太重视。
所以训练写议论文,在提出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证等基本意识已经养成后,如 何提高议论文作文水平,应该
从规范结构上做起。
一、
总分式
引论
(
提出论点
)
论据①
+
分析论证
结构模式一
:
本论
(
证明论点
)
论据②
+
分析论证
并列
论据③
+
分析论证
结论
(
照应全文
)
论据并列
引论
(
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
论证分论点
1
:论据
+
分析论证
结构模式二
:
本论
论证分论点
2
:论据
+
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
3
:论据
+
分析论证
(
论点并列
,
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
结论
(
照应全文
))
“总——分——总”式 ,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
中心论点分成几个 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
之,即 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二,并列式
(
主体部分并列式
)
1
、并列式模式结构
(1)
:分论点并列式
写作步骤:
1
、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
2
、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 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
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引论
(
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
论证分论点
1
:论据
+
分析论证
结构模式一
:
本论
论证分论点
2
:论据
+
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
3
:论据
+
分析论证
结论
(
照应全文
)
论点并列
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具体要求:
(1)
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
分论点
1+
分论点
2+
分论点
3+
……
=
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 括,
也不能相互交叉。
3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
从同一角度 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
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
;
而从 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
、
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2
、并列式模式结构
(2)
:分论据并列式
写作基本要求:
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 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
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引论
(
提出论点
)
论据①
+
分析论证
结构模式二
:
本论
(
证明论点
)
论据②
+
分析论证
并列
论据③
+
分析论证
结论
(
照应全文
)
论据并列
三,对照式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
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
、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 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
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 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
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 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1
、基本结构
(
一
)
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
(
或顺序相反
)
。
引论
(
提出论点
)
论点正
论据
(
事实、论据
)
小结
结构模式:本论
对照
论点反
论据
(
事实、论据
)
小结
结论
(
评析照应
)
2
、基本结构
(
二
)
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四、层进式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 层深入,
步步推进的,
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
不能随意改动。
设问导思,纵深拓展,要钻牛角尖
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