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论文
余年寄山水
892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4: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度蜜月圣地-九月九重阳节
浅
谈高一物理教学方法与策略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
,
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
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
教 学要求以识记为主
,
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
且抽象
,
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 br>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
:
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
;
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 。
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
较强的分析、
推理、
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
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
以及有与
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和思 维品质。
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
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
,< br>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
“台阶”
。
学生怎样学
?
教师怎样教< br>?
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肤浅的做法和认识。
一、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
,
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
现行教材在降低物理难度问题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
,
在知识内容的设臵和能 力要求上
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
,
使得这个
“台阶”
从教材上趋于平缓
,
为实现初、
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铺平了道路。
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 的客观难度
,
决定了初、
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多方面的,
就教学准备而言< br>,
应注意以下细节
:
1,
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 br>,
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
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
,
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
识;例如
:
重力、弹力、二力平衡、力的图示法等。所谓
“间断点 ”是指初中未学过
,
但学
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如
:
力的 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重力势能、动能
等。
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 br>方法。
如数学中一次函数的斜率、
一元二次方
程及其极值等;再如:语言表述中 “只有重力做功”
,
就省去了“其它力不做功”的潜台词
等等。把握了“连结点”就能 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
;
明确了“间断点”
,就能及时填
补< br>,
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
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
调查、分析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学习物理的“前习惯”
学生头脑里已存在的
,
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叫
“前概念”
;
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物理
的基本方法叫“前习惯”
,
摸清了“前概念”与“前习惯”就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及时
矫正错误概念和不良学习习惯提供了可靠 依据。
调查的途径有:
精心设计的问卷、
上新课时
提问和观察以及课后的作业 等。总之
,
学生这方面的信息获得得越早越全面越好。
3.
介绍高中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
,
明确高中物理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要领
新课伊始
,
就应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
,< br>包括知识结构、
研究方法、
学习要领以及学
科能力要求等等。
学生只有从宏观上了解了物理世界的轮廓
,
才能拓宽思维范围和认识视野。
二、紧扣教学大纲
,
灵活驾驭教材
较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对教材本质的认识和灵活驾驭能力。作为高一衔接期的教学,
驾
驭教材应坚持以飞几个原则
:
1.
间断点
知识的补充宜缩不宜扩
;
2.
连结点
知识的过渡宜深不宜浅
;
3.
同
一类
知识的教学宜细不宜粗
;
4.
能力的拔高宜缓不宜急。
间断点
一定要及时补上
,
同时要注意缺多少补多少
,
否则会加重学生学习负 担
,
甚至会
影响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
连结点
知 识要着重研究新旧知识在层次上的差异
,
把握好延伸
范围和深度。例如从“路程”到“ 位移”
;
从
.
单一的“摩擦力”到“哪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及其大小 和方向的确定”
;
从标量的加减运算到矢量的加减运算等等
,
都必须明确讲解
,
并逐
步打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缺乏科学依据的思维定势。
同“一类”知识有其明显的共性。对此
,
应多角度、多层次、详尽地进行分析、讲解
,
把学生从初中阶段的要求自然地引向高中阶段的要求
,
使其触类旁通。
能力的拔高,不能操之过急,应采用螺旋式上升方针。
三、活跃课堂气氛
,
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高一物理的力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既严密又枯燥的特点
,
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
和教学手段
,
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
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学 习心态。
活泼的
课堂气氛
,
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提高 能力。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
方面
:
1.
广用激发语言
,
密切师生情感
教学中多用启发、勉 励和激发性语言
,
使学生很快地与教师沟通心理渠道
,
进入学习高
中 物理的角色
,
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贴近学生
,
使学生信任 和尊敬教师
,
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共闯物理难关的帮手
,
而不是居高 临下的“说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