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论文撰写辅导讲稿
玛丽莲梦兔
696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4: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漱口水的用法-夜泊枫桥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小学数学省级培训班
教学案例和反思
教育教学论文撰写辅导
二
00
八年六月二日
提
纲
第一部分
教学案例和反思
一、教学案例
(一)
案例的含义。
(二)案例的采集和作用。
(三)案例的撰写。
二、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
第二部分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一、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基本步骤
第一部分
教学案例和反思
一、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案例
1
、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 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在这个情境中,
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br>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
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
向人们展示
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 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
1
)
案
例是时间,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景的表述。
(
2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
(
3
)案例是典型性事件。
(
4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案例,
是含有问题或疑难 情景在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
问题性、
典型性、真实性是其根本特点。由此,可以界定:
对事物的静态的缺乏过程把握的描述不是案例;
信手拈来的没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不是案例;
没有客观真实为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事件不是案例。
2
、案例的选择
(
1
)
对改进课堂 教学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有典型
(
普遍
)
意义
,
或反映教育中常见问题
(
2
)以问题为主线
,
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
3
)未正式公开发表过
(
4
)
不会引起任何法律纠纷
,
如涉及个人
(
包括教师
,
学生
)
隐私
,
未成
年人保护问题
,
著作 权等
.
(二)写案例的好处
写作案例对教师益处有以下几点:
1、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2、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3、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
4、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案例的撰写(一般要素)
1
、背景
所谓背景, 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
故事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的起因等 。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
故事
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和条件。
2
、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 说明的某个问题,
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
理解和实践,
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
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
把握和处理,等等。
3
、细节
有了主题,
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
有针 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
主题的特定的内容,
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 的
心理。
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
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
的内在 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 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
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
、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
描述教学的过程,
还要交待教学的
结果
--
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
、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
表明对案例所反 映的主题和内容的
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
事论事, 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一个好案例的标准:
1、应讲述一个故事;
2、突出一个主题;
3、描述现实生活场景;
4、使读者身临其景;
5、包括引述材料;
6、提出解决方法;
7、有决策的评价;
8、有完整情节;
9、叙述要具体,特殊;
10、说明事件的时间、地点;
11、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二、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教学的后记。
教 学反思作为完
整教学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对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
的得 失和灵感的分析和总结。
是课堂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体现,
是教
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
是积累教学经验的
具体素材。是对经验的积累、沉淀和再结 晶,是对教和学的思考和研
究,
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
我认为写教学反思的内容是非 常广泛的,
写作方法也是很多的。
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不少教师感到教学反思
无内容可写,往往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有的甚至相互抄袭,随心所
欲地写出几句,这些都是不严谨的 表现。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
1
、思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 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
要做到“当堂思效”
。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
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
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 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
,
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 评价。
2
、思得。
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 的成功
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
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 的借鉴,
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
力。
3
、思失。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
识 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
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 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
反应等方面,
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于教学工 作的不足,
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
、思改。
“思”的最终目的是“改”
,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