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

绝世美人儿
729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4: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严翼)

2020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一:整体感知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了解考情,明确提高学习训练方向和针对性;

二、明确设题误区,提高古诗阅读鉴赏和答题能力。


【导入学习】


.
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仍以唐宋时期为主。近两 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型是一道
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分值为
9
分。
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
诗歌的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 点态度,还涉及和要求背诵的诗歌名篇的比较。


.
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 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
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 是对诗句的理解,
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诗歌
的前提


【自主学习】

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分析

主观题





考点

思想内

客观题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容、观点
卷别及选材







态度

从诗歌尾
2019
全国卷Ⅰ

联的含意
思想内容、语
陈与义《题许道



探究诗人
言、艺术特色

宁画》

对这幅画
的评价

赏析诗歌颈联
2019
全国卷Ⅱ

的两个具体场
思想内容、语
杜荀鹤《投长沙


景在情感表达

言、艺术特色

裴侍郎》

和结构安排方
面的作用

2019
全国卷Ⅲ

刘禹锡《插田歌
(
节选
)


2018
全国卷Ⅰ

李贺《野歌》

2018
全国卷Ⅱ

陆游
《题醉中所作
草书卷后
(
节选
)


思想内容、语
言、艺术特色


分析这几句
诗的语言风格与
《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
的不




思想内容、语
言、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语
言、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语
言、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语
言、艺术特色

尾联的表达技



分析诗中前后
两次出现
“酒”的作用



分析诗的
最后两句
的含意


探究诗最
后两句的
内容

赏析诗的
第四句的
精妙之处




2018
全国卷Ⅲ

王建《精卫词》

2017
全国卷Ⅰ

欧阳修《礼部贡
院阅进士就试》

2017
全国卷Ⅱ

苏轼《送子由使
契丹》





分析诗首联
表现的诗人
性格







2017
全国卷Ⅲ

白居易《编集拙
思想内容、语
诗,
成一十五卷,
言、艺术特色

因题卷末,戏赠
元九、李二十》






分析作者
表达的情
感态度

一、
(2019·< br>全国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
题。

【注】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

C
项,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错。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的意思是:
一向广 阔辽远的万里江山,
如今尽入图画,
浓缩于窗子大小的尺寸之间。
并非

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答案

C
2.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解析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
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
理解尾联的含意,
首先,
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
其次,
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 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此中有佳句


意思是许道宁的画意境优美 ,
蕴含诗意,
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

吟断不相关
”< br>,
意思是纵使写尽这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诗人的评价:
从尾联的含意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给 予了极高的评价,
认为其意境深远,

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 韵致
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二、
(2019·
全国卷
Ⅱ< br>)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3

4
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注】
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
”“
孔门

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 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解析

D
项,

受恩必报

属于无中生有 。

男子受恩须有地,
平生不受等闲恩

的意思是

男子接受人家的恩惠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
我平生就不随便接受人家的恩惠


这是
对别人施加恩惠的态度,并无

受恩必报

之意。
答案

D



4.
诗歌的颈联 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
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解析

第一问,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颈联描写了渔乡隐居
(垂纶,垂丝钓鱼,指隐居
)
和风
中鸿雁鸣叫两个场景,

隐者< br>”


鸿雁

都是孤高耿介的意象代表,
形象化地表 达了作者
的情怀。第二问,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其他三联直抒胸臆,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感情激烈。而间写两个具体场景,使得全诗节奏得到了舒缓。

答案

① 情感表达:
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
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
感受 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2019 ·
全国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

6题。

插田歌
(
节选
)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

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5.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


田塍望如线


意思是说远望田埂,笔直如线,
而不是

蜿蜒起伏



时隐时现

也不准确,原诗中的

白水光参差

是说水田之上清水粼 粼闪光,变幻多姿。

答案

B
6.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
回顾了 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
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对仗工整,
富含哲理,
说明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整首 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
不低沉,
惆怅而不颓废。
具体到本诗,
前六句用清淡 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
好风光,
这几句笔墨虽淡,
却营造了田野间生机 盎然的景象,
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
息。
最后两句通过听觉描写农民的劳动情绪 ,
表现了他们乐天的性格,
绘出富有特色的民风
乡俗。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 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
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 ,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练后思悟

思考
1

你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读懂诗歌?要重点抓哪些内容?











































































思考
2

“会而不全”
(
会答但要点不全面
)
是解答古诗主观题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如何解决?











































































【合作学习】

题型研训一

客观题
——
掌握设误类型,准确比对判断

[
知能精要
]
分析选择题型的

3
大特点


选择项主要是从诗句的内容、结构、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
考查全面

与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集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于一题。

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
设误细微

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

读懂助手

无论是选择正确的或不正确的,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



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原诗的过程,
答题答 对了,
诗也就基本上读懂了。
因此,
它是帮助理解全诗的极好的“拐杖”。

[
解题策略
]
设误点一:形象错误

主要包括形象身份理 解错误,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当、
形象作用分析不当、
画面描绘不
当、意境概 括不当等。

[
典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


此诗写于

安史之乱

期间,
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
解送回长
安。

书空:《世说新语
·
黜免》载:

殷中军
(
殷浩
)< br>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

咄咄怪事< br>’
四字而已。

后因以

书空咄咄

为叹息 、愤慨、
惊诧的典实。

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瓢弃樽无绿

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
表现了诗 人困居长安生活
的艰苦。

B.“
炉存火似红

是说残留着 的火炉,让人仿佛还可以想象到炉火燃烧的情形,一个




点明 这并非作者所看到的实景。

C.
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 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
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 br>D.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
牵挂亲人、
愁苦无奈、
忧伤国事而
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解析

D
项 ,

壮志难酬

理解错误,
诗歌中看不出

壮志< br>”
的影子,
人物形象特点分析错
误。

答案

D
设误点二:语言错误

语言错误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词句解释错误, 第二种是语言特色
(
风格
)
错误。

[
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 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
树,
人老建康城。

< br>感

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
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

【注】


此词作于建炎三年
(1129)
初 春,
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


(Mò
)
陵:
古地名,
即今江苏南京。

试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连用三个



字,前两个



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



字有加强语气、
强化情感的 作用。

B.
次句

云窗雾阁常扃

与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中的

门虽设而常关

,同一机杼,都表现
了作者的孤傲 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
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 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感月吟
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今昔对比 ,无限感喟。

D.“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与上片情境遥相呼 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
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解析

B
项,词句理解错误。

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 情

错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是作者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后生活情境的写照,因此

门虽设而常关

体现的是恬然自适之
情;
而本词的

云窗雾阁常扃

虽然也是写云雾缭绕着楼阁,
门窗常常紧闭,
但 门窗

常扃

是词人自己的主动行为,
表明了词人自我幽闭阁中,< br>不愿步出门外,
甚至不愿看见外面的景


况,体现了词人的

孤寂之心、忧愤之情



答案

B
设误点三:手法错误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如把动态说成静态,
把比 喻说成借代,
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
等等。
有时也把一些常见的诗歌常识弄混来设
置错误选项。

[
典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观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
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


天宝十一年,诗人 春游广平等地,旋又北游蓟门,秋抵幽州。一路上目睹了安禄
山骄横不轨的情形。
次年秋天,< br>诗人由北方来到南方,
写下此诗。
天宝十四年,

安史之乱

爆发。

梅花:
《梅花落》
,笛曲。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点题,
胡人所演奏的笛子曲中,有一半是秦地的曲调,
叙写感慨的由来,为下面的
叙事抒情做了必要的铺垫。

B.
颔联侧重写景,

十月< br>”
点明时间,

敬亭”点明观胡人吹笛的地点,
“吴山晓”是写秋季< br>肃爽,吴山的清晨更为疏朗。

C.
颈联直抒胸臆,笛声和现实交织在诗人心中 ,一个



字概括出闻笛的感受,

泪满

更是写出了诗人感慨良深。

D.
尾联融景生情,言诗人闻笛以后,愁 肠百转,遥望西入长安的大道,烟尘浩渺,不禁替
君主忧心。

解析

B
项,

侧重写景

错,这一联是侧重叙事,是说十月诗人在敬亭 山听胡人吹《梅花
落》笛曲。

答案

B
设误点四:情感错误

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 感情属于哪一种类型。
如李白《静夜思》的情感是对家乡的思念,其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又如李白《望庐 山瀑布》
的思想感情是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其感情基调是喜乐 赞叹的,
其风
格是雄浑壮阔的。

[
典例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
近,日暮空闻钟。

【注】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曾在庐山隐居修行。

东林精舍:高僧慧远在庐山隐居修
行时 ,当时的刺史桓伊为他修建的一座禅舍,是当时及后代的隐居者们神往的圣地。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B.
一、二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香炉峰的挺拔秀丽、不同凡响。

C.
诗人仰慕远公,而现在治舟浔阳,却只闻钟声,难觅高人踪影。

D.
夕阳斜照中隐约传来佛寺的悠扬钟声,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解析

D
项,

超然物外的情怀

理解错 误,
应为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
向往隐居圣地的隐
逸情怀。

答案

D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


华东石油大学分数线-拉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