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橘颂》
别妄想泡我
769次浏览
2021年01月17日 16: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并的组词-工作汇报总结
屈原《橘颂》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
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
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特点
3
.
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思想品格及崇高精神
4
.
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的特点
二、屈原与《楚辞》
1
.屈原生平
?
屈原(约公元前
340-
约公元前
278
)< br>,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
身于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自幼勤奋 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
等职。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 他的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
对和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 。屈原的政治理
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2
.
《楚辞》
《诗经》之后,战国后期
,
南方产生了以 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
的第二座高峰。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源于中国 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
,
它大量使
用楚国的方言口语
,
描绘楚国的名山 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
,
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
情感。所谓
“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
,是典型的楚国的乡土文学。到西汉时期
,学者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的仿作合编成《楚辞》
,后人就把这种诗体称
为楚辞,又因为其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而称这种诗体为骚或骚体,并以
“
风骚
”< br>合称诗经
和楚辞。
3
.屈原主要作品
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他的作品标志着我国诗歌从集
体歌唱进入了文人创作 的时代。
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研究者多认为有 《离骚》
、
《天问》
、
《九歌》
(
11
篇)
、
《九章》
(
9
篇)
等。
他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昏 庸,
表现了诗人进步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坚强不屈的斗 争精神。
屈原诗作充分代表了楚辞的艺术特点: 一是多用神话传说,构思奇特,
想象丰富,
文辞
华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二是长篇巨 制,篇章恢宏;三是形成了六言、七言为主的长短不
齐的楚辞体。
《九章》
《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有《惜诵》
、
《涉江》
、
《哀郢》
、
《抽思》
、
《怀沙》< br>、
《思
美人》
、
《惜往日》
、
《橘颂》
、< br>《悲回风》
。除《橘颂》外,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
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 》更为凄苦和沉痛。
《九歌》
《九歌》是吸取楚地民歌中的神话故事,以民间祭祀歌的形式写成的。有《东皇太一》
(
祭天 神
)
、
《云中君》
(
祭云神
)
、
《湘君》
(
祭湘水神
)
、
《湘夫人》
(
祭湘水女神
)
、
《大司命》
(
祭
主管人类寿命之神
)
、
《少司命》
(
祭主管儿童命运之神
)
、
《东君》
(
祭太阳神
)
、
《河伯》
(
祭黄
河之神
)
、
《山鬼》
(
祭山神
)
、
《国殇》
(
祭为 国捐躯的烈士
)
、
《礼魂》
(
祭祀完毕的送神曲
)
。
《九
歌》哀婉缠绵,语言优美,文学价值很高。尤其是《国殇》
,描写了万马千军厮 杀的场面,
形象生动,悲惨壮烈,动人心魄,是屈原爱国精神的表现。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代最长 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
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 己报国无门的幽愤,
表现了坚
贞不屈、
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
在这篇境界宏阔 、
气势奔放的诗篇中,
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
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 现实世界、
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
描绘出
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的诗的世界 ;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天问》
《天问》全诗
372
句
1553
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
史、< br>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
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 决而他有
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政治 见解
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
对自然所提的问题,
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 传说的怀
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
《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 现精
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三、解题
选自组诗《九章》
。
南国多橘 ,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
《汉书》盛称
“
江陵千树橘
”
, 早在汉代以
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
《晏子春秋》记
“
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
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
“
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
”
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
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
赋闲郢都期间,
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
深情地 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
——
《橘颂》
。
四、通读
橘
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啊。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